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ggdrasils (尤克特拉希爾)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念起即覺,覺而不隨
時間Sun May 16 16:25:57 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jr05.html
對每一個念頭保持覺知,只是「知道」而不隨念頭的制約,這是一種正確的直觀心念的方
式。不論是善念或是其他心念,在修習時,對念頭只是專注,不取不捨,不迎不拒。如果
念頭已經引發了情緒,則立刻對情緒進行觀照,而不隨著情緒進行習性反應。
形成這種直觀的能力,關鍵點是心的警覺能力。念起即覺,觀察者要不斷地對這種能力加
以訓練,直到這個能力變成一種平衡而穩固的自然習慣。這種警覺力屬於定力的範疇,修
習定力就是要提升這種能力;如果這種定力品質不佳,則修習者很難實施四念住的直觀修
習。禪修者如果發現自己在大量地耗費時間,心卻只是不斷地隨著念頭與情緒起舞,這就
表明他的警覺能力需要加強。對於這一類型的禪者,在進行整體修行方式的總結與反醒時
,他需要從定力方面多加總結。
「念起即覺」看似是一個方法,其實是一個定力問題,而定力更是一個能力,需要正確的
練習才能提高。在觀照時,對心念全面而均衡的把握能力,在心念生滅的瞬間能夠進行一
種動態的觀察,這是一種純正而有力的定力展現,只有這種定力,才能較好地觀照動態的
心念。
理論上說,觀照心念是容易的,因為它無處不在,只要有觀照,就會有心念。但在實際當
中,一部分人總是很難發現心念,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不能發現心念,則所謂的觀照就
會變成思維,禪修就會變成一種思維的延續——這已經脫離了正確的觀照方式。這裡的要
點是,不論是分別之念或是無分別念頭,不論是明顯的心念或是細微的心念,只是觀照它
。但如果禪者現有的動態的定力不足,這則會障礙他發現心念。
所以,觀念頭的入手處是警覺。心的覺察能力要足夠強,足夠細緻,要能夠在動態中發現
心念的運行,並進而深入地發現其運行模式。這就是說,觀照中的禪者必須要非常清楚自
己的一切內心活動。這種直觀的前提是需要敏銳而強烈的覺察能力,這種能力要專門地進
行培育,直到它成長到可以為四念住的直觀服務。
為什麼人們會長期陷入人我的紛爭中?縱然這種紛爭帶來很多的痛苦煩惱,但人們似乎依
然擺脫不了這種束縛,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覺察力弱而導致無法覺察到心念,更無法看
到心理及其運行規則,這是問題的關鍵。看不到內在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心就會一直處
在錯誤的運行模式下。
有些細心的修行者能夠時常覺察到自己的做事方式,但如果這種覺察只是從外面找原因,
只在人我的外相上找原因,而不是以瞭解內在心理規律為目的,那麼,這種觀察與把反醒
的方式依然是不得要領的。雖然從外部找原因的方式通常可以暫時地緩解心理矛盾,也許
還會快速地平息痛苦,但它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藉由世間的標準而進行的外部反醒方
式,只能平息心理而無法從根源處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痛苦剛剛平息,即刻又會
陷入另一痛苦的原因。
向內觀察是修行的第一步,當禪者的能力具備,能夠向內觀察時,他會覺察到內在所發生
的一系列現象,例如心念變化,它與身體的互動關係;如果觀照力足夠強,還可以觀到念
頭的生起與消失,心念的生滅會直觀地告訴禪者,心念是不實的,它會生起,也會消失。
這樣的觀察體驗越多,心在這一點上就會發生轉變,心念只是一個生滅之物,並不實在,
於是心念的起起落落就不會引生心理痛苦。
「念起不隨」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穩固地觀照而不隨念頭流浪,心才能發現它的「法」
的本質——規律。而當看到所見所聞形成的觀念都會消失時,禪者會感覺現有的心念中的
本質特徵——空的實相。如果你能到達這裡,請能專注地認知這一點,這是最科學的實相
——心念的自然屬性。在這種體驗下的認知會給予你一個重大的啟示,這個世界只是一些
觀念在流動,而沒有其他的東西,「心理」其實是世界的源頭。
所謂的真實、存在,原來只是基於心理上的原因。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或被稱為的世
間,到頭來只是一些生滅的念頭,到了這裡,也許你已經觸及到了人類心理現象的本質特
徵。
即使你的觀照已經很深徹了,在觀照時,也許你還會對念頭進行取捨,這會形成一些干擾
,你可能還是無法完全做到只是觀照而不隨心念。這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反覆地實踐,反
覆地積累功夫,「觀而不隨」是這裡的原則;你愈是能自然地做到純正的觀照,你的禪修
能力和智慧就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得到提升。
日復一日,這樣的觀照還在進一步地加深,功夫在累積,你的觀照愈加細緻,而心也變得
寧靜了,這是初步的成就,在這種寧靜中,內心還是會出現細微的分別,「觀而不隨」依
然是這裡的原則,更進一步地辨認念頭,更進一步地確立觀照之功。有了之前觀照的基礎
,禪者很容易發現更細緻的念頭,這會進一步地走向縱深的心理中。
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真切地看到,所謂種種外在的境相,其實只是內在的境相而已。「境
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一切都只是心對境相的定義與分別。所有的事物,其根源都在
於內心,在心之外,並不存在任何事物——心外無法,外境其實只是內境。
伴隨觀察的全過程,心的分別作用是不間斷的,不論是分別之念或是看似所謂的平等心念
,修行者只是對所有這些保持專注並觀察,不取不捨,不迎不拒,以這種態度來加深認知
,積累功夫。當功夫到了,禪者即會發現心念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對進入眼、耳、鼻、
舌、身、意的境象,心給它們貼上標籤,然後把這種由心附加上去的名稱稱為現實或是存
在,在此基礎上,心再次地引發喜歡或煩惱,整個心理就是這樣循環運作的。
觀察和認知心的規律,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無比科學的過程。修行就是在
這種探索中逐漸地前行,而所謂功夫,就是科學地認知心理規律的能力程度。所謂自由,
其實就是藉由掌握心理規律而獲得的不執著狀態。修行漸次深入,執著會一點一滴地減輕
;執著減輕,煩惱也會隨之減退,這是悟到心念規律及其源頭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所有事
物都起源於心,它們的存在基礎是心,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認知,它會強烈地對你的既有
觀念產生衝擊,這種衝擊的結果是,心的執著將不再強烈,而內心的和諧狀態會得到強化
。
觀察者的任務是明確的,念起即覺,覺而不隨,這是一個系列修習課程。知道念頭的生起
,反覆覺知,對所覺知之念保持不動,循環往復地只是觀察。這種觀察會隨著功夫的加深
而進入到心的深層,心漸漸地發現念頭的特性,它與身體是不同的事物,它與感受、決意
都有所不同。最切近的觀察點是,念頭與身體之間存在關係,它們是一種互動關係,當這
種觀察積累到一定的認知程度,就會引發「名色分別智」。
修習中最重要的是把所有心理現象看清楚,禪修者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在「知道」。
「知道」的不是內容,而是整體的心念,在這種知道中看清一切念頭的本質特性。也許看
念頭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念頭的內容非常有力量,它往往會讓禪修者掉入對內容的分別之
中。也許觀照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被這些念頭所牽動,隨著念頭製造煩惱。
如果不能做到觀而不隨,這就引發了內在心理慣性能量,於是心隨著這種慣性就會一直起
反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習性反應。如果轉動了這個「習性之輪」,那就不再是真正的禪
修觀照了。佛法中所說的「輪迴」,就是指這種按照習性一直進行反應的過程。即使這種
反應進行了無比漫長的時間,但它還會生生世世地進行下去——這是一種無比頑固的習慣
力量,它往往在生生世世中無休無止地輪轉。對於眾生來說,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習
性反應模式,人們的生活,都是這種習性反應下的一個心理過程,而這個過程所製造的產
品基本上都是痛苦與諸多的不如意。
「念起不隨」不可以理解成什麼都不管,也不能由此而降低了覺知的敏感度。這種念起不
隨的能力,說得具體點,就是對一切內在的現象保持敏銳的觀察,而不被念頭的內容所牽
動。發現有念頭生起,這是覺察力在展現作用,是覺察力發現了念頭;禪修者可以專門地
就「發現」念頭行反覆歷練,只要念頭一生起,即刻發現它,正所謂「念起即覺」,這是
一種非常有用的能力。
人們常說的禪修要根除我執我慢,為什麼要去掉它們呢?因為它們是一種錯覺,它們總是
帶來痛苦,所以要去掉它。修習佛法的過程正是一個去除我執我慢的過程,這過程要從觀
察開始,在觀察下發現和研究心理上內在的規律。當發現了心理運行的規律,我們就會知
道它製造痛苦的全過程,於是也就有辦法斷除那種錯誤的內在反應機制——我執我慢。
這並不困難,雖然這是一項類似於科學研究的過程,其精神也極為科學,但每個人通過努
力都可以做到。先要讓念頭自然地表現出來,對其不迎不拒,如此你才能看清楚它的現象
,並透過現象而看到它的本質,這是一項基本要領。多數時候,修行者是在壓制某一類念
頭,而鼓勵另一類念頭,這樣做的後果是,你無法真正地瞭解在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而
當你客觀地觀察時,你既不壓制,也不被它使轉,而是保持自然狀態的觀照,這是發現你
內心規律的正確態度。
念頭是由「根」、「塵」相觸產生的結果,眼晴看到色塵,耳朵聽聲音,心理上想起某一
件事情,都會引發起很多的念頭。在這種念頭的起起落落中觀照它,才能看到它的因緣相
,也能發現它的生滅相。
禪修是形成智慧的一個觀照過程,伴隨著日常生活,日復一日的觀照下所形成的智慧,在
糾正著禪者內在的錯誤認知,這是一點一滴的工作,改變的速度則依於正確的觀察與研究
的功夫。因為人們內在對身心的錯誤認識太過深厚,這種內觀的工作必須要靠長期深入的
發展才能有效果。
心外無法,這是修行的一條原則,特別是在「看念頭」時要有這樣的基本認知,即人們常
說的外在的事物,其實只是內在的認知、觀點與感受——外境其實只是內境。修習中要不
斷地進行這方面的自我提示,有了這種正確的提示做指引,修行就不會完全脫離正確的軌
道。
人們對心念本質的見解是一層非常深重的誤解,在修行的前幾年,也許你是很難揭開這其
中的奧秘。人們之所以一直在這些概念、觀點等事物的籠罩下,其原因是沒有看破心念的
特點。
人們一直受念頭的驅使卻無法見到它,修行就是練習一點一滴地注意到它們,看見它,藉
著瞭解它的運行規律而發現它的真相。心念所形成的密集的觀念網絡是非常牢固的,要透
過這一層則非常有難度,這需要很大的對「自心」的警覺。對於多數修行者,在這裡的功
夫要用上很多年。
在警覺上下功夫,這就是修行,體驗到了內心的各種相狀,例如雜亂的心理,問題的糾結
,不知所措,對這些心理覺察越多,你就是在切實地推動修行。雖然可能在一個時期裡,
體察很多這一類型的心理狀態,會因為智慧跟不上,會引發更多的痛苦煩惱,但這是一個
必經的過程。
當一個人的概念網路非常頑固時,對內心的狀態就很不容易覺察,心完全被習性的反應所
佔據,覺察在那裡根本就無法顯起。執著深深地潛伏在每一個人的人生觀念中,而這些觀
念是你從小就接受的,於是你很難覺察到它們。這需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培養對內在意識
的反省習慣。唯有如此,在觀照時,你才會進行純粹的觀察,而不會在潛意識下不斷地進
行分別。
禪修就是一個認識內心本質的過程,但人們早已形成的看待事情的觀念,往往以個人的特
點表現出來,在觀察心理的本質時,這些個性特徵往往會形成障礙,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
「瀑流」,它以習慣的方式對修行中的純淨觀察進行干擾,要透過這一層干擾非常困難,
需要有努力不懈的精神。
事實上,在習慣的潛流下,往往隱藏著很多很多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人們是一直深深
地沉浸在這些模式中而不能自知,這就是世間的「瀑流」。超越心念織成的「瀑流」,首
先要看到它,然後才能超越它。事實上,是沒有辦法完全截止心念流動的,修行的智慧在
於認識並超越它。有些修行中所說的斷除心念,其實是指通過科學的認知過程,禪者體證
到了心念的無常、苦、無我,於是他不再受心念的束縛。
常生警覺心,這是引導覺知的一個好辦法,在警覺中,心漸漸地會發現更多更細的念頭,
並對它們有覺知,這是一項很漫長的修習功夫的積累。看著自己的感覺,看著身、口、意
的表現,只是觀察,只是「看」,在此過程中不隨世間的邏輯認知進行反應,只是留意地
看,久之會從另一個角度發現真相。
這種純粹的觀察並不涉及立場與觀點,你是站在個人的立場或是站在所謂客觀的立場,都
不影響觀察的結果。因為「看」它們的目的並不基於世間的是非辨別,這裡的觀照是以完
全證知心理機制為目的。
在這種純粹的觀察中,你不必要去製造境界,只是「看」內心的各種現象。其實,在任何
情境中心理上的活動都會表現出來:眼晴看到東西,心裡即刻生起意念,然後就會有分別
的取捨,再後有情緒生起,多數時候會有行動展現出來,如果處理不當,這種行為會再次
對心造成困擾和麻煩,於是這些困擾又再次地摧生下一個心理反應。心念、情緒、動機、
行動力,這些在連續不斷地發生著,而修行者則處在其中,並不干預,他只是一個觀察者
。
當觀察者的功夫足夠時,就會發現內心運行的模式。雖然心理上的現象隨著個人條件的不
同會有所不同,但從本質看,它們都會遵循某種完全一致的模式。心的連續不斷地造業過
程,其實就掉入了某種錯誤的心理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如果能夠發現心理模式上的一些傾
向,觀察者會立即醒悟過來。
人類的個體在現象上雖然千差萬別,但其心理模式卻是完全地一致。佛陀發現的人類心理
模式是「無常、苦、無我」。不論是任何人,他的心理模式都是如此,這個偉大的發現給
予觀察和研究人類心理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啟示。無常、苦、無我,佛陀稱它們為入道的三
個門徑——「三解脫門」。「無常」為無相解脫門,「苦」為無願解脫門,「無我」則為
空解脫門。佛陀的意思是,這三個方面是人類發生根本錯誤認知的最基本原點。人們視無
常為常,視痛苦為快樂,視無我為我,這是一切錯誤心理發生的三個關鍵點。凡是循著這
三個關鍵路徑進行觀察研究的人,都會在真實的觀察身心中獲得心理上的完全自由。
如是 2010-5-10
--
我們利用的錢,只是我們所設立的習俗罷了。在習俗裹它有它的功用;頒令它當錢,它
就變成錢。然而,事實上「錢是什麼」沒有人能說得上來。當某事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而後就會產生一個習俗來滿足這需求。世問就是這樣。---《生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79.132
推 hvariables:最近發現,不能有想要專注看清念頭的 118.169.143.37 05/16 16:35
→ hvariables:想法,只能自然的覺知. 118.169.143.37 05/16 16:36
→ hvariables:不然就造作了新的欲望,產生新的無明. 118.169.143.37 05/16 16:36
推 coldfeeling:推一個:) 受用非淺 南無阿彌陀佛 203.67.193.212 05/16 17:05
推 saduz99:感恩 59.114.196.168 05/17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