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BabyFeeling:接納自己的缺點與過失-->這樣缺點不123.204.229.175 12/27 00:30
→ BabyFeeling:會意直延續嗎?123.204.229.175 12/27 00:30
推 BabyFeeling:有人可以說詳細一點嗎?目前感覺好像123.204.229.175 12/27 00:50
→ BabyFeeling:有點懂又不太懂123.204.229.175 12/27 00:50
推 chowyc:推~~~~ 218.173.3.139 12/27 04:31
推 Crazyfire:內觀的內涵 精確地來講可以稱為"如實觀" 59.115.129.211 12/27 08:20
→ Crazyfire:是一種訓練自己不待偏見(我執)去客觀地 59.115.129.211 12/27 08:21
→ Crazyfire:觀照實相。用這種態度來觀照自己的缺點 59.115.129.211 12/27 08:23
→ Crazyfire:和過失 才可以客觀地去分析出來自己之所 59.115.129.211 12/27 08:24
→ Crazyfire:的缺點與過失的成因,所謂的"接納",是 59.115.129.211 12/27 08:25
→ Crazyfire:應該視為承認自己的缺點與過失的事實, 59.115.129.211 12/27 08:25
→ Crazyfire:只有承認這個事實,才有修行改進的必要 59.115.129.211 12/27 08:26
→ Crazyfire:或動力 59.115.129.211 12/27 08:27
推 Crazyfire:至於為何會有修行改進的動力 因為覺知到 59.115.129.211 12/27 08:30
→ Crazyfire:缺點與過失會造成障礙和苦 進而會更深入 59.115.129.211 12/27 08:30
→ Crazyfire:地去想"如實"觀照苦的實相 分析其成因 59.115.129.211 12/27 08:31
→ Crazyfire:(緣起論) 最終找出徹底的解脫之道 59.115.129.211 12/27 08:32
推 Crazyfire:佛法的"如實觀" 在方法論上實際上具有高 61.230.52.228 12/27 09:29
→ Crazyfire:度理性的特質 基本上跟Value Free(價值 61.230.52.228 12/27 09:30
→ Crazyfire:中立)是可相提並論的 而價值中立是現今 61.230.52.228 12/27 09:31
→ Crazyfire:科學研究的基石之一 61.230.52.228 12/27 09:32
推 hermitwhite:所以說,並非接纳自己的缺點繼續存在 123.204.198.77 12/27 12:30
→ hermitwhite:而是若有此缺點,就接納其存在的事實 123.204.198.77 12/27 12:30
推 Cid:內觀禪修是透過觀察生命的本質-名法色法-來建218.166.200.190 12/27 20:12
→ Cid:立對於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認識. 就如同在身念處218.166.200.190 12/27 20:12
→ Cid:修行時以四界分別觀能觀照到身體的軟硬/冷熱等218.166.200.190 12/27 20:13
→ Cid:等四大現象, 在受念處修習也可以觀照到樂受與218.166.200.190 12/27 20:14
→ Cid:苦受, 這些現象都是組成生命現象的一部份, 禪218.166.200.190 12/27 20:15
→ Cid:修者都應該以平等心來接納並且如實觀照這些目218.166.200.190 12/27 20:15
→ Cid:標.218.166.200.190 12/27 20:15
推 chowyc:昨晚看完這篇文章..卻想起聖嚴法師說過的 218.173.1.23 12/28 00:06
→ chowyc:"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 218.173.1.23 12/28 00:06
推 TopoT:看到他 不管他 不理他 由著他 123.204.197.60 12/30 09:19
> -------------------------------------------------------------------------- <
作者: chitong (堅強背影)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接納之心
時間: Thu Dec 31 23:30:21 2009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希爾)》之銘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gnlx.html
內觀禪修是以正念和正知來面對身心現象,要完整地做到這種觀照,需要一些心理品質的
支持。正念是第一個要培養起來的品質,即面對目標,不迎不拒,但人們早已形成的心理
特徵往往破壞這種觀照,這需要我們有意識地訓練「接納之心」。
對於內觀禪修者而言,養成一個接納一切的心態是非常必要的。人們既有的心態基本上是
在排斥和貪愛之間徘徊,無法做到平靜地接納,這讓正確的觀照很難進行,這是禪修的一
個障礙。許多人通過學習、能力訓練,進而進入禪修,希望獲得智慧,但修習了很久還是
無法理解正確的觀照,這其中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沒有形成接納的心理習慣,在緊促而局限
的心態下,任何的觀察都無法湊效。
想從禪修獲得智慧的人,首先需要培養接納的習慣。一個不喜歡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錯
誤,或者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要求,對當下的自己永不滿足的人,這種方式很難形成開放的
心態。在任何團體中,這類修行者都會迷失自已,不斷地要成為另一類人,而無法對當下
進行觀察。在良好的環境中,他會不認可不接納自己的錯誤缺點。這樣的禪修者,他們的
修行行為往往會讓自己更加背離自己,增加了痛苦和鬱悶,缺少膽量的人也會給內心增加
恐懼。所以,一個有意識地步入智慧行列的人,應該首先練習接納自己,從中找回自己的
觀照本位。
接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對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尊重並接受,這不僅包括優點,也包括
自身的缺點與錯誤,以及自身表現出來的所有現象。這是禪修的基礎,若沒有這個基礎,
禪修中花費的大量心力將又會成為一次塑造自己,製造更多的不滿和業流。其實不斷塑造
的過程正是一個不接納自己或無意識的習慣過程;你越是不容易接受你自己,你就越無法
開展智慧的觀照。在這方面,若欠缺接納之心,你積累的知識越多,學問越大,經歷的事
情更多,則會給心理上帶來更多的痛苦。
改變這一切其實很簡單,輕鬆地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長期練習這一能力。人們容
易把自己內心的緊張、遺憾、悲傷、內疚、急躁、憤怒、恐懼、憎恨、恥辱、孤獨等都深
深地掩蓋起來;一般來說,掩蓋透露出接納之心的欠缺。你若對自己真誠,就是要敢於面
對內心。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也很少進行這方面的觀照訓練。
情感是最難忘掉的一種記憶,對情感的態度也決定了人的心靈品質。修行需要在情感上接
納自已,不論內心是哭是笑,是難受是喜悅,要確定並接納這一切。這種接納會增強心的
力量,增加膽量,會磨合你與萬物的貼近關係。知識在這裡起不了太大作用,你只要真誠
,能面對自己, 面對內心的情緒和感受, 面對自己身心各層面的真實現狀, 敏感地知道它
們的狀態,完全地接納這一切,於是觀照就在這種情形下形成了。
這需要膽量,需要克服一些頑固的心理習慣,也需要大量地練習。意識層面的思維很難克
服內在的抗拒之心,也在形成心的接納傾向方面沒有太多幫助。讀書與交流只能形成知識
,對修習起一個指導,但真正地解決問題,還需要訓練。
接納之心的訓練,這很單純,也比較簡單,唯一的是需要付出時間。當情緒出現時,你意
識到它的到來,並完全地接納它;這個練習比閱讀文字和思維要有效,對於這個練習,你
若進行的深入持久,可以觸動潛意識,使內心深處開成一個平等接納的能力。人們遇事總
會想不開,想不通,不理解;或有人從道理上明白,現實中做不到。還有人的言談舉止總
是由情緒操控著,不能受控於自己的理性。這些問題都需要先行接納下來,然後才能在更
為寬廣的條件下去尋求解決的辦法。這就是說,先要讓心接受這一切,這比較困難,但它
是修行的基礎。有些禪修導師教導接受疼痛的訓練,在訓練接納之心這一點上,這是正確
而有效的,人們對疼痛往往很敏感,也不易接受;如果能意識到疼痛,認可疼痛,也就容
易接受負面的情緒。若能接受負面情緒,你才能實現觀察,所以接納之心是禪修觀察的至
關重要的一個關鍵步驟。
人們一直在抗拒各種感受和情緒,所以很難看清楚它們的本質。你對抗它們讓觀察無法實
現,無論你要努力擺脫痛苦煩惱,還是在尋求幸福成功,心理上的接納是必須的功夫。
過度追求和嚮往高興與舒適感受的人,往往深陷負面情緒的困擾中。對正面感受的努力追
求,使人失去對負面情緒的忍耐度,稍有不適,就容易使情緒失控。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人的生活中各種情緒層出不窮,只追求舒適感受的人,往往不能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讓負面狀態成為一個心理負擔。
學會接納自己身心上出現的一切現象是必要的能力,這其實是一個從潛意識中就存在的問
題,它很難通過理論學習得到解決,反覆地訓練可以觸及潛意識,這是基本的解決方法。
總之,內在的平和寧靜是靠接納一切得來的,從心理上簡單地追求而來的內在祥和、寧靜
與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只有從接納一切而來的寧靜,才有穩固的基礎。最重要的事情是
對自己真誠,然後接納自己的一切,然後才會有觀察的行為。一個人若不能真實面對自己
的身心行為,不接納自己的缺點與過失,就無法貼近身心真相。如果智慧的修行者能夠訓
練出對一切感性經驗持開放的態度,那就很輕易地能夠達到禪修中的觀照,並且能逐漸瞭
解到觀照身心對個人的非凡意義。假若生活中一旦出現令人不滿意的事情並且無法挽回,
他也能比較容易地接受結果。
開放的心態是修行中定力的源泉,但訓練這種心態則要從接納自己開始。如果能夠對所有
身心行為保持接納的態度,則他也容易形成開放的心態,這就可以更加真實地面對自己,
為禪修的深入打下基礎。
生活中自己的缺點很多,這成了修行者最頭疼的事,這也是最大的干擾。排除這種干擾的
方法就是接納自己,同時接納自己的缺點,這會形成對自己的經驗完全地坦誠,也會帶來
開放的心理。其實,如果能夠正視自己身心上的弱點,這弱點就不再成為弱點。
一般來說,能夠對所有經驗持開放的態度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也許你並沒有做什
麼努力,只是開放地看待身心上發生的現象,這是接納自己的良好結果!接納形成開放的
心態,開放的心態讓你更客觀更真實,在這個心理基礎上,許多問題就消失了。你無須解
決問題,是問題自己消失。
這種結果會讓修行者更加對自己有信心,對接納和開放的心態有信心;如果再深入一步,
他能夠不再掩飾自己所有的情感與情緒,對各種複雜的情緒更加開放,他的心胸就會更為
寬廣而成熟,於是他也會與這些情緒平等相處,把它們看得更清楚。當修行者不再要求自
己成為怎樣的人時,他的智慧才真正地展開了。
接納之心讓你轉化了心態。做事之先對結果的過度期望,必須要做到怎樣的程度,這往往
成為你終生難以逾越的障礙。而現在,接納之心讓你放鬆自己,瞭解你自己當下正是怎樣
的情形,而不是一直處在期許之中。需要把期望變成觀察——這是態度上的變化。
只是要求是危險的,要求自己,要求他人,要求社會,所有一切都要按自己的欲求來達成
,如果稍不如意,內心就會不滿或忌恨,這對正念的練習會是一個障礙。對身心現象接納
,會形成客觀地看待,完全平等,不作取捨,這是一個很好的瞭解身心實相的前提。
舉個例子,如果在思想的邏輯下不斷地討論和延續,你就在人類的業流中生活,而沒有看
一眼業流本身。佛陀說,身心現象只是無常的現象,生起即消失了,由此他看到了「無我
」的真理,而為什麼修行者看不到這一點呢?因為他們一直站在人類的邏輯上看問題,這
種邏輯讓你不斷地要求,不斷地控制,不斷地延續,而不願對其本身進行觀察。這就是說
,人們之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延續業流,而不是觀察它。
禪修的觀察,首先要具有開放的心態,而開放的心態建立於接納的基礎上。許多修行者不
得要領的觀察,主要是接納之心不夠,心的柔軟度不夠,這使觀察的範圍變得局限,人們
的眼光只在業流中延續它,只是造作,而無法做到佛陀教導的觀察身心的本質。
觀察是整體的,寬泛的,不受利慾心驅使,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接納之心下而形成的
開放的心態。開放之心形成寬廣的眼光,能夠觀察而不執著於觀察,能夠看到身心的整體
特徵。觀察是要以身心的整體架構為目標,而非在它們當中取捨,這是佛法修習的關鍵;
但這種廣大的心境與眼光,是由接納之心而形成的;當你不再抗拒時,你才能放開眼光,
進行真正地觀察。
一旦接納之心消除了抗拒,不斷地要求,緊張的心態就會減弱,於是,本能的衝動和情感
也會跟著減弱,這種恰如其分的開放態度帶來了良好的禪修空間——心理上的禪定自若。
這種禪定可以為修行者帶來內明,他會對感受、想法、情緒、行為等細節有更加清晰地覺
察。你若能對身心現象的存在不批判,不驅逐,逐漸地,對其觀察才能逐漸地開始。
接納之心讓湍急的業流有所緩和,這給你的觀察騰出心理空間。你若能有智慧看到這一切
只是業流,所謂生命其實只是業流的延續,只是身心能量的流動,是諸多外緣的綜合產物
時,你對身心的這種能量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於此,你接納這些現象的深刻度會更好,你
深知此刻的身心現象就是所謂的「業」,它從不屬於某一個人。而當你的禪定能力和智慧
達到相當高度時,你會自然地看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