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ol810 (隨緣)》之銘言: : 3.止觀的重要性。 : 第2.點指出應依於修習「止、觀」,斷除無明及對三有的貪愛,證得明及解脫。 : 止觀的重要性在經論中廣泛地提到; : 如天台止觀說:“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 在此也略引《菩提道次第廣論》說明止(奢摩他)、觀(毗缽舍那)的重要: : ..... : 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 : 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不向 : 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 : ,皆須此二。(心不散亂”和“如理思惟法、義”。)《辨中邊論》中說:“隨法行二種, : 謂諸無散亂,無顛倒轉變,諸菩薩應知。” : 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 : ;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或其隨順。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 : :「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 : 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 : 觀之果。” : ..... : 止觀法門的實踐在南傳佛法中以「四念處法門」為主,北傳則多見於《瑜伽師地論》中, : 行者不妨依於自己的根性所緣加以深入學習。 : 願與大家多修習止觀於身心五蘊培養正知正念,早日證得解脫。 ------------------------------------------------------------------------------ 止觀法門的實踐,在北傳體系是以《瑜伽師地論》為代表,而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 論》的止觀部分,在修止方面是承續了《地論》,修觀則是採密乘的本尊觀修的方式,因 此也是一套自成體系的止觀法門。 林崇安教授曾有一篇對「四念處法門」和《菩薩道次第廣論》的止觀修法分析的文章, 這篇講得蠻精要的,可以讓行者大致瞭解初期佛教的「止觀法門」(四念處)和後期佛教發 展出來的「止觀法門」之間的異同。回應上一篇所說的,希望能讓行者瞭解不同止觀法門 間的內涵後,能有個依自己的喜好或根性做抉擇的依據,再進而深入學習。 止觀的實踐──兼評《菩薩道次第廣論》的奢摩他及毗缽舍那 (政大民族學報第22期,1996,頁161-167) 林崇安(1996) 一、前言 「奢摩他」漢譯為寂止,簡稱為「止」。「毗缽舍那」漢譯為勝觀、內觀,簡稱為「觀」 。止與觀是佛法的二大主題,其內容依次相同於定與慧。西藏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士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上士道的最後段落(卷十四,法尊法師譯),特別詳譯止與觀,本文 一方面探討止與觀的實踐,一方面略評宗師的觀點。 二、止的實踐 什麼是止?廣義的說,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淺而深分成九種心住:(1)內住、(2)等住 、(3)安住、(4)近住、(5)調順、(6)寂靜、(7)最極寂靜、(8)專注一趣、( 9)等待(T30, p450c)。狹義的說,止是達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後,並且產生了「身輕 安」及「心輕安」,這時才算是修成了「止」。 修止的時候,心中專注的對象,稱作「所緣」。所緣的種類有很多種,依據《阿含經》的 記載,有五種重要的淨行所緣:(1)不淨所緣、(2)慈愍所緣、(3)緣性緣起所緣、 (4)界差別所緣、(5)阿那波那念所緣。(T30, p428c)這些所緣,依個人的習性來選 用,依次是對治(1)貪行者、(2)瞋行者、(3)癡行者、(4)慢行者、(5)尋思行 者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及尋思心。此中第五個「阿那波那念所緣」,在《雜阿含經 》中,有「阿那波那念相應」的一個獨立章節,顯示「阿那波那念」的重要性。「阿那波 那念」漢譯作「入出息念」,是直接觀察呼吸的入與出,經由觀察入出息,可以依次悟入 諸蘊、悟入緣起、悟入聖諦以及十六勝行,故此方法為釋尊所重視。 接著,來探討《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止的實踐方法。此論主要先依據《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的解說,詳述各種所緣,而後依據覺賢論師的說法: 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內緣有二,謂緣全身及緣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 自身為天形像、緣骨繅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三昧耶相。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 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及平庸。殊勝又二,謂緣佛 身及語。 以上是印度佛教後期大師覺賢論師的歸納所得,此中,向內緣的緣息就是「阿那波那念」 ;緣喜樂是緣於身上的感受。而緣自身為天形像、不淨行相、三昧耶相等,都是以觀想為 主,透過意識去想像;緣細相、空點(明點)、光支等也離不開想像。至於向外緣佛的身 與語,前者緣想佛身,後者持佛之咒語等。宗師特別推崇緣佛之身,他說: 其緣佛身攝持心者,隨念諸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可作禮拜、供養、 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故此所緣最為殊勝,又如《三摩地王經》 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有如是等眾多 義利。 因此,《菩提道次第廣論》所推薦的主要修止方法,便是以意識緣想佛的形相,要觀得非 常明顯、穩定,此佛身,可作自己禮拜、供養等額外功德之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印度佛 教的後期,將修止的方法,變成以觀想佛(或本尊)的身像為主,並且銜接至密宗的本尊 瑜伽;傳至西藏後,也承襲這一種修法,這是時代潮流使然。 但若回顧釋尊在《阿含經》中的教導,我們可以看出他特別強調的是直接觀察自己呼吸的 入出(阿那波那念、安那般那念),釋尊說: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 明分想修習滿足。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 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 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缽,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 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1a)息長;(1b)息短;(1c)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 ,於一切身出息善學;(1d)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 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2a)覺知喜;(2b)覺知樂;(2c)覺知心行;(2d)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 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3a)覺知心;(3b)覺知心悅;(3c)覺知心定;(3d)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 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4a)觀察無常;(4b)觀察斷;(4c)觀察無欲;(4d)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 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T2, p206a) 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分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 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T2, p208a ) 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 、不染著樂。(T2, p209a) 以上這些經文,釋尊指出修習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修法及其重要性和功效;首先到 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不閉目),將注意力擺在面前,以正念覺察自 己當下的入出息變化(1a-1d),接著單純觀察發生在自己身心內的感受(2a-2d)、心識 (3a-3d)、念頭的變化等(4a-4d),此即四念住的修習,如此共有十六勝行,由此可達 成七覺支(七覺分)、明與解脫,在《攝事分》中,對入出息念的功效有如下的解釋: 1.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 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遠離。 2.毗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及尋 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 3.復次,修習如是入出息念,令身無勞,善能除遣奢摩他品隨煩惱故;令眼無勞,善能除 遣毗缽舍那品隨煩惱故。由隨觀察涅槃樂故,名隨觀樂;由隨領受第三靜慮地中樂故,名 領受樂;無染住故,無恐畏故,名安樂住。(T30, p866a) 故知經由修習「入出息念」的方法,除了達成「止」的標的外,可以身不疲倦(令身無勞 )、眼亦不患(令眼無勞)、樂隨順觀(隨觀樂)、住樂覺知(領受樂)、不染著樂(安 樂住)。此為釋尊當年所教導的觀息方法以及所得的效果,然而印度後期的「入出息念」 ,或以嗡阿吽的咒字配合氣息的入出,或配合不同的光彩,或閉氣調脈,這些修法當然就 不是釋尊當年單純的入出息念了。 三、觀的實踐 什麼是觀?廣義的說,是用智慧來觀察,共有四種:(1)能正思擇(盡所有)、(2)最 極思擇(如所有)、(3)周遍尋思、(4)周遍伺察。狹義的說,已修成「止」之後的正 確觀察才是「觀」。 在《阿含經》中,觀的實踐是直接由身心的五蘊觀察下去的,例如《雜阿含經》第一經中 ,世尊告諸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 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 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T2, p1a) 此中釋尊指出:要從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直接去觀察其無常、苦、空、非我的性質 ,也就是前引十六勝行最後的(4a)觀察無常,(4b)觀察斷,(4c)觀察無欲,(4d) 觀察滅,這觀察不是只落在理性上的思惟而已,必須親自「看到」五蘊的無常、無我。 接著,來探討《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觀的實踐方法。此論主要依據印度佛教後期大師們 的著作來解說,例如,《入中論》、《修次三篇》等。其一重點在於駁斥「全不作意」的 修行方法,宗師認為: 唯攝散心,棄捨作意,顯然不能悟入無相或無分別。… 應於有事、無事決定全無塵許實性,引生定解,及當安住所決斷義,迭次而修,乃能引發 無分別智。 此中強調為了引發無分別智,必須先經過理性的思考,分析「有事」、「無事」,知道這 些法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實性,而後進入「修所成慧」,現觀空性。本論的一大重點,在於 依據種種正因來駁斥「自續派」的宗義以及別家的修觀方法,於此,宗師以甚大的篇幅來 剖析,是一重要的論述。就其內容來看,不外引經據典,建立「思所成慧」,但對於如何 達成真正的「修所成慧」,則將重點移至修習金剛乘法,宗師說: 如是善修顯密共道(指,三士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 能圓滿二資糧故。 此中,以密咒道(即,金剛乘、密宗)作為修持佛法的最殊勝法門,此是印度佛教後期的 一個看法,也是時代潮流使然。但是密咒道中「無上瑜伽」的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二大部 分,以觀想佛身開始,到修習脈氣、明點,都離不開意識的想像,並依本尊形像、咒字的 不同而有顯著的宗派色彩,這與釋尊在阿含經中所提的直接觀察五蘊,顯然有很大的差異 。《法蘊足論》念住品中,引用《阿含經》如下: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略說修習四 念住法,謂有苾芻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T26, p475c) 此處指出四念住的修習,要對身、受、心、法本身直接觀察,要保持精勤,具足了知無常 的智慧,念念分明,如此才可以滅除對身心世界的貪著與憂愁。這種強調對身心直接觀察 而不用想像的方法,在《阿含經》中處處可以看到。因此,就「五蘊」來觀察「五蘊」, 可以說是最簡捷的修觀方法了。而在「五蘊」當中,又特別強調觀察受蘊的重要性,例如 : 1.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而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 正見。… 2.比丘勤精進,正知不動轉,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覺知。覺知諸受者,現法盡諸漏,明智 者命終,不墮於眾數,眾數既已斷,永處般涅盤。… 3.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 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4.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 不樂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5.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 此身中,諸受起亦然,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T2, p120b) 以上經文指出對身上的各種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要能如實地觀察其生滅無常 的現象,而不生起貪、瞋、癡的習性反應,如此,將滅除煩惱(盡諸漏)而處在安詳和諧 的境界中。故知觀察受蘊是釋尊非常重視的一個修觀法門。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7/nx88987.htm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6.159 ※ 編輯: Crazyfire 來自: 59.117.6.159 (04/18 18:09)
cool810:如是,《菩提道次第廣論》與阿含四念處所 58.99.10.66 04/18 18:33
cool810:示的止觀,兩相對照,有由繁入簡的感覺。 58.99.10.66 04/18 18:34
cool810:阿含四念處以直觀五蘊但求解脫,直證涅槃 58.99.10.66 04/18 18:34
cool810:有直截了當之感。 58.99.10.66 04/18 18:35
cool810:而《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謂菩提道即成佛之 58.99.10.66 04/18 18:35
cool810:道,會觀修佛身是可理解的,又成佛需發廣 58.99.10.66 04/18 18:36
cool810:大菩提心,因此觀修上結合菩提心廣攝一切 58.99.10.66 04/18 18:37
cool810:不止證人無我,亦證法無我。 58.99.10.66 04/18 18:37
cool810:以應成中觀的抉擇來說,二乘亦證人、法二 58.99.10.66 04/18 18:38
cool810:無我,然菩薩乘在此基礎上所證更廣,以無 58.99.10.66 04/18 18:39
cool810:邊正理成立諸法空性,思擇諸法之如所有性 58.99.10.66 04/18 18:40
cool810:盡所有性,如《中論》為慧觀的根本論之一. 58.99.10.66 04/18 18:40
cool810:而在《十地經》說菩薩智慧力更勝彼二乘。 58.99.10.66 04/18 18:41
cool810:以上也可稍看出解脫道與菩薩道的差異。 58.99.10.66 04/18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