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warrax)》之銘言: > 請問什麼是不二空性? > 是說 "自我"的概念,是因為安立ㄧ個"他人"的概念而存在的嗎? > 就像 左與右的概念,大與小的概念, > 所以只要是有主體(能?)與客體(所?)的二元對立,就不能了解通達嗎? > 還有,不二空性的見解,跟"平等心"還有"菩提心",有沒有什麼關係? > 最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否可以從不二空性來探討? > 謝謝解答~~ 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事情之所以令人煩惱, 是因為我們對於心投射於外境的知見沒有 看清楚; 大小, 明暗, 色空, 苦樂等等, 皆是互依互存的特性, 有大才能顯小, 有小才能顯大; 明暗苦樂種種成對的法皆是如此 特性, 當新取於樂時, 也是取苦; 既然為某事物之成而樂; 也將 因為它的變壞而苦. 色空 動靜 苦樂 通塞無非是一個完整的 系統, 動之後就是靜, 靜之後又是動, 輪轉變化; 明暗也是如此 在變化之中, 動靜就是一個整體, 沒有辦法取一捨一; 一取一 切取, 因為所謂動靜 明暗等成對的法, 彼此是互依戶存, 而非畢 竟的相異; 若不見"動", 同樣的也不見"靜"; 若是見"動", 同樣 的也見靜; 若不見苦, 那也不會見樂; 若見有樂, 也見有苦; 心 若空時, 萬法具寂, 更無外境可得; 且由無住無執之故, 而後能 含容建立一切法. 有時候, 我們會看到在同一件事情上, 甲對同一件事情很有 批判,而且我們也看得到他產生了情緒,然而同樣的事,卻也可 以看到有像乙一般,對同一件事卻根本不曾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人。外境在不同人看來,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與影響,這純粹是每 個人自心所產生的知見,投射於外境上的表現,沒發現是心動而 起知見(也可說知見動了因而心動,要表明的,不過是我們無明 的狀況), 因此在境上很是懊惱; 知見若是不動, 根本連"覺得怎 樣"都不會有的. 我們心裡投射於外境, 卻不曾覺知, 外境並無我們所認知的 性質, 那麼我們就會被自己心裡產生的輪轉變化的知見所困惑, 時喜時悲, 哀痛苦惱; 這個投射的知見, 圓覺經稱為"以輪迴心 ,生循環見", 解深密經稱為" ?計所執性", 也有種種如"狂心" "眼翳"等等譬喻說明. 有心裡的這一種投射, 就有境界-有心則有境; 若不起這種 投射, 或是當處了知其妄, 見聞覺知雖然繼續, 卻不生煩惱. 當於境起念產生了這種投射, 並且於諸境見有高下, 諸法認為有 優劣, 這就是妄見; 也因為看到有高下有優劣, 自然取高捨下, 取優捨劣, 有取捨心就動了, 有住有執. 所以就像翳眼見空花 一般; 這就是心尚未空。 若是見起時, 不被色空 動靜 明暗等等輪轉變化所迷惑, 色與空等, 動與靜等, 煩惱即是菩提,貪嗔癡性無非實性, 怎樣 觀身也怎樣觀佛, 見中一切平等, 即離於自心所生的妄見妄想. 一切平等, 故云" 不二之性", 一切平等, 故說"念真如", 也稱"菩提"; 金剛經云: " 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名稱上有種種不同. 不覺自心生起的幻妄, 說幻妄有; 覺知自心投射所致, 說妄 元無; 在解深密經上, 說了一種方法來破除?計所執性, 由觀察 "依他起性", 從而發現在所觀的依他起性上, ?計所執不曾真正 的存在, 所以了知?計所執性是自心所生起的幻妄, 應當遣除. 比如長短, 一根木棒說他長, 他是否真的"長"? 當和更長的 比時, 他就算短了; 因此"長短是心的投射", 而且在這木棒上, 說長說短並不一定- 名與事並沒有一定的關連, 它會隨著時空而 變, 沒有一定. 又說眼所對色與空, 空是無礙性, 無礙性所以能容納變化; 色是質礙性, 有質有礙, 所以彼此不能含容; 若是取色, 也是取 空, 色成就後, 隨之必定是空, 不可分割; 而空之後, 生起變化 亦必定是色, 取色同於取空, 取空同於取色, 如是和所取何所捨 ? 本無可取可捨; 又空以容納而為大用, 所容納者, 必定為色; 所變化者, 亦即是色; 色之變化, 必定成於空, 若是質礙之色, 因質礙排色之故,則不可含容色; 色空之變化, 亦是不可分割之 系統, 無高下優劣; 若見高下優劣實為妄見. 一切一切的變化輪轉性, 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不可分割, 此變則成彼, 彼變則成此; 一切平等, 若是在整個變化支流中, 分斷 計著, 則妄見有高下優劣. 人出生後, 此一色體縱然年青時英俊或是美貌, 然最後終究 化成白骨, 為何我們愛著變化中英俊美麗的那一剎那, 不曾與屍 體白骨等觀? 以未等觀故生愛取, 這就是把變化分斷, 而後立不 同名字, 而執以為究竟異, 楞伽經說是:"分斷計著過患", 也因 為循名分別而有種種不實妄想妄執, 此稱為"?計所執". 心生妄想, 於圓覺中見不圓滿, 見有高下, 迷於法性而生煩惱 是名眾生, 若悟時, 一切外境變化無別, 然無有煩惱妄想生滅, 名之為佛, 然眾生與佛有高下呼? 蓋一心迷悟爾, 皆是一心之變化 , 一切平等不二. 高下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WWW: http://cbs.ntu.edu.tw
nienII:阿彌陀佛!! 140.112.249.83 04/15
nienII:借轉感恩~ 140.112.249.83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