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安那般念中四念處的修習 -------------------------------------------------------------------------------- 性空法師主講 釋晤通.釋圓昕.釋見譔整理 -------------------------------------------------------------------------------- 前言 安般念中「身念處」的修習  安般念中「受念處」的修習  安般念中「心念處」的修習 安般念中「法念處」的修習 總結四念處   n 前言 ñ   在三藏經典裡,記載著佛陀安那般那念的教導,如《中阿含經》的《安那般經》,就 有提到十六種練習;律藏裡與安那般那念有關的說明,也是十六種練習。在安那般那十六 種練習中,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的修習,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同時包含止與觀 的修習,只有第四部分──法念處,是觀的修習,完全屬於真的相的修習。真的相是指自 相或共相,依照阿毗達摩的說法,只有究竟法有真的相,有相、作用、近因的分別,而所 有不屬於究竟法的所緣都沒有真的相。修觀時,持續不斷專注的所緣是真的相,若修禪定 ,則專注的對象是一種概念,並非真的相,概念法沒有真的相。安那般那念中身念處的修 習,特別強調定的修習,即以身念處來入禪定,然後再以此定來修觀。   佛說修安那般那念,能夠成就四念處;成就四念處的修行,就能夠成就七覺支;成就 七覺支,能夠成就智慧與解脫。依照三藏經典的註解,佛修安般念成就禪定自在後,便成 就四念處,成就四念處後又成就七覺支,成就七覺支後,即開悟成道。佛是依此次第修習 而開悟的。 n 安般念中「身念處」的修習 ñ   《清淨道論》中提到,安般念的第一部分的四種練習是「(一)出息長時,知『我出 息長』,或者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二)出息短時,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 短時,知『我入息短』。(三)『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 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學。」 〔以智慧引導長息〕   修安般念的身念處,首先要注意息的出,然後注意息的入,再注意息的出、入。剛開 始,呼吸的入與出兩者,那個會出現較明顯的情況,每個人都不大相同,我個人認為入息 會比較明顯,因為入息時,我們會用一點力量,將空氣吸入身體內,而出息就比較自然, 無須怎麼費力。生命的延續必須依靠入息,如果沒有入息,生命很快就會結束,由於入息 比較容易看得到,所以我們平常也比較容易執著於是否有入息,而較不執著於出息。   我們不要刻意壓迫短的息變成長的息,或只希望長息出現,而不要短息,必須透過禪 定與智慧,來調整息的長短,讓長的息自然出現。如果有正念、禪定與輕安,那麼息自然 會變長。可以利用九種調整長出息與入息的方法(註一),幫助息能自然變長,絕不是去 壓迫短的息。奢摩他的精髓,即是身心的輕安,在身心輕安的情況下,息自然會變長。當 身心出現快樂時,表示開始遠離粗的煩惱,遠離了粗的煩惱,喜悅就會出現,由於喜悅, 出入息自然會比之前更微細。接著,要有捨,也就是如法檢查,不要執著喜悅,繼續用智 慧觀察所緣。這裡的捨是指行蘊的行捨(tatramajjhattata),而非受蘊的受捨( upekkhavedana)。所有的善心都有行捨,所有的禪定也都有行捨。   禪修者一定要用智慧來調整息,而不是用壓迫息的方式:「我要長的出息,我要長的 入息。」不是這樣,必須透過智慧,因為智慧引導作意,作意引導心來讓息變長。若能以 智慧了解長息對修行的好處,我們的智慧自然會分別長息是慢的息,幫助息轉向長的息, 當轉成長息時,它會變得更微細,因此,我們需要藉由長的息來作為發展定的基礎。 〔長息益於安般念的修習〕   息的長短與定的深淺有關。「長」在這裏是指時間的長,也可說是慢,息長是因為它 的速度慢,息短是因為它的速度快。能夠有長的入息與出息,對修行與身心而言是比較好 的,其益處有二: (一)長息比較容易觀察整個息的過程。對初學者來說,必須藉著長息才能清楚地分別息 的開始、中間與結束,老參則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看到整個息的過程。 (二)有長的呼吸表示身體處於較佳的情況,而短的呼吸則相反。在定中,息會愈來愈長 ,須習慣長的息。長息除了與身體有關外,也與敏感、機警的心有關,因為身、心是相應 法,所以,身機警、敏感,心也變得機警、敏感,當我們的心變得敏感、機警時,息自然 會變長。這就是我們為何要了解長息對修安般念有益處的目的。但是有些禪修者在禪修時 ,出入息會突然變得短促,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害怕,這是自然的現象。 〔「覺知全身我出息」及「覺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學〕   身念處的第三個練習是「知一切身,我出息、入息」,即覺知出入息初、中、後的整 個氣息。依照作意規定中「數息」、「隨逐」、「觸」的方法持續練習,將可以連續不斷 地看到息的整個過程。一旦觀出入息成為習慣,不只打坐時,連走路、做活動,都可以看 到息的整個過程,這是習慣的力量。若能依《清淨道論》九種了知長時、短時出入息的方 法繼續用功,作意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微細,心與對象也會變得越來越微細,微細的心觀察 微細的對象。因此,在「覺知一切身,我出息、入息」的階段繼續用功,禪相便可能會出 現,而漸漸達到近行定。 〔以「安息身行出息入息」入禪定〕   修安般念身念處的最後一項是「安息身行我入息出息」,這是說明入禪定的過程。由 於心與所緣相互影響,當禪修者的心變得微細,則察覺到的所緣也變得微細;若心粗重則 察覺到的所緣也是粗重,此時看不到微細的所緣。所以,愈高的禪定,所緣愈微細,若修 習安般念,則息也會愈微細。在《清淨道論》裡有個很好的譬喻,如敲擊東西時,若我們 沒有定力,那麼只會聽到粗的聲音,若有定力,就能分別聲音粗與細,能夠聽到較微細的 聲音。修行的過程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的心有粗的煩惱,則所見的對象也比較粗,如果我 們心的煩惱較微細時,則對象也會隨之變得更微細,且因對象變得微細,更能進一步看到 愈來愈細的煩惱。若能去掉煩惱,那麼所緣將變得更微細。禪定能增強心的敏感度,定好 比放大鏡,透過放大鏡觀察某個對象時,更能分別它的細節。在安息身行近行定階段,五 種禪支變得明顯,進入安止定時,即能不斷地專注於所緣。   在安息身行的過程入初禪時,最重要的心所為尋、伺。尋有尋求、思考的意思。在《 清淨道論》裡,解說尋的相是令心專注於所緣,意思是以拉的力量來引導心投向目標;作 用是令心接觸、擊觸於所緣,巴利文ahanati有「打」的意思,即連續不斷地打所緣。依 照南傳佛教的經典,心的依處是有分心,在阿毗達摩的說法中,心的依處是心所依處,它 的位置在心臟裡面的血。然而,依照北傳佛教的看法,心的所依是過去的心,他們認為色 不能成為心的依處。南傳的說法中,尋的近因即是所緣、心所依處、觸。由於初禪中尋、 伺兩個心所,能使微細的心持續不斷地專注、作意在一個所緣(似相),而不會丟掉所緣 。修安般念時,若心能超過一個小時不丟掉所緣,讓心留在似相,就會變成禪定。所以, 尋、伺是入禪定的重要條件。   初入初禪時,會覺得像到天堂一般,非常地快樂,可是當修了一段時間之後,會感到 「尋」的苦,因為尋會令心不斷撞擊所緣。尋在近行定時,會變成一股明顯的拉力,尤其 在安止定時,這股拉力會變得更明顯,所以禪定發達的人,入初禪後會馬上發現尋所產生 的苦。這時若看到尋是禪定的煩惱,便可以練習入第二禪。   在第二禪中,已沒有尋與伺,但要如何入禪定呢?在入初禪時,已經習慣於所緣,所 以練習入第二禪時,則無須再培養尋、伺,很快地便可以從初禪進入第二禪,再從第二禪 進入第三禪,從第三禪入第四禪,這中間的速度是不可思議的。 〔身念處的止與觀〕   在修安般念身念處時,有兩個部分。第一是身念處的「止」,止的所緣是息的概念, 要清楚看到入息、出息的身,息身是心生的九法色聚,以息的概念為對象。   第二是修身念處的「觀」,則轉換所緣為四大,觀息的三種身(出入息身、業生身、 名身),這才開始修觀(vipassana)。如何修觀?bata是智的所緣,智的所緣是名色。 修身念處的觀,是修對名色的了解,例如《念處經》(satipatthana sutta)說明修身念 處的道理,先說明入息、出息(assasa-passasa)的修法,再觀察四界、四諦等,這些都 與名色的了解有關。好比舉手時,心先生起舉手的念頭,才有舉手的動作,手是色,心是 分別名色。bata是智的所緣,智慧是vipassana心,以vipassana心來了解名色。如果所緣 是名色,vipassana citta是轉向觀察名色,名是心、心所;色是四大、四大所造色,不 是概念,這即是修觀身念處。   修觀時,轉向的所緣、速行心的所緣都是名色,沒有我、沒有桌子等等,因為要分別 心生的色、分別業生的色,它們變成vipassana citta,這才是真正的所緣,不是息的概 念。若不用這種所緣,則不是在修觀,不是在修智的所緣,要了解智的所緣應該觀察究竟 法,不是觀察概念。以禪定專注在息時,息的色像一粒一粒的奶粉;若用禪定看身體,身 體也會分解成很多很多的顆粒,所以《清淨道論》說明色的「味」(作用)是vikirana, 有散布、分散的意思,因為色聚像散布的很多顆粒,它是由業生、心生、時節生、食生的 色聚組成。   若修安般念只專注在鼻孔外的出入息,是不易分別業生、心生、時節生、食生的色聚 ,必須以四界分別觀來觀察,但修四大不一定要離開息。依《清淨道論》的說法,先數息 、隨息,雖說隨息是從臍開始,但若有禪定,那麼從腳到頭都有息,息是散布在整個身體 的。如果身體很敏感,則可感覺到整個身體在吸氣與吐氣。雖然只專注在鼻孔的呼吸,但 仍可看到整個身體吸氣、吐氣。   修四大時,要先看清楚「淨色」,真正的眼根是眼淨色,其他的色只是資糧而已,淨 色散布在整個身體裡,它是透明的。有禪定的人能很清楚地看到心依處,心依處是比較暗 的,其他的淨色比較亮。眼睛裡敏感的部分是淨色,耳朵裡敏感的部分是淨色,只是小部 分而已,其他的色則不敏感,身根的淨色則是散布在身體各處。初學者能用四大看到業生 、心生、時節生、食生不同的色。若能分解聚集的淨色,則能看到極微的色聚。當我們以 禪定看呼吸,息還未分解成顆粒狀時,仍看不到不同的色聚。若能看到不同的色聚是由一 粒粒的色聚所組成,那時就很容易了解息身的無常。   修分別名色時,心轉向色,若能看到息是一粒粒的,將容易看到地、水、火、風連續 不斷改變的過程。色處於連續不斷破壞的過程,而觀色散布與破壞過程的是心。   若要徹底分析色聚裡的究竟法還是要修四大,因為修安般念時,究竟法並不明顯。修 觀身念處時,目標是注意名色,所緣已不是概念,而是真的息,是不斷改變的息,而觀這 個連續不斷改變的息的心也是無常的。 n 安般念中「受念處」的修習 ñ   經文:「(五)覺知喜……(六)覺知樂……(七)覺知心行……(八)覺知安息心 行……」 〔喜與喜悅的分別〕   這裡先要說明的,喜悅(pamojja)與喜(piti)是不一樣,喜悅是喜的條件。如《 長部》中的《大緣經》,它說明修行的過程,即入定與實現道的過程。經文提到因有生, 所以有苦。因生而有這個身體,所以在苦中。有生就有苦,生緣苦。因了解苦,所以有信 ,信是所有修行的條件,沒有信就無法修行,經由修行才能解脫,沒有修行就不能解脫。   有信才有喜悅,喜悅可以說是真的快樂,修行的快樂。喜一定是善的,因有法欲,才 能夠實現法喜。有喜悅,才有喜。喜就是法喜的意思,是七覺支之一,有法喜才能夠成道 ,沒有法喜就無法成道,有法喜才不會找與貪有關的快樂,因喜能夠去掉比較粗的煩惱。   有生就有苦,因了解苦而有信;因信而有喜悅;因喜悅而有喜;因有喜,所以有輕安 ;因有輕安,所以有定;因有定,所以有如實觀;因有如實觀,所以有厭離;因厭離,所 以無貪;因無貪所以得到解脫;因有解脫,就可以證得解脫知見。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修習第二種四法的過程〕 ◎ 覺知喜,我出息、入息   受念處的第一個練習是「覺知喜(pitipatisajvedi),我入息、出息」,也就是安 般念十六事的第五項。若要修受念處,一定先要入初禪、第二禪,因初禪、第二禪皆有喜 。在初禪、第二禪的練習叫做「覺知喜,我入息、出息」,若留在禪定中,則受不改變。 而初禪與第二禪的喜是不一樣的,若初禪、第二禪的喜改變很快,就可以看到喜成為觀的 對象,以及受的變化無常性。初禪、第二禪的喜是因為有「所緣」——似相而產生,沒有 似相則沒有禪定的喜,若改變所緣,那麼禪定的喜也不見了。 ◎ 覺知樂,我出息、入息   受念處的第二個練習是「覺知樂(sukhapatisajvedi)」,初禪、第二、第三禪都有 喜受(somanassa)。修止時,不改變所緣,但修觀時,從初禪到第二禪,從第二禪到第 三禪,再從第三禪到第二禪,第二禪到初禪,從初禪到欲界,再從欲界到初、二、三禪定 ,之間的所緣改變很快。所緣改變得愈快,愈能看清楚樂受的無常,而不會執著樂受。用 禪定敏感的心,觀「樂」的無常,更容易徹底了解。 ◎ 覺知心行,我出息、入息   受念處的第三個練習是「覺知心行(cittasavkhara)」,心行通常是指受與想,因 為修受念處的緣故,所以特別指受。要如何修呢?從初禪到第二、三、四禪,再從第四禪 到初禪,改變所緣愈快愈好,也就是入欲界近行定,接著入色界初禪到第四禪,每一禪定 的受都不同,從中便能看到受的無常。 ◎ 覺知安息心行,我出息、入息   受念處的第四個練習是「覺知安息心行」,要如何修呢?先從欲界開始,欲界的受比 初禪的受粗;初禪的受比第二禪的粗,因為初禪有尋有伺;第三禪的受比第二禪的細,因 為第三禪已沒有喜;第四禪的受最微細。 〔受念處的「止」與「觀」〕   修受念處有兩個部分,其中,修止時,入初禪觀息,所緣不改變,心不改變,是同樣 的心與息,且都是用初禪的五種禪支與其他的心所。修觀時,所緣改變,從欲界到初禪, 從初禪到第二禪,從第二禪到初禪,從初禪到欲界,再從欲界到初禪,從初禪到第二禪, 則可以清楚觀喜的改變。   修受念處時,要特別注意受,若所緣不改變,則受會逐漸穩定;若改變所緣,且用禪 定、敏感、智慧的心,看受的變化,則能徹底了解受的無常。有微細的心則有微細的受, 粗的心相應於粗的受。   禪定的喜受的出現是依靠所緣,若沒有所緣,則喜受也不會生起。如《清淨道論》中 所舉蛇的譬喻,若要了解蛇,先要知道牠的住處,眼鏡蛇的住處是洞穴,而息的住處是似 相,若如此了解,則觀察息時不會起無明。   修受念處時,目標是了解受是緣起法。一方面看有分心,一方面看對象(所緣),一 方面看受。阿毗達摩講心的依處是意根,如果所緣是色,眼識的生起包含意根、眼根與色 ,若無意根、眼根與色,則眼識不會出現。同樣地,禪定的受也是緣起法,禪定中受的生 起,也一定是有意根、法界(指似相)、意識,才會有受。一定先要看意根(心所依處) ,或者有分心,而意識的所緣是似相。除了注意意根、所緣之外,還要注意受,因有心所 依處與所緣,受才出現。   四念處的受念處是受隨觀(vedana-anupassana),所緣是法界。修受念處時,念的 所緣是受,而修身念處時,念的所緣則是身,身就是息,它是心生的九法色聚。修受念處 要入初禪、二禪,注意意根、所緣(似相)與受。若修止,則所緣(息)不改變;若修觀 ,則改變所緣,也就是觀初禪到第二禪的受,而初禪的喜與第二禪的不同。可以從欲界近 行定的喜開始,從近行定到初禪,從初禪到第二禪,在這過程中能清楚看到喜是緣起法, 是無常的。修觀時,要清楚知道受的相、味、現起與近因。   僅次於色,最粗的行是受,因為身體不敏感,受也不敏感,如果身體敏感,則受也敏 感。安般念的受念處是指受覺,而受是最重要的心行(citta-savkhara),安息心行就是 講安息受。最重要的心行有兩個——受與想。佛教分別五蘊為色、受、想、行、識,事實 上受、想也是心行,所有的心所都是心行,而最重要的心行則是受與想。   受比想粗,所以受的無常比想的無常更容易了解,但它們是同時生起的。心的功能是 分別所緣,這些分別都是依賴心的行——受、想,在分別所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心所還 是受,其生起主要是因有對所緣的「觸」,因為有觸而有受,觸與受同時生起,觸、受、 所緣是在一起的。也正因為受直接碰觸所緣,在受用所緣的過程是「受」來受用,其他心 所則是幫助它受用。《清淨道論》中譬喻「受」為國王,其他「心所」有如廚師,準備好 食物才讓國王受用,「受」知道所緣是可意或不可意。   身體不敏感,則無法了解身體的無常、苦;沒有敏感的身心,也無法徹底了解受的無 常、苦。要先安息心行——受,才能徹底了解它們的無常、苦。若了解微細的受,則不會 執著粗的受,有微細的受,很快能了解無常、苦、無我。 〔觀受無常〕   若從初禪到第二禪,第二禪到第三禪,第三禪到第四禪的轉換很快,則能看到各禪中 的受的轉變,並在此過程中看到受是苦。不但「止」中有輕安,「觀」中也有輕安,而「 觀」的輕安比禪定的輕安明顯。如果從初禪到第四禪的改變很快,輕安會變得很明顯,因 此,用很微細、輕安的身與心修受念處,能明顯看到受的無常、苦。 〔心、息與受的關係〕   《清淨道論》以「風箱」來譬喻業生的身體,「努力」好比心,身體需要心的努力、 用功,才有出入息。修身念處時,若心所作的努力漸小,那麼息會變得愈來愈微細,由於 心愈來愈微細,受也變得愈來愈微細。初禪心的努力比欲界心的努力微細,所以受也微細 ,第三禪的心更微細,在第四禪中已沒有出入息,而受也變得最微細,這是因為心的努力 已很少,所以看不到息。   出入息需要靠心的努力,息是心生的色,需要心的努力才有出入息,若無心的努力, 則沒有出入息,而心與身是相應法,出入息要用身體的力氣,也用心的力氣。欲界中,心 要作較多的努力,拉力較大,在色界則拉力較小。愈高的禪定,拉力愈小,第四禪的拉力 已非常微細至看不到,所以心與受最清淨。受的生起是因為有所緣、有意根、有心的過程 ,所以有受。又受與心在一起,沒有心就沒有受。禪定愈高,息愈微細,身、心與受也微 細。例如欲界的身、心與受最粗,初禪的受比第二禪的受粗。   若修受念處的止,要看所緣——安那般那似相、意根(有分心)、受;若修觀,則要 特別注意受的改變,當禪定(所緣)改變,心與受都改變。受與心的關係非常密切,若心 的努力微小,那麼受也微細。   修受念處是觀欲界到初、第二、第三、第四禪的心與受變得愈來愈微細的過程,修身 念處則是觀息變得愈來愈微細。一個心有一個受,心改變則受也改變。受是因有所緣而生 起,當所緣改變,受會改變;當心改變,受也會改變。總之,徹底的修受念處一定要用禪 定的功德,由於禪定的受是靠所緣,所以當禪定的相變得很清楚,受的作用、現起、功能 也都變得清楚。   心的活動是因為有「所緣」而生起,當所緣改變,心也隨著改變;當所緣微細,心也 變得微細。修禪定時,似相是微細的所緣,因為培養微細的所緣,所以心也微細。或許有 人會說:「是否應該說因為心微細,所以所緣微細?」心與所緣是同時生起,不能分開的 ,是一個過程。心的功能是分別所緣,若心與所緣不在一起,則無此功能。 n 安般念中「心念處」的修習 ñ   經文:「(九)覺知心……(十)令心喜悅……(十一)令心等持……(十二)令心 解脫……。」 〔修習第三種四法的過程〕 ◎ 覺知心,我出息、入息   《清淨道論》中有關心念處第一個練習是「覺知心,我出息、入息」。《大念處經》 說有十六種心,有貪心、無貪心、有瞋心、無瞋心、有無明心、無無明心、有昏沈心、有 掉舉心、發達的心(mahaggata-citta)、不發達的心、有禪定心、無禪定心、有上心、 無上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從最粗到最細的心來說,欲界不善心是最粗的心,比欲界 不善心細的是欲界善心,比欲界善心細的是色界心,比色界心高的是無色界心,比無色界 心高的是出世間心,出世間心即無上心、解脫心,這是最高的心。samahita-citta是有定 的心、得定心,沒有五蓋的心;asamahita-citta 是無定的,它是有昏沉或是掉舉的心。 mahaggata-citta大心、廣大心、上二界心,廣大的心是指色界、無色界心,因為此二界 眾生的心很廣大,而欲界眾生的心不發達。禪定愈高,心愈廣大。修心念處時,在任何時 候都要清楚知道心的狀態,是有煩惱、無煩惱;是禪定心、非禪定心;是解脫心還是無解 脫心。   嚴格地說,依《清淨道論》安般念的解釋,「覺知心」是特別指覺知禪修過程中「心 」的狀態。心念處的心是五蘊中的識蘊,但是識與心所是同時生起的,所以,欲界各種不 善心、善心的心所與初、第二、第三、第四禪的心所不同,因此,欲界的心與四種禪定心 的狀態也不同。 ◎ 令心喜悅,我出息、入息   心念處的第二個練習是「令心喜悅,我出息、入息」,所有的正定都有喜,初禪、第 二禪中因有行喜(piti),所以初禪、第二禪的快樂叫喜樂,第三禪無行喜只有喜受( somanassa),所以稱為安樂。第四禪中雖已沒有喜受,然仍能感到樂——捨樂,這是最 高的清淨的樂。如果我們觀五蘊的無常,也能感到喜悅,此喜悅稱觀的喜。如果我們從欲 界近行定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再從第四禪到第三禪、第二禪、初禪,就有 止與觀兩種喜。   令心喜悅有止與觀兩部分,先入禪定令心喜悅,然後出禪定觀心的無常,而入禪定時 是看不到心的生滅,只有出禪定才能觀心的生滅無常。入禪定再出禪定後,雖然觀心的生 滅時已出禪定,但所觀心的生滅還是禪定心的生滅,所以能夠清楚知道禪定中所有的心法 。在修觀中,觀無常、苦時,通常會覺得無聊、厭煩,此時可以在禪定中休息一下,那觀 會更加敏銳。如此就不會在觀無常、苦的時候,生起厭煩、無聊。 ◎ 令心等持,我出息、入息   心念處的第三個練習是「令心等持,我出息、入息」。samadhana 是等持、定、精神 統一的意思,samadhana-citta也就是把「心所」放在一起,令心不會散亂,在欲界定把 俱生的心法放在一起的功能還不明顯,這是因為有五蓋的障礙。又初禪有尋、伺,第二禪 有喜,第三禪有樂,因此,定的功能並不完全。當在第四禪時,因為已沒有身息、樂,所 以,定功能變得最明顯。在一個心中存在許多俱生的心法,例如受、想、思、作意、尋、 伺、喜、勝解、精進、輕安等心所,如果我們不分別觀這些心法,會誤以為是「我」的心 ;如果能看到一個心裡同時存在許多心法(心所),都有其不同的功能、現起,如此可了 解無我的道理,則心比較不會執著。心與行(savkhara)是不能分開的,心的行是它的心 所。又如果沒有色,則心不會出現,心的生起須靠行與色。   若出現心的活動,它必有「定」,因為專注於所緣,心的活動才會出現。當我們專注 於所緣,此時心與很多心所在一起。若是不善心,則可能含有掉舉的心所,而讓定的功能 減弱。也就是不善心中,定的功能因掉舉蓋的障礙而不明顯,然而心需要定,才會專注在 所緣,所以,所有的心都有定。例如初禪中因為有尋、伺,所以定的功能是不完全的,若 禪定有喜、樂,也會讓定的功能不完全。五禪支中,捨的意思是放棄,禪定中若能捨棄尋 、伺、喜、樂,那麼心將完全清淨,禪定也會變得完全。   第四禪時,定的功能變得最強,因為身行用的力氣已非常少,所以幾乎沒有息的進出 。所有的定都有聚集心所的功能,而所有的心也都有這個功能,但是心若與定不相應的心 法在一起,將使定的功能不明顯。從欲界定到初禪、初禪到第二禪、第二禪到第三禪、第 三禪到第四禪,令心等持的現象在欲界還沒有那麼分明,初禪令心等持的功能沒有第二禪 那麼明顯,只在無色界,定的功能才變得最明顯。   先在禪定裡看心,再出定觀心的無常,而有定的心也是無常、苦,這些都是無常。由 於在第四禪定已去掉所有定的蓋,如尋、伺、喜、樂等,定聚集心所的功能變得最明顯。 如果我們不執著禪定的心,當然不會執著其他的心,所以要用敏感、適合的心(指第四禪 心)來修觀,才能看清楚令心等持的過程,並且從初禪到第四禪不斷反覆練習,觀此修觀 的心也是無常的。 ◎ 令心解脫,我出息、入息 ◎禪定的過程,就是不斷解脫煩惱的過程。   心念處的第四個練習是「令心解脫,我出息、入息」,要修行令心解脫,必先經過令 心等持的過程,先入出第四禪觀無常與苦,然後學習解脫心的課程。   令心解脫的過程也有兩個部分,第一是用「止」的心,第二是用「觀」的心。我們先 用止的智慧來令心解脫。然後用觀的智慧來令心解脫,而止的智慧與觀的智慧不同,所以 ,令心解脫有止的部分,也有觀的部分,先用禪定令心解脫於五蓋、尋、伺等,再用禪定 敏感的心來了解無常。 第一、屬於「止」的解脫:在初禪時,令心解脫於五蓋;第二禪時,令心解脫於尋、 伺;第三禪時,令心解脫於喜;第四禪時,令心解脫於樂,這是屬於止的解脫,主要以定 的功德來令心解脫。 第二、屬於「觀」的解脫:我們觀色的無常,此所觀的心也是無常,這樣能令心解脫 於「常」相。令心解脫於「樂」想,則不會在無常的世界裡尋找快樂。由於令心解脫於「 樂」想,能夠令心解脫於「我」想,不會在苦裡執著有個我。眾生因為不能捨棄「我」見 ,所以不能遠離欲愛,當捨棄我見,去除欲愛,就不會對身體產生執著,進而能了解「滅 」的道理,因為了解「滅」的道理,不會再緣「取」和「有」而輪迴生死。若我們不執著 微細的心,對於微細的心的無常看得很清楚,便不容易執著於粗的心,因為我們特別修觀 微細的心,所以,自然容易觀粗的心。如果我們了解最高禪定的心的無常、苦、無我,那 麼,便容易地了解欲界粗的心的無常、苦、無我。 〔受念處與心念處的差別〕   修受念處是看意根(有分心)、所緣與受,心念處是看意根、所緣與心。有所緣才出 現心路歷程,無所緣則心不出現。又因為有觸,然後出現受與心,心與受一起生起。心的 緣起是什麼?若出現心的運作,那麼一定有「所緣」,一定有「觸」,而且要有意根才有 心的運作,若無意根則無心的運作,心與意根是相互依存的。若無所緣,則無積極的心, 若沒有觸,心的活動也不會出現,這就是心的緣起法。因此,有所緣才有心的路程,無所 緣則無心的路程,除了有「所緣」之外,還要有觸,若沒有觸,也就沒有心的路程。總之 ,在一個心的過程中,一定有受與心,但修受念處時,是注意受;修心念處時,是注意心 ,而它們都是緣起法。 n 安般念中「法念處」的修習 ñ   經文:「(十三)觀無常,我出息、入息(十四)觀離欲,我出息、入息(十五)觀 滅,我出息、入息(十六)觀捨遣,我出息、入息。」 〔以息的觸分別名色〕   安般念的第四部分是法念處,修觀了解心的緣起,必須看意根、所緣與觸。當意根、 所緣出現,則心出現,我們修法念處時,也是用意根、所緣與觸,若沒有所緣就看不到五 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修法念處時,特別要注意觸,透過觸來清楚分別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也就是當觸明顯時,能明顯分別五蘊。受、想、行皆依觸而生起。「觸」是碰在 一起的意思,當「所緣」、「識」、「根」碰在一起就是觸。我們有六種根,所以有六種 觸,以及六種觸所生的受、想、行,所以法念處的修行特別注意觸。心必須依靠名色才能 生起,「名」特別是指受、想、行。身念處強調注意名與色;受念處則強調注意意根、所 緣、受;心念處注意的是意根、所緣與心;法念處強調注意意根、所緣與觸。   修受念處、心念處時,觀受與心的無常,由於清楚看到受與心的無常,所以修觀能很 快成就。法念處修觀的過程,先要分別五蘊,要如何分別它們?若是修安般念,要注意息 的觸,因為有觸,才能分別四大的相,若沒有觸就沒有想。想與受又是同時生起,有受即 有心,所有的心生起時,都會有心所同時生起,否則心無法分別法。 〔修習第四種四法的過程〕 ◎ 觀無常,我出息、入息   觀五蘊的無常生滅,這是屬於修初觀的部分。初觀還是觀生滅,能清楚分別生、住、 滅,但初觀它還沒有能力實現高的觀智。 ◎ 觀離欲,我出息、入息   有初觀,再進一步修觀離欲。分有「滅盡離欲」與「究竟離欲」兩種離欲。「滅盡離 欲」是諸行的剎那壞滅;「究竟離欲」是涅槃。「觀離欲」就是觀這兩種情況而起觀與道 。 ◎ 觀滅,我出息、入息   若觀已成熟,則不再觀「生」,就只觀「滅」,此為成熟的觀。初觀觀生與滅,隨著 修觀的進步,觀無常的速度會變得愈來愈快,已經沒有「生」,只剩下「滅」,智慧也將 愈發達。當只有滅時,可以實現所有高的vipassana智到行捨智(sankharupekkha-bana) 。成熟的觀,是行捨智的基礎,從行捨智後到成道,都必須靠成熟的觀。若只觀生滅,是 不能實現行捨智,要達行捨智一定要經過觀滅的過程。 ◎ 觀捨遣,我出息、入息   在南傳佛教國家,人們對於成道過程的說法,有很多的誤會,在台灣也有這種情形, 例如有人說涅槃只是像喝茶。若修觀離欲或觀滅,兩者都有世間觀與出世間觀的過程。世 間觀是屬於彼分斷,出世間觀則是正斷斷。有兩種離欲——滅盡離欲、究竟離欲,有兩種 滅——滅盡滅、究竟滅,有兩種捨遣觀——遍捨捨遣、跳入捨遣,心傾向涅槃,然後投入 涅槃,先傾向然後投入,分別為兩個過程,這是捨遣的過程。   依阿毗達摩的說明,成道有四個步驟,即了解苦、離集、發展道和實現涅槃。實現涅 槃要看清楚有為法的過患,因為所有的有為法都是有相法、有漏法,都是障礙。所以,要 實現涅槃一定要看清楚所有有相法的無常、苦、無我。 n 總結四念處 ñ  了解四念處的次第很重要,它有助於徹底地修觀並了解法,若沒有全盤的了解,就不 能完全解脫。對於生命個體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了解身、受、心,才能清楚了解法的道理 。有情因愛、取而輪迴,愛、取緣受,受就像國王,受用所緣,其他的心所都只是幫助它 來受用所緣。心產生執著也是因為受,若沒有受,則心不執著,所以受是繼續輪迴最重要 的心行,如果了解受的無常、苦,便容易了解輪迴的心的無常與苦。身體與受可說是我們 所執著最強的兩種對象,若不執著身體與受,則心易得解脫。因此,修行第一要了解身體 的無常、苦,第二是了解受的無常、苦。再進一步了解心的無常、苦,當了解心的無常、 苦時,便可以成道,而成道屬法念處的過程。   四念處的修行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只是方便說。他們彼此相關,雖然我們分開來看, 但不一定要經過每一個過程,如果五根平衡、有力量,並與七覺支配合,則四念處自然會 一起出現,如身念處的修行即包含受、心、法念處,所以,修四念處的任何一種都可以開 悟。安般念十六事是一種解脫的課程,以最簡單的方法得到解脫,若能了解安般念修止與 觀的道理,從初學到最高修行的成就,可以以同樣的所緣,無須改變業處,且七種清淨法 已包含在安般念的修行中。 註解: 註一: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高雄,正覺學會,1990年初版)pp.273-274。 http://www.gaya.org.tw/hkbi/journal/no7/features3.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