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 菩薩行通說 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以新的姿態,出現於印度。「大乘佛法」是以發菩提心, 修菩提行,成就佛果為宗的。發心、修行的,名為菩提薩埵,簡稱菩薩bodhisattva;修 行到究竟圓滿的,名為佛buddha。菩薩與佛,有不即不離的因果關係,佛果的無邊功德莊 嚴,是依菩薩行而圓滿成就的。由於眾生的根性不同,「大乘佛法」從多方傳出來,也就 有適應智增上的,信增上的,悲增上的不同。但從「佛法」而演進到「大乘佛法」,主要 還是「佛般涅槃所引起的,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也就因此,「大乘佛法」比起「佛 法」來,有更多的仰信與情感成分。這樣,「佛法」中以信為本的方便道,普及而又能引 入甚深的,如六隨念s!ad!-anusmr!taya的一部分,當然會有更多的開展。就是繼承甚深 行而來的,廣明菩薩發心、修行、證入,甚深也就是難行道的眾多教典,也有不少的方便 成分,所以是甚深而又能普及的法門。充滿理想而能普及的「大乘佛法」,在舊有的「佛 法」傳統中,脫穎而出,佛法進入了一新的階段。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二冊‧95~96 頁) 菩薩自己還沒有解脫,修種種的難行苦行,主要為了利人,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獻出自己 的生命。依大乘法說:菩薩要廣集福德與智慧資糧,「五事具足」,才能得無生法忍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與阿羅漢的涅槃相等。但菩薩的廣大悲願,不入涅槃, 「留惑潤生」,願意在長期的生死中,度脫苦難的眾生。這種不急於自求解脫,偉大的利 他精神,在世間人心中,當然是無限的尊重讚歎。「見賢思齊」,學菩薩而求成佛的「大 乘佛法」,為佛弟子所樂意信受奉行,這是一項最有意義的重要因素(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菩薩的大行──波羅蜜行,主要是以慧──般若prajn~a^為先導的。大乘經所說甚深 智與廣大行,是繼承「佛法」的甚深行。如『般若經』所說:得無生法忍的不退轉──阿 毘跋致avinivartani^ya菩薩,都是依人身進修而悟入的。得無生忍以上的,是大菩薩( 俗稱「法身大士」),以方便力,現種種身,利濟眾生,那就不是常人的境界,成為大乘 佛弟子的信仰對象。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二冊‧98~99頁) 一空與慈悲 菩薩道源于釋尊的本教,經三五百年的孕育長成,才發揚起來,自稱大乘。大乘教雖為了 適應時機而多少梵化,然而他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華燦爛,能徹見佛法真髓的! 先從空與慈悲來說明菩薩道。空,是阿含本有的深義,與菩薩別有深切的關係。佛曾對阿 難說:「阿難,我多行空」(中含小空經)。這點,『瑜伽論』(卷九0)解說為:「世 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 這可見菩薩是以修空為主的,不像聲聞那樣的從 [P242] 無常苦入手。『增一阿含經序品 』也說:「諸法甚深論空理,……此菩薩德不應棄」。如從緣起的三法印的深義說,無常 即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異名。但一般聲聞弟子,對於無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厭離的情緒 極深。聲聞、辟支佛們,不能廣行利濟眾生的大事,不能與釋尊的精神相吻合。他們雖也 能證覺涅槃空寂,但由于厭心過深,即自以為究竟。聲聞的方便適應性,限制了釋尊正覺 內容的充分開展。佛從菩薩而成,菩薩的觀慧直從緣起的法性空下手,見一切為緣起的中 道,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這樣,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的自了,從入世 度生中向于佛道。 與戒律有關的慈悲,聲聞也不能說沒有的。但佛滅百年,已被歪曲為粗淺的了(四分律七 百結集)。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 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質多羅長者為那伽達多說:無量三 昧與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有差別義,也有同一義。約「無諍」義說,無量與 無相等,同樣是能空於貪、瞋、癡、常 [P243] 見、我、我所見的(雜含卷二一‧五六七 經)。從空相應緣起來說,由于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 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 慈悲──無緣慈,即能契入空性。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 三昧,即是依苦成觀。觀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與樂的同情,即「無量心解脫」。由於 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 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于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 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聲聞行的淨 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埸,成熟有情與莊嚴國土;但依法而解脫自我 ,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這一切,等到直探釋尊心髓的行者,急于為他,才從慈悲 為本中完成聲聞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德行是應該均衡的、和諧的擴展,不能如聲聞行那樣偏頗。如針對厭離情深的聲聞,應重 視大悲的無瞋。對於不善根的根治,也認為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 [P244] 最嚴重的。貪 欲不一定厭棄有情,障礙有情,世間多少善事,也依貪愛而作成;惟有瞋恚,對有情缺乏 同情,才是最違反和樂善生的德行。所以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惡心中,沒 有比瞋恚更惡劣的。菩薩的重視慈悲,也有對治性。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 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概論》248~251頁 )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95.77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18.174.195.77 (07/03 10:53)
Uchiha: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7/07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