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觀佛教」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其思想特色是什麼? 中觀哲學要努力的目標是什麼? 為何說中觀學派是 徹底的緣起論者? 「中」與「中觀佛教」   「中觀佛教」一詞,是隨順一般學界的使用而來。大體而言,日本學者喜用「中觀佛 教」、「唯識佛教」一類的名目,而歐美學者則慣用「中觀哲學」、「唯識哲學」這類的 名稱。   在印度與西藏的佛教傳統裡,Madhyamika 一詞是用來指龍樹及其追隨者所代表的思 想流派,而 Madhyamaka 一詞,則是指這個學派所持的立場。前者或可譯作「中觀學派」 ,而後者則可譯為「中觀」。然而,不論是 Madhyamika 或 Madhyamaka,就其字面意思 來說,事實上並沒有「觀」的意思在內。因為這兩個語詞都是由表示「中」之義的形容詞 madhya,加上 ma 這個詞綴(此一詞綴是用來表示形容詞的最高級)而成。因此,在字 面上最直接的翻譯,當是 the most middle(最中的或至中),也就是在西藏佛教的傳統 裡,所謂 dbu ma(中)或 dbu ma pa (中派)。然而,在漢地的佛教傳統裡,這二個名 目則分別被譯為「中觀」與「中觀師」。   那麼,「觀」這個字是如何加進來的呢?古德把 madhyamaka 或 madhyamika 譯為「 中觀」,從字面上來看似乎並不忠實。但事實上,這個譯語是非常恰當的,因為它更能彰 顯出此一流派的思想特質。事實上,言「中」必然涉及「觀」,也就是說在我們洞察全體 之際,「中」方有其成立的可能。所以,「中」這種無執著的立場,它之所以呈顯,必然 須預認「慧觀」的存在,這一點從阿含以降而至龍樹,均是如此。 中觀佛教的思想特色   中觀佛教的思想特色為何?我們此處且先透過古今三位學者,對此一教系的義理判攝 來開始介紹。這三位學者分別是:(一)西元七世紀,曾經去過印度的義淨;(二)十八 世紀,西藏黃教著名的學問僧—— 貢卻亟美汪波;(三)印順法師。   此處所以舉出這三位學者,這是因為他們的說法各有其代表性,其中,義淨是留學印 度的中國人,他的說法可以說代表了漢地傳統對此一佛教思想的了解;而貢卻亟美汪波之 說,則是藏地的傳統,代表了西藏主流(黃教)的見解,即宗喀巴一系的看法;至於印順 法師之說,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多少代表了當代國人對此一教系的看法。   他們三人可說都見到了中觀之學的根本義理,從他們三位的說法裡,我們一方面可看 到他們在理解上的共通性,同時也可看到他們彼此之間側重點的差異。大體說來,義淨對 此一教系的看法是環繞著中觀與唯識之間「勝義有無」的對諍而來;而貢卻亟美汪波的理 解,則是在整個佛教的思想體系下來看中觀;至於印順法師的著名判攝,則是就大乘的教 理發展來彰顯中觀思想的特色。 【義淨之說── 俗有真空,體虛如幻】   義淨往訪印度時,正是唯識學派興盛,而中觀學者龍象輩出之際。他由陸路去印度, 而從海路歸返中國。在他所著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談到了這兩支大乘佛教思想當時 的發展情況。他說: 西土所云大乘,不外二種,一者中觀,二者唯識。中觀者,俗有真 空,體虛如幻。唯識者,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中國人的綜攝能力甚強,而義淨本人的智慧亦高,他雖只各用了八個字來說明這兩大 教系的思想特質,可是卻如此精準地掌握到了兩者的根本義理,著實令人歎服。 ◎俗有真空   「俗」與「真」,就是所謂的「二諦」。在俗諦上,事物是存在的;然而,就真諦的 觀點來看,那些存在的事物是不具實體性的,在本質上是處於「空」的狀態。「空」就是 緣起,在阿含經中,緣起所指的就是無常的意思。   俗有真空的「有」,乃是假名之有、施設之有,也就是依因待緣的「有」。「施設」 是安放的意思,這好比魔術師變魔術,必須透過道具的安排才能變現出東西來。「俗有真 空」交代了一切法的存在樣態,這是中觀學派的根本立場。 ◎體虛如幻   什麼是「體虛如幻」?「體」是自性,「虛」是不實,「幻」是魔術。魔術是印度自 古以來休閒娛樂的重頭戲,幻師(魔術師)拿著布縵、道具來表演,突然只見一陣煙,現 出了駭人的猛獸模樣,而使底下的觀眾驚愕。到底所幻化出來的東西是真、是假?是有、 是無?魔術師是否能夠無中生有呢?當然不是,他的魔術還是要借助一些道具,才能呈現 這些不可思議的形象。就好比我們作夢一般,夢能無中生有嗎?按佛洛依德的說法,夢是 我們潛意識的流露;若依唯識學派的觀點來看,這正是我們的阿賴耶識,在某些原因與條 件的配合下所起現的東西,不可能是無中生有之物。   如果說幻術是不真實的,但它的確會引起觀眾的驚愕;如果說它是真實的,但當煙霧 消散之後,卻什麼都沒有了。這種幻化出來的存在,既不能說是全有,也不能說是全無, 它介於似有還無之間,而無法用「有」或「無」來加以描述。這種存在的狀態,古來印度 便喻之為「如幻」。   世間法即是處於「幻」這樣的狀態。若說世間法是「無」,就會落入斷見;若說世間 法是「有」,就落入常見。世間法的緣起實相,很難加以描述,於是般若經中的聖者便大 量採取了各種華麗的辭藻,而用「幻」來比喻(空之十喻)那種不能用「有」、「無」、 「常」、「斷」之類語詞加以把捉的緣起實相。一般人認為「幻」是指空幻、不存在、不 實在,那是不了解「幻」在印度文明中的意義,因為玩魔術若沒有道具,自是無法成就那 些可使觀眾驚愕的事業,如印順法師說:「中觀是幻有論」,也必須在此脈絡下來加以理 解,也就是說一切法的存在,有如魔術一般,乃是藉由一些道具(假施設),而後顯現了 一切法的生滅之相等等。   「體虛如幻」的「體」,即是指「自性」。「自性」一詞的梵語是 svabhava,這個 字的意思相當於英文 self-being,也就是所謂的「自有」── 自己是自己存在的根據, 如《聖經》中耶和華說:「我是自有者」。「體虛」是說這種叫做「自性」的東西根本不 存在,也就是「無自性」的意思。在佛教的思想體系中,不允許「自有者」的存在,而在 中觀的思想體系裡,其整個哲學的努力目標就是要否定「自性」的存在。   佛教為什麼要反對自性的存在?佛教的根本教理── 緣起,這個教理說明了任何事 物都是在原因條件的聚集下而有存在或消失的現象。因此,說緣起就不可以是有自性的, 有自性就不可以說是緣起的,二者是矛盾而互斥的概念,所以不能同時成立。中觀學派致 力於遣除自性,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不依因待緣而存在。所以,若從另一個角度來 看,中觀學派可以說是徹底的緣起論者。   歐美學者把「自性」譯解為 self-being,以哲學術語來說,即是指「本質」。佛經 中所謂「地有堅性、水有溼性、火有熱性、風有動性」,此中的「性」即是指「自性」而 言。中觀學派否定一切法具有本質,那麼它對於地的堅性,火的熱性等,採取怎樣的態度 呢?諸如此類的自性,中觀學派能夠否認嗎?龍樹便告訴我們,之所以會有火的熱性,乃 是藉由薪柴、透鏡之類的東西,在陽光照射下而產生的。因此,火的熱性並非自有,它還 是需要依因待緣的。另外,冷水置放在火上,它由冷而熱,這個熱性當然不能稱為是水的 特性,因為它仍是依因待緣的。   也許有人會說,水的熱性並非水的本質,因為它是依因待緣的,但是,火本身即具有 熱性,那麼熱應是火的本質吧!然而,依中觀學派的看法,就勝義而言,他們認為火不具 熱性,因為它的熱性仍是依因待緣而有的;而就世俗的觀點來看,火可以具有依因待緣而 有的熱性。如果火有自性,那麼當我們說「火」這個字時,它就會燒了我們的嘴巴,因為 它不必依因待緣就可以產生熱性。龍樹的後繼者月稱就曾舉出這樣的例子,來說明火與熱 性之間的關係。   義淨以「俗有真空,體虛如幻」一語來描述中觀學派對一切法的看法,也就是一切的 存在,從世俗觀點而言,是「有」;而從勝義(即第一義諦、真諦)的觀點來看,一切法 是空無自性的,也就是緣起而無常的,所謂「一切法無自性」,就是指一切法皆不是以其 自己做為它存在的基礎。 ◎俗有真空與外無內有   義淨認為唯識之學是「外無內有,事皆唯識」,而中觀之教是「俗有真空,體虛如幻 」,這些陳述都與一切法的存在樣態有關。這個世界的存在是我們難以否認的一項經驗, 然而,問題是世界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樣態呢?緣起的「有」是中觀學派不會否定的,它提 出的理論是「俗有真空」。我們所看到的山河大地、人間世界,乃至種種的生活經驗,它 們都是依因待緣而存在,它們自己並非自身存在的根據。   唯識學派「外無內有」的主張是說外境並沒有第一義的存在性,因為它們皆是根源於 賴耶。唯識學派認為「識所緣,唯識所現」,「識」所掌握的世界,其實只是「識」所變 現的,我們無法直接去認識外境。我們所認識到的,只是外界事物投射在腦海中的形象, 所能掌握到的也只是這些形象,而非世界本身。如看到一隻貓,我們的認識能力並無法直 接加以認識,所能把捉到的只是它呈顯在意識裡的那個形象而已。唯識思想即從此處開始 再推衍出「唯識無境」之說,亦即不需外境,我們亦可產生認識,例如在夢中的情況即是 。因此,「外無內有,事皆唯識」也是在處理一切法存在根據的問題。   義淨往訪印度時,中觀與唯識這兩支大乘哲學,可說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 一 切法存在的樣態與根據為何?這問題在哲學上是屬於「存有論」的問題,中觀學派否定自 有的存在,而唯識學派則否定有外界的存在。中觀學派認為存在是依因待緣的存在,從世 俗觀點而言,「有」是緣起的「有」;從第一義來看,這些「有」是缺乏本質的、是「空 」的,隨時都在變化的(無常)。義淨以「俗有真空,體虛如幻」來綜攝中觀佛教的義理 特色,這兩句話的思想意涵大體如我們以上的分析。以下我們且來看在西藏佛教傳統裡, 他們是如何理解此一教系的思想。 【貢卻亟美汪波之說── 一切事物非真實存在】 ◎宗義書文獻   貢卻亟美汪波的說法是出現在他的《宗義寶鬘》一書。所謂「宗義」,就是說明佛教 內部及外道思想的大綱。這類著作在西藏非常多,不同的教系各自有其不同的宗義書,學 術上一般稱之為「宗義書文獻」。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印度人本身的記錄很少,特別是佛 教晚期的發展,更是罕見。晚期的佛教傳入西藏,藏人在吸收佛教的過程裡,也有類似漢 地的判教之說,但是他們的判教方式和中國的不太相同,宗義書或可看成是他們的判教書 。   在各教系的宗義書裡,他們都把佛教思想分為四類──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唯識及 中觀,並且依著「有部是最低的,至中觀是最高的」此一階梯,來敘述有部而至中觀的基 本教義。「宗義書文獻」已成為當前國際學界相當重視的文獻,因為從這類文獻裡,我們 可以追索印度佛教晚期發展的一些實況,而且也可以有系統地來理解各家的思想內容。   宗義書是西藏學問僧在初階養成教育裡所必須研讀的,因佛理浩瀚,若不給予一個大 綱、方向,一旦進入義理之林後,很容易便會迷失其間。因此,宗義書往往是進入高等佛 學研究的學問僧所必須閱讀的。宗義書大部分都是一些高僧晚年時期的作品,他們在佛教 義理的大海中,窮畢生之力,歸結出對整個佛教義理的看法。貢卻亟美汪波的《宗義寶鬘 》,是目前被譯為外國文字最多的宗義書,中譯本有二本,其中新譯本由陳玉蛟先生所譯 ,而英譯也可看到兩個譯本。   在《宗義寶鬘》裡,我們可以看到貢卻亟美汪波如何界定中觀學派,同時也可以見到 他對中觀思想的描述。此中,他分別以「中觀派的定義」與「中觀之名的由來」而著手論 述。 ◎否定勝義有   此中,他對中觀學派的定義如下:    主張諦成之法,雖如微塵許亦無。 這就是說真實存在的事物,即使像原子這麼小的東西,也不是真實的存在。「諦成」一詞 是西藏佛教特有的術語,是指「真實存在」;「微塵」是指「極微」,類似於今日所謂的 「原子」,是空間的最小單位。貢卻亟美汪波認為中觀學派否定任何事物具有第一義的存 在性,即使是如「極微」這類的東西,也非第一義的存在。他這種說法當然是針對佛教中 的說一切有部的立場而發的。   依有部的立場來說,諸如「森林」或「軍隊」這一類的存在,它們並非第一義的存在 ,因為它們是由一個個的人或一棵棵的樹所組成,它們只是「假名有」,而非「勝義有」 。佛教早期的無我論,是透過五蘊說來消解「自我」,五蘊所組合而成的「補特伽羅我」 ,乃是第二義的存在,是個「假名有」,真實存在著的,只是「色」等一一的蘊而已。接 著對五蘊再作進一步的分析,五蘊總共是由七十五法所構成,由這些法所組成的一切事物 都是第二義的存在,都是「假名有」;但是組成這些事物的那七十五種要素,則是第一義 的存在,是「勝義有」,是「諦成之法」。有部便是透過這種二諦觀來建立他們自家的哲 學,或許我們可以方便地說他們所主張的是「俗空真有,體實如幻」。   對有部而言,一切法皆由七十五法組合而成,這些被組合的事物都在無常之中,且皆 處於無我的狀態之下,而組合這些事物的七十五法本身,則是恆常的,是有自性的,這就 是「人空法有」的思想。在佛教的其他學派中,多少都承認「勝義有」的存在,如對唯識 學派來說,他們便認為「圓成實性」即為勝義之「有」。但在中觀哲學底下,並無「勝義 有」存在的空間,即使像微塵或七十五法,都不是「勝義有」。龍樹批判有部所謂的第一 義的存在,而認為這類的存在仍不能算是勝義之「有」,它們並不具任何自性,所以仍只 能算是假名之「有」。在佛教的其他學派中,多少都承認「勝義有」的存在,如對唯識學 派來說,他們便認為「圓成實性」即為勝義之「有」。中觀學派雖認許勝義諦,但他們卻 不認許任何的「勝義有」。由此我們可以見出中觀學派的根本立場── 不承認有任何事 物具有第一義的存在性。 ◎離二邊而求「中」   貢卻亟美汪波在「釋名」一節裡,說明了「中觀」一名的由來。為何這樣的哲學主張 會被稱為「中」呢?因為他們主張離「斷」、「常」二邊;離「有」、「無」二邊;離一 切邊見而去追求中道,所以這個學派可以稱之為「中觀」。在西藏佛教裡,這支思想或稱 之為「中觀學派」,強調此派中人追求「中道」,或稱之為「無自性宗」,則強調此派中 人的主張:一切法皆無真實存在的體性── 一切法皆處於不斷流動的狀態,自己無法穩 定自己。以上即是貢卻亟美汪波對中觀思想的判攝。 【印順法師之說── 性空唯名】   印順法師將整個大乘佛教的思想派分為三系,這三系的思想特徵分別是:性空唯名、 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在印順法師的此一著名判攝裡,中觀一系的教理,其哲學的基本走 向在於彰顯「性空唯名」。所謂的「唯名」,即是指「唯假名」,也就是說,一切法的存 在皆為施設的存在,皆為原因與條件下的存在。「性」即「法性」,即是指「事物存在的 真實樣態」,法存在的真實樣態是缺乏本質的,也就是處於「空性」的狀態。   基本上,中觀學派「假名」的概念與唯識學派「唯識」的概念相同,都是為了安立事 物的「存在」而來。對中觀學派而言,事物所謂的「存在性」,事實上只是藉由世間的名 言概念而被安立出來。因此,吾人若試圖「循名而責實」地去把捉事物的存在性,必然是 不可得的。 「空宗」?「有宗」?   在以上三種對中觀學派的界說裡,我們可以看到中觀學派的根本立場:「俗有真空」 、「無自性」與「空」。「空」是中觀學派裡很重要的概念,所以龍樹一系的思想在中國 佛教的傳統裡,往往也被冠以「空宗」之名。當然,在印度傳統裡,也有一些非佛教的思 想家以此一名目來稱呼龍樹的哲學。然而,這個名稱是否很恰當地描述了龍樹一系的佛教 思想呢?   在印度思想的傳統裡,使用「空宗」這個名目,大體上是以教外的觀點來看待龍樹思 想而有的稱呼,他們往往把龍樹哲學看成是虛無主義,他們所使用的「空」往往是指「不 存在」的意思,有著貶抑的涵意。在印度的佛教傳統裡,內部宗中人並無人使用「空宗」 一名來稱呼龍樹一系的佛教思想。   在中國佛教的傳統裡,使用「空宗」一詞,往往是相對於唯識學派的「有宗」而言。 然而事實上,這一對語詞都不很恰當,因為它們容易使人誤解,以為「有宗」說「有」不 說「空」,而「空宗」說「空」不說「有」。其實,中觀思想當然也要解釋眼前的一切存 在是怎樣的存在,它並非只說「空」而不說「有」的,就如同唯識學派也非只說「有」而 不說「空」一樣。因此,「空宗」或「有宗」這類名目,並無法充分表現這兩支佛教思想 的精神與特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