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略探中阿含的七清淨 釋性禪 一、前言 二、戒清淨就是戒學 三、定清淨就是定學 四、五清淨是修慧的骨幹 五、結論 參考資料 一、前言 七清淨在修道得果上,有依前起後的次第意義,終點是解脫涅槃。《中阿含.七車經》, 譯七清淨為:一、戒清淨,二、心清淨,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清淨, 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心清淨」屬定範圍,見清淨以下,都是慧學。依戒 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脫。如戒行不清淨,言行不如法,那即使修得定,也是邪定。 賢者。但以戒淨故。得心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以見淨故。得疑蓋淨。以疑蓋淨故。得 道非道知見淨。以道非道知見淨故。得道跡知見淨。以道跡知見淨故。得道跡斷智淨。以 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也 。 依『瑜伽論』說七清淨的修行次第:依無我正見斷薩迦耶見,是見清淨。永遠超越於三寶 、四諦的疑惑,是度疑清淨。八正道是道,世間苦行等是非道計道,戒禁取永斷,所以是 道非道智見清淨。斷薩迦耶見、疑、戒禁取──三結,就是依初果向得初果。依初果到四 果的,佛說有四通行,或譯四事行跡,就是行智見清淨。依阿羅漢道智,斷一切煩惱,名 行斷智見清淨。斷盡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果,就得究竟解脫的涅槃了。這一道的進修次第 的解說,與『中阿含經』意相合。 在《舍利弗阿毗曇》 中將「有情的淨化」解釋為七清淨:「戒清淨」、「心清淨」、「 見清淨」、「授記度疑清淨」、「知見道非道清淨」、「趣道知見清淨」、「得知見清淨 」。在阿含、尼柯耶經典中 雖有「七清淨」一詞,但卻未和四念處直接相連而說。 按照《清淨道論》的指示,瑜伽者修習有清淨之前,應先學習遍問而熟知蘊、處、界等, 具備慧「地」後,進而持戒、修定,紮下兩種慧「根」,如此才可接著修習見清淨、度疑 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及智見清淨的五種清淨的慧「體」。為了證悟、 求證菩提、得解脫,必須經歷七個階段的清淨 : 在《七車經》裡,佛陀以七清淨之法,由戒、定、慧三學細分,修習的七個階段,第三見 清淨到第七智見清淨,可再細分別十六觀智,即內觀智發展的十六個階段 ,七清淨配合 三學十六階智的對照表如下 : 三學 七清淨 十六階智 戒學(喻如樹根) 一:戒清淨(四遍淨戒) 定學(喻如樹根) 二:心清淨(近行定與安止定) 慧學:蘊、處、界、根、諦、緣起 (喻如土地)   修觀 (喻如樹幹) <五清淨>:修慧的骨幹 三:見清淨 1:名色分別智 四:度疑清淨   2:知名色的緣(緣攝受智)    (法住智)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   3:三法印智(思惟智) 4:(未成熟)弱的生滅隨觀智 4:成熟的生滅隨觀智 六:行道智見清淨   4:(未成熟)弱的生滅隨觀智 4:成熟的生滅隨觀智 5:壞隨觀智 6:怖畏現起智 7:過患隨觀智 8:厭離隨觀智 9:欲解脫智 10:審察隨觀智 11:行捨智 12:隨順智 13:種姓智 七:智見清淨(解脫)(解脫知見) 14:道智 15:果智 16:省察智(返照智) 戒、定、慧、解脫──四法,與四清淨相當,如『雜阿含經』卷二一說:「如來應等正覺 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依『增支部』說,這是「四清淨 精勤支」。『雜阿含經』解說為「戒淨斷」、「心淨斷」等,斷就是精勤的異譯,如「四 正勤」即「四正斷」。見清淨的見,是如實知見,是慧的異名。從如實知見到究竟解脫, 在修學上還有層次,所以又立七清淨,如『中部』(二四)『傳車經』(南傳九‧二七三 )說: 「唯戒清淨至心清淨,唯心清淨至見清淨,唯見清淨至斷疑清淨,唯斷疑清淨至道非道知 見清淨,唯道非道知見清淨至方途知見清淨,唯方途知見清淨至知見清淨,唯知見清淨 至無取著般涅槃」。 根據《傳車經》 ,七清淨被視為相續的階段,除非完成前階的階段,禪修者不可能證得 第六清淨的內觀智,「煩惱」 的斷盡與修行的進展,修行次第(四向四果);如可進展 道巴利上座部的修行道位(七清淨)、三賢、四善根(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 、頂、忍、世第一法)、見道、修道、無學道、十智(有漏慧和無漏慧)、禪定(四禪( 色界的四種禪定);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甚至出三界與解脫涅槃。 二、戒清淨就是戒學 「戒清淨」 的內容包括:(a) 出家眾:波羅提木叉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 止戒。(b) 在家眾:五戒、八戒或十戒。指道德行為的清淨。禪修者如果不受持八戒,至 少必須受持五戒,才可以持戒清淨。當戒清淨時,禪修者不會內疚,能夠捨離和容易入定 。 戒學清淨,也就是定學的方便。如經上說: 戒淨便得無(熱惱追)悔;無悔故歡;歡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 勝樂;樂故心定 。 因為持戒清淨的,一定心安理得,自然能隨順趣入定學。如從日常生活的如法來說:不會 貪求滋味,飲食過量;不會貪著睡眠,終日昏昏的;隨時能防護根門,正知所行,這都就 是去除定障。所以戒清淨能如《瑜伽師地論》所說: 寢安,覺安,遠離一切身心熱惱;無諸怖畏,心離驚恐;密護根門,飲食知量,覺寤瑜伽 ,正知而住 。 「知足,遠離,都能淨尸羅,戒學一定會如法清淨』。身心一直在安靜中。如加修定學, 自然就順理成章,易修易成」 。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禪業處,擁有某種程度的定力 後再轉修觀禪業處,次第成就七清淨及十六觀智,乃至斷除煩惱、現證涅槃。根據《瑜伽 師地論》記載:戒清淨十相:「一、發勤精進所獲財物而用惠施。二、自手臂力所緻財物 而用惠施。三、離垢汙物而用惠施。四、如法而施。五、如法所得而用惠施。六、息除諸 惡而行惠施。七、調伏諸根而行惠施。八、慇重恭敬而行惠施。九、自手而施。十、於己 僕從,先行恩養,然後惠施」 。 三、心清淨就是定學 心清淨指滅除內心之邪曲,遠離污穢不淨,使之清白淨潔。禪修者可藉著分析這些色聚等 而進一步培育「見清淨」。其內容包括:(a) 奢摩他的近行定、(b) 奢摩他的安止定、 (c)毗婆舍那剎那定 。透過受持戒律,可以淨化行為、言語,當戒清淨時,心在某種程度 上也被淨化了,當心被淨化後,心變得平靜、輕安、寧靜、愉快,而且能專注於禪修的目 標。據《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身轉清淨成菩提品所載,心之清淨 可分為兩種: (一)自性清淨,謂吾人之心性原本清淨,無有染污。 (二)離垢清淨,即遠離一切客塵煩惱而得清淨。 在《註釋書》中,不是只說「近行定」與「安止定」是「心清淨」嗎?的確如此,但是應 知道,這是把「剎那定」包含於「近行定」之中而說的。因為在《念處經》的註釋中,曾 說「剩餘十二個即是近行業處」。開始時,如是觀察,只要心仍未清淨,散亂的心就會在 諸觀察心間斷時生起,而想到感官外境等所緣。禪修者或能察覺、或不能察覺它們,即使 能夠察覺,也是過了些許時間方可;由於此時禪修者的剎那定,非常羸弱無力,所以那些 散亂心被稱為「障蓋之心」,會障礙他的觀察心。之後,觀察當下顯著的所緣,能夠令觀 察心無間斷地轉起,此時的心名為離蓋。 當禪修者的心清淨遠離諸蓋時,更能密切地觀照每一個被觀察的所緣;且觀察無間地生起 之時,「每一毗婆舍那心中稱為住剎那的定,安止於被觀察的所緣之上,觀照不斷轉起的 觀察心,皆具有相同的等持行相。也就是說,以怎樣的等持行相觀察第一個所緣,就以那 樣的等持行相,觀察第二個、第三個所緣等等」 ,類似安止定的剎那定在「至頂觀」 中 顯現。 當禪修者獲得開悟的須陀洹道智時,就已經根除身見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疑惑。當獲得 心清淨時,心會變得非常敏銳,足以深入觀察身心的生滅現象,也能夠了解身心生滅現象 的特性,這是第一階段的觀智:「名色分別智」。當具足心清淨而觀察時,如是辨別、了 知名與色,並非思惟後了知,也就是說,是依觀察而轉起的「現量智」,並不是「思所成 智」 ,此人也會生起小喜等五種喜。 《清淨道論》論及「心清淨」時,雖未提到「觀剎 那定」;不過,依據其他巴利注、疏,「觀剎那定」也屬「心清淨」。 在《瑜伽師地論》說:「心清淨十相」 有:一、憐愛心而行惠施。謂任自性,於諸有情 。二、珍寶心而行惠施。謂於施所。三、平等心而行惠施。謂於怨親及中庸所。四、調伏 垢心而行惠施。謂於慳垢及蓄積垢。當知不施於他,名為慳垢。自不受用,名蓄積垢。五 、欣樂心而行惠施。謂由七相。一、於未來求者,發喜樂心故。二、於已來求者,初見便 生淨信心故。三、於正施時,生悅豫心故。四、生靜定心故。五、生無足心故。六、生不 惱害意趣心故。七、施已無追悔心故。六、忍辱心而行惠施。謂於求者強遮障中,能堪忍 故;及無厭倦故。七、以慈心而行惠施。謂於惱害者。八、以悲心而行惠施。謂於有苦者 。九、以喜心而行惠施。謂於有功德者。十、以捨心而行惠施。謂於親友所。 四、五清淨是修慧的骨幹 五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是修慧的骨幹 ,依《瑜伽師地論》詮釋七清淨的內涵:「見、度疑、道非道」三清淨是初果(斷三結)的 全貌,「見清淨」主要是指斷薩迦耶見,「度疑清淨」乃指超脫三寶四諦的疑惑,而「道 非道智見清淨」則指斷了非道計道的戒禁取見。瑜伽者以見清淨確定名色而確定了「苦諦 」,次於度疑清淨以把握於緣起而確定了「集諦」,更於道非道智見清淨決斷正道而確定 了「道諦」,如此以「世間智而確定苦、集、道三諦」 。 (一)見清淨 當見清淨遍熟時,會顯現所觀察的名、色之緣,作為色所緣的心會變得明顯;了知能被觀 察的或能被了知的所緣存在時,尋、思或能知的心才生起,於是證得名色識別智,達到「 見清淨」。所以見清淨是觀察名色,確認唯有名色而沒有我,觀察它們是無常、苦、無我 ,破除這些觀的染。《瑜伽論》說從七清淨之見清淨開始,就是現證慧;這與《清淨道論 》所說見清淨:名色分別智,辨別名及色的「確定名色,克服了有情之想,立於無痴之地 如實而見名色…(或是)確定名色及行的辨別」,名為「見清淨」是有一些距離的。二論的 出現年代,其實很相近,但為何對於七清淨的闡述會有如此的差異,就不得而知了。正見 是先導的,也是正道所不能離的,正定,就是心清淨,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如定慧相 應,引發無漏聖慧,那就是見清淨了;從見清淨進修到斷智見清淨,都是聖慧。《顯揚聖 教論》解釋「見清淨」: 謂如有一,具心清淨,鮮白無穢;離諸煩惱,得住不動。為欲證得漏盡智故;觀察諸諦。 如實了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行道聖諦 。 見清淨及善清淨差別在《瑜伽師地論》八十七卷云: 住無漏智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 ,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 。 根據《瑜伽師地論》敘述:見清淨有十相:「一、不計度我能行施,施為我所行,而惠施 。二、不將己校量於他,謂我是勝,是等,是劣,而行惠施。三、不觀他當有反報而行惠 施。四、不觀察當來有勝殊妙富樂,而行惠施。五、不觀施全無有果,而行惠施。六、不 觀施不相似果,而行惠施。七、不觀施有顛倒果,而行惠施。八、不觀殺害為伴侶善而行 惠施。九、不觀奇變吉祥之相,而行惠施。十、不為世間聲譽稱讚,而行惠施」 。 依經說,應該先修清淨戒與正知見,然後依正見正戒而修四念處,才是符合八支正道的次 第進修的。『相應部』(四七)「念處相應」(南傳一六上‧三九一)說:    何為善法之初?謂善清淨戒,正直見。鬱低迦!汝善清淨戒,得正直見。鬱低迦! 汝依戒、住戒修四念處。 又如『雜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一九八中)說:    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 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八正道以正見為先,五根以慧根為後,其實,慧是在先的,也與一切正道不相離的,如『 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說:    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於棟,以攝持故。 中道以正見為先,修證以定慧為主,對於個人修持、佛法的久住世間,戒是無比重要的。 八正道為聖道的總綱與三清淨的關係如下表 : (聞慧)正見─┐ (成信) │ (思慧)└─正思惟┐(起願欲) │ │ ┌正語------------------┐ │ │正業 | ├─┤ +--戒清淨 │ │正命 | │ └正精進----------------┘ │ ┌正精進----------------┐ └─┤正念┐ +--心清淨 │ └┐ | (修慧) └───正定┌----------┘ │ └(現證慧)----見清淨 《清淨道論》:「此中,十分確實見名色為見清淨。」阿耨樓陀《攝阿毗達磨義論》說: 「以相、味、起、足處而把握名色,名為見清淨。」此階段的瑜伽行者確實了別名色,便 捨棄有情或補特伽羅等的世間之想,超越了對有情的痴迷而十分確定只見名色,沒有任何 的有情或補特伽羅,如譬喻中說:譬如部分的結集說為車,有了諸蘊而成有情的假名。 在此見清淨階段,修習毗婆舍那的所緣即是名色,或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也含蓋十一 項觀察法。釋尊曾如此多次詳說五蘊的時候,作如是說: 任何色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或內、或外、或粗、細、劣、勝、遠、近的,集 結在一起,總名為色蘊。任何受……,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識……,不論是過 去的、未來的、現在的……,乃至總名為識蘊。 對色、受、想、行、識五蘊皆從這十一項遍取含括無餘。緣起甚深,只提當下,不觀過未 ,自有著其前後的因果關係。南傳阿毗達磨說,每一「自相」皆有其特性、作用、現狀及 足處,對此不知不解,單談共相,而此共相也就如同空中樓閣,憑空而立,只是抽象的概 念而已。 (二)度疑清淨是從法住智到涅槃智。從法住智到涅槃智也就是從世間有為生滅的因果法 悟入出世間無為的涅槃。進一步觀察名色的因緣,確認唯有名色的業果而沒有作者、受者 ,超越三世因果的疑惑,進一步觀察過去世的名色、未來世的名色也是由緣而生起,就可 以斷除三世的十六疑惑,而達到清淨。這十六疑 有:(1)我於過去世存在嗎?(2)我於過 去世不存在嗎?(3)我於過去世是什麼?(4)我於過去世怎麼活?(5)我於過去世從什麼變 成什麼?關於後際的五疑,(6)我於未來世存在嗎?(7)我於未來世不存在嗎?(8)我於未 來世將是什麼?(9)我於未來世將怎麼活?(10)我於未來世從什麼變成什麼?現在的六疑 ,(11)我是存在的嗎?(12)我是不存在的嗎?(13)我是什麼?(14)我怎樣活?(15)我從何 處來?(16)我將到何處? 度疑清淨是能如實了知因緣而起,因緣而滅的實相,自能知道相續不斷、不一亦不異的中 道,不落二邊,生滅觀智等也就自能逐漸悟得。《顯揚聖教論》云度疑清淨:「謂如有一 依見清淨,於佛法僧,無惑無疑」。禪修者能暫時斷除斷見、常見、無因見、無作見等邪 見,亦能斷除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世的疑惑,於是證得了「緣攝受智」,達到「度疑清淨 」。 《瑜伽論》的「度疑清淨」相對於《雜阿含293 經》的「度疑」,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內容 而已,二者不能劃上等號。然而,覺音乃依七清淨為架構而造《清淨道論》,其對於「度 疑清淨」說:度疑清淨是以種種方法而把握名色之緣及越度了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 同時法住智、如實智、正見也是度疑清淨的同義語。即所謂: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為緣生。 這兩者都是緣生,把握此緣的智為法住智 。《瑜伽論》與《清淨道論》的「度疑清淨」 內容來看,本質上並無多大差異,只是二者所站的立場不同而已。若以「法住智」來看, 似乎可以說《清淨道論》的「度疑清淨」是法住智的起始,而《瑜伽論》的「度疑清淨」 則是法住智的完成。欲成就法住智、如實智及正見者,當尋求與把握名色之緣,追根究底 找出煩惱根源,從了解名色的因果關係,如實了知依於緣的和合而生起的諸法後,那些因 無明等妄執而生起的常論、無因論、異因論及自在天論等皆一一悉得破除。 度疑清淨觀察名色的業果,確定集諦(Vism Ch.19),緣攝受智。度疑清淨也斷除八種疑( 八種對佛、法、僧、學、前際、後際、前後際、此緣性緣生法的疑),鎮伏六十二種邪見 。度疑清淨確知一切世間法的因果安立,即確知法的安住,也就是法住智。得法住智決定 必入聖域,但本身還不是聖智。 (三)「道非道智見清淨」是遠離非道上的染,走上正道,確定道諦;思維名與色的無常 、苦、無我,用這三相遍思維審察一切法,修生滅隨觀智,初修生滅隨觀很容易生起十種 觀的雜染,必須審察破除後就確定道諦。生起十種觀的染即是「非道」,破除之而決定正 「道」,看清楚道和非道,所以說道非道智見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謂如有一、依度 疑清淨,得妙智見。唯佛所說、僧所行道、能得出離。此復云何?謂能盡苦、及證苦邊。 若諸外道所說之道;不能盡苦、及證苦邊,通達名色是無常,會獲得第九觀智(欲解脫智 ),就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 (四)「行道智見清淨」是對修行的過程沒有懷疑,已經獲得第十二個階段的觀智:隨順 智。當審察智遍熟之時,自行了知顯現的名、色諸行,且相續地轉起「智」,名為「行捨 智」。依現量了知、觀察名、色剎那剎那地生滅的智慧,名為離染的「強力生滅隨觀智」 ,這是行道智見清淨的開始,從這個智開始乃至「隨順智」,皆名為「行道智見清淨」。 解脫開悟的過程如前五清淨已確定走上解脫的正道,行道智見清淨以九種觀智走到世間的 盡頭,智見清淨才開始登上出世間。行道智見清淨的前二觀是以無常為主,三到五是以苦 觀為主,六到八是以無我觀為主。第八的行捨智則是以無常苦無我的空智照亮三解脫門, 隨順智則進入三解脫門,智見清道的道智則是棄捨世間走上彼岸。從八種智達到頂點的觀 ,以及第九的諦隨順智,是名為行道智見清淨。此即: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 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冀脫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及行捨智的八種,再加 上第九的諦隨順智。九種觀智如下: 行道時生起 1、生滅隨觀智 無常 2、壞隨觀智 3、怖畏現起智 苦 4、過患隨觀智 5、厭離隨觀智 無常、苦、無我 6、冀脫智(欲解脫智) 7、審察隨觀智 8、行捨智 無相、無願、空 9、(諦)隨順智 四沙門道智 1.生滅隨觀智 行道智見清淨的生滅隨觀已經解脫於染,所以為了觀察於相而再次以生滅隨觀而行瑜伽。 2.壞隨觀智 隨觀一切行、色與非色之法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見有為過而傾向於相反的涅槃 。《清淨道論》說:「依第一義說,苦滅聖諦便是涅槃。因為到達而涅槃之時則愛離而且 滅,所以說涅槃為離貪與滅」。不觀生起,只專觀於滅,未滅的在滅,未破壞的在破壞, 捨棄諸行的生、住、轉起之相,唯觀破壞,故南傳法句經說:「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 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的見他」 。 3.怖畏現起智 瑜伽者修習多修習以一切諸行的滅盡、衰滅、破壞及滅為所緣的壞隨觀,對於一切的有、 生、趣、(識)住、有情居皆是破壞的諸行,起大怖畏,猶如雖欲奢求欲樂生活但又感到 膽胠的人相似,見欲樂處有兇惡猛獸等種種過患,因而生起了極大怖畏心。瑜伽者觀「過 去諸行已滅,現在的正滅,未來生起的諸行即將當滅」而生起了「怖畏現起智」。 4.過患隨觀智 瑜伽者修習怖畏現起智,了知一切有、生、趣、住、有情居等諸行中,毫無避難所,無救 護處,無皈依所,甚至對於一行都不生起希求,沒有執著,視三有如火炕,四大種如毒蛇 ,五蘊如殺戮者,六內處如空村,六外處如劫村盜賊,七識住及九有情居如火在燃燒,一 切諸行如癰、疾、箭、痛、病、無喜無樂,僅是一堆大過患的現起。如此,他見凡有生起 、轉起、相、造作、結生、趣、發生、起、生、老、病、死、愁、悲、惱等都是怖畏,不 生起、不轉起等是安穩,為寂靜之道。 5.厭離隨觀智 因觀見諸行之過患,則自然會生起厭離、背棄而不喜於一切有、生、趣、識住、有情居中 ,因為這一切皆是具可破壞性的諸行;但喜於具備修習之樂、修習之喜的七隨觀及三隨觀 ,心傾向於不生起的安穩而見寂靜之道。 6.欲解脫智 怖畏現起、過患隨觀及厭離隨觀三智,文異而義一。見一切諸行為怖畏,故名怖畏現起; 見一切諸行生起的過患,故名過患隨觀;對於諸行生起厭離,故名厭離隨觀;如是,對於 一切諸行欲解脫者,生起了欲解脫智。 7.審察隨觀智 欲求解脫於一切可破壞的諸行,從一切行而得解脫,再以審察隨觀智提起把握諸行的「三 相」 ,以終是無常的,暫時的,限於生滅的,壞滅的,剎那的等種種理由而觀之。瑜伽 者「以提起三相旋轉諸行而令力弱,再不起現起常、樂、我、淨相而善巧解脫,此為成就 解脫的方便而如是把握」 。 8.行捨智 行捨智也可成為七種聖者各別的緣,如憶念無常者,是信解多故而獲得信根,於須陀洹道 的剎那為「隨信行」,其餘的「信解脫」、「身證」、「俱分解脫」、「隨法行」、「見 得」及「慧解脫」亦如是,皆以行捨智為緣。如說:「初名欲解脫智,中名審察隨觀智, 後達頂點而名行捨智。 」行捨智是由三種隨觀而轉起,所以說是以信、定及慧三根為主 而入三種解脫門,也即以三種觀為三解脫門。由屢觀一切諸行,並導心入於無相界,由於 意的恐懼,並以其心入於無願界,由屢觀一切法為他,並導其心入於空界,故說「此等三 解脫門是引導出離世間的」 。 《無礙解道》中說:「憶念無常者,現起諸行為滅盡。憶念苦者,現起諸行為怖畏。憶念 無我者,現起諸行為空。」或說:「憶念無常者則勝解多,而獲得無相解脫。憶念苦者則 輕安多,而獲得無願解脫。憶念無我者則知多,而獲得空解脫。」 無相、無願、空三解 脫,皆以涅槃為所緣而轉起的聖道。 9.隨順智 隨順智是以諸行(有為法)為所緣的最終,而後從「種姓智」開始,至「道」、「果」心 皆以涅槃(無為法)為所緣,是出世間的心路過程心。這樣的修習次第,契合了在《雜阿 含》347《須尸摩經》記載,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這一段經文;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有解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且以禪定配合,說「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清淨道論 》於法住智階段,可從近行或安止定的出起轉向於觀察,但在種性智之後的道果智是止觀 二力結合,心一境性及觀智,同樣此滅(涅槃)為所緣,必屬安止根本定,這一觀點二論 皆有相似之處。 (五)智見清淨:開始以涅槃為所緣,證得須陀洹道智的聖者了知四聖諦,其智見是清淨 的,所以稱之為「智見清淨」。在獲得第一種道智之後,果智立刻隨之生起;然後生起觀 察智。當禪修者獲得初果的道智,已經預入聖流,此時,才獲得「智見清淨」。包含四道 智(四果智),如: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的四道智為為「智見清淨 」。轉入於道智之前的「種姓智」,它既非行道智見清淨,也不是智見清淨所屬的範圍, 但由於入觀流,因此也稱它為觀。一切相所緣以及一切轉起所緣的呈現都是障礙,更以無 相、不起、離(有為)行、滅、涅槃為所緣,越凡夫種姓、凡夫名稱、凡夫之地,而入於 聖者種姓、聖者名稱、聖者之地,是觀的最高點、不再退轉的種姓智;種姓智為轉入於道 ,道分四種,即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及阿羅漢道的四道智,所以名為智見清淨 。 五、結論 在論典方面,北傳的《瑜伽師地論》、南傳的《清淨道論》等,都有詳盡的內觀禪修 的指導,其內容各有所發揮。例如,北傳的「界差別觀」談及分析地、水、火、風、空、 識等六界,南傳則只是地、水、火、風四界;北傳重視四種毗缽舍那、三門及六事差別所 緣毗缽舍那,以及七種作意(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 等論題,而南傳則重視七清淨、十六階智等論題。 毗婆舍那修法包含七清淨、十六階智、三解脫門、四念處等等,其功德利益都是一樣 的,只是改變其所緣而已。南傳《清淨道論》全的結構可以三學或七清淨來劃分,論中以 樹為喻,解釋整體「清淨道」,戒學的持戒與定學的修心是樹根,而戒又為定的基礎,沒 有樹根將沒有樹;慧學須先聽聞思惟智慧所要了知的真理(蘊,處,界,根,締,緣起) ,猶如種樹的大地,沒有大地泥土的樹,樹就會枯死,修習智慧就是修毗婆舍那觀,修毗 婆舍那觀猶如樹幹,樹幹是透過樹根攀穩深入泥土中,在泥土中攝取養分;修觀就是清淨 道的骨幹,必要對象是五蘊、無常、苦、無我的大地,然而這以戒、定為根基,清淨道的 目的地就是涅槃,猶如樹的果實。總之,「法住智」在覺音的詮釋中,涵義極廣,從七清 淨的「度疑清淨」為始,乃至「行道知見清淨」到末端的「隨順智」,皆通名為「法住智 」的範疇;清淨道,如同大樹,壯健的骨幹透過清淨有力的根,深入大地吸取養份,成熟 豐美的果實。因此根據《中阿含.七車經》所言,修道首先要心清淨,屬定範圍,見清淨 以下,都是慧學。依戒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脫,七清淨在修道得果上,也可修至解 脫涅槃。 轉自: http://blogs.ddbc.edu.tw/xingshan519/2010/01/01/%E7%95%A5%E6%8E%A2%E4%B8%AD%E9 %98%BF%E5%90%AB%E7%9A%84%E4%B8%83%E6%B8%85%E6%B7%A8/ 縮網址: http://ppt.cc/5ph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61.231.134.178 (06/26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