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 第九章 結說四聖諦 四聖諦在勝義諦上是空性 南傳佛教在勝義諦上認為四聖諦是空性,《清淨道論》也說明四聖諦是空1,為什麼 是空呢?雖然有「道」、有道路,卻沒有走道路的人,所以四聖諦沒有自性,它們是緣起 法。我們一定要了解緣起,才會了解四聖諦;若不了解四聖諦,就不能了解緣起,也就不 了解有涅槃、有阿羅漢,但沒有實現涅槃的人。同樣地,因為有「行」──造作,所以有 苦,但當中沒有「造作的人」。 四聖諦就是緣起的說明,原始佛教提到緣起是沒有自性,但我們要了解四諦彼此的關 係在於因果的分別,由於它們是緣起法,因此,南傳佛教認為四聖諦不是勝義諦中存在的 法。但一切有部以為因、緣、果是真實的存在,因此,四聖諦也是真實的法。大乘佛教對 於這種真實存在法提出批判,是針對一切有部,不是針對南傳佛教,因為南傳也強調四聖 諦是緣起法、是空。 《清淨道論》為了讓我們了解四聖諦彼此相同與不同的部分,有一些方便的分別說明2 。 【苦集諦同分與不同分】 ◎ 同分 (一)苦、集諦甚深難解:苦、集諦就是緣起法的說明,它們的深度甚深難解,我們 很難了解透徹。因為在有漏心中,不容易洞察苦集的甚深義。如果能了解苦諦,則能了解 集諦;如能洞察苦、集二諦,就能了解解脫的過程。 (二)苦、集諦是世間法:苦諦、集諦是有漏法,所以是世性,屬於世間法。 ◎ 不同分 (一)因、果的分別:苦、集二諦有因果關係,其中苦是「果」,集是「因」。 (二)苦要遍知,集要斷。 【苦滅諦同分與不同分】 苦諦、滅諦的同分與不同分3 。 ◎ 同分 苦諦、滅諦都屬於「果」:苦是果,涅槃也是果,因為苦是集的果,涅槃是道的果。 道果是怎麼出現的?當見道後第一次看見解脫所緣──涅槃,又能於修道時增加「根」的 力量,就能證得解脫的所緣而成就道果,就能實現阿羅漢果。 ◎ 不同分 苦諦是有為法,滅諦是無為法。 【滅道諦同分與不同分】 實現滅諦是一個過程,也就是第一果至第四果的實現。在勝義諦上,究竟的說明只有 一個滅諦,沒有二或三個滅。《清淨道論》說明滅諦、道諦的同分與不同分4,讓我們了解 滅諦。 ◎ 同分 滅諦與道諦的同類,二者都是無漏法。 ◎ 不同分 有為、無為的分別:依原始佛教的看法,無為法── 涅槃只有一個,實現涅槃果,要 運用「因」── 道的踐行,好像苦的因是集,而滅的因是道。道、滅諦雖然有因果的關係 ,但它們的體是不同類的,因為道是「有為」,滅是「無為」。當我們說明實現滅諦是為 一個過程,如果沒有證「見道」、「修道」,則不能證涅槃;當證得涅槃後,道(因)與 滅(果)就變成一味解脫。 【集滅諦同分與不同分】 集諦、滅諦之間的同分與不同分5。 ◎ 同分 集、滅諦沒有有學、無學的分別:集、滅諦相同的部分是沒有有學、無學的分別。嚴 格地說,滅諦是無為法,沒有任何有學、無學的分別,但為了方便說明修行的因果關係以 了解滅諦,還是用有學、無學來分別。滅是究竟涅槃,它屬於無為法,藉由「道」的過程 來踐行實現滅諦,而「道」是有為,因此方便地說明「滅」就是無學。 ◎ 不同分 有所緣、無所緣的分別:集諦有所緣,而滅諦沒有所緣,因此是無為法。不過在修行 過程中,滅還是能變成我們的所緣。以上內容整理簡表如下: 北傳佛教在現觀、修道過程,是以十六行相來了解四聖諦。如果參考南傳佛教資料, 在《無礙解道》中,可找到以十六行相了解四聖諦的方便說明,而《清淨道論》就引用《 無礙解道》來說明。南北傳在四諦十六行相的思惟上有些出入,這些出入可讓我們了解他 們不同的現觀過程。 【思惟苦諦四相】 一切有部在思惟苦諦上有四相──無常、苦、空、無我,它們說明了解苦諦的過程。 十六行相是要證四聖諦,所以苦諦也要去「證」,嚴格地說:苦諦是要「遍知」,遍知也 是一種證,是用自己的身體來了解,不是靠外面的經驗、傳統或是別人所說的話。了解四 聖諦要靠自己體會,因此苦諦是聖人用自己的身體去驗證而徹知的。證苦諦是一個過程, 北傳佛教認為要先了解無常,才能觀無常的逼迫──此是苦,假如沒有用自己的身體去實 驗,就看不到這種無常之苦的逼迫,唯有自己親自經驗,才知道一切都不是真的,因此才 能了解苦諦是空、無我,這才是苦諦的現觀過程。 南傳佛教如何了解苦諦?在《清淨道論》中提到苦諦有四相6 :第一是「逼迫」相, 第二是「有為」相,第三是「熱惱」相,第四是「有壞」(變異)相。 【思惟集諦四相】 在現觀過程中,南北傳對於集諦也有不同的行相。北傳佛教了解集諦是用「因、集、 生、緣」四相。修行過程是在如何了解集諦讓我們繼續輪迴、繼續苦?首先要思惟苦,才 能了解苦的原因,因為有苦因──「愛」的引導而讓我們朝向輪迴。所謂「集」就是累積 ,因為有累積,就有業、有生;有生,「緣」就會繼續存在,於是,苦也就會繼續。 南傳佛教在《清淨道論》中提到「集諦」有四相7,第一是「累積」(堆積)相,第 二是「因」(因緣)相,第三是「結」(結縛)相,第四是「障礙」相。 【思惟滅諦四相】 北傳佛教說明滅諦有「滅、靜、妙、離」四相,南傳佛教的滅諦四相8 ,則是「出離 、遠離、無為、不死」。 【思惟道諦四相】 北傳佛教說明道諦的思惟,是用「道、如、行、出」四相,南傳佛教的道諦四相9為「 出、因、見、增上」,因為道領導我們出離煩惱,朝向解脫的方向,所以是「出」;道是 解脫的因、是不死的因,所以是「因」;由於道能讓我們直接見到滅諦,所以是「見」; 因為道具有增上的力量,所以是「增上」。 ◎ 南北傳四諦十六行相的差別 四諦十六行相是很古老的傳統,但南傳佛教的經典沒有提到十六行相,北傳經典大概 也看不到,在阿毘達摩中才有十六行相的說明。 【南傳現觀四諦是自然的過程】 依南傳佛教的看法:在修觀的過程,我們不是直接思惟四諦十六行相,而是在四念處 的修行過程中,自然地思惟有漏法的無常、苦、無我,如此「觀的果」──四聖諦就會自 然出現。南傳佛教提到現觀的基礎就是四念處的修行,首先要了解身、受、心念處,這三 種念處能領導我們漸漸朝向解脫,但只有法念處的修行才是真正解脫的實現。法念處包含 身、受、心、法,它歸納了四念處的所有修行,因此四念處的修行就是四聖諦的實現,這 是非常自然的過程。 【北傳思惟四諦是次第的過程】 北傳佛教修觀的方式是直接思惟四諦十六行相,不像南傳佛教藉由思惟無常、苦、無 我,修行四念處而實現道後,自然地獲得對四聖諦的了解;而是在修行的一開始,就有系 統地用十六行相的道理思惟四聖諦,這是一種刻意培養了解四聖諦的方法,而不是將四聖 諦自然地變成四念處、法念處的修行。 北傳佛教在修行一開始,就有系統地用十六行相來觀四諦,所以他們的現觀過程有許 多複雜的說明;南傳佛教一開始並沒有系統地思惟四諦十六行相,而是從無常、苦、無我 的了解中,看到緣起而漸漸地增加智慧,相對地,對四聖諦的了解也能慢慢增加,於是在 見道時,就能自然地現觀四諦的生起。 【四念處是解脫的基礎】 有四念處才有解脫,沒有四念處就沒有修行的解脫。修念是成就止觀的條件,沒有「 念」就沒有解脫,所以南北傳都說明解脫以四念處為基礎,世界所有的法都包括在四念處 中。四念處中的法念處,包含了身、受、心法及所有的法,如果對四念處了解愈深,也就 能愈深入了解四聖諦。要能真正徹知四聖諦,首先必須要成道,唯有成道才能以出世心、 無漏心來體證四聖諦。 在無漏道中,我們的戒、定、慧三學會自然地成就「道」而得以解脫。實現解脫時, 就可以放棄道,不要再執著它,這是佛教特殊的地方,要了解實現道是用無漏心,它是沒 有執著的心、是出世的心。 【無漏道中戒學的實現】 在出世無漏道中,戒定慧三學一起出現而能正斷煩惱。戒學是怎麼出現在無漏心中? 因為出世道以涅槃為所緣,自然能正斷所有的煩惱而不再有不正語、不正業、不正命。因 此,戒學在無漏心中是解脫的內容。戒的精髓在於根律儀,有律儀才有道,佛在《雜阿含 經》中對比丘說明這樣的道理:諸比丘!眼、耳、鼻、舌、身、意如同大海,六塵外境如 同海浪,如果能夠安忍海浪的衝激,就能渡過大海10。 在出世心中,我們的所緣是滅諦,但由於我們有根律儀,自然地就不會去取相、取隨 相,所以也就不會執著解脫的所緣。「取相」是說取這個是男生、女生的相,而生起貪染 的心;「取隨相」是取這是漂亮的眼睛、美麗的頭髮,而有愛染的出現。會取相、取隨相 ,是因為有執著,此時沒有根律儀;但在出世心中因為所緣是涅槃,所以沒有執著,而不 會有「取相」、「取隨相」。由於戒學的成就,此時心自然地有律儀的存在,因此也就不 會有不正語、不正業、不正命的出現。 【無漏道中定學的實現】 出世心中一定有「定」,此出世定是靠正念、正精進的幫助,所以才有正定,而正定 也要靠戒、慧學才能成就。在出世定中,正精進、正念都會一起出現,因他們都以涅槃為 所緣。《清淨道論》說明如同三個朋友一起去採花,「定」一個人不夠高,必須先踩著「 精進」的背,才有足夠的高度採到花;但要能穩定地採花,「定」還要將手依靠在另一位 朋友「念」的肩上,才能更加穩定、不散亂地完成採花的目標11。 在這個譬喻中,「念」與「定」的目標是關於出世的所緣,因此花表示「涅槃」。「 正定」不能自己在所緣上保持不散亂,它要保持不散亂就要有「正念」的幫助,有「念」 才能有穩定的想;但只有「念」還不夠,必須還要「精進」的支持,才能更穩定地採到花 ,也就是實現涅槃的目標。因此出世心中,定學的三個朋友:正定、正精進、正念,所有 關於定的資糧都會一起出現。如此當定學成就時,就能正斷所有的煩惱,也就能自然地達 成採花的目標──實現涅槃境界。 【無漏道中慧學的實現】 慧學在八聖道中是正見、正思惟。《清淨道論》有很好的譬喻,如同金匠要作裝飾的 物品,就要有智慧去分別什麼是銅、銀、金等,才能安排所要的材料,如果金匠沒有智慧 就不能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材質。所以,智慧的功能就是「通達」境界,也就是完全了解所 緣的意思。 我們要分別「想」、「識」、「智慧」這三種的不同,「想」只是取相,它只能了解 很粗的相;「識」是了別,它能了解比較細的相;但只有「智慧」才能通達所緣。所以靠 「識」、「想」並不能解脫,也不能實現慧學,唯有智慧能通達所緣得以解脫,才能實現 慧學12。 這三者的關係有一個譬喻:「想」如同一位小朋友,他在街上看到一筆錢,卻不知道 可以拿來作什麼, 於是他將錢拿給了他的媽媽──「識」。媽媽看到這一筆錢,她能了 解這筆錢的價值,例如可以買幾斤米、水果或馬鈴薯。如果媽媽把這筆錢拿給金匠,金匠 可以分析這個錢幣是在哪裡製造的,或是錢幣裡有多少銀的成分、金的成分、銅的成分或 是鐵的成分,能夠像金匠這麼清楚地分析這筆錢,通達所有的細節,這就是「智慧」的功 能。 智慧就是正見,當金匠拿這筆錢在翻轉著看、觀察時,當中就有正見,就有「念」的 作用;當他靠正見、「念」詳加分別思考時,就有「正思惟」的作用,所以,在智慧心裡 面自然就有正見、正思惟。如此,在出世心中,因為正見、正思惟能通達出世所緣而得以 正斷煩惱,自然地也成就了慧學。 結說四聖諦 13.YAva kivañ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usu ariyasaccesu evaM tiparivaTTaM dvAdasAkAraM yathAbhUtaM ñANadassanaM na suvisuddham ahosi ∥ neva tAvAham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ke sabrahmake sassamaNabrAhmaniyA pajAya manussAya anuttaraM sammAsambodhim buddho ti paccaññAsiM∥∥ 諸比丘!我於四聖諦以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如實智 見未達悉皆清淨時,諸比丘!我則不於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宣稱證得無上正等現等覺。 14.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usu ariyasaccesu evaM tiparivaTTam dvAdasAkarAM yathAbhUtam ñANadassanaM suvisuddham ahosi∥ athAham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Arake make sassamaNabrAhmaNiyA pajAya sadevamanussAya anuttaram sammAsambodhim abhisambuddho ti ccaññAsiM ∥ ñANañca pana me dassanam udapAdi AkuppA me cetovimutti ayam antima jAti natthidAni punabbhavo ti ∥∥ 諸比丘!然而我於此四聖諦,如是三轉十二行相之 如實智見達悉皆清淨故,諸比丘!我於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人、天眾生中,宣稱證得無上正等現 等覺。又,得生智與見,心解脫不動,此為我最後 生,不受後有。 《雜阿含》提到:若沒有實現苦諦,就不可能實現集諦。如果有人說:我實現集諦, 但沒有實現苦諦,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說:我實現滅諦,但沒有實現集諦,那是不 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說:我實現道諦,但沒有實現滅諦,那是不可能的事13。依照此經, 實現聖道是漸次現觀的過程,我們要依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次第現觀,才能結束苦。 現觀四聖諦過程中,南、北傳佛教的修行過程有些不同。一切有部以為現觀過程一定 要有次第,因此依十六行相的次第在加行位中思惟四聖諦,漸漸「離」或「害」十六行相 ,而實現見道過程。 南傳佛教也是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道,但他們的修行過程並沒有系統地 思惟四聖諦,也沒有次第地觀四聖諦個別的行相,只是直接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 道。在見道前,必須先實現世間觀最高的智慧,才能實踐現觀。 依南傳佛教,斷遍知開始在世間觀的階段──壞滅隨觀智(bhaGgañANa)14;但北傳 佛教認為斷遍知在離或害十六行相後就是現觀,屬於見道的過程,如在苦諦中,有苦法智 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諦中,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嚴 格地說,苦、集諦是連在一起,所以第五、六個剎那為第一斷遍知15的過程。南北傳在此 有同樣的看法:正斷出現在出世智中,世間智是沒有力量正斷煩惱。《中部》尼迦耶說明 :在一個剎那的現觀過程中,因三學已在現觀涅槃所緣中成熟,依其作用、功能觀苦、集 、滅諦,所以出世心能夠通達四聖諦。 南傳《轉法輪經》中四聖諦三轉成為十二行相的說明,但一切有部以為「眼、智、明 、覺」的現觀與示轉、勸轉、證轉等三轉而成為十二行相16,但很多佛教哲學家不能接受 有部這種特殊的看法。南傳認為四聖諦的三轉就是三種智,在《舍利弗阿毘達摩》中則稱 十二行相為十二種智慧。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時及開悟後,就已思考四聖諦十二行相。依南傳佛教:佛是聖人, 不但在菩提樹下通達、思惟、現觀四聖諦,也思惟如何用四諦法教導眾生。所以在第一轉 中,佛有二種智慧,一個是自己通達四諦的智慧;另一個是方便教導眾生的智慧,由於這 二方面的智慧完全成熟,因此他成為「佛」。聲聞、獨覺雖然能夠了解四聖諦的意思,但 他們不能方便教導眾生,只有佛能自在、方便的教導。由於佛實現四聖諦的通達,以及方 便教導的智慧,所以能在世間說法,教導眾生實踐四聖諦。 【四聖諦是無上法】 許經典說明四聖諦是無上法,世間沒有比它更高的法。在《中阿含.象跡喻經》中, 舍利弗說一切的善法都與四聖諦有關17。為什麼?因有四聖諦才有真的解脫法,真的遠離 、離欲、真的滅,才有真正徹底的智慧以及真的現觀與涅槃。在所有的世間、眾生中,四 聖諦是最佳的法,一切善法都包括在四聖諦中。 四聖諦就是「真正的智慧」,不論如何安排四聖諦的現觀,都是表現不同方面的智慧 。因為有佛,我們才能完全了解四聖諦,所以很多眾生在佛世時能開悟;佛滅之後,因對 四聖諦的道理愈來愈模糊,所以愈來愈少眾生能開悟。當四聖諦的道理在世間漸漸不見時 ,真正的佛法也會不見,雖然仍有獨覺可開悟,但他們不能徹底說明四聖諦的分別,不能 方便教導眾生,這是值得擔憂的。只有佛陀能完全說明四聖諦,眾生聞法後才能開悟,完 全離開輪迴的苦。 15.Idam avoca BhagavA ∥ attamanA yA bhikkhU Bhagavato bhAsitam abhinanduM ∥ smiM ca pana veyyAkaraNasmim bhaññamAne smato KoNdaññassa virajaM vitamalaM cakkhum udapadi ∥ yaM kiñci samudayadhammaM sabban taM nirodhadhamman ti ∥∥ 世尊如是說已,五比丘歡喜、信受於世尊之所說。 具壽憍陳如生遠塵離垢之法眼,了知:有集法者,皆 有此滅法。 【開悟時生離垢法眼】 佛實現四聖諦後,得到漏盡智、無生智,這時是以出世智慧來表示四聖諦。憍陳如是 佛教第一個開悟證果的人, 開悟的意思是“ v i r a j aM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遠塵離垢之法眼」。什麼是「遠塵離垢之法眼」?這是出世的智慧。所 有的生法都是滅法,但要用pañcavaggiima-Ayadhamma什麼「遠塵離垢之法眼」來觀無常 ?要離垢,就要有「離開我見」的智慧。 《俱舍論》說明有漏法如「柱」,煩惱、結好像「繩子」,人如同「牛」。如果有離 垢眼睛就會知道有柱、繩子,但沒有被繩子綁起來的牛。《雜阿含經》中,舍利弗以二隻 牛說明同樣的道理:有黑牛、白牛各一隻,原本牠們不是彼此的障礙,因為有車軛,所以 車夫能駕馭黑牛與白牛。這個譬喻中:白牛如內六入,黑牛如外六入,內外六入之間有「 軛」,「軛」就是煩惱、結。由於有結的存在,使得內外處連在一起而不自在,假如沒有 結,內外六入就能自在。原本白牛、黑牛不會成為彼此的障礙,因有車軛,所以白牛變成 黑牛的障礙,黑牛變成白牛的障礙18 。如果我們沒有以真實智慧看到「軛」,就會認為 有「車夫」駕馭著牛,而「車夫」這個概念是真的;但實現清淨眼時,知道障礙是在「軛 」,不是在黑白牛,而且知道「車夫」的概念不是真的。 【有集法悉皆有滅法】 何謂集法?集法就是譬喻中的柱子、繩子,即是「有漏法、結」。有「有集法」就有 滅法,如果沒有集法就不可能有滅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滅法,如果柱子、繩子滅,被綁 起來的牛也滅。只有無漏智慧才能看到「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有漏智慧是看不到 的。 譬喻中,柱子代表有漏法,而被綁的牛只是一個概念,能去掉結、去掉繩──煩惱, 就不會被繫縛於柱──有漏法。假如沒有實現離垢智慧,我們會認為「被綁的牛」這個概 念是真的;但是實現離垢法眼後,會知道形成障礙是在柱、在繩,不是在牛,真正了解到 因有結、有漏法,所以才有被綁的牛。能用智慧了解有柱、繩的存在,但「被綁的牛」這 個概念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法,就如同憍陳如以出世智慧了知──「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 法」,有集法就有滅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滅法,了知緣起法中只有結、有有漏法的存在 ,但沒有「我」的存在;如果緣起中有「我」,就未實現離垢智慧。 何謂離垢之眼?用黑、白牛的譬喻來說明內、外六入。聲音不是耳朵的障礙,聲音變 成耳朵的障礙是因有結;顏色不是眼睛的障礙,顏色變成眼睛的障礙是因有結;香味不是 鼻子的障礙,香味變成鼻子的障礙是因有結;味道不是舌頭的障礙,味道變成舌頭的障礙 是因有結;觸不是身體的障礙,觸變成身體的障礙是因有結;法不是意的障礙,法變成意 的障礙是因有結。所以黑、白牛原本不是障礙,是因為有軛才互相障礙。結的出現是因為 有「有漏法」,若沒有有漏法就沒有結,因此,有漏法要靠結,結則靠有漏法。 「遠塵離垢之法眼」能知有有漏法、有結,也會知道這是緣起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有 生滅。綁起來的眾生本來不存在,只是一種概念。所以,有出世智慧的離垢眼就可以清楚 地知道──有集法、有滅法,但沒有在其中生滅的「我」。 16.Evam 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A cakke BhummA devA saddam anussAvesuM ∥∥ Etam BhagavatA BArANasiyam Isipatane MigadA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samaNena vA brAhmaNena vA devena vA MArena vA BrahmunA vA kenaci vA lokasmin ti ∥∥ 世尊轉如是法輪時,地居之諸天發聲言:世尊如是 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門、 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轉法輪的意涵】 《俱舍論》說明:轉法輪(dhammacakkampavattitaM)為見道的意思19,因為憍陳如 實現見道得「遠塵離垢之法眼」,能知集法、滅法、知生滅,知沒有生滅的眾生、我。當 集法滅、滅法滅時,就是涅槃。實現涅槃前必須見道,了解「我」不是真的,只是概念的 存在。但南傳佛教有些人不接受「法輪唯是見道」的說法,他們認為:法輪不只是見道的 部分,而是對四聖諦有徹底的了解,徹知四聖諦的精髓,因此從初轉至三轉都是法輪,都 是四聖諦的部分20。 17.BhummAnaM devAnaM saddaM sutvA CAtummahArAjikA devA saddam anussAvesuM∥∥ Etam BhagavatA BArANasiyam Isipatane MigadA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appativattiyaM samaNena vA brAhmaNena vA devena vA MArena vA BrahmuNA vA kenaci vA lokasmin ti ∥∥ 聞得地居諸天音聲之四大天王諸天,發聲言:世尊 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沙 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18.CAtummahArAjikAnaM devAnaM saddaM sutvA TAvaTiMsA devA YAmA devA TusitA devA Nimma- naratI devA Paranimmittavasavattino devA Brahma- kAyikA devA saddam anussAvesuM ∥∥ Etam BhagavatA BArANasiyaM Isipatane MigadA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appativattiyaM samaNena vA brAhmaNena vA devena vA MArena vA BrahmunA vA kenaci va lokasmin ti ∥∥ 聞得四大天王諸天音聲之忉利諸天、焰摩諸天、兜率 諸天、化樂諸天、他化自在諸天、梵天諸天發聲言: 世尊如是於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苑,轉無上之法輪, 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世間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19.Iti ha tena khaNena tena layena tena ttena yAva BrahmalokA saddo abbhuggacchi ∥ayañ ca dasasahassI lokadhAtu saM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 ∥appamANo ca ulAro obhAso loke pAtur ahosi atikkamma devAnaM devAnubhAvan ti 如是於其剎那之間諸天梵世普聞其聲。又,十千世 界地涌震動,現起無量廣大,超越諸天威神之光明。 【聞法開悟者】 佛陀轉法輪時,不只五比丘聽法輪經,有許多數不盡的天人也在聽法21,不只憍陳如 開悟,還有很多的天人也開悟;因憍陳如、天人有波羅蜜,也有收集智慧的種子,所以能 快速開悟。依佛教的看法:能開悟是因為過去的生命,不僅在過去一生,甚或乃至多世以 前,一定有收集足夠的智慧或行為的善根種子才能開悟,北傳佛教稱為「順解脫分」22。 在「順解脫分」中,由於五比丘以前曾分析過名色,觀名色的無常,有智、觀的種子,所 以可以快速開悟;若沒有這些資糧,很難這麼快開悟。同樣的道理,所有的天人或眾生, 因有智慧的種子,足夠的波羅蜜,所以也能開悟。 20.Atha kho BhagavA udAnam udAnesi ∥∥ AññAsi vata bho KoNdaNNo aññasi vata bho KoNdañño ti ∥∥ Iti hidam Ayasmato KoNDaññassa Aññata-KoNDañño tveva nAmam ahosI ti ∥∥ 是時,世尊稱讚言:憍陳如悟矣,憍陳如悟矣!因 此即名具壽憍陳如為阿若憍陳如。 佛於此經稱憍陳如為「AññAta-KoNDañño」,即為開悟的憍陳如。「añña」是「 開悟」的意思,即是用出世智慧知道什麼是集法、滅法,由於能以出世智慧看到解脫的所 緣,所以不再有「我」的概念;如果沒有看見解脫所緣,就會有「我」的概念。由於憍陳 如聽聞佛陀演說《轉法輪經》,能夠徹知四聖諦,因此得證「遠塵離垢之法眼」而開悟, 證得須陀洹果。 證果後,憍陳如請求出家,佛陀欣然同意說:「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善修梵行 以滅盡一切苦。」憍陳如鬚髮自落,這是憍陳如出家受比丘戒的情況。隨後跋提、衛跋、 摩訶那摩及阿說示也逐日證悟須陀洹果,並且以同樣的方式得到比丘戒23 。佛陀開示《 轉法輪經》之後的第五天,開示《無我相經》,五位在聽完《無我相經》後證悟阿羅漢果 ,為人間第一批漏盡比丘24。 【結語】 四聖諦是說明輪迴和輪迴的原因,涅槃與涅槃的方法。輪迴只是一種身心五取蘊的相 續,有五取蘊就會感覺到苦,這是苦諦。造成輪迴和輪迴的原因是渴愛,這是集諦。輪迴 的終止是斷渴愛之後的涅槃,這是滅諦。第四聖諦是八正道。它是使我們能夠擺脫輪迴的 纏結和證得涅槃的方法。願我們能依教奉行,步佛足跡,沿著佛指出的道路,進入涅槃古 城。 在此祝福大家早日徹見四聖諦,達到苦的止息,證入無取涅槃。 【註解】 (1)「一切四諦,依第一義說,因無受(苦)者,作(煩惱)者,入滅者及行(道)者之故 ,當知(四諦)是空。」《清淨道論》,頁528。 (2)「前(苦集)二種都困難思、甚深、世間、有漏之故同分。但果與因有別,及應遍知與 捨斷的差別之故為異分。」《清淨道論》,頁532。 (3)「第一第三同指為果故為同分,但是有為及無為之故為異分。」《清淨道論》,頁532 。 (4)「後二種(滅道)都因甚深、難思、出世間、無漏之故為同分。但因境(所緣)與有境 (有所緣)之別,及應作證與修習之別故為異分。」《清淨道論》,頁532。 (5)「第二第三是非學非無學故為同分,但是有所緣與無所緣故為異分。」《清淨道論》, 頁532。 (6)「苦是逼迫義、有為義、熱惱義、變異義。」《清淨道論》,頁508。 (7)「集是堆積義、因緣義、結縛義、障礙義。」《清淨道論》,頁508-509。 (8)「滅是出離義、遠離義、無為義、不死義。」《清淨道論》,頁509。 (9)「道是出義、因義、見義、增上(力)義。」《清淨道論》,頁509。 (10)「所謂海者,世間愚夫所說,非聖所說。眼是人大海,彼色為濤波,握能堪色濤波者 ,得度眼大海竟。」《大正藏》冊2 ,頁54下。 (11)「三友同入園中,如正精進等三法同時而生,盛開的瞻波伽如所緣,舉手去摘而不可 能,如以定的自己的法性不能專注所緣而安止,屈背給他站的朋友如精進,另一位站著而 供給他的肩的朋友如念。於是他站在一人的背上,握住另一人的肩,隨其所欲而採花,如 獲得了精進完成其策勵的作用,及念的完成其不忘的作用之時的幫助的定,得以專注所緣 而安止。」《清淨道論》,頁530 (12) 參閱《清淨道論》頁444。 (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作是說: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 間等,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無是處故。若苦聖諦、 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雜阿含經‧ 第三九七經》,《大正藏》冊2 ,頁107 上。另可參《相應部經典六‧佉提羅》,《漢譯 南傳大藏經》,頁337-338。 (14) 當禪修者的觀智變得敏銳時,不再作意諸行法的生時與住時,而只觀照它們的壞滅。 《阿毘達摩概要精解》,頁349-350。 (15)「謂欲界繫初二部斷立一遍知,初二部言即顯見苦見集所斷。」《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21〈分別隨眠品〉,《大正藏》冊29 ,頁112上。 (16)「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 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4〈分別賢聖品〉 ,《大正藏》冊29,頁128下。 (17)「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 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諸賢!猶如諸畜 之跡,象跡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跡者最廣大故,如是。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 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中阿含經‧象跡喻經》, 《大正藏》冊1,頁464中。 (18)「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 、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非 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 是其繫也。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繫。人問言:為黑牛繫白 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 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 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雜阿含經‧第二五○經》,《 大正藏》冊2 ,頁60 上。另可參《相應部經典四‧拘絺羅》,《漢譯南傳大藏經》,頁 216-218 。《相應部經典四‧質多相應》,《漢譯南傳大藏經》,頁355-357。 (19)「世尊有處說名法輪,如世間輪有速等相,見道似彼故名法輪。見道如何與彼相似? 由速行等似彼輪故,謂見諦道速疾行故,有捨取故,降未伏故,鎮已伏故,上下轉故,具 此五相似世間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等相,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 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寧知法輪唯 是見道,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4〈分別賢聖 品〉,《大正藏》冊29,頁128 中-下。 (20)「由此三轉如次,顯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毘婆沙師所說如是。若爾,三轉十二 行相非唯見道,如何可說唯於見道立法輪名?是故唯應即此三轉十二行相所有法門,名為 法輪,可應正理。」《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4〈分別賢聖品〉,《大正藏》冊29,頁128下。 (21) 三界中,除了無色界的天人無法聽法外,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的天人都聽聞得到佛 陀所說的法。 (22) 順解脫分指因厭離生死,欣求涅槃,而修諸善根,遂感解脫之善果。如眾生欲出三界 ,斷除煩惱惑業,而證真空涅槃之理,必修「七方便」。而順解脫分即如「七方便」中之 前三位: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等三賢位之善。蓋住此位之菩薩雖未能伏滅煩惱、 所知二障,然已對唯識之性深生信解,並修二利勝行,故稱順解脫分善。另外,順抉擇分 ,抉擇意為見四諦理之無漏勝慧,即順於無漏抉擇之聖道,而感「見道」無漏智之果。如 「七方便」中之後四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以此四善根接近見道,能順其 勝慧一分之見道抉擇智,觀察四聖諦,作十六行相,能緣世第一法之無間,引發無漏智, 即順益彼之智,此稱為順抉擇分。故聲聞乘中之極速者,三生方得解脫,亦即第一生起順 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抉擇分,第三生始入於見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脫。《佛光》「順解脫 分」,頁5351。 (23) 參閱《轉正法輪》,頁97。 (24) 參閱《轉正法輪》,頁1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