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 不同根性的菩薩及其行踐 人乘是側重施戒的,天乘又加禪定;出世法再加無我慧。當時出世法,雖可說全部是聲聞 乘,但也還偶有菩薩,菩薩是側重利他的。在一般聲聞弟子看來,菩薩雖在僧中持戒,但 「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所以聲聞是側重因定發慧的,菩薩是注重布施持戒的。據初期 佛教的解說,在智慧上講,聲聞、菩薩,都是觀察無常而厭離世間的。總結起來作大體上 的分別,人乘是世間樂行者的改善;天乘是世間苦行者的救濟;聲聞、緣覺乘是引導苦行 者出世的,菩薩乘是引導樂行者出世的。從世間到出世的層次上看,布施不如持戒,持戒 不如禪定,禪定不如智慧。但從以智慧為主的出世法看,那又聲聞的戒定(自利的),不 如菩薩的側重施戒(利他的)了。這一點,將成為佛教徒行踐的尺度。 在複雜根性與不同的行踐中,可以分為三大類:據龍樹菩薩說:一、一分鈍根的菩薩,最 初觀察五蘊生滅無常不淨,要久而久之,才能觀察一切法性空;這是「從無常入空……」 的。這一類大乘學者,經上說它「無數無量發菩薩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者」。我們要 知道:大乘菩薩,要修行六度、四攝去利他的;像這樣充滿了厭離世間,生死可痛的心情 ,焉能克服難關,完成入世度生的目的?這樣的學者,百分之百是退墮凡小的。二、一分 中根菩薩,最初發心,就觀察一切法空不生不滅,這是中期大乘依人乘而趣入佛乘的正機 ,是「從空入無生… …」的。唯有理解一切性空,才能不厭世間,不戀世間;才能不著 涅槃,卻向涅槃前進。這樣的大乘行者,「與菩提心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去實行菩薩的六度、四攝行。它一面培養悲心,去實行布施、持戒、慈忍等利他事業; 一面理解性空的真理,在內心中去體驗。這需要同時推進,因為悲智不足去專修禪定就要 被定力所拘;不厚厚的培植布施、持戒、慈忍的根基,一心想證空,這是邪空;如果智勝 於悲,就有退墮小乘的危險。所以在悲心沒有深切,悲事沒有積集,它不求證悟;「遍學 一切法門」,隨分隨力去利人。它時常警告自己:「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三、一類利 根的菩薩,它飛快的得無生忍,也有即身成佛的。龍樹沒有談到從何下手,或者是從涅槃 無生入佛道的。這根性的不同,性空論者的見解,既不是無始法爾生成的,也不像一分拙 劣的學者,把鈍根、利根看為初學與久學。根性的不同,在它「最初發心」以前,有沒有 積集福智資糧;成佛要度眾生,要福德智慧,這不是可以僥倖的。鈍根者(現在盲目的學 者,稱為利根),幾乎從來沒有積集功德(悲事),忽略利他而急求自證的習氣異常強。 因種過少分智慧,偶然的見佛發菩提心,但厭離的劣慧,使它立刻失敗。這與絲毫無備, 倉卒應戰與優勢的敵軍硬碰,結果是全軍覆沒一樣。那中根者,多少積集智慧功德;發心 以後,它理解事實,採取任重致遠的中道之行,不敢急求自證。悲心一天天的深切,功德 也漸廣大,智慧也同時深入,坦然直進,完成最高的目的。這像沒有充分的準備,而事實 上不得不應戰,那必須採用消耗戰,爭取時間,穩紮穩打,殲滅敵人一樣。那利根的,在 未曾發心以前,雖沒有機緣見佛聞法,卻能處處行利他行,為人群謀幸福。福德廣大了, 煩惱也就被部分的折伏。因為入世利他,所以會遇見善友扶助,不致墮落。在世俗學術的 研究中,也推論出接近佛法的見地。這樣的無量世來利他忘己,一旦見佛聞法發菩提心, 自然直入無生,完成圓滿正覺了。這像充分預備,計劃嚴密,實行閃電戰一樣。總之,根 機的利鈍,全在未發心以前的有沒有準備,與正法的淺深無關。醍醐、毒藥,並不是一定 的。雖有這三類,鈍根與小乘學者所說的相同,容易墮落。後一類,希有希有,所以無著 世親他們,也就不去說它。要學大乘行,自利利他,那唯有採取積集悲智,學而不證的正 軌。(前機急求自證失敗,後機自然的立刻證悟,不是勉強得來)或者認為非迫切的厭離 (無常苦)自己的生死,它絕不能認識他人的苦痛,發大悲心去利人。他們的意見,非「 從無常門入」不可,這是非常錯誤的。他如果願意一讀『諸法無行經』,就知道行徑的各 別了。「從空而入」的依人乘而進趣佛乘,不是貪戀世間,在性空的正見中,才能觀生死 無常而不致退失呀!從人類菩薩為主,轉化為天身菩薩為主的,是後期佛教。在後期佛教 的法會中,已少有小乘聖者參加的資格,除非它願意轉變。中期佛教大乘的菩薩,一分已 不知去向,一分與印度群神合流。原來印度的諸天、龍、鬼、夜叉、羅剎它們,竟然都是 諸佛菩薩的示現。因此,從諸天夜叉等傳出的法門,雖然近於印度的外道,其實卻說得特 別高妙。 後期佛教,經過的時間很長,意見也不能一致。大體上,菩薩有鈍漸之機;有從無常入空 、從空入無生的漸機(後期的初階段,也有只許這一類的),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有直入頓入的利機,這利機,雖有的主張直入無生,或直入佛道的,有的以為還是從無常 來,不過走得快些;總之是速成的。時代的當機者,是利根,我們不妨看看它的行踐。它 是唯心的,唯心本是後期佛教的特徵,因唯心的理論,與利他非神通不可的見解,我們認 為一般的難行大行,不成其為波羅蜜多,因為它不得究竟。如果從定發通,最好體悟清淨 法相,真俗雙運,才能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在定中分身千百億,度脫一切眾生,它 要急急的從事禪定的修習了!它又是速成的:前二期佛教,有一個原則,就是成就愈大, 所需的時間事業愈多。聲聞三生六十劫,緣覺四生百劫,菩薩三大阿僧祇劫;到中期佛教 ,達到「三僧祇劫有限有量」的見解。雖有頓入的,那是發心以前久久修習得來。這種但 知利他,不問何時證悟的見地,在後期佛教中突變,就是法門愈妙,成佛愈快。「三生取 辦」、「即身成佛」、「即心即佛」,這當然適合一般口味的。它又是他力的:「自依止 ,法依止,不餘依止」,是佛法的精髓。中期佛教也還是「自力不由他」。諸佛護持,天 龍擁護,也是盡其在我,達到一定階段,才有外緣來助成。說明白一點,自己有法,它才 來護,並不是請託幫忙。易行道的念佛,也只是能除怖畏,也是壯壯膽的。有人想找一條 容易成佛的方法,給龍樹菩薩一頓教訓,怎麼這樣下劣的根性!然後攝它,教它念佛,後 來再說別的行法,它說你不是教我念佛嗎?龍樹說:那有單單念佛可為以成佛呢?但後期 的佛教,受著外道的壓迫,覺得有託庇諸天,其實是佛菩薩的必要。他力的頂點,達到要 學佛,非得先請護法神不可。它又是神秘的;若行者感到人生無味,有點活不下去,實行 厭離自殺。如來苦心孤詣,教他們念佛的功德相好,念天上的快樂,這在初期佛教也有。 中期佛教,似乎要發達些,但還不出安心的範圍,等到後期佛教,佛菩薩與諸天融成一體 ,不但求生淨土是念佛,密宗的三密相應,修天色身,何嘗不是念佛?佛與天既然是合一 ,印度神教的儀式與修行的方法,自然也可與佛法合一。茅草可以除罪業,牛糞可以塗地 ;屍骨大有用處;念念有詞的真言,更是有不可思議的效力;看地理卜善惡;講星宿定吉 凶;求雨、求晴、求子、求財;燒護摩;修起屍法;「方便為究竟」。印度民俗的一切, 在後期佛教中,無所不包,豈不圓融廣大哉!它又是淫欲為道的,初期佛教的濃厚禁欲色 彩,本是適應出家僧團的規則,並不是究竟談;在家弟子不照樣也可以悟道嗎?不但說淫 欲不障道,並且還是妙道,這至少也有點深奧。「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在中期佛 教裏,是大地菩薩的隨機適應。「淫怒癡即是戒定慧」,也是在說佛法不離世間。後期佛 教的佛與天統一以後,天有天女,佛菩薩也要明妃。「般若為母,方便為父」的聖教,索 性用男女的關係來表現。適應遍行外道等淫欲為道的思想,漸漸的從象徵的達到事實的。 生殖器稱為金剛、蓮華;精血稱為赤白菩提心;交合是入定;交合的樂觸是大樂;男女的 精血,稱為灌頂;既可即身成佛,又可洋洋乎樂在其中,豈不妙極了嗎?這唯心的、他力 的、速成的、神秘的、淫欲為道的,後期佛教的主流,當然微妙不可思議!但「大慈大悲 ,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能不能在這樣的實踐下兌現,確乎值得注意。 這三期的佛教,都有菩薩,從他們的實踐看來,初期是依小乘行(厭離為先)而趣入佛乘 的;中期的主機,是依人乘行而趣入佛乘的;後期的主機,是依天(神)乘行而趣入佛乘 的。環顧現實,探索佛心,我們應提倡些甚麼?有眼晴的當看!有耳朵的當聽! (本文錄 自《華雨集》第四冊‧102~109頁)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92.229
Uchiha: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7/07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