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pe21 (等價交換)》之銘言: : → Cid:若從戒律的角度來看, 犯殺戒是屬於波羅夷罪, 140.109.103.226 05/18 12:22 : → Cid:犯者會被逐出僧團; 請問禪宗對此公案有無犯波 140.109.103.226 05/18 12:23 : → Cid:羅夷罪的解釋為何? 140.109.103.226 05/18 12:24 : → Cid:在經典中有一段故事, 說一位盲眼阿羅漢於經行 140.109.103.226 05/18 12:31 : → Cid:時意外踩死小蟲, 世尊說這樣並不犯殺戒, 因為 140.109.103.226 05/18 12:32 : → Cid:尊者沒有看見蟲子, 並且也沒有殺生的念頭; 以 140.109.103.226 05/18 12:33 : → Cid:南泉公案的情結來看, 似乎並不符合世尊所說不 140.109.103.226 05/18 12:34 : → Cid:犯殺戒的理由? 140.109.103.226 05/18 12:34 : 若用人的意識心去看 那禪宗祖師還個個戲論 : 你懂我意思嗎? : 我說 南泉禪師 沒看見貓 從頭到尾也無起一殺貓之念 : 你能接受嗎? : 這段話非常的有意思,所以體証緣起性空的大成就者,造再多殺業應該都無所謂了。 : 因為一切不過緣起,沒有被殺的人,也沒有行殺業的人, : 既然這樣,沒有作者,沒有受者,殺業本身也不存在。 : 眾生所見,不過是相,怎麼能夠了解體性本空的超然呢,對不對? ---------------------------------------------------------------------------- 所以說學佛的次第真的很重要,如果在修行前沒把"空有之關涉"做個很好的釐清和瞭解 就會出現這種看似很有意境,但實際上落於偏端的預設或見地。 (當然,a大應該是用一種反面質疑的方式,而不是真的認同證果者可造殺業) 眾生所見之所以有問題的地方,是因為無明的關係,用我執的"自性見"來理解這個世界、 不能深觀緣起、昧於因果,進而造作種種讓自己限於惡性循環、輪迴不已的業;而證果的 聖者所證的空義,是破了"自性見"這種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所謂的不昧因果。 所以證得空性的聖者是"不昧因果",而不是"不落因果"。證悟空性的賢聖是比凡夫更能或 完全瞭解"法"(緣起法則)的真義,但不代表證悟的聖者就有"特權"不受因果法則的制約、 就能"不落因果",可以事事無礙。如果真有人認為,證果的大成就者造再多殺業都無所謂 ,那是對空義的偏端理解,所必然會推得的偏端結論。 所以了解空性的意義為何?? 就是要破除自性見,破除這種錯誤地認知世界或萬法的見地 。只有能正確地深觀、瞭解緣起之後,有了正確的知見才能不會再有錯誤的行為,進而永 遠斷除那因錯誤的行為所引發的(惡性)輪迴,這才是了解空性的意義。 至於對"空有之關涉"的探討,印順導師對這個命題有更深刻的說明,以下的文章引自"印 順導師著作聞思篇"的第六章"性空唯名系簡介"。 http://tinyurl.com/qmj6dq 【空為佛法的特質】 「性空」,根原於阿含經,孕育於部派的(廣義的)阿毘曇論;大乘空相應經,開始發展 出雄渾博大的深觀;聖龍樹承受了初期大乘,主要是「般若經」的「大分深義」,直探阿 含經的本義,抉擇阿毘曇,樹立中道的性空(唯名)論。所以,不讀大乘空相應經與《中 論》,難於如實悟解性空的真義;不上尋阿含與毘曇,也就不能知性空的源遠流長,不知 性空的緣起中道,確為根本佛教的心髓。 「空」為佛法特質的所在:不問大乘與小乘,說有的與說空的,都不能不說到「空」,缺 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佛法的目的,主要在轉迷啟悟,轉染還淨。從現實的人生出發, 覺悟到人生之所以有重重的痛苦不自由,由於所行的不正;行為的所以不能合乎正道,由 於知見的不正,對於人生真相缺乏正確的悟解。佛法是針對此點,勘破虛妄以見真實,遠 離邊邪而歸中道;必如此,才能得解脫而自在。這解脫自在的佛法,可由悟理、修行、證 果上去說明。但有一共同要點,即無論為悟理、修行與證果,都要求一番革新,要求對於 固有解行的否定(太虛大師曾作〈大乘之革命〉,即據空立論)。 一般人以為如此,以為應該如此,現在一一的給予勘破、否定──並不如此,不應該如此 。表示遮妄離邪的否定,可以有種種的名稱,而最適當的就是「空」。從悟解與證入說, 「空」不但是虛妄戲論的遮遣,也就是如實寂滅的開顯,遮情與顯理統一。遮情,顯理, 不是徒托於名句的論辨,而是要從篤行中去實踐體驗的。釋尊本教,與大乘空相應經及《 中觀論》,都是這樣的。如《雜阿含》八0經(依大正藏經編次)即如此說: 「心樂清淨解脫,故名為空。」 總之,佛法提供一種「不主故常」的超世間的大事。實踐此大事,必須透過空,就是對世 間固有的來一次突破,否定。空,不是抹煞一切,是陶汰;依現代的術語說,是揚棄。是 從思想與行為的革新中,摧破情執中心的人生,轉化為正覺中心的人生。所以,空不是什 麼都沒有的「無見」,反而因為空,才能實現覺悟的、自在的、純善的、清淨的。假使行 為、見解一切都安於現狀,世人如此,我也如此,那又何需乎佛法?必須面對現實,否定 而超越他,才見到佛法的特質,見到性空為佛法唯一的特質。只要是佛法,不論大乘小乘 ,此宗彼派,都不能不提到空。因此,聖龍樹是特別詳盡而正確發揮空義的大家,但空卻 不限於龍樹學。如唯識,必須明無境,明遍計所執無性,就是空義。聲聞學者明無我無我 所,空、無相、無願,都無非是空義。就是強調一切有者,也不能不談這些。所以,我們 應該知道:空是佛法中最通徧最重要的大事,是大小學派所共的,不過有程度上的深淺、 偏圓,正確或錯誤吧了! 【依有明空】 一提到空,便關連到有;佛法不能不談空,佛法也就不能不說有。無論說的是實有、幻有 或(中國說的)妙有,總都是有;所以要明空,應該依有明空。依佛法,修學的程序,應 該先學「有」。這不是什麼「先學唯識,後學中觀」的先學有,是說對於緣起因果法相之 「有」,必須先有個認識。從否定虛妄的空義說,絕不能離有去憑空否定,必在具體法( 有)上去勘破一般人的錯誤認識。從深入法性的空理說,這空理──空性,也必需在具體 法相上去體悟它。聲聞乘經說的「諸行空、常空、我空、我所空」,不都是從具體的「行 」(有為法)而顯示空的嗎?就是大乘經,如《般若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也是從 具體的五蘊法上照見空的。行從佛法的修上說,要離邊邪,就必須拿正確的行為來代替, 不是什麼都不做就算了事。要解脫生死,必須先有信、戒、聞、施等善行為方便,也不是 什麼都不要。所以無論是理解、是行為,從有以達空,是必然的過程。《雜阿含》三四七 經說: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先有通達緣起法相的法住智,然後才能證得涅槃智,這是必然不可超越的次第;超越了就 有流弊。一般學空的無方便者,每覺得空義的深刻精微,而對因果事理的嚴密、行為的謹 嚴,反以為無足輕重,那是大大的錯誤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2.1 ※ 編輯: Crazyfire 來自: 61.230.52.1 (05/18 14:09)
chitong:禪師在做的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 124.8.85.116 05/18 14:12
chitong:一般凡夫的話叫做狂妄了吧 124.8.85.116 05/18 14:12
dorje:口頭禪,墮空邊的斷滅頑空惡見. 116.48.40.155 05/18 14:20
dorje:推本文. 116.48.40.155 05/18 14:23
bobju:推~ 59.104.190.247 05/18 14:52
ape21:carzy兄說的真好,要推一下。 61.20.128.100 05/18 16:13
patpat:推一個 61.224.50.138 05/18 20:03
cool810:+1 小補一個廣論說的:"如有一類,說於空性 123.205.74.5 05/18 20:36
cool810:已獲決定,然於業果無決定信,不慎重者, 123.205.74.5 05/18 20:36
cool810:是乃顛倒了解空性。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 123.205.74.5 05/18 20:37
cool810:起之義,是於業果發生定解為助伴故。" 123.205.74.5 05/18 20:38
cool810:總之解了空性需通達二諦(先明世俗諦、再入 123.205.74.5 05/18 20:39
cool810:勝義諦),而二諦是四聖諦的進階版,先從基 123.205.74.5 05/18 20:41
cool810:礎學起才穩當吧 :p 123.205.74.5 05/18 20:41
Cid:印導很有系統地以空義貫串了二乘教理, 可參考: 218.166.202.87 05/18 22:54
Cid:http://0rz.tw/Xh0og 218.166.202.87 05/18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