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自秋天的雨 討論背景的說明: 1、博主是一位相當有涵養、十分值得尊敬的馬哈希禪法修行者(暱稱暫時保密); 2、這裡的討論純粹是法義上的,並不針對任何傳承或禪師; 3、討論內容未作任何修改; 4、這段討論並沒有明顯的結論,歡迎願意繼續探討的賢友參加。 秋天的雨: 1、「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合和觸」是否相當於緣起法中的「緣六處,有觸」? 2、在緣攝受智的階段是否應當觀照到「緣行,有識」及「緣有,有生」呢? 博主回復: 1.我想應該是這樣。 2.修純內觀走慧解脫道可能看不到這麼深。馬哈希尊者在講緣起法的時候說,只有佛的正 遍知的能力才可以看到死亡意識和結生識(見新帖)。按這樣說來,即使俱解脫的聖者 也不能看清「緣行,有識」的全過程了。但是這並不妨礙解脫。 秋天的雨: 說結生識壽命極短,只能由佛陀觀照到。除了馬哈希尊者的開示外,是否還有聖典作為依 據呢?(我在精解裡未見到此類說法) 在「度疑清淨」中提到消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如打算圓滿這個階段的「清淨 」,是否可以只依「信」而達成呢? 博主回復: 只有佛陀能觀到結生識這一點我也只是看到馬哈希尊者這樣說。馬哈希尊者的依據是什麼 ,我就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馬哈希尊者是不會憑空這樣說的。 至於圓滿度疑清淨,我想馬哈希這裡說得很清楚,必須是有一部分是通過推論得到的,但 是作推論一定是在必要的現觀經驗基礎上的。所以不能完全說由信就可以解決。顯然在度 疑清淨階段,當我們認定「諸行無常」、「諸法因緣生」,肯定不可能完全是現量,而一 定是要包含一部分比量的。比如說這時還沒有經歷道智、果智,那麼對道智、果智的認知 我們也只能是推論。 秋天的雨: 《清淨道論》裡提及要斷除三世十六疑,其中有一個是「此有情從何處來?」。如果不能 直接照見過去世的諸蘊,也不完全依信,如何依推論、比量而得知呢? 博主回復: 通過修行經驗直接得出結論或推導出結論,往往採用的並不是完全嚴密的邏輯,很多時候 使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或類比推理,比如正文中說的見到一次行的無常,就推出諸行無常 。如果一次行的無常都沒見到就相信諸行無常,那麼這是完全依賴於信。 實際上當一個人修行的時候,他首先依於信會接受一些觀點,然後他會根據自己的實踐經 驗進一步證實或否定這些觀點。如果有的觀點是錯誤的,而這種觀點正好解釋了他的修行 經驗,往往就會把這種錯誤觀點加強成非常頑固的謬見。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比如有的 人把定境的清淨心認為是見道。但是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具有正見,他接受的觀點是正確 的,那麼他的修行經驗就會不斷證實他的觀點。由於本身修行經驗或者說能力的限制,雖 然有些情況不能直接觀察或經歷,但是他很可能根據自己有限的經驗進行外推而非常確信 地接受一些觀點。比如說按慧解脫修行的人,他沒有宿命通,看不到過去生,但是他通過 反覆觀照心法、色法的生滅過程和這些過程之間的因緣關係,那麼他可以推斷身心現象過 去時這樣,將來也是這樣。那麼往前推到結生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就是「就是此有情 從何處來?」 如果他觀照到了心的剎那生滅,在此經驗的基礎上,他去分析各個宗教關於這個問題的答 案和各種自己可以想得出的答案,那麼他可能最容易接受的還是阿比達摩的觀點。清淨道 論講度疑清淨的開始就是通過邏輯分析說明了不是無因生,也不是神創,那麼結生一定是 有因的。現代唯物主義觀點盛行,那麼他還必須排除唯物主義觀點。當然看到心的剎那生 滅,對心法色法看得很透徹,那麼是比較容易排除意識只是大腦的功能和特性的唯物主義 觀點。而且隨著後續內觀智的升起,會更加毫無疑問地否定唯物主義觀點。這樣可以得出 結論,一個新生命的因不僅僅是物質,還有意識,那麼就必然要追蹤到過去的生命,聯繫 到上一期生命的死亡過程。 雖然對沒有宿命通的人來說,對結生的認識含有很大的信的成分,但是內觀經驗在思辨抉 擇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是完全依於信。 秋天的雨: 如果不能直接照見過去世的諸蘊,也就無法得知過去世的五因(無明、行、愛、取、有) ;如果無法照見今生的結生識,也就無法完全照見現在世的五果(識-包括了結生識、名 色、六處、觸、受);由於前兩者無法完全照見,則五因與五果之間的關係也無法照見; 這樣一來,緣法、緣生法、緣,三者無法照見,如何能圓滿緣攝受智、度疑清淨呢? 博主回復: 清淨道論講了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緣起,但問題是圓滿度疑清淨的最低要求是什麼? 緣起法本身就是這四句話「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當我 們把它用於觀察人的生死輪迴,就是十二因緣。有人聽了一句偈就見道了,如象舍利弗, 那麼他們是不是在見道前有時間把十二因緣都觀察一個遍呢? 馬哈希尊者講觀察緣起是按照這四句進行的,我想他講的就是最低要求了。我覺得緣起法 的重點在於還滅,因為還滅之道才是通向涅槃之道。阿含經裡面講,「如實觀照,觸即滅 ,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集滅。」 馬哈希禪法就是走的這樣的還滅之道,一直 訓練的就是如實觀照。 經中多處講「如實觀照,則生厭離,厭離則解脫」這樣的話。每個修行人對緣起法的體證 有淺深的不一樣,但只要能實現如實知見而不障礙如實知見,那麼就能保證進入下一步的 內觀智,就達到了度疑清淨的目的。相反,如果一個人相信無因生或神創論,或者相信有 個常、樂、我、淨的真我、真心,那麼就無法如實知見了。 如果看後續的內觀智,都是觀照的當下的名色,而不是過去或未來的,所以是否觀照過去 生的諸蘊和後面的觀照是無關的。 秋天的雨: 《清淨道論》中提及這樣的方法來把握名色之緣: 其他的(瑜伽者),既見此等稱為名色的諸行而老,老而衰,衰而壞,便以這樣的逆的緣起 而把握名色之緣:即此諸行的老死是由於有生之時而有,生是由於有有之時,有是由於有 取之時,取是由於有愛之時,愛是由於有受之時,受是由於有觸之時,觸是由於有六處之 時,六處是由於有名色之時,名色是由於有識之時,識是由於有行之時,行是由於有無明 之時。他如是觀察而斷了如前所說的關於三世的疑惑。 這段話裡提到了「名色是由於有識之時,識是由於有行之時」。如果這段話不完全是依靠 對佛陀的「信」、又沒有現量作為依據進行比量的推論,那麼,這段記載應該是指直接觀 照。 從這裡來看,不要說俱解脫的阿羅漢,就算是只圓滿了「度疑清淨」的凡夫也有可能照見 結生識。 博主回復: 涉及到緣起法的修行的討論是非常困難的,我想這個問題就不要進一步討論了,因為我所 知道的就是馬哈希尊者那麼一句話,沒有更多資料進行核實。你這裡所提出反駁的證據也 並不是單獨針對結生識講的,這種把緣起法整個公式寫出來在講法中是常見的,那是不是 一定就是能看到結生識而不包含可能的推論卻還很難說。當佛陀對阿難說緣起法甚深,那 時的阿難好像已經有初果的果證了吧?這裡就有個問題,緣起法甚深,到底什麼地方甚深 呢?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razyfire:這兩位居士都是中國的居士行者 其實上座 61.230.49.244 06/12 08:09
Crazyfire:部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略勝於在台灣的發展 61.230.49.244 06/12 08:12
Crazyfire:許多比較深入的資料反倒要到中國的論壇 61.230.49.244 06/12 08:13
Crazyfire:才能找到 61.230.49.244 06/12 08:13
這一系列的問答相當有討論的空間,在度疑清淨中,最低限度該直觀緣起到哪部分,方算 圓滿緣攝受智,這對於上座部的修行,有很重大的意義在。隨後附上溫老師對於這個爭論 的看法。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6/12 08:25)
Crazyfire:推溫宗堃老師!!! 61.230.49.244 06/12 09:52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6/12 22:06)
Cid:如果只有佛陀能看到結生識, 那麼結生識的說法 59.124.25.58 06/13 11:43
Cid:為何僅見於阿毗達磨中呢? 59.124.25.58 06/13 11:43
C大一語驚醒夢中人阿~~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6/13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