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問題十 問:布施時思惟無常、苦、無我,能讓布施者更接近道、果,這講法正確嗎? 答:有些人教導說,在布施之時,應該思惟「施者」、「受者」及「施物」的三共相—— 即無常、苦、無我——,如此所獲得的功德才能與「與智相應」。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教導 ,是因為他們對於《殊勝義注》裡關於如何才能令「布施」成為「修所成善」一事,有 所困惑。該注釋書提及,怎樣思惟「布施」,是「趨向『滅』的、趨向『盡』的」。其實 如此的思惟應是在布施之後才進行,不是在布施之時或之前。事實上,這不是要令「善」 變成「與智相應」,而是要人們修習毗婆舍那以獲得「毗婆舍那善」。如果需要思惟三相 ,以便令所行之善「與智相應」,那麼,在無佛陀教法的時代,與智相應的「善」便完全 不存在了,然而,這是不合理的。 再者,沒有證據顯示,菩薩在布施時思惟了三相。究實而言,佛陀未曾要人在布施時思惟 三相;佛陀教導的是,受施者愈有德行,施者所得的利益就愈大。所以,就布施而言,重 要的是要考慮受施者的德行。如果布施者真的思惟受施者的三相,那麼他就無法辨別哪一 位受施者值得接受布施,哪一位不值得了。如此,找不到值得布施的有德行之人,布施之 善就不強, 其利益也就不大了。 有人也許會說:如果在布施時思惟三相,會使布施者更近道、果,不是嗎?如果真的是修 習毗婆舍那,那麼,是的!這句話便是正確的。但是,全心修習毗婆舍那以更接近道、果 ,會比花錢布施,作「不自然的毗婆舍那」,來得更好、更讓人接近道、果。布施的目的 ,不是要修習毗婆舍那,而是要獲得布施的利益。這就是為何佛陀說「布施僧團,有大果 報」,奉勸人們布施給值得受施的人的原因所在。為了讓我們對布施持有正確態度,佛陀 教導我們相信業與因果來行布施,而非教導我們在布施時思惟無常、苦、無我三相。 在毘舍佉的故事裡,顯然她僅得考慮受施者的功德,像是預流、一來、不還及阿羅漢,而 未思惟三相。如此思惟受施者的功德時,她生起了喜、悅,接著修習五根、五力及七覺支 。如果布施時思惟三相是更好的,那麼她應會思惟受施比丘的死亡:「他們滅盡了、亡盡 了」;又如果毘舍佉不懂得要這樣做,佛陀那時也應會教她如此做才是。 (◎摘自《緣起講記》) 問題十一 問:初修毗婆舍那時,就能看到無常、苦、無我嗎? 答:「觀乘者」的修行方式是這樣的: 在此教法中,有的人未先令奢摩他定生起,便觀照五取蘊的無常、苦、無我。 這是(純粹的) 毗婆舍那 。 如上述,禪修者未令奢摩他定——近行定、安止定——生起,就先觀察五取蘊的無常、苦 、無我性質。但是,這段文並沒有說,他一開始修,就能夠觀照到無常、苦、無我。其實 ,只要禪修者未離五蓋,心散亂,他就無法體驗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為了淨除五蓋, 他得先依毗婆舍那修行,獲得「剎那定」。在此之後,他才能觀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 獲得「名色辨別智」。此智之後,是「緣攝受智」及「觸知智」。《清淨道論》對此有詳 盡的解釋,但是,注釋書則只是簡略地說:「禪修者觀照五取蘊的無常、苦、無我」。若 禪修者一開始就見到無常、苦、無我,這將違反《清淨道論》的解釋,也會與七清淨的次 第相互衝突。所以,應認為:一開始就見到無常、苦、無我的說法,是錯誤的。 (◎摘自《依聖八支道到涅槃》) 問題十二 問:不觀照當下實際生滅的身、心現象,而只念誦「生、滅」,就能獲得毗婆舍那智嗎? 答:若未親身體驗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不可能真正觀察到無常、苦、無我。譬如,除非 在閃電出現時,看著那閃電,否則你將無法了解閃電如何出現、如何消失,不是嗎?同樣 地,若未在名、色現象出現之時觀照它們,你便見不到無常、苦、無我。所以,結論是, 若只是念誦「生、滅」,而未實際觀照真正在生滅的名色現象,如此並不能讓人真正地洞 察無常、苦、無我。這就是為什麼禪修者應記住,只有觀照當下生滅的名色現象,且體驗 到它們的無常、苦、無我性質時,這樣的觀照才是真正的「毗婆舍那」。 (◎ 摘自《依聖八支道至涅槃》) 問題十三 問:需要依名、色的術語、數目或其形狀,來觀察名、色嗎? 答:禪修者應該要觀照名、色現象。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觀照方法呢?是要說出正確的 術語?還是要詳列名相?或是要看見它們具有某種形狀?不!你不必說出正確的術語,因 為術語完全不重要;也沒有必要需詳列名、色的名相,說這些是名、那些是色,這些是心 、那些是心所。 再者,有些人觀見所緣為細小粒子(particles of dust),事實上,粒子的特徵不外乎是 顏色、觸覺而已。舉例來說,無法觀見聲音為粒子。香、味也是如此。即使可以把這些觀 為某種物質,也無法把心理現象觀為粒子。例如,試著觀「心識」看看,不行,是吧?觀 貪和瞋看看?即便它們實在清楚可知,你仍無法觀它們為粒子。你也不能觀「苦受」[為 粒子],雖然它們真的明顯可知。其實,禪修者應當要觀照的是「所緣的真實本質」—— 禪修者可以從所緣的「相」(特徵)、「味」(作用)、「現起」(顯現的樣態)與「足處」(近 因)來體驗它們。這並不是我個人的主張,而是源自《清淨道論》的說明。當然,有些人也 許對《清淨道論》並不熟悉。但是《攝阿毗達磨義論》的內容,對於任何曾在寺院學習過 的人而言,應就是耳熟能詳、非常明了的了。《攝阿毗達磨義論》說: 依其相、味、現起、足處把握名與色,名為見清淨。 這段文,幾乎每個佛教學生包含小沙彌,都會背誦。我小時候也背過,至今仍然記憶鮮明 。如果你忘了這句話,你可能就會把所緣觀成微小粒子。 問題十四 問:念處指「念」,而念屬「定蘊」。所以「念處」是「奢摩他」,而不是「毗婆舍那」 ,是嗎? 答:有人提出上述的問題,因為他們僅依個人的見解來分析“satipatthana"(念處)這個 字,卻未詳細地查閱《念處經》。事實上,在《念處經》經文的「總說」(uddesa),就明 確提到“sampajano"(「正知」或「明覺」),這就是指智慧。如果你檢視整部經文,你會 檢視到“觀見滅的現象"。若是修習奢摩他,你不會觀察見到現象生、滅,也不會觀察到 現象之間的關連,相反地你只會觀見單一不變的所緣。 再者,你也會檢閱到《念處經》的經文有“anissito ca viharati (無依著而住), na ca kinci loke upadiyati (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這一句經文。唯有修習「毗婆舍那」, 才能見到生與滅,才能對一切事物不執著;「奢摩他」的修習,無法帶來這樣的結果。即 使是述及「奢摩他」的段落,如「安那般那念章」、「厭逆作意章」,其目的也是為了說 明,如何以「奢摩他」為基礎來修習毗婆舍那。像「威儀章」、「明覺章」等純粹談「毗 婆舍那」的段落,就更不用說了。「受隨觀」、「心隨觀」、「法隨觀」等段落,則和「 奢摩他」完全無關,是純粹的毗婆舍那。 (摘自◎《減損經講記》) 問題十五 問:佛陀教導我們觀察「走」為「名、色」嗎? 答:「走的時候,知道在走」。走的時候知道在走,這一點也不困難。的確,這實在太簡 單,而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種佛法實踐。幸虧這是佛陀親自教導的,否則也許會被丟到垃 圾桶裡。雖然如此,有些人仍認為,不應是像經文所說的那樣,應作其他的理解。這就像 寫好的“ T "已無可修正、編輯,卻硬把它的尾巴拉得比一般還長一樣。某些人主張, 如果在行走時觀察「行走」,將會讓威儀姿勢變得很笨拙。同時,他們認為,那也只是觀 「概念法」而非「真實法」。這麼說,無非是把“ T "的尾巴拉得更長了。佛陀所教的, 不需要強加任何的編輯。如果思惟真實法是必要的,那麼佛陀的教導應該會不一樣,也許 他會說:「走時,他知道名與色」。 (◎摘自《聖住經講記》) 問題十六 問:觀出入息時,如何觀算是修奢摩他?如何觀算是修毗婆舍那? 答:不論得禪那與否,若觀察出入息的形狀或方式,便是修奢摩他。若觀察出入息的觸覺 或移動,則是修毗婆舍那。 (◎摘自《如何修習毗婆舍那》) 問題十七 問:如果持續觀察疼痛、熱或僵硬,而不立刻變 換姿勢,算是自我折磨的「苦行」, 是嗎? 答:有人告訴我,某位在家禪修老師說,若因長久維持單一威儀而感到疼痛、熱或僵硬, 就應該改變姿勢,否則就落入「苦行」的極端。這是沒有道理的主張,太過強調「利益正 知」。當你修習毗婆舍那或奢摩他之時,「堪忍的防護」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只有當你持 續地修習,忍耐疼痛,直到無法再忍耐,定力與智慧才會增長。如果你經常改變姿勢,便 沒有機會獲得定力與毗婆舍那智。曾認真修習過的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你必須盡可 能地持續修習,而不要經常改換姿勢。這正是「堪忍的防護」,與「苦行」完全無關,因 為這樣的忍耐不是為了刻意讓自己受苦,而是要培育「堪忍」、「念」、「定」與「毗婆 舍那智」。 事實上,佛陀要禪修者不懈地持續修行不改變姿勢,直到證得阿羅漢。所以,在《根本五 十篇.大葛希迦經》(MN.32)中,佛陀說:「若人跏趺而坐,如是決意:『除非斷盡煩惱, 否則我將不壞此跏趺坐』,則此人能夠照耀葛希迦園林。」所以,若有人教導說,忍耐著 苦受,繼續修習,等同於自我折磨,那麼他們便是在毀謗依教奉行的修行者,毀壞佛陀的 教法。同時,他們也是在破壞正要圓滿定力與觀智的修行者之希望。 所謂「堪忍的防護」是: 諸比丘!於此教法裡,如理審察的比丘堪忍寒、熱,飢渴,蚊、蠅、風、日、昆 蟲所觸,惡說不善之語,亦堪忍身體已生起的劇烈、猛勁、難忍、不可喜、不可 意且致命的苦受。 在上述的《一切漏經》(MN.2)裡,佛陀教導我們,即使是致命的疼痛,也要堪忍。我們應 切記這一點。再者,在注釋書中也提到一些故事,例如羅麻沙那加長老,在整個「安塔拉 達卡」期間,即一年中最後兩個月的年度交替期,他都未曾休息,一直在露地修行。「安 塔羅達卡」期間,據說是下著雪且是一年裡最為寒冷的期間,如同「世邊地獄」一般寒冷 。所以,不應該因為中度等級的疼痛,如硬、熱、癢等,就改變姿勢。你應該耐心地持續 觀照,堅持不改換姿勢。若可能的話,甚至應該奮不顧身命地持續修習。如此,你將能獲 得「堪忍的防護」、「定力」及「毗婆舍那智」。如果疼痛真的變得無法忍受,你可以改 換姿勢,但應該非常仔細地觀照改換姿勢的整個過程,如此,你的念、定、慧才不會被打 斷。 有些人違反佛陀的教導,誤解了「苦行」的意思。在他們的想法裡,費力地修行也成了一 種苦行。他們的詮釋與佛陀的教法,完全相反,因為佛陀明白地教導我們,為了解脫,連 身命都可不顧:「就算身體只留下皮、腱與骨頭,就算肉和血乾涸,我也不停止努力,直 到證得所希求的道、果。」(SN.2.28)佛陀說:「如此下定決意之後,應繼續不懈地修行。 」所以,不應該說這般勇猛的修行,是一種自我折磨的苦行,因為它會帶來定力與毗婆舍 那智。撇開禪修不論,即使是持戒也很費力,然而絕不能將持戒當作苦行,因為它幫助我 們獲得定力與毗婆舍那智。比如說,齋戒時,過午不食對某些人來說有些費力,對年輕人 尤其是如此,不是嗎?但是,不能說那是苦行,因為它能令戒圓滿。 另外,有的人必須費力,才能不殺生、不偷盜等。但是,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分.得 法大經 》(MN.1.314-315)讚歎此種戒行,說這是「現在受苦、未來得益」:「諸比丘!有 人離殺生時受苦與憂,由於不殺生,他受苦與憂(不偷盜等也是如此)。在身壞命終時,他 將生於善趣。諸比丘!這樣修習十善,就是『現在受苦,未來得益』。」所以,任何能幫 助我們培育戒、定、慧的修行,都應被視為是「中道」,而非「苦行」。相反的,任何與 戒、定、慧無關的苦修,則應視為「苦行」。 ( ◎摘自《轉法輪經講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 ※ 編輯: Cid 來自: 140.109.103.226 (08/0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