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問題十八 問:觀樂受將引生貪欲,而觀苦受則等同苦行,所以不應觀苦受,也不應觀樂受,只應觀 不苦不樂受。對嗎? 答:雖是修習毗婆舍那,卻有一些人主張,觀樂受會引生貪欲,觀苦受等同苦行,所以不 應觀苦、樂受,僅應觀察捨受。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沒有絲毫的教證。佛陀在《大念處 經》明確地說,所有的感受,皆應觀察: 感到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樂受」; 感到苦受時,他了知:「我感到苦受」。 還有許多經典提供類似的教證,說明禪修者應當觀照各種的感受: 依於眼觸所生的受——或樂、或苦、或不苦不 樂——, 應如實了知彼為無常。(SN.4.80-81) 所以,結論是,任何屬於五取蘊的現象,皆可做為觀照的所緣。 (◎摘自《轉法輪經講記》) 問題十九 問:密集禪修時,以怪異的方式躺在地上或於地上打滾,和證悟有關係嗎? 答:在進入禪那期間,身體姿勢會固定不動,能夠持續兩、三個小時乃至更久。所以,入 禪那者可以毫無動搖地保持坐姿一整天或一整夜。我們要牢記這一點。有些人認為,密集 禪修時,若以怪異的方式躺在地上或於地上打滾,和開悟有關係。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 「禪那」以及「道、果安止」,能令禪修者維持原來的坐姿或站姿,令之固定不動。注釋 書明確地說:「安止定維持威儀」(《攝阿毗達磨義論》)。所以,依據巴利典籍,結論應 該是,密集禪修時,以怪異的方式躺在地上或於地上打滾,與證悟完全無干。 問題二十 問:學習時的「想」,和觀照時的「念」,有何差別? 答:「想」(sanna),是將所緣印入記憶之中;「念」(sati),是純粹地覺察所緣的自相與 三共相,而未記住或分別它們的影相等等。但是,「念」的字面義,是「記憶」,所以也 譯為“noting"[記下、留意]。「念」只是觀察當下生起的所緣,以便能如實了知它們 。 所以,雖然在字義上,「念」與「想」聽起來很類似,但實際上並不相同。 (◎摘自《無我相經講記》 ) 問題二十一 問:觀察腹部的起伏,符合佛陀的教導嗎? 答:腹部起伏是由色法所構成,因此乃屬於「色蘊」。從「十二處」來談,它歸屬於「觸 處」。在十八界中,則是屬於「觸界」。依四大來說,它主要是「風大」的顯現。從四聖 諦來談,它是「苦諦」。所以,約究竟法而言,腹部起伏,屬「色蘊」、「觸處」、「觸 界」、「風界」及「苦諦」,能做為毗婆舍那的所緣,讓人依佛陀的教導而體證無常、苦 、無我三相。 (◎摘自《大念處經緬文譯注》) (亦參考問題二十六、二十七) 問題二十二 問:佛陀藉由出入息念而成佛,是嗎? 答:菩薩觀見三界內外一切法之生、滅,藉此修習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說: 觀五取蘊的生滅而住。(DN.2.35) 菩薩觀五取蘊生滅,依序引發諸毗婆舍那智,接著,先以「預流道」,證知涅槃。其後, 他以同樣的方式修習毗婆舍那,並藉由「一來道」證知涅槃。再者,他又繼續修習毗婆舍 那,再依「不還道」證知涅槃。然後,他又繼續修毗婆舍那,以稱為「漏盡智」的「阿羅 漢道」證知涅槃,成為具備「一切知智」的佛陀。 問題二十三 問:禪修者有可能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的名色現象嗎? 答:《上分五十篇.隨足經》的注釋書及疏鈔,明確地說,就佛弟子的毗婆舍那修行而言 ,重要的是自身的名色,其餘的,可以只藉由推論來了知。所以,親自體驗自身的身心現 象,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的身心現象之中,屬於未來的,因為尚未發生,所以無法如實地被體驗。屬於過去的 ,如過去世的名色,也無法被如實地體驗,而只能藉由推理來了知。就算在此世裡,過去 幾年、幾個月或幾天前發生的名色,也很難被如實體驗。事實上,即使前一個小時的名色 ,也很難見其真實法,因為常人在見、聽、聞、觸到所緣之後沒多久,就會有「我」、「 他」、「男人」或「女人」等概念生起。 所以,我們應該依據《一夜賢善經》(Bhaddekaratta Sutta)所說: 應於現在法,處處作觀察。 只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來修習毗婆舍那。依據《念處經》的「走時,知走」等,禪修者 應觀照當下的「行」、「住」、「坐」、「臥」等。 我們詳細說明這一段,是因為《無我相經》首先提到「過去」,人們也許會因此產生是否 應先觀過去名、色的疑惑。 (◎摘自《無我相經講記》) 問題二十四 問:以念誦、思惟:「色無常、色無常」的方式來修行,這樣恰當嗎? 答:若有人誦念、思惟“色無常、色無常",用這樣的方法來修行,如此,他所用的術語 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有人問他,他思惟什麼是無常?或者他指什麼是無常?那麼, 答案將只是名稱與文字而已。還有許多其他的問題,譬如:觀的是什麼?是過去的?是未 來的?還是現在的?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答案將是模糊不清。如果他回答是「內在的 」,那麼是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是頭?是身?是四肢?是皮膚?是肌肉?是腸子?是肝? 或是其他?他的回答將只不過是名稱或文字而已。「anicca」(無常),他一直思惟、重覆 地思惟, 但只是「念誦」而已,沒有別的了。 問題二十五 問:為何不教禪修者出入息念[以修習毗婆舍那]? 答:我個人的看法是,出入息念,雖然也可以用來修習毗婆舍那,了知其中的風大(色)及 能知的心(名)。但是,在《清淨道論》中,十四種身隨觀,被分為兩類:奢摩他及毗婆舍 那,而「出入息念」被歸到「奢摩他修行」: 四威儀章、四明覺章及界作意章,此三章乃就「毗婆舍那」而說。…… …出入息章及厭逆作意章,此兩章乃就「定」而說。 如此,《清淨道論》明確地把「出入息念」歸為「奢摩他修行」。如果我用出入息念來教 導禪修者修習毗婆舍那,別人也許會依《清淨道論》來責難我們,說我們所教導的,是奢 摩他而非毗婆舍那。那時,我不可能堅持要與《清淨道論》相衝突,說自己是在教導毗婆 舍那。這就是為何我不教導禪修者用出入息念來修習毗婆舍那的原因。但是,如果禪修者 堅持的話,我也允許他觀照出入息。我未曾拒絕過。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清淨道論》與《無礙解道》都明確地說,當你修出入息念時,心應 只專注在鼻孔處,不要跟著呼吸進出。這麼做的目的,是想獲得近行定或禪那定。但是, 就毗婆舍那而言,所緣是不限於某一點的。如果我們教導禪修者去觀照觸覺、妄想或見、 聞等現象,那麼,這樣的教導,將與《清淨道論》及《無礙解道》有所扞格,也將因此而 受到他人 的責難。我希望,以上的回答,釐清了我何以不教禪 修者用出入息念來修毗婆 舍那的原因。 (◎摘自《馬陸迦子經講記》) 問題二十六 問:觀腹部起伏,這樣的方法未偏離佛典嗎? 答:有數千個教證可證明,觀照腹部起伏,並未偏離佛典,如《入處相應》等。經文明確 地說,若未能觀照在六根門生起的現象,煩惱將會生起;唯有當禪修者觀照它們並了知其 真實本質之後,他才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有關這一點,在《馬陸迦子經》(SN.4.72) 中就有清楚的說明。在該經中,你也會看到,未曾遇見的所緣並不會引發煩惱;實際遇到 的所緣,才會引發煩惱。 再者,《念處經》更是直接地提及觀察四界。當禪修者觀照腹部起伏時,顯著的大種,是 風界;觀照腹部起伏,當然就是「界作意」。如同佛陀所教導的:「走時,他知道在走」 一樣,我也不使用術語,只使用日常生活用語,來指示禪修的所緣。這樣觀察後,當禪修 者的定力與慧力成熟時,他將會發現所緣的真實本質,如堅硬、移動等等,生起之後又滅 去。 另外,觀腹部起伏,也符合《念處經》的〈入處隨觀章〉,此章教導:“他了知身,也了 知所觸"。這一部經,提到如何觀照身體的觸覺、觸點及其中所含的色法。所以,觀腹部 起伏,符合巴利佛典,從未有所偏離。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除了四威儀以外[它在此經 的另一段經文],任何顯著的身體活動,也都應被觀照,以符合巴利經文:“身體怎樣子 擺放,就按那樣子了知它"。如果禪修者對觀腹部起伏的用語不甚滿意,堅持要使用《念 處經》裡的「用語」,那麼的話,我們會教他在坐時,持續觀照「坐」、「坐」;在站時 觀照「站」、「站」;在躺下時,觀照「躺」、「躺」。但是,我們不教導禪修者觀照出 入息,以免和《清淨道論》、《念處經》的注釋等巴利文獻相衝突。這兩部注釋書說,出 入息念是用以修習禪那的方法,得禪那之後再修習毗婆舍那。不過,若禪修者堅持,我也 允許他觀照出入息,我不會反對。 (◎摘自《馬陸迦子經講記》) 問題二十七 問:觀照腹部起伏,算是「奢摩他修行」嗎? 答:腹部起伏,包含在六種風界之一——被稱作“出息入息"的「風界」之中。事實上, 廣義而言,腹部起伏可歸於四種風界,即「肢體循環風」、「出息入息風」、「腹內風」 及「[內在的]一般風」。 因為「腹部起伏」與「出息、入息」有關,且是「出息、入息」所導致的結果,因此也可 把它歸到「出息入息」。但是,我並未說觀察腹部起伏即是「安那般那念」,因為,依據 《無礙解道》及《清淨道論》,修安那般那時,禪修者應將心專注於通過鼻孔與嘴唇上方 的氣息。所以,雖然禪修者觀照進入腹部的出、入息,但這並不是「安那般那念」,而是 屬「界分別觀」,因為任何可被執取的界,若內、若外,皆可做為修習毗婆舍那時被觀察 的所緣。 (◎摘自《大念處經緬文譯注》) 問題二十八 問:《念處經》說,禪修者應觀照「出入息」,看清它的開始、中間及結束,但《無礙解 道》說,看出入息時跟著它的開始、中間及結束,會使定力退失。為何這兩部經互相矛盾 呢? 答:《念處經》說:「覺知整個[出入息]身」。《念處經注釋書》說:「看清其開始、 中間及結束」。《清淨道論》說:「禪修者不應依初、中、後而作意,應依『觸』及『住 』(守在鼻端)而作意」。 依據上述的經文及注釋書,將心專注於鼻端,才能修得奢摩他定;如果跟著呼吸進出鼻孔 ,心會變得散亂。事實上,守住鼻端的目的,是要修得「奢摩他定」。若是在修習「毗婆 舍那」,應如經文所說的:“應知一切”,也就是,於任何處生起的色法,皆應觀照。 (◎摘自〈敬答孫達拉長老〉) 問題二十九 問:觀察腹部起伏、肢體的伸屈等,只是在觀概念知識,而不是在觀究竟法。是嗎? 答:有些未曾密集禪修的人說:如果觀照「彎曲與伸直」,會產生手的形狀或方式的妄覺 ;觀照「左腳、右腳」會產生腳的概念,並且走起路來會變得很怪異;觀照腹部起伏,則 會讓人想到腹部的形狀。他們的話,對初學者而言或許還算正確。但是,若說一直只有概 念出現,這就不正確了。在剛開始練習時,禪修者會是一會兒見到概念、一會兒見到真實 法——如「移動」或「推動」的感覺。另外,有些老師教導學生應只觀「移動」,可是, 初學者很難只見到「移動」。初始學習時,無法完全避免概念法的介入。 一個可行的方法,是使用日常用語,藉助「概念」來幫助觀照。所以,佛陀自己在說法時 ,也使用日常用語:「走時,了知在走」、「彎曲、伸直」等等。佛陀教導禪修時,沒有 使用究竟法的用語,像是「了知硬」、「了知移動」等等。雖然禪修者是運用日常用語如 彎曲、伸直等,但是,當他定力與念力成熟時,他將會超越形狀或方式,觀察到真實本質 ,如硬、移動等等。 (◎摘自《內觀基礎》) 問題三十 問:「禪修者作做任何動作時,都要像生病的人一樣,緩慢而溫和」,這一點很重要嗎? 答:禪修者,即使有好的眼力,行動也應如盲眼之人;即使有好的聽力,也應像耳聾之人 ;即使有好辯才,也應如啞口的傻子;即使身強體壯,也應如體弱之人。《長老偈》和《 彌蘭陀王問經》這麼說: 雖然有好眼力,但舉止像是個盲人(指不應去注意業處以外的所緣)。儘管有好聽 力,舉止像是聾人。雖然有智慧,能侃侃而談,舉止卻像是啞口的愚人。盡管有 力量,卻像是體弱之人。需要身體保持不動的時候,則像是躺著完全不動的死屍 一般。 禪修者的動作,應像羸弱的病人。身體健康的人起身時,快速而急促。但體弱的病人就不 會這樣,他們動作緩慢、溫和。背痛的人也是如此,緩慢溫和地起身,以免背痛發作。 正在禪修的行者也應如此,必須緩慢、溫和地移動身體,只有這樣,他的正念、定力及慧 力才會進步。因此,請緩慢、溫和地移動。起身時,禪修者必須像病人一樣,同時觀照: 「起、起」。這樣還不夠。禪修者雖然有眼睛,但應像看不見的盲人一般。耳聽,也是如 此。禪修時,禪修者所關心的,就是保持觀照。看見什麼、聽到什麼,不是他應關心的事 。所以,無論他見到或聽到什麼奇怪或特別的事,他都應像是沒看到、沒聽到一樣,只是 緊密地觀照。 移動身體時,禪修者應緩慢地移動,像是羸弱的病人,慢慢地移動手、腳,慢慢地彎曲或 伸展四肢,慢慢地低下頭、抬起頭。 (◎摘自《迅捷經講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 ※ 編輯: Cid 來自: 140.109.103.226 (08/04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