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三稱)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三稱) 止觀修營講座(二) 斯裏蘭卡聖法大長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一九九九年講於馬來西亞檳城佛學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三稱)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三稱) Anapanasati Yassa Paripunna Subhavita Anupubbam Paricita Yatha Buddhena Desita So Imam Lokam Pabhaseti abbha Mutto Va Candima Ti 各位佛友們,剛才大師所誦的一個偈子,是在舍衛城的Jetavana 紫竹園裏, 佛陀所念的一個偈。佛陀所念的這個偈被歸納入巴利經典裏的《無礙解道 Patisambhidhamagga》,佛陀所教育的這個偈子的意思,基本上是如此,任何 人如果他培育入出息念,也就是anapanasati,那麼他將會自然的散發出光芒。 在昨晚的佛學講座裏,我們談到入出息念,今天我們將會進一步的談入其他 的修持法門。佛陀在《入出息念經Anapanasati Sutra》或者是《入出息念經》 裏提道,任何人如果他修持入出息念,他可以培育四種的念處,也就是四念處 satipatthana,同時也會進一步的培育七覺支,然後進一步的能夠成就道和果。 通過修持入出息念,修行者將得到七種利益,第一他能夠平靜內心、第二他 能夠消除瞋恨、第三他能夠減輕以及克服憂愁、第四他能夠消除身體的苦痛、第 五他能夠消除精神上的苦痛、第六他能夠使到修行者成就道和果、第七修行者將 會通過入出息念的修行成就涅槃。 佛陀進一步的解釋初禪五禪支,能夠讓我們的身心都得以平靜,也能夠消除 五蓋。通過修習入出息念,一個修行者的生命也會變得更舒適、更有次序。通過 生命的這種規則,他通過修行,能夠讓他獲得快樂,而這修持也能夠讓修行者減 輕他的煩惱和雜染。 有說到佛陀的兒子拉胡喇(Rahula,古譯:羅睺羅)尊者,拉胡喇尊者在 七歲就出家作沙馬內拉,但是由於年紀還小,他在修行上並不怎麼能夠修,就這 麼樣的做沙馬內拉,一直到他十六歲。就在他十六歲那年,有一回他伴隨著佛陀 去托缽化緣,就在托缽化緣的路程上,他發現到佛陀的腳板跟他的腳板很相似, 那麼他就想他自己的腳板跟佛陀的腳板很相似。就在這個時候,佛陀讀了他的心, 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了拉胡喇沙馬內拉心裏所生起的念頭,這時佛陀就告訴他:「拉 胡喇!你不應該這樣想,不要想這身體是屬於你的,不要想這身體是我的或者我 的生命,你應該這樣想,這身體並不屬於我的,並不是我的生命。」 佛陀如此的教育拉胡喇,拉胡喇尊者聽了佛陀如此的教育,就說:「師父! 那麼您所謂的這身體不是我,是否是指這個呢?就是說是否是指五蘊不是我的? 也就是說色不是我的、受不是我的、想不是我的、行不是我的、識不是我的,您 所指的意思是不是如此呢?」拉胡喇如此地問佛陀。 於是佛陀就回答拉胡喇這位沙馬內拉,告訴他:「拉胡喇!你說的是對的, 就是所謂的無不是我的,也就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並不是我的, 並不是我。」那麼這位拉胡喇尊者很快的就領悟了佛陀所講解的意思,於是他就 向佛陀要求,他說:「師父!請您允許我去修禪。」得到了佛陀的允許之後,他 就走到樹下坐下來修禪了。這時正在化緣的舍利弗尊者也看到拉胡喇尊者坐在樹 下修禪,他就來告訴他說:「拉胡喇!你要修習入出息念。」 於是拉胡喇尊者就依隨著舍利弗尊者的指示在樹下修禪,修習入出息念,但 是一直到了傍晚,他還是不能夠得到定力,他就來到佛陀跟前向佛陀求教。這時 舍利弗尊者也來向佛陀頂禮,那麼拉胡喇尊者在佛陀面前這麼問:「師父!請問 如何培育入出息念?」於是佛陀就教育他:「首先你應當先培育metta 慈、karuna 悲、mudita 喜以及upeka 舍,也就是梵住的禪修或者是四無量心的禪修──慈、 悲、喜、舍。那麼培育了慈、悲、喜、舍之後,你應當培育無常觀、起無常觀; 無常觀過後,你要做不淨觀,那麼修了不淨觀過後,你在進一步的修習入出息念。 接著佛陀就解釋為何修持慈心觀?通過慈心觀減輕瞋恨、通過不淨觀減輕愛 欲、通過無常觀減輕我慢、那麼通過這些修持為基礎,進一步培育入出息念,就 能夠帶來利益了。 於是拉胡喇尊者就跟隨著佛陀的教育去修持入出息念以及其他有關的禪修 法,那麼就在舍衛城的紫竹園附近的一個叢林道場裏,修持這些佛陀所給與的禪 修指示,就這樣拉胡喇尊者獲得了所有的定,培育了最高的定,然後能夠使心導 向觀禪──智慧禪。就在他如此修的時候,佛陀觀到拉胡喇的心,知道他在叢林 裏修時,他的心已經成熟了,這時佛陀就對他念誦這個法的偈子給他,當拉胡喇 聽到佛陀所開示的法時,拉胡喇以及那些許多在場的天神們聽到佛陀開示,都成 就了阿拉漢果。 跟據《入出息念經》,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人修持入出息念,必然也有能力修 持其他有關的禪法,而拉胡喇尊者就跟據佛陀的指示修持了七種相關的禪定修 持,其中包括入出息念。進一步以這些為基礎,拉胡喇尊者起觀照,修持觀禪, 所以拉胡喇尊者所做的修持是除了入出息念以外,也包括其他方面的法門,例如 慈禪、悲禪、喜禪和舍禪。 昨晚大師已經開示了,講到如何修持入出息念,一直講到了四禪,今天進一 步的講入其他的修持比如對身體起不淨觀,以及其他的禪修法。在開始,修行者 修習入出息念,一直先修到四禪,這時他的似相是很強的,那道四禪的光、似相 的光是很強的,當他從四禪中出來之後,他運用似相的光也就是四禪似相的光, 觀照身體,他運用似相的光照身體的三十二部份、三十二分身,就是從頭發開始 ──頭發、體毛、指甲、牙齒和皮,這樣一個一個的三十二個項目一個一個的觀, 通過他禪定所擁有的這股光,來照這三十二相以起觀照。 接著大師進一步的解釋如何修不淨觀,當修行者先從入出息念培育禪定,首 先他先培育初禪,接著二禪、接著三禪、接著培育四禪,當他從四禪定中退出來 時,他把禪定的光也就是似相的光,照向頭發,觀:頭發、頭發,那麼同時他去 觀頭發的不淨Patikula,知道頭發不淨,通過這樣的觀照,他得到了近行定 upacara-samadhi。 通過近行定,他再專注,使到他禪定的光,非常的明亮、很強,從這樣他就 進入了初禪,那麼在不淨觀方面,他觀照成就了初禪,那麼在不淨觀方面,他依 觀照成就了初禪,當他得到初禪之後,他也要培育五種自在,五種禪定的自在。 在昨天也講過了的,也就是首先是把心導向目標、導向相的自在,那麼入禪自在、 出禪自在,持定自在──保持定的時間以及觀照禪支的自在,他需要掌握總共五 種初禪的自在。 當他俱備這種能力,通過這五種方式,善巧的掌握初禪時,然後他進一步的 去以身體的三十二分身其中的其他目標入初禪,比如說體毛、指甲、牙齒等等, 都要能夠得到初禪,各別的得到初禪。 為使我們禪定的光很強,那我們有必要修持白遍Odata kasina,首先當修 行者培育入出息念的時候,他已經培育了禪修的光、禪定的光的力量,進一步他 要培育這Odata kasina 白遍。 通過白遍的修持,修行者的定力將會很強,光也會很明亮、很強,這是白遍 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要教導白遍,首先要修白遍,他先要從白骨觀開始, 就是說他通過入出息念那股所培育的禪定的光,他照自己內在的白骨,再照外在 的,然後將白骨看到很清楚時,再照外在──照別人、別的眾生的白骨,一個人、 兩個人、三個人的白骨,慢慢的把光發向更遙遠,從一個地方散播到一個村,甚 至一個村落、甚至一個城市,然後去照那許許多多的人的白骨,通過禪定的光發 出力量。 從通過觀白骨的過程,慢慢他改轉向觀照頭──頭殼、頭蓋骨,觀坐在自己 面前的人的頭蓋骨,那麼當他這樣子觀時,發出禪定的光去觀坐在自己前面的那 個人的頭顱的骨,他就會看到骨是白色的,那他把他的注意力專注在白色,只是: 白色、白色、白色。這樣子很容易的他得到了近行定,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完 成了入出息念的修持,所以因為他有入出息念的一股定力,使他很勤力的在觀白 骨時,觀到他的白色時,得到了近行定。在他得到了近行定時,通過白色所得到 的近行定,他不應該就在這個階段入禪,他不應該決意要入禪,他應該把他的光 散播,用決心要把那個光散播成更遠,開始他發願:願我的光慢慢散播到一尺、 兩尺、三尺,慢慢到整個修禪的大殿,再把光散播到整個村、散播到整個城市, 甚至散播到整個馬來西亞、甚至整個世界,通過這樣把光散播,它加強了那股光 的力量。 當修禪者在散播他的色相的光時,他感到滿意時,已經是把注意力專注在廣 闊的光的其中一點,那麼專注在一點然後下決心要入初禪,這樣他就能夠得到初 禪。這時得到初禪過後,他也要培育五種自在,就是剛才所提過的五種自在,之 後也以同樣的方式培育二禪、三禪以及四禪。當他白遍成就了一、二、三、四禪 之後,他可以進一步的修持慈心觀。 接著修行者再通過白遍成就了第四禪定過後,他出來要把心用來培育慈心觀 了。他起慈心觀,這時他首先祝福自己: avera homi──願我遠離仇恨、 abyapajjho homi──願我遠離精神上的痛苦、 anigho homi──願我遠離身體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mi──願我安樂地過活。 接著他要修持慈心觀,跟據導師們的指示,修行慈心觀要修到三禪,首先他 可以先以他的導師或者他所恭敬的人為目標,想像他在自己的面前,觀照他在自 己面前,然後對他散播慈心、慈悲,通過比如說: averahontu──願他沒有仇恨,你們可以以自己的語言或者自己所熟悉的語 言來散播慈心, avera hontu 就是願他遠離仇恨,以及其他的 abyapajjha hontu 之類的──願他遠離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肉體上的痛苦, sukhi attanam purihanantu-願他安樂等等。 通過你所選擇的其中一個字眼、其中一種祝福的方式,把慈心散播給目標, 然後通過這樣子散播成就近行定,那麼再進一步的得到了初禪,這時他的導師的 影像在自己心中,看得非常的清楚。那麼得到初禪之後,他需要依初禪得到五種 自在,以同樣的方法,他也需要把慈心散播給他的導師或者是他所恭敬的人,以 便部育二禪。那麼俱備了二禪的五種自在之後,再培育三禪,也以同樣的方式完 成三禪的熟練的掌握。 接著他也以同樣的方式修持,一直得到三禪,就是通過:願他遠離仇恨── avera hontu,然後培育到三禪,也以另一種祝福方式: abyapajjha hontu──願他遠離精神上的痛苦,以這樣的祝福也要修到三禪。 那麼接下來他又換另一個字眼: anigho hontu──願他遠離身體的痛苦,以這樣的方式也是要修到三禪,接 著他也改用另一個祝福方式,就是: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願他安樂的過活,而這也要修到成就三禪。 一旦他完成了,通過四種祝福,各別的成就三禪之後,他改用其他的目標, 就是從他的導師改向其他的比如其他的善友等等,五個人、十個人,那麼每一個 人,他都以同樣的方式,經過這四種祝福成就三禪。 而修行者就通過如此,散播慈心給自己,給自己所恭敬的人,給一個中性的 人,也就是說你不會喜愛他或者是不會瞋恨他的人,接著再慈心散播給敵人或者 是對自己有瞋恨的人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散播給自己,培育通過把慈心散播給 恭敬的人、中性的人和瞋恨的人,通過這樣的修持來完成他的慈心觀。 修行者接著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打破分別,修持沒有分別的、沒有界限的 慈心sima sabbeda,就是排除通過自己恭敬的人、 中性的人、瞋恨的人,他都一貫的能夠培育慈心。接著他選擇他喜愛的人、 他所恭敬的人開始修,一直到最後連他所瞋恨的或者是他敵人,他都一樣的能夠 散播慈心,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他在初步培育時,他不應該散播慈心給異性, 比如說丈夫不應該以異性──妻子為修行慈心觀的目標,同時妻子也不應該以丈 夫為修持慈心觀的目標,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如果他這麼散播的話,他的慈心 不能夠單純,往往會染上雜染而執著;但是在過後的階段,他可以散播他的慈心 給所有的眾生。 接著修行者就把心提升到空中去,好像從上面看下來一樣,可以選擇一個地 方,比如一間寺廟等等。選擇一個範圍,首先就把心專注在這範圍裏的一切眾生, 那麼他可以如此的祝福: sabbe satta avera hontu──願一切眾生沒有仇恨、 abyapajjha hontu──願他們沒有精神上的痛苦、 anigha hontu──沒有身體上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ntu──願他們能夠安樂地過活, 通過如此的方式散播慈心給所有在一個範圍裏的所有眾生,各別的都要成就 到三禪。 通過把自己好像從空中照下來,照整個村,把光照整個村裏的所有眾生,培 育慈心然後得以成就禪定,接下來慢慢的逐步把所專注的範圍擴張,擴展到整個 城市裏去、整個國家或者是整個世界,甚至無邊的世界。如此的把光散播,去照 耀這些所有在這範圍以內的所有眾生,對他們發出慈悲、散發出慈心,那麼修禪 者就是如此各別的成就禪定,接著再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世界裏去。 接著修行者以同樣的方式把慈心散播到十方的眾生,他可以祝福: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panna , 這是說散播給所有的眾生、 一切的別生、一切的息生、一切的生命,那麼在基本上這五種名詞都是指所 有的眾生,包含了所有的眾生。接著他再把慈心散播給所有的女眾──sabba itthiyo、 sabbepurisa──所有的男眾、 sabbe ariya──所有的聖者、 sabbe anariya──所有的非聖者, 這樣的散播,一個一個的散播下去給這所有的眾生、所有的天人、所有的 deva、manussa──:天人和人間的眾生、人間的人們以及 vinipatika:所有地獄的眾生。 這樣的散播下去,通過散播十方的眾生,男眾、女眾以及所有的眾生,這樣 子成就慈心禪的定、得到禪定。通過從入出息念開始修,得到禪定以來,如此的 修到慈心禪時,也成就了慈心禪的三禪。 通過慈心禪以上所講的那種散播慈心的方式,散播給十方的眾生,而且各別 以每一種方式散播時,也要以四種祝福給與他們各別的四種祝福,如此的乘下去, 四種祝福以及十二種的眾生,然後十方,這樣子一乘下去,就總共有四百八十種 方式能夠入慈心禪。接著還包含了所有的地方,除了這十方以外,還有一個是包 含所有地方的,就是遍一切範圍的散播慈心方式,那麼又有四十八,所以這樣子 四百八十再加四十八,就總共有五百二十八種慈心的散播方式。 那麼一旦這個修行者成就了這修持之後,他進一步的培育悲禪karuna bhavana。修持悲禪, 首先他先選擇一個苦難的人或者是一個病人,為他散播悲心的目標,那麼他 觀想他,然後願他、祝福他遠離苦痛: 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dukkha muccantu── 願他遠離苦痛、願他遠離苦痛、願他遠離苦痛,這樣子的祝福,散播給這個 困苦、痛苦的人,以這樣的方式成就初禪、二禪以及三禪,就是悲心禪。 接著修行者就修持mudita bhavana 喜禪, 喜禪的意思就是說他要祝福其他的禪修目標,祝福他能夠維持他所擁有的、 他所獲取的,願他能夠維持。就是他要祝福他,願他所得到的東西不會失去,願 他所得到的東西能夠維持,這樣子祝福給一方的眾生,祝福給各別不同的眾生, 像剛才修持慈心禪和悲心禪一樣,散播給各別的眾生然後散播給十方的眾生,也 祝福十方的眾生都能夠維持他們所已經獲得的、所擁有的財富等等。 修持者通過慈心禪、悲心禪和舍心禪metta、karuna、mudita,他能夠成就 三禪,也是第三禪,但是只有通過舍禪upekkha 他才能夠達到第四禪;就是說 前面的慈心、悲心和喜心禪,他們能夠得到三禪,而舍心禪卻能夠讓它得到四禪。 那麼首先修行者是先通過慈心禪,培育到了三禪,然後悲心禪也要修到三禪,接 著喜心禪也要修到三禪,從喜心三禪出定之後,他開始修舍禪。修舍禪時,他要 觀:kammassaka 或者kammassakumhi──眾生都是有自己的業,他們是自己 的業的主人。 當他這樣子想,起這樣的觀照時──一切眾生都是以自己的業為主人,他生 起舍心kammasaka,對一切眾生生起舍心,那麼就以這樣的方式成就舍心禪, 從初禪到四禪。 所以佛陀就如此的教育拉胡喇,如何的修持這些禪定,就是除了入出息念以 外,也教導他修習其他的遍處定,那麼拉胡喇就如此的跟隨著佛陀的指示,修持 各種禪定,而擁有了禪定的力量,而今天我們都已經討論了如何修這些禪定,又 說到了如何培育慈、悲、喜、舍的禪修,其中也談了不淨觀的三十二分身的修持、 不淨觀的修持、白遍等等,那麼本來要跟大家談色處定,色定和無色定,但是由 於時間的關系,沒有時間談入色定,色界定和無色界定,而且也要給大家一些時 間發問問題。那麼還有一些時間,你們可以發問問題,同時大師祝福大家,希望 你們能夠擁有良好的修持,能夠獲得卓越的涅槃。 27/11/199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28.128
AHJKL:四無量心: 219.70.17.46 04/05 23:03
AHJKL: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219.70.17.46 04/05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