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內觀教育基金會 7-1-3 三、三十七道品 三、三十七道品 人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妄想未來,過去的...已過了,未來的...還沒到,寧可觀照現在 每一個生起的念頭,只要清楚知道而且不迎不拒。今天必須要做這樣的努力,也許明天死 亡就要來臨,誰知道呢?(中部) 什麼是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種助長悟道的特質。這三十七種特質最終引導修行者至體證四聖諦, 而以四念住為起始-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中最初的四個要目-而終於八聖道。 壹、四念住 四念住,或念住於四種所緣或基礎的修法,是目前襌修系統中最普遍的一種修法,而佛陀 用以下的詞句來描述: 比丘們,對於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當行 為的準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住。(長部,四念住經) 念住的四個所緣或基礎是關於:身,受,心和法。 修四念住和修八聖道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修八聖道就是在修四念住-因為四念住 和八聖道都是中道法(佛陀說的三十七道品都是中道法)。 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的基礎,可以引發實相般若並滅苦。 1)修四念住的要件 1.必需要以身、受、心、或法為所緣。 2.必需用三心(精進、正念、正知)在當下觀照所緣,這是真正的四念住修法,四念住 可以增長導致涅槃的善法。 3以上1.和2.配合在一起,滅除對「世間」(五蘊)的貪和瞋。 (a)身  「修身念住時只觀身」(對四念住而言):修一種念住時只觀照一個所緣。如果是修身 念住,就只觀身,不要同時觀照身和心:這種同時觀照身與心的方式不是很好的修法。例 如,不要把身和受、身和心、或身和法混在一起修。修身念住時只觀身,修受念住時只觀 受等等。如果你摻雜其他所緣(念住),就像讀一本書,一下子翻到這一頁,一下子翻到 另一頁等等。這樣做的話,你就無法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修行也是這樣,你必須按照《 大念住經》的原則去修行,如果用其他方法,是很難見道的(見身心無我)。 (b)受  不要在修身念住時觀受。只有在修受念住時觀受。例如,身感到痛時不要觀照心知道痛 。這樣會變得很複雜。以受當做四念住的所緣很難修,因為共有九種受-包括捨受,這是 很難觀照的。 (c)心  16個心念住:包括貪心、無貪心、瞋心、無瞋心、痴心、無痴心、淫欲心等等。 (d)法   有五個法念住:    a)五蓋。    b)五蘊。    c)二處(感官範圍,如看、聽等)。    d)七菩提分。    e)四聖諦。 共有四十四個四念住所緣。每一種修法都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例如阿難以身念住證得阿羅 漢果,在觀照微細的動作時證得的。(他正要躺下來的一剎那,開悟證果的。) 2)身念住 1.所緣:觀2照坐的色身-對自己。 2.能緣:精進-正念-正知,這就是真正的四念住(這三心即戒、定、慧和八聖道)。 3.目的:斷除對五蘊的喜歡或不喜歡之念(貪和瞋)。 4.利益:破無明(痴),體證四聖諦和滅苦。 十四種身念住修法,但這個修法只用到兩種:粗顯和細微的動作。初學者應該以身念住修 行-觀照粗和細的動作-因為身較心容易觀照。當身觀照得很清楚而沒有煩惱的時候,就 會生起實相般若,你也就能觀照到心了。(這就像把鏡子擦得很乾淨時,你就很容易看見 東西了)。 身念住也很適合現代人的性行(見1.3.1.4.1節,適合不同人修的念住所緣)。觀照粗細 的動作比其他身念住容易察覺隱藏在色身的苦。(佛說明覺色身的動作,身苦就無以遁形 。) 十四種身念住之中,只有三種真正毗婆奢那的修持法:粗和細的動作以及身體組成物的觀 照。 3)如理作意和覺察 加上以上的各點,有兩種要素有助於修行如理作意(即必須知道做任何事情的原因並防 止煩惱)以及覺察(即知道目前修得對或錯)。具足這兩種要素的正確修法可以生起明覺 (精進、正念、正知)最後導致涅槃並滅苦。 4)修行所緣 這種修法的所緣是粗和細的動作(細的動作是幫助粗的動作順利進行的一些小動作,也就 是改變姿勢)。真正的毗婆奢那修法具足三心:精進、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和覺察只是輔 助而已。 修毗婆奢那主要的任務就是斷除貪和瞋(細節見第二篇,實修部分)。 適合不同人的念住所緣 人分為:適合的所緣 1.愛強(執於欲樂)-慧鈍:身 2.愛強(執於欲樂)-慧利:受 3.見強(執心為常)-慧鈍:心 4.見強(執身心為我)-慧利:法 1.愛用身念住,因為身容易觀照,而且因為身是不淨、可厭的,因此觀身可以改變執身為 淨的邪見(顛倒妄想:(a)執身為淨。(b)執身心是樂。(c)執身心為常。(d)執身心是我。 ) 2.改變執身心為樂的邪見。 3.改變執身心為常的邪見。 4.改變執身心為我的邪見。〕 5)修行的助緣(有利於斷煩惱的條件) 1.住處的助緣:安靜而且不屬於任何人的,因此沒有執著的煩惱。 2.法的助緣:也就是適合修行者的性行:如愛強慧鈍的人適合修身念住。 3.師長的助緣:教法必須導向滅苦,而且要從四念住的理論學起,所以修行者知道自己 所修是真正的毗婆奢那修法。實修的方法要可以見-實相-(第一階智:名色分別智) 。老師要開放給學生問問題,才能解除學生修行上可能產生的疑惑。 4.食物的助緣:衛生、健康而且不用太豐富的食物。並準備給個別的修行者任何必要的 食物限制。 佛陀說如果住處和食物都很好但無法見法,修行者應該離開那個地方;如果住處和食物都 不好但可以見道,修行者應該待在那個地方。即使有人想要趕他走,他都要待在條件適合 於見法的地方。 5.天氣應該要不太熱也不太冷的地方。 6)正確的修法(四念住) 根據佛陀說,正確的修法: 1.可以導致去除對身心的執著。 2.可以導致無執。 3.去除煩惱。 4.完全去除貪欲。 5.可以獲得正確的知見或道路。 6.可以體證四聖諦。 7.導向涅槃(滅)。 關於第6項,當婆羅門帕塔帕達向佛陀問道,為什麼佛陀拒絕回答宇宙是否永恆的問題, 而講說四聖諦時,佛陀說:「帕塔帕達,因為那個問題(四聖諦)是比較有益,是關係到 法的,能引導正確的行為,能離貪欲,能令心平靜,能認知、深觀更高層次的道,能導向 涅槃,因此,帕塔帕達,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對那個問題作進一步的陳述的原因。」(長部 尼柯耶,戒蘊品) 摘自以下網頁 http://www.insights.org.tw/xoops/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7 &fullscreen=&bdsn=349 縮網址 http://0rz.tw/363MB 與各位分享 阿彌陀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hitong 來自: 134.208.4.81 (03/13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