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念處開示 斯裏蘭卡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 聖法大長老著 開弘法師漢譯 佛陀,世尊,阿拉漢,圓滿的自覺悟者,以完成十波羅蜜[1]、三德行(布 施、持戒、禪修)[2]、五種施舍[3] 及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而成就他的境界。 一時,有一位聰明、多聞的婆羅門問佛陀如下的問題:「今日無數的比庫、 比庫尼、近事男、近事女已經證得道.果,而且佛法(sasana)[4]昌盛。佛陀! 如何才能夠令您的教法,於後世繼續盛行而不衰退?」佛陀回答:透過四念處的 修行,將能使佛法(Buddha-sasana)久住世間。 現在讓我們來思考,是什麼「菩提分法」,佛、辟支佛及阿拉漢們用以幫助 他們證果的工具?「菩提」(bodhi)是智慧的名稱,包括四道、四果的智慧, 及無上的覺悟。涅槃也可以指菩提,圓滿覺悟者(佛陀)也可稱為菩提。有三十 七種菩提(無上的覺悟)的資糧,略說為十四種,詳細的說是三十七種:四念處、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有四種念處法,何謂「念處」(satipatthana)?如何修習它?已經經過長 遠的時間,眾佛弟子曾經詢問、聽聞、學習,跟隨這念處法。sati(念)是遍一 切美心心所(sobhana-sadharana dhamma),建立念是念處(satipatthana)。 念處有四種所緣,關於這點,我們把五蘊分為四組,如下: 色蘊是身念處的所緣、 受蘊是受念處的所緣、 識蘊是心念處的所緣、 想蘊及行蘊是法念處的所緣 這五取蘊分為四種觀察的所緣,因此稱為四念處。為什麼這樣?這是為了改 正深植於我們心中的各種邪見,凡夫有情有三種顛倒想(令生起邪見): 1.想顛倒(sabba-vipallasa)、 2.心顛倒(citta-vipallasa)、 3.見顛倒(ditthi-vipallasa) (A.4:49) 為了修正以上的顛倒想而有念處的教導,來到此世間的過去諸佛都是教導四 念處的,而不是五,三,二或一念處,都是四念處。未來的諸佛也是同樣的。我 們的佛陀,見到過去、現在及未來,也教導四念處。 一般來說,人們經常對色蘊持有樂想,他們見到美麗的東西就執著了,見到 自己醜陋便希望變成美麗。因此色蘊是樂想的所緣,身念處把這種想法反轉過來。 許多人認為感受是快樂的,只是追求樂受。在痛苦中的人尋求快樂的因緣。 舍受是平靜的,因此,(說兩種感受時,)可歸類為樂受(M.59),因此可說 每一個人都希望體驗各種樂受。受念處的修習能令一個人覺悟諸受的生起與消 滅,所以是苦(dukkha),了解到苦諦(dukkha-sacca)。受念處即是為了這 樣的目的而教導。 很多人認為「心」是恒常的,從今生轉入來世,因為這樣的見解,他們有一 個常恒的「我」或「靈魂」(atta)的見解。教導心念處,讓人們了解「識」是 無常的。 許多說法含有我見,為了去除這種我的邪見而有法念處的教導。 為了消除認為某些東西是永恒、快樂、有「我」的邪見及顛倒想,而有四念 處的教導。 身念處中有十八種業處,其中的十四種見於《大念處經》( Mahasatipatthana Sutta),其餘的四種見於《中部.身至念經》(M.119. Kayagatasati Sutta)[5] 的注疏(subcommenatary)。《大念處經》說到: 1、入出息念(anapanasati) 2、正念於四威儀(iriyapatha) 3、正念正知(sati sampajabba) 4、於三十二身分厭惡作意(patikula manasikara) 5、界作意(dhatu manasikara)–四界差別觀,即地、水、火、風。 6、屍相(sivathika)–直譯是墓地,不過這裏指屍體腐敗的九個階段作為禪 觀的所緣,在古時候,屍體是被拋棄於墓地的。因此加起來,即成為《大念處經》 中的十四種業處。 接來下是四種色遍處(kasina),如《身至念經》疏所說。我們可以專注於 身體上的某部分,如頭發及身毛,而修藍遍處(blue kasina)。同樣的,專注膽 汁及脂肪而修黃遍處。另外,可以專注於血液及肉而修紅遍處。最後,可專注於 骨頭及牙齒而修白遍處。透過修遍處禪,可以證得各種禪那(jhana)。至此, 已有十八種業處,屬於身念處。禪修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業處[6],您可 以用任何一種以上所說的十八種業處證得近行定(upacara samadhi),而安止 定(appana samadhi)只能透過其中的六種業處而證得。依入出息念可以證得 安止定,修三十二身分可證得初禪,四種顏色遍處可以證得四禪八定。依於這些 近行定及安止定[7],可以獲得各種智(bana),了解因果、緣起、道非道知見 清淨、行道知見清淨[8]及最後獲得諦隨順智(saccanulomika- bana[9]),趣向 覺悟四聖諦,接著證得四道四果及涅槃。因此四念處之中,身念處也可成為一種 能保護及維持佛法久住的禪法。 在受念處,受分為樂受、苦受及舍受。也可以進一步分為五受,即樂(sukha)、 苦(dukkha)、憂(domanassa)、喜(somanassa)、舍(upekha)。受也 可以依六根門而分為六種,即眼所觸受(cakkhu sampassa vedana),即與眼 識相應的受。如是聽、嗅、嘗、身觸及心觸也一樣。不管如何分法,只有一個受 心所。在《大念處經》,受分為九種。[10]觀察這些法可以證得近行定,也可以 轉向觀禪,踏上趣向涅槃的道路。這也是可以保護及維持佛法久住。 心念處是以識為所緣的禪法,心(citta)可分為: 1、善心(kusala citta)、 2、不善心(akusala citta)、 3、異熟心(vipaka citta)、 4、無記心(kriya citta) 簡略的,心也可分為: 1、欲界心(kamavacara-citta)、 2、色界心(rupavacara-citta)、 3、無色界心(arupavacara-citta)、 4、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 出世間心不出現於觀智的範圍,只有八十一種世間心可成為觀智。這必須以 《大念處經》所教導的十六種方法來觀察[11],這樣修觀,對於心所起的常顛倒 想會消滅,而無常想將顯現,同時近行定也將於心中生起,依之可以觀察名色的 無常,因而轉向修觀,最後證得道、果及涅槃。因此心念處也是為建立及維持佛 法久住而存在。 最後的念處是法念處,如前面所提到的,法指行與想(savkhara & sabba)。 法念處有五種主要的業處, 一、五蓋──第一是觀察五蓋(nivarana vidassana),明顯的這是關系到名 法。 二、五蘊──接著是觀察五蘊。 三、六內外處──接下來是觀察六內處與六外處,這些牽涉到名與色二法。 四、七覺支──再來是觀察七覺支,這只有名法。 五、四聖諦──觀察四聖諦,包含名與色、五蘊。 法念處應用名與色二法來培養觀智,佛陀把業處分為不同的種類以適應不同 的禪修者。 在觀察五蓋[12]時,如果鎮伏了五蓋,禪修者可證得近行定。依此定進一步 修觀,可證得道、果及涅槃。因此觀察五蓋也是一種能令佛法久住的念處。 接著是觀察五蘊[13],即色、受、想、行、識。這裏首先證得近行定,然後 證得各種觀智,最後證得道、果及涅槃。因此這也是一種能建立及維持佛法久住 的禪法。 關於觀六處[14],所有的十二處,即六內處及六外處是觀的業處。從六根、 心及各自的所緣而生起結(samyojana),如果超越了它們,便能成就近行定, 依此修觀而證得四道、四果及涅槃。因此觀處也可以說是一種能保護及維持佛法 久住的念處。 另一念處是觀察七覺支[15],這裏牽涉到修習止及觀,因而獲得觀智,證得 道、果及涅槃,因此觀察七覺支也可以說為能令佛法久住。 接下來是觀察四聖諦,以四聖諦為所緣的觀禪。這裏只有苦及集是所緣,苦 之滅諦及道諦只是作為寧靜及微細的觀察,它們不是觀的所緣,這是就三相 (tilakkhana)(無常、苦、無我)的角度而言。由於所有的五取蘊包含於苦諦 及集諦中,因此止與觀兩者都可用於苦集二諦。修習止禪而達到近行定及安止定, 由修觀開展各種觀智以證得道、果及涅槃。因此這也是一種可作保護佛法久住的 工具的禪法。 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見到佛陀的這些教法,是完全正確的,即佛法將能夠 被保護及維持很長的時間。因此要能保護及維持佛法久住,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 修習以四念處為首的菩提分法。我們布施,持戒,修定,聞法及修諸善行,以便 能夠培育這些菩提分法。 假如有一天,我們歸依三寶,接受佛、法、僧及善知識,這將會令我們脫離 輪回的苦而證得涅槃。從那一天開始所作的各種善行,將培育菩提分法。在造一 個善行中,無數的過去及現在的善心識心路(kusala-citta-vithi[16])在我們心中 生起。聞法等的善心及透過六根門而起的善心所生起。對於有智的佛弟子,心中 生起喜俱.智相應的心識過程。每一心路過程中的速行心(javana[17])有34 法, 每一法都有菩提分法。現在我們來把心所分類,如下: 13 個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 cetasika) 19 個美心所(sobhana-sadharana) 1 慧根(pabba-indriya) 1 心(識) (citta) 以上的每一法都有菩提分法在裏頭,這34 法把「心」轉化成心如意足(cittaiddhi- pada)。它們也包含「精進」,因此也成為精進如意足(viriya-iddhi-pada)。 因為也有「欲」,所以也成為欲如意足(chanda-iddhi-pada)。其中的「慧」 則成為觀如意足(vimamsa-iddhi-pada)。依於這四如意足為基礎,而構成我們 的善心路過程。所包含的「念」成為四念處,那「念」作為菩提分法而發展,而 稱為: 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同樣的,這裏所說的精進作為以下九種菩提分法來修習: 四正勤、精進如意足、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同樣的,這裏所說的慧也作為五種菩提分法而生起,如下: 觀如意足、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在每一善心路過程中連續生起,顯現為一境性的菩提分法如下: 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在我們心中的每一速行心,生起很多這樣的菩提分法,所以我們應該感到高 興,因為隨著個人的願望欲證得阿拉漢、辟支佛或三藐三佛陀,這些善行將發展 而縮短輪回的時間,解脫煩惱。無論如何,我們應該了解心是不會永遠保持不變 的,(可能變成不善心),而是一直在很快速的轉變。如果要避免這些變化及令 心保持在善心中,我們應該依如理作意而活動。亦即如果我們持續的觀察諸善行 [18],我們將成功保持善的心識過程。當我們持續的起善的身、口、意的行為, 我們就是以如理作意去行為,因而也持續的在修四念處[19]。某一天當我們的菩 提分法,例如四念處變得強有力,而足於解脫所有大約1500[20] 種煩惱時,我 們將證得道、果及涅槃。能肯定的是,當你的菩提分法足夠成熟時,你將能覺悟 勝義諦,如果不是在今生,那麼即是來生或未來多生,或是在未來佛的時候。所 以修行(patipatti)能脫離輪回,這是絕對能成功的(niyyanika)。因此,我們 必須確定佛法將流行五千年[21],這樣我們才能夠圓滿我們的波羅蜜,其它的人、 天也能夠學習及修行佛法,證得禪定、道、果及涅槃。同樣的,讓我們希望這善 行,成為對有道德,持律,保護佛法,並向一切有情,包括天、人,弘揚佛法的 僧伽的祝福。 我們剛剛完成一個很善良的行為,佛陀所教導有智慧的婆羅門法,對今天的 我們還是有效的,我們已經能夠修習菩提分法,例如四念處,因此,讓我們禮敬 佛陀,他是第一位修習四念處禪法,超越所有煩惱,證得三藐三佛陀的人。讓我 們禮敬佛陀所教導的純淨之法。讓我們禮敬追隨佛法,修習四念處,證得涅槃的 僧伽。讓我們禮敬四道果及涅槃,及趣向菩提之法,例如四念處。讓我們許願我 們所有的福德,盡數回向為能趣向菩提之法。 (編按:本文為The Most Venerable Ariyadhamma Mahathera(聖法長 老):“The Dhammas—that Lead to Nibbana.”之一篇。 ------------------------------------------------------------- [1] 波羅蜜有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 意、慈與舍(Danam silab ca nekkhamam, pabba viriyena pabcamam, khanti saccam’ adhitthanam, mett’upekkha ti te dasa.)。 [2] 參考《如是語經》It.22 [3] Cp.3 Comm.(atthakatha) ; 《相應部》S. 1:1 Subcomm.(tika) – 放 棄王國、妻子、兒女、生命及肢體,這是大多數人認為是愛戀的,因此難於放舍。 基本上這是屬於布施波羅蜜,菩薩多生多世的修習及培育它。 [4] ‘Sasana’一辭有時含有比一般的「教法」更廣的意義,它也可包含「教 團」之義。 [5] 相當《中阿含81 經》《念身經》(大正1.554) [6] 見《清淨道論》Vism. III, 74~77 & III, 121. [7] 關於近行定與安止定,見《清淨道論》Vism. IV, 32 & XI, 119. [8] 關於這二智,見《清淨道論》Vism. XX, 1 ff & 《清淨道論》Vism. XXI, 1。 [9] 見《清淨道論》Vism. XXI, 1 & XXI, 128~133. [10] 《長部》D. 22 – 樂受生起時,他知道:「我在體驗樂受」,苦受、舍 受、有染樂受、無染樂受、有染苦受、無染苦受、有染舍受、無染舍受生起時他 知道:「我在體驗…無染舍受」。關於「有染」與「無染」,見《相應部》S.36:31. [11]《長部》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m《大念處經》– 當心有貪時,他 知道:「心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沉寂心、散亂心、廣大心、 非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等持心、非等持心、解脫心、非解脫心,他知道: 「無貪、…心非解脫」。 [12]《長部》D.22 – 內﹙心﹚有欲貪時,他知道:「我心中生起欲貪」;內 無欲貪時,他知道:「我心中無欲貪」。他如實知未生的欲貪的生起、已生起的 欲貪的消滅、以及已滅去的欲貪於未來不生起。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及疑 也是同樣。 [13]《長部》D.22 –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受、想、行;此是識、 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14]《長部》D.22 – 他如實知眼、色、依於眼色而生結、未生之結的生起、 已生結的滅去、已滅的結於未來不生。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 法也是同樣。上面所說到的「結」﹙samyojana﹚,《相應部》S.41:1 解釋為「欲 與貪」﹙chanda-raga﹚。 [15]《長部》D.22 – 內﹙自己﹚有念覺支,他如實知「我心中有念覺支」; 內無念覺支時,他如實知道:「我心中無念覺支」;他如實知未生起的念覺支的 生起、念覺支的圓滿。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及舍 覺支也是同樣。 [16] 關於「心路過程」﹙citta-vithi﹚的解釋,見《攝阿毘達摩義論》A.S. IV:1~30 [17] 關於速行心﹙javana﹚,見《攝阿毘達摩義論》A.S. IV:6~16. [18] 當行善時,應該思惟它。不然在其它時候,應該思惟過去所曾做的善 行。 [19] 在S.46:6,如果修習,多修習根律儀﹙indriya-samvara﹚,則能圓滿 三妙行﹙善的身、口、意,tini sucaritani﹚。同樣的這三妙行也能圓滿四念處, 接著能圓滿七覺支,接著圓滿明、解脫。編按:《增支部》A.10:61.佛陀說的道 次第:sappurisasamsevo 親近善知識→saddham-massavanam 正法之聽聞 →saddham 信→yonisomanasikaram 如理作意→satisampaja??am 正念.正知 →indriyasamvaram 護諸根→tini sucaritani 三善行→cattaro satipatthane 四念 處→satta bojjhavge 七覺支→vijjavimuttiya 明解脫。 [20] 這數目,取自《分別論》﹙Vibh.17﹚,在首十個章節提到,再加上《長 部》梵網經》所說的六十二見﹙73+36+105+56+75+84+49+64+81+70+62 = 755﹚。煩惱有已生與未生二種,因此數目即成為二倍﹙755 x 2 = 1,510﹚。最 後為了方便起見,這數目化整為1,500。 [21]《中部注》M. 142 Comm. 四念住---唯一解脫之道 四念處禪——《大念處經》 作者: 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 聖法大長老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Ekayano ayaj bhikkhave maggo sattanaj visuddhiya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 bayassa adhigamaya,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 諸比庫!有一乘道,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 涅槃,即是四念處。 《大念處經》由二十一種禪修的項目組成,如果要各別說明每一項禪修的項 目,將需要很多時間。這部經開咎二十一扇通往涅槃的門,以上面的經句開始, 列舉了七種修習念處禪的利益。在我們未深入了解各種與念處有關的禪法之前, 我們應該先了解它們的利益。 依Nidana Katha , 這部經是佛陀在印度的劍磨瑟曇都邑 (Kammasadamma),拘樓族中所說的經典。劍磨瑟曇都邑的建立是為了紀念 順陀須摩王(King Sutasoma)(菩薩的過去生)降服Porisada。即使到了菩 薩證悟的時候,這都邑還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這裏的氣候與食物很適宜,所以居 民很健康,而且能夠了解什深的佛法。我們的佛陀在這劍磨瑟曇都邑說了許多什 深的法,佛陀也選擇了這劍磨瑟曇都邑作為開示《大念處經》的地點,一個什深 的開示。居民們習慣於聽聞這樣的開示,每一個居民都是禪修者。不但諸比庫熱 心及比庫興趣地修禪,居民們不論男女,工人及奴隸也投入禪修,因此佛陀在這 都邑向居民們開示了許多關於禪修的經典。 以下簡單的說明各種利益: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所謂四念處 ekayano maggo 一乘道 sattanaj visuddhiya 為眾生之清淨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為度憂悲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 為滅苦惱 bayassa adhigamaya 為得真理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為證涅槃 以上的經句包含了七種利益,其中的四種是“舍棄”的結果,三種是“覺悟” 的結果: 一、眾生之清淨 二、得真理 三、證涅槃 (以上三種是“覺悟”的結果) 一、度憂 二、度悲 三、去除身體的痛苦(苦) 四、去除心理的痛苦(惱) ﹙以上四種是舍棄的結果﹚ 所有四念處禪的利益,濃縮於這七種利益。 “為眾生之清淨”(sattanaj visuddhiya)。諸聖賢如過去的佛、辟支佛及 阿拉漢都是以這念處禪淨化他們的煩惱;現在及未來的佛、辟支佛及阿拉漢 也同樣地以這念處禪來淨化他們的煩惱,這方法是唯一趣向圓滿清淨的道路。既 使是今天,那些想清除埋在內心百千種煩惱的人,必須具足淨戒,並且有效的完 成念處禪。心從開始修習念處禪時便已開始淨化,經曆七清淨而到達最高的清 淨——涅槃。 “為度憂悲”(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失去親眷、財富、道 德、正見、健康,這是一些生於這世間所要面對的災難。這些憂折磨內心,帶來 許多痛苦令受難者喪失意識仍至生命。要克服這些痛苦,必須修習四念處。那些 遭受大災難的人如Patacara,曾經以修四念處禪來克服憂。透過證得四道,令 他們獲得涅槃的完全安寧,即聖者無憂的境界。活在今天的我們,也一樣能夠戰 勝痛苦而無憂。要達到這目地,從始至終的修習如經典所說的念處禪是必要的。 “為滅悲”(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哭泣及悲歎是傷心的表現。念處禪 是到達無哭泣,無悲歎的境界之方法。 “為滅苦惱”(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苦(dukkha) 是身體的痛苦。我們的身體會遭受到各種痛苦的感受,這些苦受能夠透過念處禪 的修習,而正念地,愉快地加以忍受。“惱”(domanassa)是精神的痛苦。既使 沒有外相的存在,惱也能夠占據內心。最有效的治療各種心理壓力的方法是念處 禪,這世界上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與它媲美。 “為得真理”(bayassa adhigamaya )。Baya 有時指涅槃,有時指道智 (magga bana)。因為接下來要談的是“為證涅槃”(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所以這裏的baya 表示四道智。達到這道智之前的修行既是四念處,沒有四念處, 是不可能證得聖道的。 “為證涅槃”(nibbanassa saccikiriyaya)。想要完全從輪回中解脫出來 的志欲,於那些見到有為法之過患,以及充滿三界的無常、苦、無我三相者的心 中生起。對於這些人,修習四念處是一條解脫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即所有輪 回中的痛苦的道路。修習四念處將培育八聖道,是唯一趣向涅槃的道路。涅槃是 永遠安寧,無有悲傷,無有生老病死,無有憂悲苦惱,無有愛別離及怨憎會苦的 境界。正等正覺的佛陀,經曆四阿僧袛劫的修習四念處,培育一切知智而證得圓 滿的覺悟,他本身便這樣的教導如上所說的法。所有,在這開示中所說的法都是 為了培育八聖道之法。 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修習四念處被稱為“一乘道” (ekayana magga),這用詞可作幾種詮釋: 1.)它是一乘道,因為這是必須由自己去修習,靠自己的力量修習的方法。 2.)(Ekocamaggo, na dvedhapatho)四念處不是兩條路,只是一條路, 沒有分路,因此它是一乘道,而且是完成八聖道的初步修習法。 3.)宇宙中唯一堪稱無有倫比的老師是世尊、阿拉漢、正等正覺;就是由他 而發現這四念處禪。沒有天人或梵天教導他,他自己開展出來,透過長時間的修 習,在證悟時圓滿了四念處。因此稱之為一乘道,因為是他獨自發現的。 4.)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見到這種禪法,沒有其他的宗教指出這條道路。 因此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找到證得須陀含、斯陀含、阿那含及阿拉漢諸聖者。 又,這四念處禪不會引導人們離開正軌,它確定是一條通往涅槃之路。素訶主梵 天(Sahampati )於佛前說: “Ekayaj jati khayanti dassi, Maggaj pajanati hitanukampi Etena maggena atamsu pubbe Tarissare yeva taranti oghaj” 過去諸佛、辟支佛及阿拉漢以四念處這條道路超越輪回苦海。未來的諸佛、 辟支佛及阿拉漢也以同樣的方式超越苦海。現在的苟達馬佛陀(古譯:喬達摩佛 陀)與及他的弟子們已經以同樣的方式超越輪回,而到達永遠安寧的涅槃,如以 上的偈頌所說。 所以,四念處是一乘道,因為它是直接通往涅槃的道路;是唯一的道路,是 條直路。我們現在正走在朝向培育四念處之路,持戒、聞法、討論法及實行我們 的義務。這些修習肯定的將幫助我們超越欲、有、見及無明之洪流,將我們從死、 衰老及苦中帶往涅槃。我們必須時常這樣思惟,體驗法的喜悅。 我們必須了解為甚麼念處禪分為四種方法。事實上只有一種禪法,念處即指 正念的培育。正念在三十七道品中占了八處的作用。在四念處中,正念有四種住 處。另外,他是五根之一根(indriya),五力中的一力(bala),七覺支中的一 覺支(念覺知)(sati sambojjhavga),以及八正道中的一正道即正念 (sammasati)。 同樣的念構成了四種念處,四種念處是獲得透視五蘊的性質的觀智。身隨觀 展示對色蘊修觀的方法,受隨觀是對受蘊修觀,心隨觀是對心﹙識蘊﹚修觀、法 隨觀是對想蘊及行蘊修觀。這樣,了解所有五蘊的無常、苦及無我相的方法便清 楚的展示了。 身隨觀(kayanupassana)排在第一,因為色蘊是四法(四念處)中的基礎, 因此是比較容易了解的。受隨觀(vedananupassana)是對於受的觀禪,比身 隨觀較微細,排在第二。對於心的觀禪,心隨觀(cittanupassana),比受隨觀 更深入,排在第三。最後是最深入的法隨觀(dhammanupassana)。 佛陀教導身隨觀以幫助眾生克服三種顛倒(vipallasa)。大多數的有情認為 這汙穢的色法是可愛的,他們於汙穢中見美麗。這產生見顛倒(ditthi vipallasa)、 想顛倒(sabba vipallasa)及心顛倒(citta vipallasa)。佛陀接著教導受隨觀, 以令被樂受所迷惑的有情覺悟受的實相是苦。心刹那刹那的生滅,可是諸有情被 見、想及心所迷惑,認為是永恒的。佛陀教導心隨觀以已顯示心的瞬間生滅的特 性。佛陀最後教導法隨觀,以向於諸法產生永恒我之見、想及心顛倒的諸有情, 證明無我的真理。 另一個原因為什麼念處禪分為四個部份,是為了適合四種根性(的眾生)主 要有兩種根性——愛顯著者及見顯著者。每一種根性進一步可分為兩種:鈍慧者 (manda pabba)及利慧者(tikkha pabba)。身念處是適合鈍慧愛顯著者的禪 修者,受念處適合利慧愛顯著禪修者,心念處適合鈍慧見顯著者的禪修者,法念 處適合利慧見顯著者的禪修者。 此外,有些禪修者在過去生中曾經修禪,四念處禪也為他們而教導,以令他 們獲益。這些禪修者可分為兩類:止行者(samathayanika),即曾經修習過止 禪者。觀行者(vipassanayanika),即曾經修習過觀禪者。這兩類禪修者中皆 有鈍慧及利慧者。身隨觀是鈍慧止行者通往涅槃之路;受隨觀是利慧止行者通 往涅槃之路;對於那些曾經在過去世修習觀禪者,心隨觀與法隨觀是最適合的。 心隨觀適合鈍慧觀行者;法隨觀適合利慧觀行者。因此,我們的佛陀教導了適合 不同禪修者的念處禪——已經修習止禪及修習觀禪者;愛顯著者及見顯著者;及 那些法無常、苦、無我及不淨看成常、樂、我及淨者。不管我們依各自的性向選 擇了四種禪法中的任何一種,都將趣向涅槃。這就像從四個方向通過四門而達到 同一座城市。不管修習身隨觀,受隨觀,心隨觀或法隨觀,都將到達涅槃城,永 遠安寧沒有老死或各種痛苦的境界。因此四念處是一乘道,一條通往同一涅槃的 道路。 《大念處經》教導我們修身念處的方法。第一是入出息念;第二覺知威儀; 第三四種正知;第四厭惡作意;第五界作意;最後是九種屍相的。總共十四種修 身念處的方法。 入出息念和厭惡作意可以作為止禪來修習並證得禪那,其餘的十二種方法是 修觀,不能證得禪那。修入出息念可以證至第五色界禪,此後修觀,證得涅槃的 道果。厭惡作意只能到達初禪,禪修者依此可以發展觀禪,覺悟涅槃的道果。修 習其他的方法,如覺知威儀,四種正知及界作意,可以證得近行定,克服五蓋, 續而通過修觀證得涅槃的道果。 因此,十四種方法中,最容易和最喜悅的方法是入出息念,這是為什麼他被 放在第一位。具足十力的佛陀,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教導業處修習,趣向完全解脫 生死輪回的善知識。無以倫比的禪師、佛、世尊,是通過入出息念的禪修而在菩 提樹下證得圓滿的覺悟;這是另外一個原因為什麼入出息念在四念處中排在第一 位。 入出息念的所緣是入息和出息;在開始禪修時,禪修者在入息、出息經過鼻 孔時,注意呼吸。關於覺知威儀,禪修者注意行、住、坐、臥的姿態,這是觀禪。 四種正知也是另一種觀禪,所有身體的行為分為七組,依四種正知來觀察—— 目的有益正知(satthaka-sampajanna)、適宜正知(sappaya-sampajanna)、 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nna)及無癡正知(asammoha-sampajanna)。關 於厭惡作意,以五種方法觀照三十二身分,這可作為修止禪,證入初禪;或者後 來依之修觀禪。關於最後的九種屍相,當業生的火界﹙、識及命根﹚消失時,便 是死亡。九種屍相的禪法,牽涉到死後屍體的九個階段。生命的無意義及痛苦以 無常、苦及無我來觀察,這也是一種帶來觀智的禪法。 此外,還有以十四種身念處的方法作為甚礎的四種禪法,亦即另外四種身隨 觀的禪法。這些不見於四念處經,而是在《身至念經》,即中部後五十經的其中 一經的注釋中說明。從頭發開始的三十二身分依顏色而分組,諸身分有四種顏色; 青、黃、赤及白。青色的身分有如頭發及體毛,可作青遍處的所緣;黃色的諸身 分可作黃遍;紅色的諸身分可作紅遍;白色的諸身分可作白遍。《身至念經》 的注釋如上說明四種顏色的遍處禪法,依之可以證得全部五種色界禪那。加上這 四種,總共有十八種身念處的禪法。 當培育任何一種身隨觀的方法時,受隨觀、心隨觀及法隨觀也得以培育。禪 修者以七清淨淨化其心,證得所有十種觀智,此後開啟證得須陀洹道果、斯陀含 道果、阿那含道果及阿拉漢道果之門,這是以淨化的過程而漸悟涅槃。 受隨觀(vedananupassana)居其次,它是禪修的一標題,有九種觀察受 的方法。有可喜而產生樂之(樂)受,有令人不喜歡體驗,難於容忍之(苦)受, 有不苦不樂之(舍)受。因此有三種受,即苦、樂及舍受。另外有依身受及心而 受分別的諸受,即樂、苦、憂、喜及舍。苦身受是苦根(dukkha indriya),樂 身受是樂根(sukha indriya),憂身受是憂根(domanassa indriya),喜身受 是喜根(somanassa indriya)及舍身或心受是舍根(upekha indriya)。 諸受也可以分為: 眼觸生受(cakkhu samphassaja)—— 眼觸色而生受 耳觸生受(sota samphassaja) —— 耳觸聲而生受 鼻觸生受(ghana samphassaja) —— 鼻觸香而生受 舌觸生受(jivha samphassaja) —— 如觸味而生受 身觸生受(kaya samphassaja) —— 身觸觸而生受 意觸生受(mano samphassaja) —— 意觸法而生受 佛陀曾經指出觀察諸受的九種方法。苦、樂、及舍三受,必須在他們生起的 時候客觀的觀察。當苦受生起時,必須客觀的觀察苦受為苦受,樂受為樂受及舍 受為舍受。 三受的每一受可分為有染(samisa),這是依於欲樂的受;及無染( niramisa), 這是依於善心的受。有染樂受從享受欲樂生起,當它生起時必須即刻作為觀禪的 所緣。無染樂受是與善心,如布施、持戒、修禪、行善時的善心相應而生起的受。 這種受也必須以無常、苦及無我來觀察。不管是有染或無染樂受,禪修者必須不 執著它,而將之作為禪觀的所緣。苦受也分為有染及無染兩種。有無法獲得五欲, 或者失去能產生快樂的感官對象的苦(受)。這些有染苦受必須馬上作為觀禪的 所緣來觀察。苦心受及苦身受可以在布施食物,持戒或修禪的時候生起。 這是無染苦受,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必須這樣的觀察。同樣的,有染及無 染的舍受也必須作為觀禪的所緣來觀察。 因此有九種觀察受的方法,禪修者透過受隨觀之門,進入禪修,在諸受生起 時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無我。當培育受隨觀時,身隨觀、心隨觀、法隨觀也都 在心中培育。透過七清淨而淨化內心,圓滿各種觀智,依禪修者個人的意願,可 以經過須陀洹等四個階段而證得涅槃。 在心隨觀,我們會教導以十六種方式觀察心。我們的心像流水,心法一個接 一個的生起與消滅。佛陀依生起的根門把心分為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 識、身識及意識。 在修觀時,這六根門的識,依當下心的狀態觀察,這樣可以觀察八十一種世 間心的無常、苦及無我。禪修者觀察識生起時的心的狀態,培育心隨觀。對根門 識的覺知幫助禪修者了解他的心。有貪心及無貪心;有嗔心及無嗔心;有癡心及 無癡心;(沉寂心及散亂心)、(廣大心及不廣大心)、(有上心及無上心)、 (等持心及不等持心)、(解脫心及不解脫心)。總共十六種心,是心念處的所 緣。 當貪或執著在心中生起時,便以覺知如實觀察它;當貪或執著消失時,必須 如實覺知無貪心:“現在心沒有貪”。同樣的,當嗔心生起禪修者覺知“嗔已經 生起”,並且觀察那心的狀態,“嗔心、嗔心”;當嗔心消失,慈心生起,禪修 者觀察“慈心”。當禪修者這樣的觀察心,心隨觀念處將發展,伴隨著身隨觀、 受隨觀及法隨觀。對於三相的了解及各種觀智,這些也都將逐步開展出來。禪修 者的心充滿觀智的喜悅,或遲或速,將經曆四個階段,即須陀洹等而覺悟涅槃, 永恒安寧的境界。 覺念諸法,即法隨觀,可分為五個部份。第一、觀察五蓋;第二、觀察五蘊; 第三、觀察六處;第四、觀察覺支;第五、觀察四聖諦。佛陀這樣的開示五種觀 察諸法的方法。法隨觀是比其他三種隨觀更加深入的禪法,不過如果了解了它, 便容易修習。 有五法能令心散亂,障礙心,防止戒的建立。這些就是五蓋,即貪欲、嗔 恚、昏沉睡眠,掉悔及疑。由於缺乏正念,心被五蓋所占據;如果具足正念,它 們便馬上消失。五蓋必須成為觀禪的所緣而加以克服。 當貪欲生起時,必須即刻覺知“這是貪欲,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當嗔 恚生起時,就像當一個人的手接觸到火炭時會馬上移開,嗔心必須馬上觀察為“這 是嗔心,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同樣的,昏沉睡眠、掉舉及疑(對教法、方 法及三寶的疑)都必須在它們生起時就覺察它們,觀察它們是無常、苦及無我的。 當五蓋消失時,也應該觀察到這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禪修者應該觀察五蓋以 永遠的去除它們。 當一再的觀察五蓋,將培育法隨觀。同時,其它的三種隨觀,即身隨觀、受 隨觀及心隨觀也將趨於圓滿。所有的十種觀智,從名色區別智開始,於心中成長。 這些將帶來四聖諦的如實知及四階段的覺悟涅槃。 接著是對五蘊的觀禪,色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及二十四種所造色所 組成。禪修者把色蘊及餘蘊觀察為名及色,這是對於五蘊的觀禪。例如,眼接觸 一色所緣,這是一種外處的色,屬於色蘊,我們這樣觀察:“這是色蘊,它是無 常、苦及無我的”,這是對於色蘊的觀禪。 同樣的方法用於任何感官的所緣,如聲、香、味、觸;或硬、軟、冷、熱, 流動或移動。當這些所緣與感官(諸根)接觸時,應加以觀察:“這是色蘊,它 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以這樣的方法,禪修者觀察色蘊的生起與消失。這是法 隨觀,即覺知諸法的觀禪。 Vedana 是受,如我在開始時所說,受依六根門——眼、耳、鼻、舌、身及 意,而分為六種,在受生起及消滅時,觀察受的生起,生起受的原因及受的滅, 因而見到它的無常、苦及無我性,這是受隨觀及受蘊的觀禪。Sabba 是想,即 對任何事物的認識作用。有六種想,即色、聲、香、味、觸、法的想。這是想蘊, 須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這也稱為法隨觀。行蘊主要包含思心所。除了受及 想之外,其它隨思心所生起的心所也都屬於行蘊。貪、嗔、見、疑、慢諸煩惱, 及信、伺、勝解、念、定與慧,這些都是行蘊,必須觀察其無常、苦及無我。Vibbana 是識,它也是心隨觀的所緣。識蘊也是無常、苦及無我,必須這樣的觀察。 這樣,五蘊,即色、受、想、行及識是觀禪的所緣。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 無我便是五蘊的觀禪,這是另一法隨觀的範圍。當五蘊的觀禪發展,將圓滿十種 觀智,禪修者將以預流(初果)開始,逐一體會涅槃。 Ayatana vipassana ,即觀察六內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外 處,即色、聲、香、味、觸、法,這真的是最容易的一種觀禪。當禪修者觀察接 觸根門的外所緣時,觀禪是最容易的,當眼見色時,色是外處,它是無常、苦及 無我的。眼是內處,它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了別色所緣的識也是一樣具有三 相,即無常、苦及無我,在見的那一刻生起的觸、受、想、思、一境性,這些都 是法處,每一法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要這樣觀察整個見的過程。所有十二處, 內及外,同樣的必須當下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無我,這是對處修觀禪,也是法 隨觀的一個範圍。 七覺支的觀禪將培育七種善法,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及舍。當 它們生起時,禪修者便觀察每一覺支。如果禪修時,正念很好,便觀察它;“這 是念覺支,它生起又消滅,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當禪修者繼續禪修,他將 了解各種法,這是擇法覺支,它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禪修者不斷的以身精進 及心精進來禪修,這是精進覺支,喜生起了,這是喜覺支。禪修的過程中有身輕 安及心輕安,這是輕安覺支。定變得強有力,這是定覺支。禪修者必須在每一覺 支生起時觀察它的三相,即無常、苦及無我。當禪修者以念及慧這樣觀察,舍生 起,這是舍覺支;當它生起時,必須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觀察了所有七覺 支,對於七覺支的觀禪即完成。七覺支的觀禪完成了法隨觀,法隨觀的完成即四 念處的完成,透過七清淨,及從禪定到觀禪,心逐漸清淨,最後覺悟涅槃。 最後是對四聖諦的觀禪,以四聖諦的角度來觀察名與色。四聖諦即是苦、苦 集、苦滅及滅苦之道四者。苦包含了八十一世間心,五十一心所(貪“lobha” 除 外)及二十八種色,這些是苦蘊,也即是苦聖諦。貪(Lobha)是集聖諦。涅槃 界(nibbana dhatu)是滅諦。以正見開始的八正道是道諦,即導向苦之滅的道 聖諦。以上所說,只有苦及集被觀察其無常、苦及無我。眼見色,色是苦聖諦之 一法,它是無常、苦及無我。能見的眼也是無常、苦及無我,它也是苦聖諦之一 法。由眼見色相觸而產生的識,(俱生的)心所如觸、受、思、一境性、命根、 作意,這些都是苦聖諦,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以這樣的方式觀察每一根門與外 塵接觸,禪修者即在修法隨觀。 如果生起任何對於感官的所緣,即色、聲、香、味、觸及法的貪愛,這便是 集諦。那貪愛必須在它生起時,客觀的觀察它,“這是貪愛,是苦的原因”。假 如生起對色所緣的貪愛,這便是色愛(rupa tanha),亦即集諦,它是無常、苦 及無我的。如果生起對於聲音的貪愛,覺知它是聲愛(sadda tanha) ,亦是集 諦,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三相。當生起對於香的貪愛,馬上觀察它,“這是 香愛”(gandha tanha),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因此,如果生起對於感官的 所緣的貪愛,禪修者以正念觀察它是集諦,無常、苦及無我,這便是聖諦的觀禪。 當貪愛消失,內心生起寧靜、冷靜、舒適,這是滅-涅槃界,即滅諦。當愛 (tanha)消失,禪修者必須覺知它的滅:“貪愛已滅,這是滅諦,這是好的, 可喜可樂的”,禪修者這樣觀察那心境,這也是對聖諦的觀禪。 貪愛的消失是透過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及正定﹙一境性﹚。禪修者逐一的了解它們。當正見生起,禪修者觀察“這 是正見,是一道支,善,可喜,可樂”。當禪修者辨識到正思惟,它即成為禪修 的所緣,“這是正思惟,善,可喜,可樂”。同樣的,當禪修者辨識到其它善法, 例如:精進,便觀察“這是正精進,是一道支,善,可喜,可樂”。當禪修者以 正念觀察諸法,以四聖諦的觀點,在它們生起時,觀察它們,這即是聖諦的觀禪。 法隨觀念處以四聖諦的觀禪而完成。以這樣的方式,苦聖諦,即生老病死; 苦的原因,即愛;苦的滅,即涅槃,其相寂靜;趣向滅苦之道,即八正道,這每 一聖諦都以念及慧各別的觀察。如此培育法隨觀的禪修者,完成了所有的四種念 處。就好像從四個門進入同樣的城一樣,四念處的修習將導向相同的涅槃城,脫 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無生無滅,永恒安寧的境界。 佛陀指出了依修比庫念處的21 扇通往涅槃的門之後,肯定的這麼說: 諸比庫!如果有一人依我所教導的方法,持續修習四念處長達七年之久,他 將證得最高的境界,阿拉漢,斷除一切煩惱;或者證得不來(第三果)的道果。 如果他持續修習四念處長達六、五、四、三、二或一年;或者七、六、五、四、 三、二或一個月;或者七天,假如他具足過去生的波羅蜜,他將於今生肯定會證 得阿拉漢或者不來果。 佛陀這樣的說了《大念處經》,這禪修的開示是那麼的有力量,比庫當中有 比庫、比庫尼、近事男及近事女,其中有三萬名比庫在開示結束時,就在坐著聞 法的情況下,證得阿拉漢。在他們的心中,培育著所有的四念處,逐一的成就七 清淨,證得入流果、一來果、不來果及阿拉漢果,圓滿的證得涅槃。這些尊者, 於現世獲得所有的七種利益:“眾生之清淨,度憂悲,滅苦惱,證得聖道,覺悟 涅槃”。他們進入永恒安寧的城市——無為的,無生的境界,不再有出生比庫、 病及死,或者任何其它輪回的痛苦。 我們禮敬這些比庫,希望我們透過禪修,也一樣能證得如他們所獲得的大智 慧。但願我們透過這念處禪,經曆七清淨,也證得內心的清淨。但願我們證得那 永恒的快樂及安寧,即涅槃,如同諸佛、辟支佛及阿拉漢所證得的一樣。 薩度(sadhu)! 薩度(sadhu)! 薩度(sadh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