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二項 種習論探源】 (一)、種習思想概說種子與習氣,是唯識學上的要題,它與細心合流,奠定了唯識學的根 基。探索生命的本質,發現了遍通三世的細心。尋求諸法生起的原因,出現了種子與習氣 。種習與細心,有它的共同點,就是從粗顯到微細,從顯現到潛在,從間斷到相續;在這 些上,兩者完全一致。化地部的窮生死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種習的目的,是要成為 一切法生起的功能,它需要的性質是差別、變化。細心的目的,在作為雜染清淨的所依性 ,這自然需要統一、固定。在這點上,細心與種習,無疑是截然不同的。種習,本來不一 定要與細心結合(像經部的根身持種),但在「諸法種子所集起故,說名為心」的經文啟 示下,種子與細心,就很自然而合法的結合起來。不過,統一與差別,變轉與固定,這不 同的特性,再也無法融成一體。而理論上,又決不能讓它對立,於是細心與種子的關係, 規定為不一不異。 種是種子,習是習氣或熏習。大乘唯識學裡,特別採用這個名詞。但在部派佛教裡,隨界 、不失……有各式各樣的名稱。起初,這些都是從各種不同要求下產生,後來才漸漸的綜 合起來。它們共同的要求,是在某一法沒有現起作用時,早已存在;一旦因緣和合,就會 從潛在的能力轉化為現實。薩婆多部,依現實的存在,推論到未來世中已有色、心一切法 的存在,也可說是種子思想的表現。但它是三世實有論者,只見過去、過去,卻不能轉化 過去的在新的形式下再現。它與種習思想,不能說無關,但到底是很疏遠的。這種習思想 ,與過未無體說有密切關係。未來是無,就不能像有部那樣把一切法的因體存在未來。業 力等剎那滅去,不能說等於沒有;過去既然無體,也就不能把它放在過去。這樣,不論它 有沒有建立種子與習氣,這些潛力的保存,總得安放在現在。在現在的那裡呢?在生命緣 起為中心的佛法,是必然要把它攝屬到有情身上。有的說依根身(色),有的說依心。結 果,種習與細心的結合,成了唯識學者的公論。 種子與習氣,都是根據比喻而來。豆、麥,都是種子。種子雖需要其它適當的條件,才能 抽芽、發葉、開花、結果;但豆葉、豆花與麥葉、麥花的差別,主要的是種子。水、土等 條件,雖說能引起相當的變化,但究竟微乎其微。種子不但有生起的功能,並且生起的結 果,還和它同類。生起諸法的功能,叫它做種子,就是採取這個意義。後代的唯識學者, 把種子演化貫通到異類因果,其實種子的本義,在同類因果。習氣,就是熏習的餘氣。像 一張白紙,本沒有香氣和黃色,把它放在香爐上一熏,白紙就染上了檀香和黃色。這個熏 染的過程,叫熏習;紙上的香氣和黃色,就是習氣(後代也叫它為熏習)。熏習的本義, 是甲受了乙外鑠的熏染,甲起了限度內(不失本性)的變化。這雖是甲乙發生關係的結果 ,但甲是被動的主體,乙是主動的客體,關係不是相互的。 種子,《阿含經》早有明文,像「識種」、「心種」、「五種子」,各派都承認它是佛說 (解說有出入)。像大乘唯識學的種子說,原始佛教是沒有的。這要經過學派的辨析,要 有部異師與經部合作,才積極的發達起來。所以,一直到了大乘教中,還充滿有部系的色 彩。習氣,本不是能生諸法的功能,它與煩惱有關,與覆染本淨的思想相互結合。習氣的 本義,是說受了某一法的影響,影響到本身,本身現起某一法的傾向與色彩。它被看為顛 倒錯亂現象的動因。種子與習氣,經歷了錯綜的演變,往往化合成一體的異名。大乘唯識 學裡,這兩者的差別性,已沒有絕對的分野;但親生自果與受染亂現的思想,仍然存在, 並且演出了各別的學派。這一點,我們應該深切的注意才好。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25~p.128 (二)、微細潛在的煩惱 (1) 隨眠 在部派佛教裡,隨眠被爭論著,爭論它是不是心相應行(心所)。其實問題的重心,卻另 有所在。眾生的不得解脫生死,原因在煩惱未斷。煩惱是特殊的心理作用,它在心上現起 時,能使心煩動惱亂,現在、未來都得不到安靜。斷了煩惱,才能「畢故不造新」,不再 感受生死苦果。我們不也常起善心嗎?在煩惱不起的時侯,為什麼還是凡夫,不是聖人? 雖然有人高唱「一念清淨一念佛」,事實上,我們還要生起煩惱;過去煩惱的勢力,還在 支配我們。這一念善心,不同聖者的善心,還充滿雜染的黑影。這樣,就要考慮到過去煩 惱勢力的潛在,未來煩惱生起的功能。在這點上,微細的、相續的、潛在的隨眠,就被佛 弟子在經中發現。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28~p.129 (2) 習氣 習氣、熏習、習地(即住地),在大乘教學上廣泛的應用著。瑜伽派雖還保存煩惱氣分的 習氣,但它繼承經部的思想,已把熏習應用到一切法上。從釋尊本教上看,習氣就是煩惱 的氣分,此外好像沒有什麼習氣。習氣的有無,是佛與二乘斷障的差別,像《大智度論》 (卷二)說: 「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又如草木 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 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餘習,難陀婬欲餘習,畢陵伽婆蹉慢餘習。譬如人被鎖,初 脫時行猶不便」。 佛是煩惱、習氣都盡了的,聲聞、獨覺還剩有餘習。這煩惱氣分的餘習,就是無始以來一 切煩惱的慣習性。煩惱雖已斷卻,這習氣還在身體、言語、意識上不自覺的流露出來。像 舍利弗的「心堅」,畢陵伽婆蹉的喊人「小婢」。它雖是煩惱氣分,但並不是偏於心理的 。習氣的體性,可以暫且勿論,重要的問題,是小乘有沒有斷習氣。大天的羅漢「為餘所 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都是習氣之一。大眾系等主張羅漢有無知、有猶疑 ,薩婆多部等主張「雖斷而猶現行」,這在部派分裂上,是一個著名的諍論。據有部(大 毘婆沙論》卷九十九)的傳說:大天不正思惟,在夢裡遺了精,說是天魔的嬈亂。他給弟 子們授記,他們是羅漢。弟子們自覺沒有自證智,還有疑惑,大天卻說這是「不染無知」 、「處非處疑」。據真諦記的解說:這都有真有假:羅漢確乎可以受天魔的嬈亂,確乎有 不染無知與處非處疑。但大天和弟子,都不是羅漢,所以是假的。他們對初事的見解是同 的,後二事就有很大的出入。真諦怪他的弟子不是羅漢,這也不致引起教理上的糾紛。《 婆沙》說他毀謗羅漢沒有自證智,還有疑惑。聖者證果而沒有自覺與證信,在後代佛教思 想上,沒有這種痕跡。居於大眾系領導地位的大天,也不致那樣荒唐。事實上,這是「不 染無知」、「處非處疑」,阿羅漢有沒有斷的諍論。 羅漢有無知、有疑惑,這是指出了羅漢功德上的缺點。在以羅漢為究竟的上座面前,簡直 等於誣辱,這才引起了嚴重的糾紛,促成部派的分裂;大天也被反對者描寫成惡魔。大天 的呼聲,震醒了全體佛教界,獲得了新的認識,從狹隘的羅漢中心論裡解放出來。羅漢的 無知未斷,還有它要做的事,才回小向大。大乘不共境、行、果的新天地,都在羅漢不斷 餘習的光明下發現。 大天的「不淨漏失」、「不染無知」、「處非處疑」,本來都是習氣。但有部特別擴大了 不染無知,使它與習氣有同樣的意義。在《大毘婆沙論》卷十六所說的習氣,卷九所說的 不染汙邪智,也在說佛陀畢竟永斷,聲聞、獨覺還有現行。《順正理論》卷二十八,對不 染無知,提出兩個大同小異的解說:一、不染污無知,是「於彼味等境中,數習於解無堪 能智,此所引劣智,名不染汙無知。即此俱生心心所法,總名習氣」。這是說習氣是有漏 劣慧與它俱生的心心所法。二、是「所有無染心及相續,由諸煩惱間雜所熏,有能順生煩 惱氣分;故諸無染心及眷屬,似彼行相而生」。 這是說習氣是有漏劣智和同時的身心相續。依《順正理論》主的見解,煩惱引起不染無知 ,是非常複雜的。一切聖者,雖都已經斷盡,但有行與不行的差別。如解脫障體,也是劣 無知,慧解脫羅漢還要現行。像《順正理論》(卷七十)說: 「何等名為解脫障體?諸阿羅漢心已解脫,而更求解脫,為解脫彼障。謂於所障諸解脫中 ,有劣無知無覆無記性,能障解脫,是解脫障體。於彼彼界得離染時,雖已無餘斷而起解 脫,彼不行時,方名解脫彼」。 又像學、無學的練根,也是為了「遮遣見修所斷惑力所引發無覆無記無知現行」。可知退 法等五種種性,雖是無學,也還有不染無知現前。眾賢一貫的意見,斷是斷了,行或者還 要行。不過習氣與不染無知,有部的古師,也有主張不斷的,像《大毘婆沙論》(卷十六 )說: 「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斷故」。 這明顯的說不染無知不斷,所以有現行的愚癡,與「雖斷而猶現行」的意見,截然不同。 檢討唯識學的種子思想,為什麼要談到習氣與不染無知呢?一、習氣在一分唯識學裡,被 看為與種子共同的東西,那末習氣的本義,也是需要認識的。二、在大乘教學裡,習氣與 隨眠漸漸的融合起來。從隨眠的心不相應,走上習氣(習地)的心不相應。習煩惱與起煩 惱,有的等於隨眠與纏,有的等於煩惱與習氣。而小乘有沒有斷習,也就成了可討論的問 題。三、心性本淨,無始以來習氣所染,成了唯識學上普遍而極根本的問題。習氣已替代 隨眠成為客塵的本質。這樣,唯識思想的探求者,自然有加以理解的必要。 (3) 阿賴耶 第八識雖有很多的名稱,阿賴耶要算最主要的了。阿賴耶在初期的佛教界,並沒有被認為 細心,它是以「著」的資格出現的。它在唯識學上佔有這樣的地位,當然在它名詞的本身 ,有被人認為細心的可能。阿賴耶定義的不同,也是後代唯識學分歧的地方,我們需要虛 心的去認識它。無著論師在《攝大乘論》(卷上)說: 「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說阿賴耶識,如彼增一阿笈摩說: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 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 賴耶」。 這裡說的《增一阿含》,無性說它是一切有部的。現存的漢譯《增一阿含》,並沒有這《 如來出現四德經》;這也可見印度小乘經典彼此的不同了。在律部中,佛起初不想說法, 原因就是眾生樂阿賴耶等,銅鍱部經律,作三阿賴耶,阿賴耶為眾生不易解脫的癥結所在 。阿賴耶是什麼?《攝論》提出了「五取蘊」、「貪俱樂受」、「薩迦耶見」三說;梁譯 的世親《釋論》卷二,又提出了「壽命」、「道」、「六塵」、「見及塵」四說;《成唯 識論》又加上「五欲」、「轉識等」、「色身」。究竟有部有這般異說呢,還是論師的假 敘呢?這都沒什麼重要,阿賴耶究竟是什麼意義,倒是值得檢討的。 唯識學裡,阿賴耶有多樣的解釋,比較共同而更適當的,是「家」、「宅」(窟宅)、「 依」、「處」,唐玄奘旁翻做「藏」,也還相當的親切。根據各種譯典去領會阿賴耶的含 義,可以分為「攝藏」、「隱藏」、「執藏」,但這是同一意義多方面的看法。這可以舉 一個比喻:一張吸水紙,吸飽了墨汁,紙也變成了黑紙。在這紙墨的結合上,可以充分表 顯賴耶的含義。像紙能攝取墨汁,紙是能攝藏,也就是墨汁所攝藏的地方。無著論師的賴 耶,有能藏、所藏義,就是這攝藏的能(主動)所(被動)兩面的解釋。這攝藏的要義是 「依」。又像紙吸了墨汁,黑色就隱覆了紙的本相,紙的本相也就潛藏在一片黑色的底裡 ;這就是隱藏的能所兩面觀了。一分唯識學者,忽略了這一點,結果不要說《楞伽》,就 是看為最重要依據的《解深密經》裡的阿賴耶的定義,也被遺棄。這隱藏的要點是「潛」 。又像墨汁固然滲透到紙的全身,紙也有它的吸引力,這就是執藏的能所兩面觀;它的要 義是「係著」。一分唯識學者,但取了賴耶的被執著,忽略它本身的執取力,它們好像賴 耶是沒有能執著的作用一樣。其實不然,像《俱舍論》(卷十六)引經說: 「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起耽著不」? 阿賴耶有能著的意義,經文是何等明顯!《增壹阿含經》所說的阿賴耶,有部學者,也有 說它是「薩迦耶見」,是「見」,也是在說明它的能取能著。如阿賴耶沒有被解為能取能 著的可能,那這些學者簡直是胡說了。要知道一字作能所兩面的解釋,不但有能藏所藏作 前例,也是文字上普遍的現象。 阿賴耶的本義是「著」,但一經引申,就具有廣泛的含義。它比阿陀那、毘播迦、心、意 、識,更能適應細心多種多樣的性質,它也就自然被人採用作細心最正規的名字。阿賴耶 是近於愛欲的煩惱,本與種習沒有必然的關係;但因它與本識有關,在這微細的煩惱中, 附帶的加以說明。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37~p.145 (三)、有漏種子~~經量部的種習 (1) 種子說的成立 各派都有種子思想,但特別發揮而貢獻更大的,自然要算經部。經部從說一切有部流出, 最初建立一味蘊,作為生起五蘊的所依,可說是種子說的胚胎。譬喻尊者,開始使它超出 三世實有論,接受過未無體說。後來受著各派思想的激發,才建立起種子說。最引發種子 思想的,要算潛在的煩惱與潛存的業力。心不相應行的隨眠、不失法、攝識、無作業,還 有無表色,也都是向種子思想前進的。經部師也是從業力潛在的思想,慢慢的走上種子論 。《婆沙論》中的譬喻師,還沒有明確的種子說。《婆沙》集成以後出世的龍樹菩薩,在 《中觀論》裡,才開始敘到業種相續說。種子說的成立,大概在《婆沙》與《中論》的著 作之間。《中論‧觀業品》說: 「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 後有果,不斷亦不常。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生,從是而有果,離心無相續。從心有相續 ,從相續有果,先業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業是過去了,但還能感果;為解決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為因果的現象,才採用了種子生果 的比喻。在比喻與合法裡,都有三事: 種子───── 業 根芽等相續── 心心相續 果────── 愛非愛果 業雖然過去,但因造業的心(思),接著有其它的心心所法相續生起,到後來引起了異熟 果,這叫從業感果。《順正理論》(卷三十四)所說的,更要明白: 「譬喻宗說:如外種果感赴理成,如是應知業果感赴。謂如外種由遇別緣,為親傳因,感 果已滅,由此後位,遂起根、芽、莖、枝、葉等諸異相法,體雖不住而相續轉。於最後位 ,復遇別緣,方能為因生於自果。如是諸業於相續中,為親傳因,感果已滅,由此於後自 相續中,有分位別異相法起,體雖不住而相續轉。於最後位,復遇別緣,方能為因生於自 果。…… 如是諸業,亦非親為因,令自果生,然由展轉力」。 它見到從種生果的現象,悟出了相續傳生的道理。身、口、意三業,都是剎那過去,過去 雖是滅無,但還有感果的功能。這能力,是必有,卻難於捉摸的。業在滅時,親生後念的 相續心,而給以感果的可能性。這樣展轉傳生下去,遇了外緣,才生起愛非愛的異熟果。 約展轉傳生的意義,說業能感果。像有一杯毒乳,從乳演變到醍醐,雖毒乳的形色、味, 都已不在,但還有毒性存在。醍醐殺人,也可以說乳毒殺人。心心不斷的相續,成了前業 後果的橋樑。這展轉傳生感果的能力,是潛在的,它是從業引起的,通過相續,達到感果 的階段。 這業力相續的思想,還不全同後代的種子說。它不但不能同時有果,也不是無間生果,它 要經過相續傳生才能生果。世親和上座它們的種子與隨界,已不是如種生果的種子,是說 那相續中潛在的能力。後代唯識學上的種子說,顯然是根據這如種相續生果的理論而演化 成的。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68~p.171 (2) 新熏與本有 種子從何而來?經部的本義,是熏習而成的;上座與《俱舍論》主都這樣說。在這個見解 上,習氣與種子沒有多大分別,不過種子是說它的生果功能性,習氣(熏習)是說從它引 發而來。但一類經量的見解,就不同,像《成業論》說: 「即前所說異熟果識,攝藏種種諸法種子。彼彼餘識及俱有法善不善性數熏發時,隨其所 應種力增盛,由此相續轉變差別;隨種力熟,隨遇助緣,便感當來愛非愛果。依如是義, 有說頌言:心與無邊種,俱相續恆流,遇各別熏緣,心種便增盛。種力漸次熟,緣合時與 果,如染枸櫞花,果時瓤色赤」。 熏,並不是熏成種子,是熏發種子使它的力量強化。心中攝藏的種子,經過六識及俱有法 或善或惡的熏發,它就力量增盛起來。強盛到快要成熟時,再加以現緣的助力,就會感果 ,這是很明白的種子本有論。依它,種子等於唯識學上的等流因,熏發是異熟因。可以說 一切種子是本有的,業力熏發是始有的。《瑜伽論‧本地分》的思想,正是這樣。 一類經量的種子本有論,就是經部的毘曇化。依有部的見解,一切法,未來世中早已存在 ,因緣,只是引發它來現在。這種子本有論者,也想像一切法的種子早已存在,在相續中 潛流。不過有部的未來法,從現在流入過去以後,再不能轉到現在。這種子本有論,種子 生果以後,還是存在;(在現在)遇到熏發,它還可以生果,這只是三世有與二世無的不 同罷了。在此經部、有部融合的基礎上,接受大乘思想,從小有到大有,漸漸的發展起來 ,在西元五、六世紀,幾乎成為大乘佛教的領導者,這不能不使人驚嘆它的偉大了!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87~p.189 (四)、無漏種子 (1) 有部的解說 一切法從因緣生,無漏聖道自也不能例外。無漏,要見道(或得正性決定)才能現起,以 前的凡夫身中有沒有生它的功能性呢﹖這就觸及無漏種子問題。 有部的見解,因緣生,並不是說新生某一法體,不過從緣使法體生起作用。見道以前還沒 有無漏現行過,所以初念的無漏法,是沒有同類因的。但它還有俱有因、相應因,所以就 是初剎那的無漏法,也是有因緣的。這樣的因緣論,與種子無關。種子,是親生自果的功 能,在有部的思想上,可說沒有這個東西。但有部未來中的一切法,本是從現在而推論到 未生前的存在。它雖沒有像過未無體論者,把這現起前的存在攝屬在現在,把它看作潛在 的流行,但也確是本有種子的另一姿態。所以從有部流出的經量本計,與經部反流與有部 合化的思想,都會表現出無漏種子本有的見解來。 (2) 經部的解說 一、說轉的聖法 初從有部流出的經部,就是說轉部,它是有本有無漏種子思想的。《異部宗輪論》說: 「異生位中亦有聖法」。 這聖法,窺基解說做「即無漏種法爾成就」。在凡夫身中的聖法,當然不會生起現行,必 然是潛在的,被隱覆的。不論它的名稱如何,意義如何,它有無漏種子的性能,這是不會 錯的。 二、經部的淨界與無漏種 從《順正理論》去看,後期的經部師,主張無漏種子本有,但這無漏種子的本身,卻是有 漏的。譬喻者,不許有同時因果的俱有因。因此,有部不立本有無漏種,還可以說有因緣 ,經部不立本有無漏種,就有無漏無因的困難了。《順正理論》卷十五,批評經部的不立 俱有因時,就談到它的淨界本有。淨界是本有的,但要相續轉變,有其它的助緣,才能生 起無漏。眾賢的難問,雖也說「若是無漏,……若言故少」,但只是雙關徵詰,不是譬喻 者承認淨界本是無漏的。《順正理論》(卷六十八)說: 「然彼論說:此心心所雖為無漏種,而體非無漏,猶如木等非火等性。謂如世間木為火種 ,地為金種,而不可說木是火性,地是金性。如是異生心及心所,雖是無漏種,而體非無 漏……,又彼部論言:鑽前無熱,故謂所鑽木未被鑽時,熱猶未有,故知木內未被鑽位無 火極微。……許無漏法用有漏法為能生因,於教及理俱無違害」。 我們要知道:佛法內有兩個思想:一、一法的生起,雖需要種種的條件,但它不是假合的 ,有它的自性;在它未生以前,已經具體而微的存在。假使沒有這自性親因,雖有其它的 助緣,也不能生起。二、認為某一法的生起,需要種種的因緣,離因緣即失其存在。因緣 有親有疏,但親疏只是必要與不必要的問題,就是主要條件,也不必是一個。這兩個思想 對立著,經部雖不是徹底的,但它的本有無漏種子,是屬於後一系的。 有漏、無漏,在有部看來,是劃然兩截的。說有漏心心所法,可以作為無漏的能生因,當 然不能同意。經部師覺得因中不必有果,有漏位上不必有無漏的無漏種子,像木中不必有 火極微一樣。因緣和合時,就可以從有漏的心心所生起無漏。但經部的思想,不能說沒有 困難:它是新熏論者,承認有漏種子,是有漏善惡所引起的能為因性;無漏種子,卻不是 無漏所引起的功能。在它的種子定義上,有著絕大的破綻。 三、大德的白法習氣 大德邏摩的白法習氣說,可說是彌補經部無漏種子的缺陷的,《順正理論》(卷二十八) 說: 「大德邏摩作如是說:……世尊昔在菩薩位中,三無數劫修諸加行時,雖有煩惱而能漸除 煩惱,所引不染習氣,白法習氣,漸令增長。後於永斷諸漏得時,前諸習氣有滅不滅。以 於長時修加行故,證得無上諸漏永盡,然佛猶有白法習氣,言習氣有滅不滅故」。 三無數劫,是菩薩修行的時間,這都是有漏的。但在這個時期,卻能漸漸的熏成白法習氣 。習氣在經部,早已與熏習、種子打成一片。這白法習氣,也就是淨界或無漏種。它雖是 有漏善熏習所引起的,卻能成佛而不滅。雖不能判明它是有漏還是無漏,雖不知是否大德 的創說,但它確是給新熏無漏種子一個暗示,《瑜伽‧抉擇分》與《攝大乘論》的有漏聞 熏,成為生起無漏現行的因緣,不能說與這個思想沒有關係吧! 《唯識學探源》第三章 p.194~p.198 【第三項 無境論探源】 唯識,有認識論上的唯識,有本體論上的唯識。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即是識的影象,這是 認識論上的唯識。至於字宙人生的本體,是否唯識,卻還有問題。有人雖主張認識中的一 切,只是主觀心識的影象,但對認識背後的東西,卻以為是不可知,或者以為是有心有物 的。假使說心是萬有的本體,一切從此出,又歸結到這裡,那就是本體論上的唯識了。這 本體論的唯識,在認識上,卻不妨成立客觀的世界。佛教的唯識,當然是出發於認識論, 又達到本體論的。到了本體的唯識論,又覺得所認識的有它相對的客觀性,這才又轉到認 識論上不離識的唯識了。部派佛教裡,沒有本體論上的唯識學,認識上的唯識無境,卻已 相當的完成。 唯識思想的成熟,主要是佛弟子們依著止觀實踐,而獲得隨心自在的事實證明。理論上, 從非斷非常的業感緣起的探討下,展開了細心、細蘊、真我的思想,能為因性的種習隨逐 的思想。因大眾、分別說、譬喻師的建立業因業果在心心所法的關係,心與種習結成非一 非異的融合,完成唯識思想的一面。 任何學派,沒有不承認我們認識的不正確,沒有見到真理的全面,或者根本沒有認識。佛 教的生死輪迴,就是建立在一切錯誤中的根本錯誤上──無明。它障礙了真智的顯現,蒙 蔽歪曲了事理的真相,使我們在虛妄的認識下,顛倒造業,流轉生死。所以要解脫生死, 就要看透我們的根本妄執。在這點上著力,才能突破生死的罥索,得到解脫。要知道什麼 是錯誤的認識,就要研究到我們究竟認識些什麼?這些不是真相,那真相又是什麼?在這 樣的要求下,認識論就發達起來,引出了妄識亂現的思想,外境無實的思想,這又完成唯 識學的另一面。等到這細心、種子,與無境的思想融合,唯識學也正式完成。 《唯識學探源》第四章 p.200~p.201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