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日常法師 【如是若見一切法都無自性,即由無自性故,便能安立緣起因果。是為性空現為緣起義。 】 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思想,中觀的真義就在這裡。前面這個道理都了解了的話,你正 確地見到:原來一切法要找它實在的、真實的內涵(或者叫它自體、自相、自性、真實有 等等)是沒有的,所以它是假安立的。也正因為這樣安立,所以有這樣的因就會有這樣的 果。假如它本來就是有的話,你怎麼去安立它?如果本來就這樣,你就不能動它了。正因 為它無自性(或者說性空),所以必定是緣起的。如果你正見一切法都是性空,就能夠正 見緣起。 【若見一切法唯由分別假立,緣起因果皆應正理。即由此故便能引生一切法皆無自性之定 解。是為緣起現為性空義。】 反過來,如果你了解原來所有的東西都僅僅是由分別心所假立的,所以你這樣安立, 就會有這樣的行相和作用,安立這個東西的叫做因緣,現起來的這個東西叫做果報。一切 法必然都是這樣假藉因緣而安立起來的,所以你下什麼樣的因,自然而然就現什麼樣的果 。由於這樣的道理,必然會引生了解一切法都絕對沒有真實的自性。這個時候就曉得:原 來緣起正是性空的原因。我們往往會覺得明明是空的,它偏偏又是緣起,好像這裡邊有矛 盾,如果真正了解了中觀正見的話,那就一點都沒矛盾。正因為它是空的,所以必定是緣 起,這個幻有的現象是必然的;正因為它緣起,所以必然是性空。這個就是應成派最殊勝 的一點。    禪宗絕對有它非常了不起的、殊勝的內涵在,可是有一個特質我們必定要了解:要學 禪一定要有老師,因為修空性有時會忽然之間一切都消失掉了,不了解的話,往往會以為 一切都空,不知不覺走上斷滅見。何況在沒有見空之前,乃至於定慧正確的行相都不認識 ,你沒有得定的話,根本不可能見空性。而在修定的過程當中,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時 候,一切的實質慢慢地如雲霧般消失掉了,好像身心不見了,如果你不了解,會以為證得 了空,實際上根本定都沒得到,這是一個絕大的錯誤,很多人都陷在這個裡邊。進一步就 算你真正能夠參禪而見空性,那時候即使看見一切都沒有了,卻往往還不了解空便是緣起 義。這個你們如果正式地去研究一下,或者看看古代襌宗祖師的公案,很多人一坐破三關 ,一開悟徹底開悟,那是因為他宿生已經走到很高的境界,這生重新回來的時候,就好像 以前錢已經存在銀行裡,跑去一看,哦!原來我有上億的財產,這絕對不是現在有的。平 常的話一定是第一步初關,再第二關、第三關,破了初關以後,祖師告訴他說:「還在, 還沒有解決問題,你還要繼續地再來。」能這樣一步一步深入下去一定要靠善知識。一離 開善知識的話,毛病就來了。太多祖師們都有這種典型的公案,或者他只破了前面的,因 為沒善知識的引導,自己覺得見道了,目空一切誇大口,自己也錯,帶人也錯。還有一種 是,他知道問題還沒有解決,繼續地再參訪,到最後才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    而教下是在理路上面先清清楚楚告訴你,你照著去走的時候就非常穩當,當你每走一 步你就曉得現在達到什麼程度。老師就是活字典,必定要你跟他有緣,能一直跟在旁邊, 而且你肯聽從他的指導,否則跟在他身邊也沒用。理路清楚了以後,一定要產生定解,然 後照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趣入的時候,你都很清楚很明白,走到那裡你都不會走上錯路。 實際上如果真正有圓滿的師承、正確的方法,不管宗門、教下,最後的結果是絕對一樣的 。    你如果真實地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對平常我們非常混淆的空有之間的觀念,就會了解 不但沒有一點點矛盾,而且必然是互相觀待而立,空是觀待有而立,有是觀待空而立,拿 掉了有也就沒有空,拿掉了空就沒有有。任何一件事情,譬如眼前這個東西你說是有,這 是緣起義,那是很正確的。它是用什麼材質,經過人工等因緣做成,所以必然不是天生來 就有實質性的存在。如果是天生本來如此,不能改變,不是因緣所造作的,就叫做無為法 。有為法則是透過有所作為而產生這樣的功效,所以同樣地也會因為你有所作為而無,所 以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因果間有必然的關係。因 為你用這種材質建立起來的,所以如果這個材質怕火的話,碰到火它也就燒掉了。如果這 個材質不怕火的話,那麼碰到火,也動不了它,這個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所以一定是正因 為它性空,所以現起這個緣起之有。空、有兩樣你不能分開講。    外在的一切東西乃至於我們的身心,都是緣起性空。我們平常很迷糊,當我們運用身 心時不了解緣起性空。實際上假定我們正確地了解緣起性空的話,你要什麼樣的果,你就 下什麼樣的因,要避開哪些果,你就應該避開哪些因;此外,眼前的果如果你覺得不好, 你就在因上面努力去拿掉它。因為我們徹底地了解了,一切法絕對不是天生如此,絕對不 是自性有、自相有、實在有,這個叫做性空義。所以你真正見到了性空,你會產生一個結 果就是對任何事情都戰戰兢兢,因為沒有一個地方不是由因果建立,所以到那個時候持戒 會非常認真,你曉得若是馬虎一點,這個馬虎的因就得馬虎的果,認真的因必得認真的果 ,了解了這道理,你會不精進嗎?所以很多人講空講了個半天,什麼都馬馬虎虎不要了, 這絕非真懂得空。    有的人因為不了解,會覺得講了半天的空、空、空,對我們沒有什麼用場。實際上用 場太大了,如果是真正了解空的話,你必然會戰兢惕勵,一點小地方都不敢馬虎。如果真 的把空理能夠推廣開來的話,你遇見任何一件事情,就不再像以前那樣以貪瞋相應。平常 人家跑來罵你,你自然會發怒,人家若是捧你,你自然就高興,為什麼?當人家來罵你的 時候,你直覺的反應就是這個無觀察識,也就是我們說的名言識,心裡面自然不加觀察地 會想:「他為什麼來罵我!」這是無始以來虛妄分別所安立的,你必然的反應是發脾氣。 或者有的人經過多生的習氣養成了忍辱,那個還是你以前的習性,還是行所安立的識。所 以不管是容易發脾氣也好,或者經過世間的修養能夠忍辱也好,前者是屬於俱生而來,後 者是屬於分別而來,都是必然產生的結果。    假定你了解了空的道理以後,那麼這個時候就看你了解的深淺。以現在來說,聞思相 應的空理,這是我們凡夫下腳第一步應該走的。聽懂了道理,了解原來一切事情都是這樣 的,以前會產生這樣的貪瞋癡是因為無觀察識。現在你認得了,經常去觀察,這個叫如理 思惟。假定你正在如理思惟的狀態當中,有人來罵你,你會想:「這絕對不是天生來的, 一切事情一定有它因果緣起的法則,我雖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但確定以前罵過他,所以會 產生這樣的結果。」前面講到業果時,只是說業果必然有它的因,道理何在卻不清楚,到 現在完全清楚了。所以對緣起性空的道理清楚了,才能夠對前面共下士業感果的道理產生 決定信解。假定對這個有了決定信解的話,在任何一個小地方,你都能很清楚明白地解決 一切問題。    空的功效之廣之美之圓滿,世間無出其右!不幸的是,很多學佛的人都不明究裡。譬 如念佛,你為什麼要念佛啊?因為我們無始以來一天到晚所對的,都是這個無明相應的無 觀察識虛妄分別所安立的東西,纏在這個裡邊唯一的結果是注定永遠受苦!你不怕墮落受 苦則已,反正由你去;不要說地獄,即使在這世界,吃了苦頭,你再想辦法逃避也沒有用 ,唯一的辦法──學佛。但是要照著這個路一步一步走的話,實在好難喔!眼前我們真正 應該把握的,還在因果上面,先不必在很細緻的內涵上要求完全了解,至少有一件事情是 可以肯定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因為一定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所以眼前的不理想是 以前造業所感的果,現在你要扭過來的話,只要努力在因地上下正因,將來必定感這個因 相應的如是果。以前所想的都是種種難捨的事,親眷也難捨,財位也難捨,五欲也難捨, 永遠牽纏一大堆!而現在了解這些東西都是欺誑,永無滿足,非常可怕,於是一心學佛。 如果能夠心裡全部跟這個正因相應的話,儘管還沒有如實地了解空性,可是這個因果的法 則向前推演的結果,一定跟空性相應!所以整個的佛法,沒有一滴一點漏洞,沒有一個地 方可以例外。世間很多定律,到了某一個地方就有個極限、有個例外,如果佛法有例外, 那佛就不圓滿了,所以你真正懂了以後,每個地方都用得上。    又譬如我們為什麼要持戒呢?很簡單,我們還是凡夫,並不了解自己的行持究竟怎麼 樣,因為一直在無明當中,儘管自己覺得是用理智推斷,但是這個理智都是有偏差的邪慧 ,往往只是世智聰辯,沒有用場。儘管你以為如此,結果愈走愈錯。那麼怎麼辦呢?唯一 的依靠就是佛,因為他徹底認識正確的因果,你只有依靠他告訴你怎麼做,你就這樣做, 你只要這樣做,一定感得這樣的果報。所以你若要持戒,也要懂得這個道理,從根本上面 去做,自然而然在起心動念當中就能把持得非常正確,一點都不會馬虎,這是我們必須認 識的一個概念。        剛才說到性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性空。性空、緣起就像兩枝筷子一樣,要想拿這筷 子夾東西,少掉一枝還不行!平常我們錯就錯在不善巧學。講空就不要有了;講有又不要 空了。世間還有人有這個本事可以過獨木橋、走鋼索,我們普通人可沒有這個本事。學佛 更是千萬注意,要真正善巧地學,完整的佛法告訴我們,空、有絕對不能分開,一分開, 你講空也錯了,講有也錯,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基本信念。    實際上你繼續學下去,總要一步步地深入,如果對這個道理了解得愈透徹,再回過頭 來看,不管是何經、何論,從小乘到密乘,沒有一個地方相違背的。如果有違背的,它就 有問題了。了義經之所以稱為了義,就是說它究竟圓滿了,你用在任何地方,絕對沒有障 礙。不了義就是在特定範圍之內說的,用到別的地方會有障礙的。實際上了義跟不了義, 它運用的範圍也是有其必然的相關性。我現在說的很多都不是嚴密地按照法相名詞來解釋 ,若是按照法相名詞解釋,一則時間不曉得拖到幾年,而且大家也沒有完整學過,所以只 是從我們容易懂的、容易體驗得到的來解釋它。等到了解了實在的意義,如果要去弘法利 生,那個時候再學完整的法相名詞也不遲。你把這意思簡單地介紹給別人,的確只要他心 裡面認識了,照著去修,也絕對沒錯的。現在這裡所用的很多名相,如果以最嚴格的法相 名詞來講的話是有出入的,但是我特別想說明的是這些名相所指的內涵,你們要把握住這 一點,不要在次要的漏洞上鑽研,才能夠了解到它的根本意義。 【如云:「此皆自性空,依彼生此果,二決定無礙,更互為助伴。唯此為甚奇,唯此最希 有。」】 凡是一切東西都是空的,所謂空不是一無所有的空,而是沒有自性,所以叫自性空或 無自性。千萬不要誤解佛法所說的空,以為眼前看到這東西叫「有」,然後把這東西拿掉 就叫「空」。完全不是這個意思,是說眼前的任何一樣東西,它並沒有真實自性,正因為 沒有真實的自性,所以都是依著它的因緣而有,所以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它 沒有與生俱來的本質,跟依因緣而生起相應的果報,這兩件事絕對不會互相障礙;不但不 相障礙,要彼此互相配合而成立起來。就像筷子一樣,一定是一對的,單獨一枝是不能用 的。了解這一點才真的是甚奇希有,不可思議,非常地奧妙,這是佛法的最甚深義,現在 是把這個深義,用最粗淺、跟我們相應的部分來說明。 【又由略見緣起如幻,即能破除妄計諸法實有之實執,引生無自性決定解。是為正見觀察 圓滿。】 由於對大概的總相上能如實地見到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有這樣的東西,但就像幻化 的一樣,沒有真實自性,就能把一向妄想所計執為實在有的這種執著破除掉。確定了解一 切法是如幻般的緣起之有,而沒有自性,這就是「觀察圓滿」,得到正見的時候。 得到這個正見必然要有幾個步驟。第一,一定要依止善知識聽聞,這絕對沒有第二條 路。我們或許會說有的人怎麼能夠做到?要記住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的是從前面的無始到後 面的無終,而眼前只是在這個無限當中的一點點微塵,你光從這個微塵上去做判斷是不對 的!像佛陀夜睹明星就成佛了,但他並不是只抬頭一看就成的,而是在前面累積了很多的 資糧,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最開頭一定是靠過來人,這個人叫善知識,所謂「善說」 一定是如理如量、如其所證如實而說,這個才叫善說。法相的定義都下得很嚴密,真正的 「善說」要這樣的:「理」一定是絕對正確、純一無雜,「量」則是圓滿無缺,然後如其 次第,如實所證;佛一一親自徹底圓滿地證得,然後能夠把他所證得的和盤托出,還要一 個條件──應你的機。能夠這樣一直把你從現在相應的點,引導到最究竟圓滿的地方,這 個叫「善說」,能夠這樣宣說佛法的人叫做善知識。所以第一步,你先要遇到這樣的外在 條件。遇到了以後,從他聽聞,聽聞了以後,要如理思惟。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cloudest:隨喜 03/23 06:26
anatta:隨喜 03/23 07:00
xup6m4fu6:阿彌陀佛,師父講佛法中最根本的概念真是精闢深入 03/23 11:02
Samus:好文 03/23 16:04
Lunakaoru:隨喜讚嘆 03/23 20:52
williamyu:隨喜! 03/23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