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性空法師 第八章 三轉法輪 三轉四諦 三轉四諦1,南傳佛教認為「三轉」就是三種智的說明,北傳沒有特別強調。 第一轉為「示諦轉」,此第一智是「示諦智」(sacca ñAna);中文翻譯第一智是 「示轉」,表示見道的過程。 依南北傳佛教的看法,第一轉是在說明見道,就是實現四聖諦,第一轉讓我們了解佛 開悟的內容以及見道的過程。在三藏經中,有的將第一轉嚴格地定義為見道過程的說明, 但這是方便的說法。如《中阿含經》中舍利弗說明正見定,此時示轉是在說明漏盡的智慧 ,也就是阿羅漢的智慧2;另外經中也提到示轉與不還果有關。示轉可用來說明見道,也 可說明漏盡道,但平常是用它來說明見道。我們知道憍陳如聽聞《轉法輪經》實現清淨眼 ,得到見道的智慧而知所有世間法都是生滅法。嚴格地說,第一轉屬於佛陀的見道,但不 能完全做這樣的分別,因除了佛陀現觀的部分之外,也有化導眾生說法的部分。 南傳佛教主張實現見道時,斷掉三結。一切有部將見道捨離的煩惱分析得很複雜,有 見苦所斷的煩惱、見集所斷的煩惱、見滅所斷的煩惱、見道所斷的煩惱,在欲界就有三十 二種3。實現見道的條件,除了離開欲界的煩惱,也要離開上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 合計有八十八種見道所應斷的煩惱。 第二轉稱為「應作諦轉」是「應作諦智」(kicca ñAna),「kicca」是「應該作」 的意思,表示什麼應該是要作的事情。中文翻為「勸轉」,這意思翻得很好,「勸轉」是 勸告以表示什麼是應該做的意思。嚴格地說第二轉屬於修道的過程,但要了解這只是方便 的說明。 第二轉為實現修道的部份。一切有部認為:佛在修道的過程中不用實現第一、二果, 因他有種種的功德,所以能直接證第三果。「應作」要在開悟後才能了解,開悟前,佛並 不能了解「應作」的內容。在見道中,他「遍知」道的過程,然後了解要如何才能完全斷 除煩惱。佛不僅自己能斷除煩惱,也能領導別人朝向斷煩惱的方向。所以,佛開悟有二個 方面,一是自己通達「道」而實現解脫,二是教導眾生如何修道及如何實現道達到解脫。 嚴格地說,一切有部以第二轉說明修道的過程,見道後才有修道的過程,見道時不能 完全離開煩惱,只有修道才能真正斷除一切煩惱。所以,修道稱為「應作」就是離開所有 見道時未斷的煩惱。第二轉是說明如何修道4以離開所有的煩惱。修道過程中所要斷的煩 惱有十種5,而在第二轉時要實現金剛喻定6。 第三轉稱為「已作諦轉」,是「已作諦智」(kata ñAna),中文譯為「證轉」。說 明已經完成金剛喻定而得無漏智、無生智,已實現真理,沒有什麼還沒做的。 佛說明四諦的三種智,如此我們才能徹底了解四諦,了解緣起的內容,因為四諦就是 緣起的說明。將以上內容整理簡表如下: ┌────┬────┬───────────┐ | 三種智 │ │ │ | 三轉 │ 北傳 │ 南傳 │ ├────┼────┼───────────┤ | 第一轉 │ │ │ |實現見道│ 示轉 │ 示諦轉 → 示諦智 │ ├────┼────┼───────────┤ | 第二轉 │ │ │ |實現修道│ 勸轉 │ 應作諦轉 → 應作諦智 │ ├────┼────┼───────────┤ | 第三轉 │ │ │ |得無漏智│ 證轉 │ 已作諦轉 → 已作諦智 │ └────┴────┴───────────┘ 三轉苦諦 9.IdaM dukkh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ñANam udapAdi paññA udapAdi vijjA udapAdi Aloko udapAdi ∥∥ TaM kho panidaM dukkhaM ccaM pariññeyyan ti me bhikkhave pubbe∥la∥ pariññAt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ariyasa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 pe ∥ Aloko udapAdi 諸比丘!苦聖諦者,即是此,是前所未聞之法,我 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 聖諦應遍知,諸比丘!已遍知,於前所未聞之法,我 眼生乃至光明生。 前所未聞之法(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佛陀時代雖有很多人修行,但無漏 道已經不見;佛因有收集無量功德,所以能實現無漏道而解脫。當時印度人修定是相當普 遍的事,就如同現代人都有車子一般,但他們沒有無漏道,他們是靠佛才聽聞無漏法而實 現無漏道。所有的佛都以四聖諦、八正道來教導眾生。在佛之前,古老的涅槃城、古仙人 道早已不見7,直到佛實現了它,才以此法教化眾生,所以是「於先前未聞之法」。 在巴利文裡vana 是愛、森林的意思8。因為有愛的稠林,使我們看不到古老的涅槃之 城;而佛已經完全斷除所有的愛,所以能發現長久以來被愛、煩惱稠林所淹沒的城市;也 由於佛沒有任何愛、煩惱的種子,能為眾生開示四聖諦、八正道「如如」、「不離如」、 「不異如」的深義。 眼生(cakkhum udapAdi):在涅槃的古城中,有真正的解脫、解脫智,生起無漏眼。 智生(ñANam udapAdi):生起無漏智。 慧生(pañña udapAdi):生起無漏慧。 明生(vijjA udapAdi):生起無漏明,所以沒有無明。 光明生(Aloko udapAdi):生起無漏智慧的光明。有漏智慧因為有「定」,所以也有 「光明」,但只有無漏智慧的光明,才能清楚地分別什麼是解脫的境界,知道如何才能解 脫。 涅槃之道是「如如」、「不離如」、「不異如」,就是對四聖諦、八正道的了解,有 四聖諦、八正道的了解,才有「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的了解。《雜阿含》說 四聖諦是「如如」9 ,「如」是常法的意思,意謂不管有沒有佛,四聖諦、八正道都是存 在的。 涅槃是常法,是「前所未聞之法」,不是說以前沒有這個法,而是譬喻這個法已被隱 沒。如同在森林裡有很多愛、煩惱而生的樹,將古老的城市──涅槃隱沒在繁茂的樹林裡 ,而看不到它的存在。就像現在末法時代,對涅槃了解愈來愈模糊。 依南傳佛教的說法:在末法時代,解說甚深殊妙的勝義法、緣起法的阿毘達摩會先消 失,沒有法師能再如法說明;之後經的深義不見,戒律也漸漸不見,最後佛法就隱沒了。 為什麼?因為愈來愈少人能了解八聖道、四聖諦的「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的 諦性,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論、看法出現,複雜的說法也跟著出現,但對於「如如」、「 不離如」、「不異如」的了解卻愈少,這就是末法的世間。因此,「前所未聞之法」,不 是說以前沒有法,只是佛出生時,法已經不見,所以佛要用不可思議的努力才能了解。 佛陀剝開茂密的稠林,發現一條古道,可以到達涅槃古城,我們不用像佛那麼辛苦去發現 。但是因為我們「愛」的森林愈來愈茂密,對「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的看法 也就愈來愈模糊,佛陀展現無比的慈心悲智,不厭其煩的用三種層次教導指引我們,如何 走這條解脫之路。 以苦諦來說明三轉就是「我遍知苦諦,我應遍知苦諦,我已遍知苦諦」,即是「示諦 智」、「應作諦智」、「已作諦智」三種智的說明。 《清淨道論》中提到「遍知」有五個方面10 : (一)遍知苦的現起之性:是輪迴的意思。 (二)遍知名色:名色也表示輪迴的意思。 (三)遍知三界苦:苦有一種或二種(名、色)或三種(欲、色、無色界苦)等不同 分別,這種分別法在原始佛教就有。在修行過程中,一切有部以「三苦」──行苦、壞苦 、苦苦來作系統的思惟,但原始佛教不依這三種分類方式安排修行過程。相同地,集諦也 和苦諦一樣有三種分別。 (四)遍知四食:就是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種食。 (五)遍知五取蘊:要能遍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才能徹底了解修行的過程 。 苦是什麼?苦就是果。《俱舍論》說:思惟苦諦如同「病」,集諦如同病因,滅諦如 同病癒,道諦如同治病的過程11。《清淨道論》則舉四種譬喻,有個很好的譬喻,它說明 要這樣思惟四諦:思惟「苦」為負擔,思惟「集」為取負擔,思惟「滅」為離負擔,思惟 「道」為離負擔的方便12。 為什麼苦是果?因為過去的業,我們結生於母胎之中,成長於不斷破壞,無法滿足的 世間,沒有出生在清淨的蓮花中,所以有生就一定是苦13。我們應當要能了知「此是苦」 、「應知苦」、「已知苦」三種層次,才是徹底了解苦諦。 三轉集諦 10.IdaM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ñAnam udapAdi paññA udapAdi vijjA udapAdi Aloko udapAdi ∥∥ TaM kho panidaM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 pahAtabb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 la-pe ∥ pahIn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 pe∥ Aloko udapAdi ∥∥ 諸比丘!苦集聖諦者,即是此,是前所未聞之法, 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 苦集聖諦應斷除,諸比丘!已斷除,於前所未聞之 法,我眼生乃至光明生。 集諦是苦的因,對於苦的原因應該要遠離。關於集諦,要成就「知是集」、「應斷集 」和「已斷集」三種智,才能徹底了解集諦。 「即是此」指第一知,知道這個就是集,能「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此在北傳《阿含經》14 亦可找到,只是《俱舍論》是用「眼、智、明、覺」15 來說明, 這和他們的現觀、修行過程有關係。 在見道的過程,依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分別,依無間道和解脫道的分別,一切有部 認為要有系統地分別思惟四聖諦。所以,在離煩惱過程的解脫道上,要能於欲界、色界、 無色界中觀察思惟四聖諦以離開各界的煩惱。 依南傳佛教的看法,佛陀三轉四諦的法輪,每一轉各有四行相,共有十二行相。此三 轉就是三種智,十二行相代表苦、集、滅、道四諦各有三種智的實踐。南傳以「眼生、智 生、慧生、明生、光明生」五種來說明現觀的過程,但一切有部是以「眼、智、明、覺」 說明離開煩惱和現觀的關係。因此在《俱舍論》中提及:「眼」叫做法智忍,表示無漏智 慧;「智」叫做法智,代表無疑;「明」叫做類智忍,表示如實了解;「覺」叫做類智, 表示智慧清淨16。 南傳說明四諦是三轉十二行相,一切有部卻認為四諦有四十八行相。《俱舍論》第六 品有說明這種分別,經部在此批評有部,經部以為佛轉法輪時只說十二種行相,因為三轉 苦、集、滅、道四諦,所以只有十二行相;如果像有部所說有四十八行相,為何佛只說十 二行相,而不說四十八行相? 有部對於經部的批評提出辯論:佛曾告訴比丘,若要解脫一定要有七方便(七處善) ,若無七方便就無法解脫。這七種方便就是要了解色的「苦」、「集」、「滅」、「道」 、「味」、「患」、「離」17。但是佛在經中只開示七方便,沒有說要有三十五種方便( 七方便×五蘊)。相同的道理,佛雖沒有說四十八行相,只說了十二種現觀過程的行相, 但所有的諦應該都包括在其中。一切有部認為苦、集雖然為二種諦,但應視它們為一個現 觀的過程。依他們的修行系統,在現觀過程中是用九種遍知來說明,其中苦、集屬於一種 遍知,屬於同一個體18。 《俱舍論》第六品提到「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 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物有異,滅道二諦,物亦有殊。」19這意思是說: 苦諦就是五取蘊,是從「果」位來說,而集諦就是關於五取蘊生起的「因」,是苦的能集 ──招感。苦、集只是名稱不同,但體是相同的,都是屬於有漏法。另外,在《俱舍論》 第一品也可以找到苦、集的分別20。至於提到「滅道二諦,物亦有殊」是說明滅諦、道諦 名稱不同,它們的體也不一樣,二者雖都是無漏法,但「道」是有為法,「滅」是無為法 。 《俱舍論》強調苦諦、集諦就是「行」的說明,之前已說明行是輪迴最重要的緣,有 行就會輪迴。為什麼有「行」?因有愛,所以有行。有行就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 苦,一切法都在「行」的無常逼迫中,所以苦就是行;而集就是「行的緣」,因為集是愛 、是有漏法。有了愛,就有無明,也就有了行。要實現滅諦的解脫,就是去掉苦、去掉愛 、行,所以解脫道就是離愛的道,離愛就是離緣、離行。為什麼能離行?因了解「行」本 來就是苦。 三轉滅諦 11.IdaM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ñANam udapAdi paññA udapAdi vijjA udapAdi Aloko udapAdi ∥∥ TaM kho panidaM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 sacchikAtabb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 la-pe ∥sacchikat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udapAdi ∥ pe ∥ Aloko udapAdi∥∥ 諸比丘!苦滅聖諦者,即是此,前所未聞之法,我 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對此苦 滅聖諦應現證,乃至已現證,於前所未聞之法,我眼 生至乃至光明生。 滅諦三轉就是成就「知證滅」、「應證滅」、「已證滅」三種智。「證」是自己的經 驗,要用自己的身體才能證,才能實現解脫。在《雜阿含經》中提及:有一個天人想知道 世界的末端在那裡?因此不斷地跑,卻都找不到,天人就去問佛:這個世界的因、世界的 緣、世界的滅、滅世界的道是什麼?佛陀回答:在這個一尋(七尺)的身體中就有世界的 因、有世界的滅、有世界滅的道。所以要了解這個世界,不用辛苦地跑那麼遠,可以從自 己的身上證得這個世界的經驗,朝向世界滅的道21。 「證」,即是用自己的經驗來了解,除了用身體來證,無法用其他工具了解佛法,因 為我們不是靠傳統、靠別人的看法或道理,而是靠自己的身體來了解什麼叫佛法、什麼叫 涅槃,這才是真正了解「證」的意思。 一切有部說明「滅」為「擇滅」,想了解他們的修行過程,就要了解「擇滅」,「擇 滅」就是用智慧來實現滅,也就是「行滅」的意思,此為「漸次滅」的過程。一切有部認 為:「究竟擇滅」是涅槃、無為境界;但「擇滅」也可說是「行滅」── 即斷苦、集諦 的煩惱。所以「擇滅」的究竟意思為究竟涅槃、無為境界;從方便來說明,「擇滅」不只 是涅槃,也說明行滅的過程,是用智慧去掉煩惱的過程。若想知道一切有部去掉煩惱的複 雜過程及所有的修法,要了解他們對不同煩惱的「擇滅」方法與現觀的分別。 「行」,(saGkhAra)有不同的意思,了解「行」才能對佛法有較清楚的認識。「行 」在巴利文中有很多方面的使用,比方說在印度、希臘乃至在中國,當戲劇表演時,表演 者用粉裝飾自己的臉,如用黑色的顏料表示生氣,藉由不同顏色表達不同的感情,如愛是 一種顏色,嫉也是一種顏色,從不同顏色中了解表演者不同的心情。戲劇是一種表示法, 「行」也是表示本來所沒有的真相,如同女人或表演者用外加的顏料、粉來裝飾自己一般 。「行」不是自然的,造作本來所沒有的事情。「行」會如同輪子一樣地轉,為什麼輪子 會轉?因為有動力。所以,「行」也可以譯成「動力」,將本來所沒有的真相造作出來, 即是發起所有法本來所沒有的過程。 依照此理,「擇滅」除了表示究竟涅槃,也代表行滅的過程,即是用智慧滅除行,說 明離開不同強度、不同品的煩惱,就要用不同的擇滅。因為「行」代表許多不同品的煩惱 ,如果要滅行,就要有很多不同的擇滅。 滅諦的實現就是離苦的過程,在勝義諦的究竟說明上,只有一個真正的滅諦,沒有二 個或三個不同的解脫境界。原始佛教中:滅諦只是表示涅槃的境界,是究竟滅的意思,並 沒有關於不同品的行滅,不過在實現涅槃或實現第一果至第四果的過程中,會依不同修行 者的「根」之成熟程度而有不同的說明。南北傳佛教用三種根22來讓我們了解這個道理: 當見道時,就有了「未知當知根」;於修道時,有「已知根」;究竟解脫後,則實現了「 具知根」。「根」是關於出世間的所緣,關於無漏所緣的增上力。當我們第一次看到解脫 的所緣時,其解脫所緣的增上力──根還是很弱;雖然力量弱,但實現見道就已經入聖流 。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在哪裡?不管在什麼情形下,聖人都能修道果定,但凡夫因未實現解 脫境界,所以無法修道果定。 道果定是什麼樣的定?它是以解脫境界為我們的所緣。南傳以為道心只有一個剎那, 果心有二個或者三個剎那;而一切有部認為見道是十五或十六個剎那。不管那一種說法, 這個過程都是非常快。雖然這個過程如此快速,但入道果定是很有力量的經驗,因為它會 讓我們的心,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都會記得這個經驗。入道果定的經驗如同入禪定一般,曾 經實現禪定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記得入禪定的所緣,以及入禪定的離欲過程。同樣地 ,曾經入道果定的聖人,他的心也會記得這樣的經驗。因此,一切有部認為:當心能記得 解脫的所緣,而且五根也平衡時,就能進入道果定。 滅諦是無為法,是沒有所緣的法,也就是行滅,必須用無漏法來了解滅,所以只有一 到四果的無漏果,才是「滅」的境界,而三種無漏根就是來幫助我們了解「擇滅」。擇滅 和現觀的過程無法分開,因此要用現觀的過程來了解擇滅,而要實現無為法──涅槃時, 則要用無漏有為的「道」來踐行。 三轉道諦 12.IdaM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ccan 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su cakkhum udapAdi ñANam udapAdi paññA vijjA udapAdi Aloko udapAdi ∥∥ Tam kho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ariyasaccam bban ti me bhikkhave ∥pa∥ bhAvitan ti me 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m ariyasadhammeudapAdi panidaM bhavetabhiudapAdi ñANam udapAdi pañña udapAdi vijjA udapAdi Aloko udapAdi∥∥ 諸比丘!順苦滅道聖諦者,即是此,前所未聞之 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諸比丘! 對此順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乃至已修習,於前所未聞 之法,我眼生乃至光明生。 滅諦是果,道諦是因。道諦的三轉是「知有道」、「應修習」、「已修習」。道諦有 世間與出世間二個部分。什麼是道諦?要現觀才能真正了解道諦。道諦的精髓在於離欲─ ─即離愛,因為苦的因是愛,「離愛」、「離欲」就是道的意思,所以通常稱「道」為離 欲道、離愛道,是實現涅槃的道。「道」引導我們離開所有的煩惱,它是滅諦的因。 《俱舍論》提到:見道是無漏,因為實現見道要用出世心,只有出世心可以正斷煩惱。所 以嚴格的說,出世間道是在說明見道的過程。另外嚴格的說,第二、三、四果也是屬於出 世心的過程,如同見道一般。不過,修道是較長的過程,因此《俱舍論》提到:修道包含 世間與出世間二方面23。不過在見道過程一定只有出世心,沒有世間心,因世間心沒有辦 法正斷煩惱。在修道過程中,出世心會出現四次,可以定在不同果位的道果定中。成就不 同果位的修道是很自然的過程,若我們用功地修行,努力地思惟無常、苦、無我,就能從 第一果任運地朝向第二果,接著自然朝向第三果、第四果。如同在第一果用功思惟,只要 不退心繼續努力就會自然地向第二果前進,而不會只是一直定在第一果位中,因此,「道 」是一個過程。一切有部認為斷遍知只屬於見道過程,只有出世間的無漏智慧能作;但南 傳認為斷遍知可分成世間與出世間方面,它開始於世間觀的過程──壞滅隨觀智,從壞滅 隨觀智以後都是屬於斷遍知,因此斷遍知也有屬於世間的部分。 道要修,涅槃要用自己的身體來證。修道的「修」,依巴利文bhAvanA ,是「成」的 意思,修道就是成道、證道的過程。實現解脫時,對於「道」稱為「已修」,只有阿羅漢 與佛才可以完全地修、完全地證;若還沒成道,稱為「應修」。 在成道的已修方面,佛教有三種目標: (一)成就佛道:修道過程,「已修」的部分要如同佛一般。 (二)成就聲聞道:「已修」的部分就是實現第四果,其中分為「時解脫」與「不時 解脫」二種阿羅漢果位,只有已經成就無生智的阿羅漢才是「已修」。 (三)成就獨覺道:一般說獨覺出現於沒有佛法的時代,他們不是靠善知識,而是靠 自己用功了解緣起。獨覺出現在沒有佛、阿羅漢的時代,他們的波羅蜜比阿羅漢高,而佛 的波羅蜜則比獨覺高的多。 修道的過程就是成道的過程,平常佛教說明這個過程為五個階段:資糧、加行、見道 、修道、無學道24。 【註解】 (1)「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 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相。……如何三轉?三周轉故。如何具足十二行 相?三周循歷四聖諦故,謂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應遍知,此應永斷,此 應作證,此應修習,此已遍知,此已永斷,此已作證,此已修習。」《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25〈分別賢聖品〉,《大正藏》29,頁128下。 (2)《中阿含經‧心品》,《大正藏》冊1,頁710下。 (3) 欲界見苦所斷的煩惱有十(貪、瞋、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欲界見集所斷的煩惱有七(除身、邊、戒禁取見);欲界見滅所斷的煩惱有七(除身 、邊、戒禁取見);欲界見道所斷的煩惱有八(除身、邊見)。共計三十二種。 (4) 修道是在見道位所起的無漏智,精進修習四聖諦,斷除三界八十一品的修惑。相當於 四向四果中的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六者。 (5) 修道所斷的煩惱有十種:欲界修道斷貪、瞋、痴、慢四種;色界修道斷貪、痴、慢三 種;無色界修道斷貪、痴、慢三種。 (6) 指如金剛一般堅固、銳利的定。另斷煩惱的階位為無間道,也以金剛喻定表示無間道 ,能無礙地進入證悟真理的解脫道。 (7)「古城」指涅槃,「古道」為八正道,佛發現古道,依此朝向涅槃。 (8) 愛(梵vAna)意為縫在一起、聚集之意,或森林(巴vana),兩者意義相通。 (9)「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 《雜阿含經‧第四一七經》,《大正藏》冊2 ,頁110下。另可參《相應部經典六‧諦相應 》,《漢譯南傳大藏經》,頁324。 (10)「此四諦中,一切的苦,依其現起之性為一種,依名與色為二種,依欲、色、無色界 的生起各別為三種,依四食為四種,依五取蘊的差別為五種。」《清淨道論》,頁529。 (11)「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即苦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苦因,因即集諦 。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苦滅,滅即滅諦。後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滅道,道即道諦。 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契經亦說諦次第喻,何契經說,謂良醫經,如彼 經言: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 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2〈分別賢聖品〉,《大正藏》冊29 ,頁114上。 (12)「苦諦如重擔,集諦如負重擔,滅諦如放下重擔,道諦如放下重擔的方法。」《清淨 道論》,頁528。 (13)「有情生時,不是生於青蓮、紅蓮、白蓮之中,但是生於母胎中……十個月中,備嘗 種種苦,肢體不能自由曲伸……」《清淨道論》,頁515。 (14)「苦習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苦習諦者, 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習諦。」《增壹阿含經‧高幢品》, 《大正藏》冊2 ,頁619上。 (15)「憍陳那等見道生時,說名已轉正法輪故。云何三轉十二行相?此苦聖諦,此應遍知 ,此已遍知,是名三轉。即於如是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說此名曰十二行 相,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然數等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24〈分別賢聖品〉,《大正藏》冊29,頁128下。 (16)「一一轉時,別別發生眼、智、明、覺。解云:於見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類 忍名明,類智名覺。又解:觀見名眼,決斷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覺,此解通三道也。 」《俱舍論頌疏論本》,《大正藏》冊41 ,頁953 中。「忍」指正在認可四諦之理,心能 安住,堪忍一切惱害,絲毫不被煩惱障礙、間隔。「智」已知四諦之理而能解脫惑體。「 法」指諸法的真理。「類」為類似、相似之意。「法智忍」、「法智」為現觀欲界四諦之 理;「類智忍」、「類智」為現觀色界、無色界四諦之智。 (17)「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 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 、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雜阿含經‧第四一經 》,《大正藏》冊2,頁10上。(18) 斷三界的見、修二惑,總有九種遍知,分開來看,斷 見惑有六遍知,斷修惑有三遍知。依六遍知來說,又合立三種遍知,即見苦集斷遍知、見 滅斷遍知、見道斷遍知,故苦集屬於同一種遍知。 (19)《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2〈分別賢聖品〉,《大正藏》冊29 ,頁114上。 (20)「有漏名取蘊,亦說為有諍,及苦集世間,見處三有等。論曰:此何所立,謂立取蘊 ,亦名為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煩惱名取,蘊從取生,名取蘊,如草糠火 。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此有漏法,亦名有 諍。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有漏;亦名為苦, 違聖心故;亦名為集,能招苦故;亦名世間,可毀壞故;有對治故,亦名見處,見住其中 ,增眠故;亦名三有,有因有依,三有攝故,如是等類,是有漏法,隨義別名。」《阿毘 達磨俱舍論》卷1〈分別界品〉,《大正藏》冊29 ,頁2 上。 (21)「時,彼赤馬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不?佛 告赤馬:無有能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者。……赤馬天子白佛言:……我自憶 宿命,名曰赤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離諸愛欲。……今日寧可求世界邊,作是念已: 即便發行,唯除食息便利,減節睡眠,常行百歲,於彼命終,竟不能得過世界邊,至不生 、不老、不死之處。佛告赤馬:我今但以一尋之身,說於世界、世界集、世界滅、世界滅 道跡。赤馬天子: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何等為色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彼 彼染著,是名世間集。云何為世間滅?若彼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無餘斷、捨 、離、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世間滅。何等為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 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間滅道跡。……赤馬,若比丘於世間苦 若知、若斷,世間集若知、若斷,世間滅若知、若證,世間滅道跡若知、若修。赤馬,是 名得世界邊,度世間愛。」《雜阿含經‧第一三○七經》,《大正藏》冊2,頁359上—中 。 (22)「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轉故,說彼名未知當知。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 隨眠故,即於彼境復數了知,是故說彼名為已知。在無學道知己,已知故名為知,有此知 者名為具知,或習此知已成性者名為具知,謂得盡智、無生智故,如實自知,我遍知苦, 不復遍知。乃至廣說。」《阿毘達磨俱舍論》卷3〈分別根品〉,《大正藏》冊29,頁15上 。 (23)「見道應知,唯是無漏,修道通二,所以者何?見道速能治三界故,頓斷九品見所斷 故,非世間道有此堪能,故見位中道唯無漏。修道有異,故通二種。」《阿毘達磨俱舍論 》卷22〈分別賢聖品〉,《大正藏》冊29,頁113下。 (24) 大小乘皆立修道五階位:一、小乘五位,即:(一)資糧位,又分三位:五停心、別 相念、總相念。(二)加行位,此位有四: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三)見道位 :指聲聞初果斷三結(南傳);或說斷三界見惑八十八種(俱舍論)。(四)修道位:指 思惟生無常,斷十結(南傳);指二、三果修四諦斷欲界思惑(俱舍論)。(五)無學位 :指四果阿羅漢斷一切煩惱,所作已辦。二、大乘五位:(一)資糧位,十住、十行、十 迴向等諸位菩薩,以服德智慧為助道資糧。(二)加行位,為得無漏智加力修行之位,稱 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又作見道位。初地菩薩體會真如,得見中道。(四)修習 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復修習根本智。(五)究竟 位,即佛果位;最極清淨圓滿。參閱《佛光》「五位」,頁1087 。李世傑撰,《俱舍學 綱要》頁139-174(修訂版91.2)。韓廷傑著,《唯識學概論》(台北市:文津,民82 , 初版)頁296-3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