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惟八苦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有漏皆苦之思惟八苦(一) (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一、八苦的關係 (一)五取蘊的名義 “取”是煩惱的異名。有漏蘊是從煩惱生起的,所以從因上取名為“取蘊”,就像水 力發的電叫“水電”一樣。所以五取蘊就是有漏的五蘊(有漏的色、受、想、行、識這五 類法的積聚)。 要知道,五蘊有兩種,有學道聖者是無漏的五蘊,凡夫是有漏的五蘊。這裡抉擇輪回 苦,所以只觀察有漏五蘊的狀況,用的名詞也是五取蘊而不是五蘊。 (二)前七苦與五取蘊苦的關係 一般會把八種苦看成是並列關係,認為在前七苦之外另有一種獨立的不好理解的五取 蘊苦。這是不認識前七苦和第八苦的關係。實際上,生、老、病、死等苦是差別相,五取 蘊苦是總相。換句話說,生老病死等苦都是五取蘊上的苦相。 二、思惟八苦的方法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心法要》裡開示:“三有中具諸苦相,所有種類盡力思,見彼 全為蘊過患。”“所有種類”,是要求思惟苦時要全面、具體;“盡力思”,是要求竭盡 自己的觀察智力進行思惟;“見彼全為蘊過患”,是要求每種苦都見到是五取蘊的過患, 要歸到“五取蘊苦”這個根本上來。 落實在觀察八苦上,思惟的方法就是:(一)生等每種苦都從各方面思惟它的苦相; (二)每種苦都見到是五取蘊的過患。 三、為什麼要把種種苦統歸在五取蘊苦上 原因有下面這幾方面: (一)能對苦諦生起統貫的認識 一般人只認識單個的生老病死等苦,意識不到這些苦全是五取蘊顯現的。如果不去把 苦歸結到五取蘊上,那就永遠不會認識一切輪回苦只是一個五取蘊苦。相反,在每觀察一 種苦時,都能見到是五取蘊上的苦,這樣任何輪回苦都歸在五取蘊苦上,五取蘊的面目就 會逐漸顯出,會看到它是生發無量諸苦的苦器,是無量過患的所依。這時再看六道林林總 總的苦,就見到樣樣都是五取蘊苦,就有統一的認識。善趣惡趣的苦、前生今生的苦、分 門別類、相狀各異的苦,就整個統歸在“五取蘊苦”上。 以前對苦的認識是分散的,就像一百顆珠子沒有用線穿起時,零零散散,東一個西一 個。現在把一切輪回苦都統貫在“五取蘊苦”這條主線上。比如生苦,就是五取蘊受生時 的苦;老苦、死苦,就是一期同分五取蘊成熟、棄捨時顯現的苦。地獄苦,就是五取蘊受 生地獄時顯現的熾熱、砍截等苦;欲天苦,就是五取蘊受生欲天時顯現的五衰相現、死歿 、墮落等苦。壞苦,就是五取蘊顯現樂受的苦相;行苦,就是五取蘊每刹那成為苦因的苦 相。像這樣,不論生老病死等七苦,還是壞苦、行苦、惡趣苦、天苦,都首先分步分段地 思惟,然後見到每種苦是五取蘊的過患,由此就能把三苦、八苦、六道諸苦穿成一貫,見 到五取蘊的相續是一條連綿不斷顯現苦的長河。再看“五取蘊”,就真正認識它是“苦苦 器、壞苦器、行苦器”。返照自己當下的這個身,就能作意它是苦器。 (二)能通達諸多法義 抓住五取蘊苦這個要點,多次地去思惟,原先理解膚淺、泛泛而談的很多法義,就會 開始融會貫通。 比如繫縛是什麼,以前只是空泛地說:“就是還綁在輪回裡、還沒有超出生死”等等 ,現在把整個輪回現象都歸在五取蘊這個主體上,就知道繫縛的意思是說,在還沒有生起 無我智慧期間,一定是以我執起煩惱,以煩惱造業,以業取後有的蘊,導致五取蘊前一刹 那滅去,後一刹那又生起;後一刹那滅去,再後一刹那又生起,不斷地由前前取後後三有 的蘊,始終繫縛在三有的輪轉中。所以繫縛的體性就是在三有中結蘊相續。 反過來,什麼是“解脫”?就是生起了真實對治──現見無我的智慧,從此去我執、 斷煩惱、不造有漏業,因此在宿業消盡之後,就徹底止息三有的結蘊相續,這就是解脫。 又如常說的“輪回如火坑”是什麼意思?這也只有認識了五取蘊苦才會明白。五取蘊 不是自然就有的,它是由惑業的因緣造成,所以是刹那刹那生滅的,而每一刹那又都是苦 。所以就像火坑,任何一點都熾熱,無有清涼。火坑表達的是五取蘊相續中的一切刹那都 是苦的,沒有一刹那安樂。 又比如《四百論》講的:“智者畏懼善趣,等同地獄。”知道五取蘊苦,心裡就特別 清楚,知道這是因為善趣和地獄在五取蘊苦上是等同的。 又比如要認識求解脫心的相狀,關鍵要知道求解脫什麼?就求從結蘊相續中脫出。為 什麼要求解脫?因為只要這個五取蘊還在相續結生,就會源源不斷地從中出生從地獄到天 界的無量諸苦,這是輪回無量苦的生處、來源,不從這裡脫出,就沒有真正的安樂。這樣 發起迫切尋求從中脫離的心,就是求解脫心。 轉過來就知道,不對五取蘊的自性生起厭離,求解脫心就沒有發生之處。因為厭離五 取蘊,才求解脫;不認識五取蘊的自性,不厭離它,希求解脫什麼呢?求解脫心是從“厭 離五取蘊”這一點上發起的,不厭離五取蘊就沒有發起的所依。 又比如,大悲的相狀是什麼?就是對於三界有情流轉生死,平等地生起拔苦的心。為 什麼平等地生悲心?就因為六道上上下下的任何有情都繫縛在五取蘊苦中,要拔除的苦不 只是一個支分苦,而是要拔除五取蘊總苦,這才是真正讓眾生脫離生死大苦,得到真正的 安樂,大慈大悲的內涵是在這上面。 總之,這是重要的關口,能在這裡突破,像“繫縛”、“解脫”、“厭離心”、“求 解脫心”、“大悲心”等等的法義和修心的方向就會顯得非常清楚,能從根本上全面打開 。 (三)能區分世間道和出世間道 只要懂五取蘊苦,就會這樣區分:能造成五取蘊苦的道,就是世間道;能寂滅五取蘊 苦的道,就是出世間道。這裡只有兩種走向,一種走向,造成結蘊相續;一種走向,止息 結蘊相續。這就是世間道和出世間道的分野。 總的來說,只要還沒有生起寂滅五取蘊苦的意願,還沒有修持無我正道,所作所為就 都造成結蘊相續,即使修福、修定,也都成了生死業因。或者這樣說,只要還處在愛著世 間的心態中,還在隨我執而轉,所作所為就都結生三有的蘊,這樣的道就是從三有的因通 向三有的果,是輪回的道。 只有認識了從五取蘊中只會源源不斷地生苦,看清它的本性,迫切尋求解脫,而且找 到了能解脫的無我正道。這之後,以出離心攝持,安住在無我中,才走上了出世間道。 (四)能趣入集、滅、道三諦的觀察修 我們認識了五取蘊苦是最可怕的苦,是源源不斷出生六道無量眾苦的總的苦器,就像 抓賊一下子抓到了真正的賊頭子一樣。鎖定這個靶子之後,我們寂滅苦就有的放矢,再不 像以前那樣,認識上一片模糊。自己的目標已經明確,要尋求的就是寂滅五取蘊苦,它成 為一生最重大、最迫切的事。 當五取蘊的過患越來越清楚地認識時,就像發現自己身上有了癌症一樣,想盡一切方 法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想什麼、做什麼都是為了成辦這件事。這就驅使著自己的心去觀 察它的因,是由什麼因造成了五取蘊苦。這樣追問就把心帶入觀察集諦中。 我們看到五取蘊是刹那刹那地顯現苦相,就會問:它是怎麼來的?會沒有因嗎?它是 刹那性的法,不會是無因生。如果無因生,那就不需要任何條件,應當恒時出現,但它是 刹那滅的,所以不是無因,而是因緣造成的法。再問,它會以其它上帝、真主等為因嗎? 這也不是,一定是來自自己,來自因位內心的妄動,從造作上說,就是業;從不寂靜的心 態上說,就是煩惱。這就是集。再觀察心中有哪些煩惱、煩惱是依什麼次第生起、是如何 造集感生死的業等等,這就開始具體認識集諦,認識造成五取蘊的原因。再進一步追根問 底:“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就看到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是因為執著我而起貪、起嗔 、起慢等等。像這樣,往自己內在去觀察,往五取蘊上去觀察,就逐漸會認識集諦。 再探究“我執能不能斷除”、“有沒有寂滅苦的涅槃”,就把心帶入思惟滅諦;再觀 察“什麼是無我”“如何安住無我”,就開始趣入思惟道諦(這些在後兩種法印中會具體 講解)。 總之,後面一系列的深入,都要依靠思惟五取蘊苦來把心帶進去。五取蘊苦是要點, 在這上面得到認識,就能有力地抓著心深入去思惟什麼是生命的真相、什麼是繫縛、什麼 是解脫、什麼是苦、什麼是苦因、什麼是真正的安樂道、什麼是真正的安樂果等等。認識 的深度、開闊度會大不一樣。 所以思惟很重要。思惟好了五取蘊苦,就能看清輪回的真相。越看清,走解脫道就越 堅定。做什麼、想什麼,重點都是往解脫道上走。這樣引發的道心是很穩固的,斷定就只 安住在出離的意樂和行為中。這就重新換了一個人,換了裡面的想法和做法。 觀見五取蘊苦→求解脫心(欲求從五取蘊苦中解脫)→觀察苦因是什麼(觀察集:蘊 ←業←煩惱←我執)→觀察我執是否能斷(觀察滅)→觀察修習無我能斷我執(由此一心 投入于修習無我) 像我們最初學《廣論‧中士道》時,是一段一段先從名相上認識,從“什麼是繫縛” 、“什麼是解脫”、“什麼是求解脫心”這樣開始,然後學苦諦,八苦、六苦、三苦、六 道苦,一樣一樣去熟悉它;然後再學集諦,煩惱是什麼體相、是怎樣生起、煩惱的因是什 麼、過患是什麼,煩惱怎麼集業,集哪些業;再學十二緣起每一支的差別、怎麼攝在能引 、所引、能生、所生四支當中、幾世圓滿等等。這是初期學習的一段過程。當時只是這樣 學,只是文字上的記憶,沒有想過這些能融會貫通。但以後多次地思惟五取蘊的自性,就 有好現象出現,原先學過的很多分散開來的法義一下子出現貫通的認識,分門別類的名相 、法義都統攝在一個關要上。再看前後、上下各部分的法義,都迎刃而解。這時就能“由 博返約”,得到心要,眾多法義都了然於心。 所以深入的思惟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只停留在表面上,就只能得一點知識皮毛,不 能進入門內。 四、為什麼要對五取蘊的自性發起真實厭離 宗大師在《廣論》上說:“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 心,無發生處。于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 為切要。” 這段話說到三個方面:第一、對五取蘊的自性發起真實厭離;第二、發起真實的求解 脫心;第三、對有情流轉生死生大悲心。其中,對五取蘊的苦性發起厭離是生起求解脫心 和大悲心的前方便。還要知道兩個入門:生起求解脫心是小乘和共中士道的入門;生起大 悲心是大乘上士道的入門。 為什麼要對五取蘊的自性發起厭離呢?從反面說:乃至沒有對五取蘊的自性發起厭離 之間,求解脫心和大悲心就沒有發起的所依;而沒有發起求解脫心和大悲心,大小乘的聖 道修行就無法趣入。所以說,不論趣入大小乘的哪一乘,對五取蘊厭離的意樂都是至關重 要的。 趣入小乘 趣入共中士道 (於己)發生真實求解脫心 於五取蘊自性發起厭離 (於他)發生大悲心—菩提心—趣入上士道 五、往生願一半的修法 大家知道,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其中願的內涵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 們怎麼來發起欣厭呢?具體是:思輪回苦,發厭離心;思淨土樂,發欣求心。思輪回苦, 又要落實在思惟三苦、八苦、六道苦上,而且要歸在“五取蘊的自性”上。這樣就能對整 個娑婆世界生起厭離。再配合淨土經論,觀察西方淨土的功德莊嚴,就能引發對淨土的欣 求。合起來,就能猛利發願,決志求生淨土。 所以思惟“有漏皆苦”是修往生願的一大關要,占了往生願修法的一半。 智者大師在《淨土十疑論》中說:“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 厭離行。二者欣願行。(想決定往生西方的話,要具備兩種修行,一旦具備就決定往生。 哪兩種修行?厭離行和欣願行。所以,能成功往生的決定因素就是欣、厭兩種行。)言厭 離行者。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回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 。為此常觀此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淨臭穢。(所謂的厭離行,就是說凡夫無始以 來被五欲纏縛,在六道中不斷地輪轉,受無量的眾苦,現在不發心厭離五欲,就永遠沒有 超出的時候。為此,常常觀察這個身,一切膿血屎尿等的津液,污穢不淨。)故《涅槃經 》云,如是身城,愚癡羅刹,止住其中。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又經云,此身眾苦所集, 一切皆不淨。扼縛癰瘡等,根本無義利。上至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 覺,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深生厭離。 所以《涅槃經》上說,這個五取蘊的城市有愚癡羅刹住在裡面,就是有貪、嗔、癡等 的無數煩惱種子常住在裡面,智者誰會歡喜這樣的身呢?又說:‘這個五取蘊是眾苦集聚 的依處,一切都不清淨。這個身被惑業繫縛,是像癰瘡一樣的苦器,根本沒有義利。上至 天界種種天人的身體,也都是如此。’行者行住坐臥,睡時醒時,常常觀這個身唯苦無樂 ,深深生起厭離。)”這裡說的“身”是指五取蘊,不僅僅是色法的肉身,還包括心法— —受想行識。後面又說到:“又發願,願我永離三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 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這就是在了知五取蘊的自性之後,發願捨離三界的一切 身,求得淨土法性所生的清淨身。)” 上文說的“此身眾苦所集”、“常觀此身,唯苦無樂”,具體要觀察三苦、八苦、六 道苦,每方面都見到是五取蘊的過患,才認識“此身眾苦所集”“唯苦無樂”。所以,通 過聞思通達苦諦,再安住定解中,常觀“此身唯苦無樂”,才是厭離行。不深入觀察苦, 厭離行就會流於空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28.216 (11/08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