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十一禪修手冊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 格桑嘉措格西 著 林白敬譯 師傳道次第閉關專修日程表 第一天: 第一座 依止善知識(1) 第二座 暇滿(2) 第三座 死無常(3) 第四座 惡趣(4)、皈依(5)、業果(6)。 第二天: 第一座 依前四苦(生老病死)修出離心(7) 第二座 依後四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修出離心(7) 第三座 依八苦修出離心(7) 第四座 依八苦修出離心(7) 第三天: 第一座 修平等舍(8) 第二座 知母(9) 第三座 念恩(10) 第四座 自他平等(11) 第四天: 第一座 我愛執過患(12) 第二座 他愛執功德(13) 第三座 自他相換(14) 第四座大悲(15) 第五天: 第一座 取(16) 第二座 慈(17) 第三座 捨(18) 第四座 菩提心(19) 第六天: 第一至四座以菩提心或餘所緣修止(20) 第七天: 第一至四座修如所有性毗缽舍那(21) 閉關期限最好一周以上,每日四座,第一座清早,第二座上午(午飯前),第三座下午( 晚些時候),第四座晚上,每座時間半小時至兩小時,自行設置,先修加行,次修諸正行 所緣,最後回向,座間具足正念,若閉關長於一周,則每週將內容迴圈一遍,如是每週串 習全部所緣。 注:一共21個所緣,加行法指六加行。 第一部分——入門初基 導 言 初識禪修 禪修能令我們的心熟習善。心於善越熟習,則越發平和安詳。擁有安詳的心境,我們遠離 憂慮不安而體驗真正的快樂。否則,縱然擁有最舒適的外境,我們也不會感到快樂。如果 訓練心使之安詳,即使處於逆境,我們始終也會快樂。因此禪修訓練是十分重要的。 禪修分為兩種:分析修與安住修。當我們參思聽、閱佛法開示的涵義時,即作分析修。然 後進一步思維,最後我們的內心得到定解,或者生起殊勝的覺受,此即為安住修的所緣境 。我們憑藉分析修找出所緣境,然後專注在這上面越久越好,深入地熟習它。此種專注於 一點的禪修方式就是安住修。通常,“禪修”術語專指安住修,而分析修則往往簡單地稱 為“觀察修”。安住修有賴於觀察修,觀察修則依靠平日聽聞、閱讀佛法的教義。 所緣境 通常,任何清淨的對象均可作為禪修的所緣境。如果發覺:觀某一特別的所緣境時,我們 的心變得越發平和歡愉,表明該所緣境是清淨的。反之即不清淨。此外,許多所緣境屬於 中性,對我們的心並無特別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很多清淨的物件可以作為禪修的所緣境。本書詮釋了其中最富意義的部分,比如第十六頁 的佛菩薩眾會觀想,以及二十一禪修的觀境,含蓋了從依止善知識乃至空性等內容,空性 即諸法的究竟本體。 依止具格的善知識,我們開啟聖道之門。仰仗善知識的教授加持,我們才能生起誠敬與信 心,甚至容易獲得菩提道次第的成就。基於此,我們必須參思依止善知識。 我們必須參思人身的寶貴,以便認識到,我們當下擁有修行佛法的良機。如果珍視人身的 巨大潛能,我們就不會將生命浪費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俗務上;我們必須參思死無常,以對 治懈怠,克服對世間的追逐、保證修行的清淨。如果我們清淨修行,得到成就亦不難。通 過參思惡道苦、皈敬三寶、遮止不善法而修習善法,我們自保不墮惡道,且生生世世獲得 圓具修行條件的寶貴人身。 我們必須參思人與天人的痛苦,以生起永久解脫達涅槃的願望,此願即“出離心”。它強 而有力地推動我們完成菩提道次第的修行,而菩提道次第即是得到圓滿解脫的真正方法。 我們必須參思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戰勝“我愛執”,生起並增長對眾生的善心。然後 ,我們必須參思“止”(梵文為舍摩他)和“觀”(梵文為毗婆舍那),以斷除無明,最 終淨除煩惱、所知二障而成佛。 此外,還有很多以其它為所緣境的禪修。比如,如果修呼吸法,我們應當結合八十三頁和 八十九頁的“受與施”,放到一起來修。這樣禪修非常有意義。如果把大量的時間用於一 般的呼吸上,那麼我們可能發現道次第主修功課的時間就不夠了。 發起禪修的願望 如果審視我們的生活,可能發現,我們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虛耗在無聊的俗務上,比 如追求物質和精神上的安全感、享受官感的快樂、或者貪圖好名聲。這些雖能帶來稍縱即 逝的快樂,卻不能給予我們所渴求的那種深廣持久的滿足感。我們遲早會不滿足,更加追 逐世俗享樂。世俗享樂能夠誘發我們的貪欲、妒忌與沮喪,直接或間接地帶給我們身心痛 苦。此外,填充欲望亦常使我們與他人發生衝突。 如果在世俗享樂中找不到真正的滿足,哪裡才能尋得到呢?快樂是一種心態,因此它源自 內心而非外境。如果我們的心純淨安詳,那麼不管外境如何,我們都會快樂。否則,無論 怎樣改變外境,我們都不會快樂。 修行佛法的目的是為了長養平和康樂的心態、消除負面的心態。這點唯有人類可以做到。 動物會享受食色,安個窩,存點寶,征服敵人,保護家庭,但是它們不能完全消除痛苦而 獲得永久的安樂。假如我們利用寶貴的人生僅做那些連動物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豈不恥 之!如果我們希望不再浪費人生,而要達到投生為人的真正目的,那就投身到道次第的修 行中來吧。 禪修的目的 根據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我們可以依三種層次的發心(注:三士道)之任一種禪修。修持 下士道是為了不墮惡道、生生世世獲得修法因緣的暇滿人身。修持中士道,是為逃離毫無 自主的生死輪回而獲解脫。修持上士道,則為利益一切有情而證無上菩提。三士道是漸進 關係。通過下士道的禪修,我們為進入中士道打下基礎,而中士道的禪修則為進入上士道 打下基礎。三士道的所有修行要點都包括在本書二十一禪修中。 禪修的背景知識 既然本書中的禪修信仰輪回,那麼簡介死亡和投生的過程、將來可能投生到哪裡,會對我 們有所助益。 我們的心既非物質亦非純粹的物質過程的副產品,而是不同於肉體的一種無形的相續。臨 終時肉體四大分離,心識卻不消失。雖然我們的粗顯心停止運作,但是它轉成十分微細的 深層心識,此微細心識一直無始無終地相續。此心識在徹底離垢後即轉為佛陀的一切種智 。 我們造作的每一個業在我們微細的心識裡留下一顆心識種子,每一顆心識種子最終都會結 果。我們的心好比一塊田,造業如同在田裡播種,善業播下未來快樂的種子,惡業則播下 痛苦的種子。我們過去播下的種子,在遇到使之萌發的外緣前,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在某 些情況下要經過多生,業才遇緣顯果。 那些在我們死時成熟的種子極為重要,因為它們決定我們將投生到哪一道。至於哪些相應 的種子在臨終時成熟則依賴我們當時的心態。如果心態平和,就會引發善業的種子而投生 善道。反之,比如起了嗔心,就會引發不善業的種子而投生惡道。這與心神不安睡下往往 做噩夢的例子相仿。這種類推並非心血來潮,因為死亡與睡眠的過程十分類似。粗重的醒 覺意識轉成微細意識,隨後是一段時間不做夢的無意識狀態。然後風大與微細意識結合, 就做夢了。睡覺時,心識與粗重的肉體之間是有聯繫的,這就是為什麼夢結束了我們也醒 了的道理。但在死後心識與肉體的聯繫就完全被破壞了。 死後至多四十九天,心識遊蕩於夢境般的狀態,即我們所知道的中間狀態,藏語稱中陰。 臨終時引發的業種子使我們經歷不同的幻境。如果引發的是惡業種子,就會是恐怖的幻境 ;如果是善業種子,則顯現舒適的幻景。無論何種情況,一旦業種子完全成熟,就會驅使 人投生到六道輪回中相應的某一道。 六道是我們可能投生的真實存在的地方,它們的產生源自我們的業力。並且,意業引發身 業和語業,因此六道根本就是由我們的心識創造的。例如,地獄道是由諸如謀殺、邪見、 暴力等最重惡業所感的果,而這些惡業依無明而造作。 為便於形像瞭解,我們用一座陳舊的大房子裡的樓層比喻六道輪回。以此類推,房子表示 迴圈圈,梵語為輪回,凡夫毫無自主地必須經歷生死輪轉。房子的地上、地下各有三層, 無明眾生就像這房子的居民,他們不停地搬上搬下,時而住在上層,時而住在下層。 一層屬於人道;處於二層的阿修羅道,非天非人,不停地與天人爭鬥。他們的力量與福報 比人道優越,但嫉妒心和暴力感很強,因此他們的生命無何修行價值。 頂層住的是天人。稍低的是欲界天人,他們過著舒適奢華的生活,將時間消磨在享樂和滿 足欲望上,雖然他們處於天堂世界,壽命也很長,但不會永遠這樣,終有一天會墮到下幾 層。既然他們整天沉湎享樂,讓他們發起修行佛法的心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從修行角度看 ,人身更有意義。 欲界上面住著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色界天人已離官感欲望,以禪悅為食,擁有由光構成 的身體。無色界的天人超越這些微細的形式,擁有無垠廣大的心識而無色身。在六道眾生 中,雖然無色界天人的心相對而言最為純淨與高尚,但是他們同樣沒有消除輪回的根源— —“我執”無明,因此在享盡無量劫的福報之後,他們必定壽終墮到下幾層。與其他的天 人一樣,他們消耗過去生中所積聚的福德而幾乎不造福業,修行基本無何進取。 地上三層因造善業而相對安樂,故稱為善道;地下三層為惡道,因造身、語、意惡業而受 報。三惡道中苦難最少的為畜生道眾生,以此類推,畜生道眾生處於地下一層。此類眾生 包括除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鳥、魚、蟲等整個動物王國。它們的思想極其愚昧,無任何 修行價值,整日生活在恐懼與暴力中。 地下的中間層是餓鬼道,因貪婪與慳吝的惡業而墮於該道,感得極度貧困的果報。餓鬼長 期為饑渴所迫而不得飽足,他們的世界是大荒漠。如果偶得一滴水或一小片食物,則如海 市蜃樓般地消失,或者顯現為作嘔的膿血或尿一樣的汙物。他們是因為造作了惡業且缺善 業而感得此報。 最底層的是地獄道,此類眾生備受慘烈的摧殘。有些地獄是火海,餘則為寒冰覆蓋黑暗籠 罩的荒蠻之地。地獄眾生的心識幻化出的鬼魅,將之強行施以痛苦的刑罰。他們的壽命無 量,直到導致他們墮地獄的惡業報盡,才會死亡,然後投生到六道中的其它道中。 這是一副六道輪回的大概圖。我們無始以來深陷輪回,毫無意義、毫無自主地迷失流轉於 最高天與最深的地獄之間。有時我們同天人逗留在上界;有時我們發現自己投生在地面的 人道;但絕大多數,我們墮在惡道中的某一道,遭受恐怖的身心折磨。 輪回如同一座監牢,然而有一扇可以逃脫的門。這扇門就是空性,梵語“shunyata”,即 諸法的究竟本體。按照本書所描述的修行次第來訓練,我們終將到達這扇門,然後走出去 ,就會發現,房子只不過是由我們垢染的心識所創造的幻境。輪回牢獄不在外部,而是為 我們的心識所造,它永不會自己終結。只要精進地次第修持正法,我們終會消除我執等煩 惱,脫離輪回。一旦解脫,我們將展示他人通過斷除無明而摧毀他們各自的精神監獄。 通過修持本書所講之二十一禪修,我們將逐步消除禁錮我們在輪回監獄中的無明,積聚成 佛的一切資糧。前七種禪修,幫助我們發起脫離六道輪回的出離心,接下來的十二種禪修 ,幫助我們培養對一切眾生的慈心與悲心,並令我們認識到:只有自己先成佛才能幫助其 他的眾生解脫。主要障礙我們解脫和成佛的是我執,我執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事物的錯 誤觀念。最後的止觀兩種禪修用來對治並最終消除此錯誤觀念。 如何禪修 二十一禪修的每一種均包含五部分:前行、觀察修、安住修、回向、下座修。前行是為禪 修順利所做的準備,包括淨除過往惡業的障礙、集聚功德資糧、祈請佛菩薩的加持。與後 面章節的略軌結合修每座禪修的前行,是極為有用的。對於大家感興趣的儀軌開示、如何 佈置佛堂、禪修的正確坐姿,在隨後的章節中均有介紹。如果禪修似無進展,我們應把重 點放在清淨虔誠地修前行上。 第二部分是觀察修,是令我們的心專注于安住修的所緣境,這要通過幾個方面來實現,比 如思維各種邏輯關係、類比分析、並對經典所說生起覺受等,這麼做也有助於我們憶念起 每一座禪修的內容,從而不用借助書本來參思。本書所述之禪修僅是引導,我們應利用任 何有助益的推理、例子來補充和豐富禪修。 當通過觀察修,所緣境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就拋開觀察修而專注於該點。這 種專注一點的修行就是第三部分——真正的安住修。 我們起初安住修,精神很難集中,非常容易分散注意力離開所緣境。所以開始階段,我們 在每座禪修期間就要多次串修觀察修和安住修。例如,修慈悲,我們要先參思眾生的種種 苦,直至內心生起強烈慈悲的感情。當這種感情生起時,我們就進入安住修。如果感情減 退,或者思想偏離到別處時,我們就要重新進行觀察修以再次生起慈悲的感情。慈悲的感 情一旦恢復,我們再次離開觀察修而抓住這種感情進行安住修。 這兩種修法幫助我們熟習清淨的所緣境,對所緣境越熟習,我們的心越安詳。禪修同時開 發我們的洞察力與處理事務的能力。通過禪修訓練,我們能夠擁有安詳的心態,乃至終身 身。關於大體的觀察修和安住修的詳細開示,可參閱《功德樂道》、《同體大悲》,及其 它道次第的書籍。 第四部分是回向。回向是將我們禪修的功德引向證得佛果。如果不回向,那麼功德容易遭 到嗔煩惱的破壞。每座禪修結束時,虔誠地念誦回向文,從而保證禪修功德不被浪費而轉 為成佛之因。 第五部分是下座後的修持。它指導我們將禪修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牢記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只有坐在禪修的坐墊上才是修持佛法,而要貫穿到我們全部的生活。並不是有一道 溝壑將禪修和日常生活隔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禪修的成就依靠座上禪修以外的清淨操 行。我們應隨時小心、謹慎、精進地防護自己的內心,並盡力屏棄過去一切的壞習氣。經 過座上、座下的漫長修持,我們才能深刻地證悟佛法。不要急著看結果,我們要扎扎實實 、安穩地修行。 概括說來,我們的心好比一塊田;前行如同種田前的準備,它淨除過去不善業的障礙;積 聚功德資糧如同給田施肥;聖者的加持如同灌溉;觀察修和安住修如同播下好種子;回向 和座下修則是令我們豐收悟道碩果的良方。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不只為了讓我們瞭解菩提道次第的知識,而是要我們付於實踐,並幫助 我們的內心生起深刻覺受。通過每天的禪修訓練,我們終會獲得所有菩提道次第的圓滿證 德。至此,我們都不應對聽聞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或者閱讀相關釋義有絲毫的厭倦,然後對 這些教授進行觀察修和安住修。我們必需加強對這些重要章題的深廣理解,並將新的理解 用來增長我們平日的修持。 如果我們真地希望獲得道次第的覺受,那就應當每天努力禪修。第一天,可以禪修依止善 知識,第二天修寶貴的人身,就這樣二十一天完整地修一遍菩提道次第。然後重新再來。 在每座禪修之間,我們應注意有關座下修持的教授。一旦有機會,我們就應當進行菩提道 次第的閉關修持,附錄二有建議的日程週期安排。這樣,我們的整個生命在證悟菩提道次 第的路上走地更遠。 (節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