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英編者: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 中譯者:尋法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 觀之概要(vipassanasavgaha)──七清淨 清淨的層次 七清淨是:一、戒清淨;二、心清淨;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智見 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這七清淨必須次第地成就;每一層次的清淨是 更上一層清淨的基礎。第一層次的清淨相等於三學的戒學;第二層次相等於定學;較高的 五個層次相等於慧學。首六個層次屬於世間,最後一個層次則是諸出世間道。 (三相 Aniccalakkhanam, dukkhalakkhanam, anattalakkhanab ca ti tini lakkhanani. 三相是無常相、苦相與無我相。 無常相是生滅與變易的呈現方式,即在成為有之後再變成不存在。 苦相是不斷地遭受生滅逼迫的呈現方式。 無我相是不受控制的呈現方式,即人們不能完全地控制名色法。) (三隨觀 Aniccanupassana, dukkhanupassana, anattanupassana ca ti tisso anupassana. 三種隨觀是無常隨觀、苦隨觀及無我隨觀。) 表:七清淨 ┌───────────┬───────────────┐ │ 清淨 │ 修行 │ ├───────────┼───────────────┤ │ 一、戒清淨 │ 四清淨戒 │ ├───────────┼───────────────┤ │ 二、心清淨 │ 近行定與安止定 │ ├───────────┼───────────────┤ │ 三、見清淨 │ 辨識名法與色法的特相、 │ │ │ 作用、現起與近因 │ │ │ (名色分別智) │ ├───────────┼───────────────┤ │ 四、度疑清淨 │ 辨識名法與色法的諸緣 │ │ │ (即:緣起)(緣攝受智) │ ├───────────┼───────────────┤ │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 │ 一、思惟智 │ │ │ 二、生滅智(未成熟的階段) │ │ │ 分辨正道與邪道 │ ├───────────┼───────────────┤ │ │ 二、生滅智(成熟的階段) │ │ │ 三、壞滅智 │ │ │ 四、怖畏智 │ │ 六、行道智見清淨 │ 五、過患智 │ │ │ 六、厭離智 │ │ │ 七、欲解脫智 │ │ │ 八、審察智 │ │ │ 九、行捨智 │ │ │ 十、隨順智 │ ├───────────┼───────────────┤ │ 於第六及第七之間 │ 十一、(更改)種姓智 │ ├───────────┼───────────────┤ │ 七、智見清淨 │ 四出世間道智 │ └───────────┴───────────────┘ (十種觀智 (1)Sammasanabanam, (2)udayabbayabanam, (3)bhavgabanam, (4)bhayabanam, (5)adinavabanam, (6)nibbidabanam, (7)mubcitukamyatabanam, (8)patisavkha-banam, (9)savkhar’upekkhabanam, (10)anulamabanab ca ti dasa vipassanabanani. 十種觀智:一、思惟智;二、生滅智;三、壞滅智; 四、怖畏智;五、過患智;六、厭離智;七、欲解脫智; 八、審察智;九、行捨智;十、隨順智。) (三解脫 Subbato vimokkho, animitto vimokkho, appanihito vimokkho ca ti tayo vimokkha. 三解脫是空解脫、無相解脫及無願解脫。) (三解脫門 Subbatanupassana, animittanupassana,appanihitanu- passana ca ti tini vimokkhamukhani ca veditabbani. 當知三解脫門是空隨觀、無相隨觀及無願隨觀。) 清淨之分析 戒清淨包含了四遍清淨戒:一、別解脫律儀戒;二、根律儀戒;三、活命遍淨戒;四 、資具依止戒。這四種遍清淨戒是依比丘之戒而說。別解脫律儀戒:別解脫是比丘必須遵 守的基本戒。此戒一共有輕重不等的二百廿七條戒。完全遵守別解脫則被稱為『別解脫律 儀戒』。根律儀戒是指以正念防護諸根,在遇到外緣時,不讓心執取可喜所緣,也不讓心 排斥不可喜所緣。活命遍淨戒是有關比丘獲取生活必須品的方式。他不應以不適合比丘的 方式獲取必須品。資具依止戒是指比丘必須在用衣、食、住、藥四種資具或必須品之前及 當時與之後,適當地省察運用它們的正確目的。 心清淨包含了兩種定,即:近行定與安止定。 見清淨是依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辨識名色。見清淨因它協助人們清除『永恆之我 』的邪見而得其名。通過辨識所謂的人只是在因緣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組合,在它們之 內或背後並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存在,即會達到這階段的清淨。這階段也名為『名色分別智 』,因為是依名色法的特相等分別它們。 度疑清淨是辨識那些名色的諸緣。度疑清淨是因為它去除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三時名 色法的諸緣之迷惑而得其名。通過緣起之智,禪修者辨識現在的名色組合併不是無端端地 生起,也不是萬能之神所造或因靈魂而有,而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而生 起。他也運用相同的法則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的諸緣。這階段也名為緣攝受智。 道非道智見清淨:當他如此辨識三地諸行及它們的諸緣時,禪修者把它們歸納為過去 、現在與未來的蘊等組別。隨後,他依世、相續與剎那以思惟智觀照那些行法的三相:壞 滅而無常、可畏而苦、無實質而無我。之後,他依緣與剎那以生滅智觀照那些行法的生滅 。當他如此修時即生起了:光明、喜、輕安、勝解、策勵、樂、智、念、捨與欲。道非道 智見清淨是通過辨識光明等觀之染為進展的障礙,而得以分辨道與非道之特相。 把它們歸納為蘊等組別:這是準備培育思惟智,即以觀照名色法三相修觀的階段。首 先,禪修者必須把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的色法都歸納於 色蘊。同樣地,他也把一切的受、想、行與識歸納於各自的蘊,即:受蘊、想蘊、行蘊與 識蘊。 隨後他以思惟智觀照:這是真正地觀照歸納為五蘊等的行法之三相。一切行法都有以 下三相:一、『壞滅而無常』,因為它們在生起之處即遭受壞滅,而沒有轉變為其他法或 有所遺留;二、『可畏而苦』,因為一切無常之法都不可靠而可畏;三、『無實質而無我 』,因為它們沒有我,或實質,或主宰者。 依世、相續與剎那:『世』是指長時間。首先禪修者觀照每一世裏的行法為無常、苦 、無我。然後再把每一世分為三個階段、十年一個階段、每一年一個階段、每一個月一個 階段、每半個月一個階段、一天一個階段等等,直至觀照在行走時每一步裏的行法都是無 常、苦、無我的。(見《清淨道論》第二十章)依『相續』是指依同一個名相續流或色相 續流。依『剎那』是指依剎那的名法與色法。 生滅智是觀照諸行法生滅之智。『生』是指生起之時;『滅』是指變易、毀壞與消失 之時。『依緣』修習生滅智是指禪修者觀照諸行如何由於它們的諸緣生起而生起,以及由 於它們的諸緣滅盡而滅盡。『依剎那』修習生滅智是指觀照諸行法的剎那生滅。生滅智有 兩個階段。在『未成熟』的生滅智階段,當觀照力提升時,十種『觀之染』即可能會生起 於禪修者。他可能會看到從其身發射出極亮的光明。他也可能會體驗到從所未有極強的喜 、輕安與樂。其勝解與策勵增長、智趨向成熟、念變得穩定及捨變得不受動搖。他也可能 會對這些體驗生起了微細的欲,即享受與執著這些體驗。 分辨道與非道之特相:當禪修者體驗首九種殊勝的經驗時,若缺少分辨的能力,他就 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達到出世間道果。他也就可能會停止進展,而只是享受那些體驗,並 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執著它們。但若他有能力分辨,他將會知道這些體驗只是成熟的觀智 的副產品。他會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繼續提升其觀禪之修習,而不會執著它們。 分辨十種觀之染為非道、觀禪是道的能力,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當他如此脫離了那些進展的障礙之後,而繼續修行時,他證得了有關 三相的一系列觀智,從生滅智直至隨順智。這九種觀智名為行道智見清淨。以下是組成行 道智見清淨的九種觀智: (一)生滅智:這與觀之染生起之前的觀智是同一智,但在克服觀之染之後,它變得 成熟、更強及敏銳。 (二)壞滅智:當禪修者的觀智變得敏銳時,他不再作意諸行法的生時與住時,而只 觀照它們的壞滅。這即是壞滅智。 (三)怖畏智:當禪修者觀照三世的行法的壞滅時,他覺知這些在一切生存地裏不斷 壞滅的行法是可畏的。 (四)過患智:通過覺知一切行法為可畏,禪修者照見它們為毫無實質、不圓滿、毫 無可取,而只有過患。他也明瞭只有無生無滅的無為法才是安全的。 (五)厭離智:當知見一切行法的過患之後,他對它們感到厭離,不再樂於一切生存 地的任何行法。 (六)欲解脫智:這是在觀照時生起欲脫離一切行法之願。 (七)審察智:為了脫離諸行法,禪修者再以種種方法觀照那些行法的三相。當他清 晰地審察諸行法的三相時,那即是審察智。 (八)行捨智:在審察之後,禪修者照見諸行法當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及『我的 』,因此捨棄了怖畏與取樂兩者,而對一切行法感到中捨。如是生起了行捨智。 (九)隨順智:這是在出世間道心路過程裏,於種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此智被稱 為隨順是因為它順著之前八種觀智的作用,以及順著之後道智的作用。 智見清淨:當他如此觀照時,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的安止定即將生 起。」於是,在有分斷之後生起了意門轉向心;隨著生起的是兩個或三個緣取目標的無常 等任何一相的觀智心。它們被稱為遍作、近行與隨順。當行捨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稱為 『導向出起之觀』。 隨後,生起了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種姓,而達到聖者的種姓。 在這之後即刻生起了須陀洹道;該道心徹知苦諦、斷除集諦、證悟滅諦及開展道諦,而證 入了出世間安止心路過程。之後有兩個或三個果心生滅,然後再沉入有分心。 在有分心中止之後,生起了省察智。智者省察道、果、涅槃,以及省察或沒有省察他 已斷與還剩下的煩惱。如是,必須通過修習六清淨而次第地證得的四道,名為智見清淨。 注:關於道之安止心路過程,於普通的安止心路過程,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 之分。同樣地,彼所緣也不會生起。於此安止心路過程,八欲界智相應速行心的任何一個 ,生滅四次或三次,順次是遍作心、近行心、隨順心及更改種姓心。一旦它們滅盡,依情 況是第五或第四心識剎那,二十六種廣大心或出世間心的其中一個,會即刻如心所願而進 入安止心路過程。隨後,在安止定的末端即會再沉入有分。 安止:巴利文appana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升的『尋心所』;它把相應名法深深地投入 於目標裏,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由於入禪之心已一 境專注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於 安止定並沒有欲界心路過程的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因為只有在很清晰地覺知目標 時,才有可能證得安止定(禪那)。 當禪修者即將證得禪那、道或果時,首先會生起意門轉向心。然後在同一個安止心路 過程裏,於安止速行心之前,會有一系列的欲界速行心依次生起,把心從欲界導向安止。 於凡夫或有學聖者,這些速行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之一;於阿羅漢,則是四種欲界智 相應唯作心之一。 於鈍根者,這些基礎速行心生起四次,每次都執行不同的基礎作用。第一個剎那名為 『遍作』或『預作』,因為它準備心流證入安止定。下一個剎那名為『近行』,因為它已 接近安止。第三個剎那名為『隨順』,因為它順從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後的安止。 第四個剎那名為更改『種姓』:於禪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廣大心種姓而得其名;於 初道定,它名為種姓是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對於進入更高層次道 果的轉變點,則隱喻式地稱它為更改『種姓』,但有時亦另稱它為『淨化』。 於根器利者,則少了『遍作』剎那,如是於安止之前只有三個欲界速行心生起。在種 姓心之後,於利根者的第四速行心,或鈍根者的第五速行心,即刻生起了第一個屬於安止 層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無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 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種。當知在安止心路過程裏,是可以有不同的速 行心,甚至屬於不同界。在道果心路過程裏則更能緣取不同的目標,而所有在同一個欲界 心路過程裏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種心。 所生起的安止心,能夠受到禪修者的心願所決定。若他希望證獲初禪,他即會把自心 導向於證獲該禪那地修習止禪,對於更高層次的禪那亦是如此。若禪修者所願的是達到道 果,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道果地修習觀禪。在安止心路過程結束之後,就會即刻沉 入有分心,不會有彼所緣心生起。於鈍根者有三個觀智心生起,於利根者則只有兩個觀智 心生起,因為除去了遍作心。 在出世間道生起之前達到頂點的觀智,被稱為『導向出起之觀』。道被稱為『出起』 是因為它從諸行法出起,而緣取涅槃為目標,也因為它自煩惱中出來。關於更改種姓心: 這是第一個轉向涅槃之心,以及是出世間道的無間緣。它被稱為『更改種姓』,因為它是 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雖然此智與道智一樣緣取涅槃為目標,但它並不能像 道智一樣驅除覆蓋四聖諦的煩惱。在趨向第二及更高的道心時,它被稱為『淨化』,而不 是『更改種姓』,因為禪修者其時已屬於聖者的種姓。 道心可以同時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這四種作用即是遍知苦、斷除渴愛(苦 之因)、證悟涅槃(苦之滅盡)及開展八聖道。於利根者沒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 後有三個果心生起;於鈍根者則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只有兩個果心生起。在四 出世間道每一者之後,聲聞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但並不一定會省察已斷除及 還剩下的煩惱。如是最多有十九種省察智:首三道每一者都有五種,而第四道則只有四種 。這是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羅漢,已沒有可省察的煩惱。於此,這是七清淨之分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34.178 (06/26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