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0年帕奧禪修營開示(二) 斯裏蘭卡聖法大長老(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SamBuddhassa(三稱) 善與惡皆由心主導,一切心所由心所生,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身口意是善的, 因此快樂如影隨形。 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將使他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功德,行 者得到長壽。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將使他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 功德,行者得到健康。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能使他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 所產生的功德,行者得到善知識。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能使他投生善世; 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能使他生得莊嚴。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能使他 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功德,行者生得富有。由清淨的心所累積的功德, 能使他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功德,行者因此受人尊敬。由清淨的心所 累積的功德,能使他投生善世;由清淨的心所產生的功德,行者擁有智慧。 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投生惡道;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 導致短命;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導致多病、多痛;由不清淨的心所產 生的惡業,將得不到別人的幫助與支持;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失去莊 嚴的容貌;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因此而貧困;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 惡業,將失去他人的尊敬;由不清淨的心所產生的惡業,將變得愚笨。 清淨的心產生快樂;不清淨的心產生苦惱。一個人若知道這兩種道理,他將 會以修行清淨自己的心,從中而得到快樂。這些需要善知識的引導,時常聽聞佛 法、俱有正確的思惟、培養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將有助於我們的身業與口業遠離邪惡,這是一個基礎,由此基礎產生禪定 與神通、道與果。三皈依也是一種戒行,因此三皈依而產生五戒、八戒、十戒、 沙馬內拉戒與比庫戒。我們若受持其中一項,同時下定決心受持它們,即使是犧 牲我們生命也不犯戒。 我們應該好好地護持我們所受的戒,並且百次、千次地反省它們,由此開展 慈心,並且具有謙虛的美德以及減少執著。我們的心將因戒而導致清淨,我們時 常憶念戒行、背誦戒律,做著其他事情時,也不忘憶持戒行,這也是一種靜坐的 目標,稱為戒隨。 如果一個人沒有靜坐,只是抱持著持戒就好的想法,他的心會時常地受到染 汙。雖然他沒有造身業與口業的惡行,可是他的心會產生惡念,導致心的不清淨。 因此我們應該時常修習靜坐的目標,就如同每天刷牙、洗澡、洗衣、吃飯一樣, 以同樣的方式開展靜坐,以持戒作為基礎。 在上座部的佛教中,佛陀教導四十種業處,它們是十種遍禪、十種不淨觀、 十種隨念法、四無量心、四種無色禪、一種食厭想、一種四大觀想。十種遍禪的 方法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藍遍、黃遍、紅遍、白遍、光遍、空遍。十 種不淨觀、十種隨念法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涅槃利益、 念身、念死、念呼吸。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四種無色禪是空無邊處、識 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一種食厭想、一種四大觀想指的是地、水、 火、風,以上四十種業處是上座部佛陀的教法。 當一個人學習靜坐時,他應該找一個良好又有經驗的禪師,從中接受正確的 指導。同時跟隨禪師的教導與指示,他應該在業處上保持信心,並且開展精進力、 正念與智慧。開始時,他應該讓自己的戒行清淨,再做一個短暫的佛隨念、對身 體的不淨觀、死隨念和慈心觀,再以生命供養佛、法、僧伽。這裏的意思是說我 們唯有依止佛陀、依止佛法、依止僧伽和依止我們的老師,同時跟隨老師的指示, 即使定力生起也應該繼續靜坐的業處。 要使心得清淨,正念是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先培養正念。如果我們具有足夠 的正念,它即可以幫助我們控制心、抑制我們的邪念,同時使我們的戒行清淨。 它也有助於培養定跟慧,透過學習入出息念,正念會順利地培養、增長。如果一 個人學習入出息念,他可以培養上述的四十種業處;佛陀靜坐的業處也就是從入 出息念開始的。要修習入出息念,我們應該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身體保持清淨, 同時戒行清淨;雙腿結跏趺坐、身體挺直,最好面向東方。身體保持挺直,有助 於我們專注在業處上、延續精進力和正念,而得到正定和智慧。靜坐時把我們的 左手放在右手上,拇指相扣。首先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鼻間,保持輕松,並且閉 上眼精,這樣便可以在一段長時間中,專注你的注意力。我們不應該用力呼吸, 讓它自然地呼吸即可。當你覺知入息與出息時,專注於它,而不需要去專注觸的 感受,只要專注在出息和入息上即可;以堅定的意志力專注於呼吸。當吸氣時, 平靜地知道我們吸氣;同樣地,呼氣時覺知呼氣、呼氣。 如果妄念很多,行者可以用數息的方法,吸氣時就吸氣:一、一……;呼氣 時就呼氣:一、一……,然後就二、三、四到八或者十。如果可以的話,就專注 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在出入息上,你會覺察有長的呼吸和短的呼吸,同時從開始 到結束,我們可以把心專注在呼吸上,然後你就可以看到微弱的呼吸。 當妄念沒有了、痛也沒有了,身體輕安時,你會從心裏看到禪相,開始時就 像霧像煙,一點點的光將會在你面前出現,這光稱為禪相。這時不該想這些點點 的光,而應該繼續專注在呼吸上,此時光會變成類似一堆棉花或者是白色的雲狀, 這叫作取像。此時我們不應該想著光,應該繼續專注在呼吸上。 這時,專注在呼吸上的正念會加強,同時精進力和智慧也會增強,此時五蓋 被抑制,近行定就會生起,喜悅、快樂、輕安和專注一心就會增強。那時一種平 靜、光亮的光就會在你面前出現,這稱為似相。有一些修行者會執取禪相,禪相 就會消失,當禪相消失時,你應該繼續專注你的呼吸,直到禪相重新出現。禪修 者應該要嘗試加強定力達到更長時間,然後藉由禪相的光而進入安止定,即禪那。 有些修行者會玩弄禪相的光,但是此時不應該如此,他應該繼續遵守老師的 指示,開展靜坐,不應該因此受到五蓋所支配。一整天都要覺知你的呼吸,直到 能夠完全地掌握它,要不然也可以利用佛隨念、慈心觀和死隨念,或者是不淨觀。 在此信心指的是對靜坐的信心;精進力指的是持續不懈怠地靜坐;正念指的 是持續不間斷地專注呼吸;正定指的是收攝心念、專注一心。 在得到安般似相之後,我們應該練習對安般似相長時間的專注,以便使它穩 定。最初的階段,似相可能只停留短時間,然後就消失了。禪修者不必去在意它, 只需要保持不動的姿勢,持續地專注於呼吸。如果能持續專注於呼吸,禪相就會 再出現,那時你會感覺就像是看到了它一樣,然後它可能會再度消失。如果你不 去理會禪相,而只是一心專注於呼吸,禪相就會漸漸地穩定下來。於是它會持續 存在五分鐘,然後延長到十分鐘,然後十五分鐘、二十五分鐘、三十分鐘、四十 五分鐘乃至於一個小時。 在這個階段,你應當專注於呼吸,雖然你同時也知道光的存在,但是不要執 著禪相的光,也不要執著你的定力,禪相能夠穩定地存在一小時的時候,你就可 以專注於禪相。若能持續專注於禪相一小時,這時的定力稱為近行定,這時五禪 支一定存在;五禪支就是尋、伺、喜、樂及一境性。如果這些禪支的力量夠強, 你就能夠進入初禪。 如果禪修者能夠持續專注於安般似相很久,但是卻一直停留在近行定的階 段,無法進入安止定,那麼他應該檢查下列的因素: 一、住所是否適當? 二、常去之處是否適當? 三、言談是否適當? 四、交往之人是否適當? 五、食物是否適當? 六、氣候是否適當? 七、修行所采用的姿勢是否適當? 如果發現有不適當的因素,就應該設法避免而選擇適當的,如此你的禪修會 更進步。尤其重要的是經常與能夠幫助我們禪修進步的善知識交往,以及只講有 助於禪修的適當言論。若能如此避免不適當的情況,而選擇適當的情況,你將能 夠專注於似相而進入安止定。萬一仍然無法進入安止定,你可以在禪坐開始之前 發願:「願我持續專注於似相,並且進入安止定。」然後一心專注於似相,就會 發現有時你的心融入似相之中,那就是安止。 剛開始的安止定,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你會發現這時的五禪支,已經比之 前更強而有力了。你應當一再地專注於這似相,使心融在這似相當中,如此你的 定力就會越來越強。當你能夠在每一次靜坐的時候,都一心地入於安止定當中, 至少一、兩個小時以上,就可以開始檢查禪支。 首先你必須進入安止定當中至少一個小時,出定之後注意心髒裏的部位,就 能夠見到心髒裏有如明鏡一般的有分心。當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現的時,就逐 一地檢查五個禪支: 第一個:尋,將心投入似相的心理現象。 第二個:伺,使心持續停留在似相的心理現象。 第三個:喜,對似相感到歡喜的心理現象。 第四個:樂,對似相生起快樂感受的心理現象。 第五個:一境性,使心與似相合而為一的心理現象。 能夠逐一地覺察了五禪支之後,你應當嘗試在同時檢查它們,確定檢查到了 五禪支,意味著你已經達到了初禪。接著你應當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相自在:想要似相生起;而專注於呼吸時,似相就能夠迅速地生起。 二、入定自在:想要入定時就能夠迅速地入定。 三、住定自在:想要住在定中多久就能夠自在地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在事先預定的時間自在地出定。 五、核察自在:出定後想要檢查禪支就能夠自在地檢查禪支。 若能夠熟練這五自在,你就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所、任何姿 勢下進入初禪。對初禪的修行感到滿意之後,如果想進一步達到第二禪,你應該 從初禪出定,並且檢查了五禪支以後,思惟尋與伺這兩個禪支是粗劣的,它們接 近五蓋,因而使初禪不如第二禪寧靜。並且思惟第二禪沒有尋與伺,它的喜、樂、 一境性這三個禪支比初禪的禪支更強而有力,因此第二禪的定力比初禪更強。如 此思惟初禪的缺點與第二禪的優點之後,存著想要去除尋與伺的心而專注於似 相,如此你就能夠進入比初禪更強、更平靜、更穩定的安止定。 在這樣的安止定當中,喜、樂與一境性這三個禪支比之前的更強,住在定中 一、兩個小時以上,出定後就注意心髒裏的部位,試著檢查有分心與禪支,若能 確定清楚地檢查到喜、樂與一境性這三禪支,這表示你已經達到第二禪。接著你 應當以在初禪時同樣的方法,來訓練第二禪的五自在。直到精通第二禪的五自在, 那時你可以很輕易地進入比初禪更安穩的第二禪,並且入定的時間更久,然後就 可以進一步地修行第三禪。 首先進入初禪,出定之後檢查初禪的五個禪支,接著進入第二禪,出定後檢 查第二禪的三個禪支,然後思惟第二禪的喜禪支接近五蓋,它是粗劣的;第三禪 沒有喜,因此比第二禪寧靜,如此思惟第二禪的缺點與第三禪的優點之後,存著 想要去除喜禪支的心理而專注於似相,將心融入似相中,你將能進入比第二禪更 深、更強、更平靜的安止定。住在安止定中一、兩個小時以上之後,出定後檢查 禪支,就像在初禪及第二禪時那樣地訓練第三禪的五自在。熟練五自在之後,你 就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所、任何姿勢下進入第三禪。 對第三禪的修行感到滿意之後,可以進一步地修行第四禪,你可以從第三禪 出定之後,思惟第三禪的缺點及第四禪的優點。第三禪的樂禪支接近喜,而喜接 近五蓋,因而使第三禪不如第四禪寧靜;第四禪的定境比第三禪更深而且強。如 此思惟之後,存著只要去除樂禪支的心而專注於似相,你就能夠進入非常深、非 常平靜、呼吸完全停止的第四禪。然後你應當訓練第四禪的五自在,以便在任何 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所、任何姿勢下都能夠自在地進入第四禪。 達到入出息念第四禪之後,要轉修其他種禪那是非常容易的,你可以修行三 十二身分、白遍及其他遍處、四梵住、佛隨念、不淨觀、死隨念、四無色定,然 後你可以經由四大分別觀而修行觀禪,有次第地修行,直到證悟涅槃。祝願大家 都能夠修行此法門直到證悟涅槃。 22/11/2000 7:00p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