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菩提心的修習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種 學佛法,以大乘法為最究竟,而發菩提心,則為大乘學者先修的課題。特別是在中國,一 向弘揚大乘教,重視發菩提心。如早晚在佛前作三皈依,稱念「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即是希望大家,應時刻不離的,提起大乘底根本意念── 發菩提心,自利利人。所以學 佛同道見面時,每以發菩提心相勉,可見在大乘佛教的領域裡,菩提心是怎樣的被尊重!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說,沒有菩提心,即沒有大乘法。儘管修禪、修慧、修密 、作慈善事業,了生脫死,若不能與菩提心相應,那一切功果,不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 。因此,如想成佛度眾生,就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便等於種下種子;經一番時日 ,遇適當機緣,自然可以抽芽開花,結豐饒的果實。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 ,也還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如《法華經》說:舍利弗等聲聞弟子,起始只打算修學小乘法 ,但後來都能回小向大。關於此中原因,經裡用巧妙的譬喻說:有一個窮人,在富有的朋 友家中,當他飲得熏醉的時候,友人將一顆無價寶珠暗藏在他襤褸的上衣裡。其後,他仍 然過著潦倒的生活,友人告訴他說:你身上原有無價之寶,為何弄得這般窮苦!一經指出 ,這位窮漢就變成了富翁。這無價寶珠,就譬如菩提心。舍利弗他們,過去生中已發過菩 提心,只因煩惱迷惑,歷多生多劫的輪迴生死,而把自身的大寶遺忘,反而希求聲聞小法 。但一經佛陀點出,即能不失本心,立刻轉入大教。又經裡說:發過菩提心的眾生,即使 時久遺忘而誤入歧途,造作種種罪業,墮惡道中,也會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 感受的痛楚,較為輕微;第二、他的受報時間較短,易於出離苦道。菩提心,確如金剛寶 石一般,完整者固然昂貴,即零星碎屑,也同樣值錢。所以學佛者,只怕不發菩提心;不 發菩提心,一切大乘功德,便都無從生起。 學佛者往往以為燒香、禮佛、誦經、供養,或修定、修般若等,便是行大乘法,修菩薩行 了。不知就是禪定、般若,也還是共世間,通小乘之法呢!這如世間外道,也能修得四禪 、八定;而小乘行人,則依定修發般若以了生死。禪定為五乘共法,般若為三乘共學。單 修禪定或般若,僅可獲致生天或了生死,而不能成佛;若欲成佛,必發菩提心。有菩提心 作根本,修禪即成大乘禪,修慧即成大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資糧。總之,菩提心就是大乘 法種,那一天撒下了這種子─ ─發菩提心,那一天即名菩薩(當然還不是大菩薩)。否 則,雖修行千生萬劫,來往此界他方,也不是菩薩,不是大乘法器。 (本文錄自《妙雲集 ‧學佛三要》95~97頁) (二) 菩提心的類別 說到菩提心,依大乘聖典的說明,有淺有深。據修學者的行證程序,大體可分為: 發菩提心,首先對於成佛度眾生,要有信心,要有大願。由於見到世間的惡劣,見到眾生 的苦惱,而深信有究竟圓滿的佛果可證;也唯有修證成佛,才能淨化世間,拯救一切眾生 。於是發廣大願,願盡未來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由此信願而發心,稱願菩提心,或 信願菩提心。有了信願,還要能夠實行,所以其次便是行菩提心,這主要是指受持菩薩戒 法,菩薩戒一名菩薩學處,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薩即以此無邊戒行,實行菩薩道 。此願行二種菩提心,還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間,故統名世俗菩提心。由此而更進一層的 ,名勝義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無生法忍,證到真如實相。這真實智境,沒有時空相, 沒有青黃赤白相,沒有心識相,經中常說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 可念等。世俗菩提心著重悲願,勝義菩提心,能不離悲願而得智慧的現證。也可以說,願 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證理。這樣,菩提心 統攝著信願、大悲、般若,確乎攝持了大乘法的心要。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 97~99頁) 真發菩提心,真修菩薩行,對於大乘要道的信願、慈悲、智慧,即使有些偏重,也必然是 具足的。因為離了大乘的信願,會近於儒者的「仁」、「智」。離了大乘的慈悲,會同於 聲聞的「信」、「智」。離了大乘的智慧,大體會同於耶教的「信」、「愛」。真能表達 佛教的真諦,成為人間的無上法門,唯有大乘菩薩行──信願、慈悲、智慧的總和,從相 助相成而到達圓修圓證。 三事是不可偏缺的,然在修學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進修次第;從重此而進向重彼,次第進 修到完成的學程。從凡夫的心境而開始修學,一定要知道先後次第。如誇談圓融,一切一 切,只是口頭爽快,事實會證明什麼也不成就的。菩薩道的歷程,經論說得很多,大體可 分為二道──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學菩薩行,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才進入菩 薩的學程,這是重於信願的。發心以後,進入修行階段。菩薩行,以利他為主,修集一切 福德智慧,決不是但為自己,這是重於慈悲的。等到福智資糧具足,悲慧平等,這才能智 證平等法性,那是重在般若(無生法忍)了。上來是菩薩般若道的進修過程──發心,修 行,證得。般若的證入空性,在菩薩道的進修中,即是方便道的發心。這是勝義菩提心, 信智合一,名為「證淨」。此後,菩薩著重於度脫眾生,莊嚴國土;著重於不離智慧的慈 悲大行。到圓滿時,究竟證得無上菩提──一切智智,也可說是智的證得。這是方便道的 進修歷程──發心,修行,智證。合此二道,一共有五位。這是菩薩進修的必然程序,值 得我們學菩薩行的深切記取! Fig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74~76頁)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 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 ,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 七地是般若道──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 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 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為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 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性空相應,所以名為 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 提──實相,所以名為明心菩提。這三種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階,是般若道 。這時,雖得聖果,還沒有圓滿,須繼續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說,是證悟;望後 方便道說,是發心。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一 切法本清淨,本來涅槃,名得真菩提心。四、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以後 即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所以名為出到菩提 。五、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 Fig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74~76頁) 這二道五位,也可總合為三:初一是發心,中三是修行(從悲行到智行,又從智行到悲行 ),後一是證果。然完備的說,這是從凡夫而到達佛果的過程,是三德的不斷深化,淨化 ,到達圓滿。凡夫本是(愚妄的,有漏雜染的)意欲本位的。從凡夫地起信願,經慈悲而 入聖智。聖智也就是聖者的信願(淨勝意樂),這是經悲行的熏修,智行的淨化,達到信 智合一,為菩薩的信願。依此菩薩的信願(清淨而還沒有純),再經慈悲廣行的熏修,智 慧的融冶,圓證得一切智智,也就是究竟的純淨的信願。這才到達了智慧、慈悲、信願的 究竟圓滿。從凡夫地,發心學菩薩行,無限深廣,而實以此三為道的宗要。 (本文錄自《 妙雲集‧學佛三要》76~77頁) (三) 菩提心的尊勝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真是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 到觀音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了。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 「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賢聖所尊敬了。經中比喻為:如王子初生,就 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獅子兒初生,就為百獸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卵中,音聲已勝過了 一切鳥類;新月的微明,就為人類所愛敬。菩薩發心以來,就是這樣可尊可敬的,大菩薩 們是更不必說了。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薩」而「 有」的。這是說: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都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 有的──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間善法來說,如說:『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 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等。有些修菩 薩行而暫時失敗了的,名『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 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等。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薩是從發菩提心 而來的。所以大乘經中,無邊讚歎菩提心的功德,說他是『一切佛法種子』。 初發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願,名為『願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 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但是發 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習,為 修學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菩提心從慈悲心起:或是緣慈母的孝敬救度,擴大 到願度一切眾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設想他人與自己一樣,利濟眾生應如愛護自己一樣, 進修到願意為利他而犧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動機,方法,近於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 心修習圓滿成就,深廣是與世間法大大不同的。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學大乘道的,應先 多多的修學! (本文錄自《妙雲集‧成佛之道》260~262頁) (四) 菩提心之本在悲 發菩提心,本是對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願,所以以信願為主 體,以大悲及般若為助成。然這樣的大信心,大志願,主要從悲心中來,所以經上說:「 大悲為根本」;「大悲為上首」;「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菩提心的根本是悲 心,而悲心的大用為拔苦。所以大乘菩薩道,也可說以救拔眾生的苦難為特色。 眾生的苦難,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實,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這個世界,國與國間,原 可本著國際道義,互相扶濟,互相尊重,從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可不必打仗,使整個人 類作著無謂的犧牲。可是事實不然,大家非弄到焦頭爛額不可,這不是自找煩惱是什麼! 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甚而個人身心之間,也無不如此。由這一觀 點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世間內莫不是苦。這就目前的事實說,那些貧窮的 ,沒有辦法的人,固然痛苦,就是許多富有的,很有辦法的人,也一樣苦痛無邊。再擴大 來說,人間是不徹底的,天上也不徹底,地獄、餓鬼、畜生,更不必談。所以菩薩利生而 著重救苦│ │悲心為懷。相傳有常啼菩薩,常悲菩薩,即因見到眾生大苦,而常為一切 眾生而悲傷。這表示菩薩的悲憫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門的根本。 慈悲──與樂和拔苦,對這苦痛重重的世間而言,顯然的,拔苦更為它所急需。如一塊荒 蕪的園地,必先將那不良的荊棘雜草除去,然後播下好種,才有用處。眾生的煩惱病太多 ,若不設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樂的施予,都不會受用。就像一個少年,習氣 不好,專交壞朋友,每天閒蕩胡鬧,搞到傾家蕩產,衣食無著,為非作惡。你若想救他, 單給他金錢資具,使他圖得一時的舒適,是不夠徹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為根本問 題還沒有解決──他的性格,習慣,還未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他的苦根還沒有斷除,這 麼給他好處,於他不會有什麼實利。整個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種種的罪惡,苦痛,則 人間雖有福樂,也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視苦,重視救苦,好像是悲觀、消極 ,其實佛教正因認識而把握了這個問題,才提供了徹底淨化世間,滿足眾生真正安樂的辦 法。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99~101頁) (五)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談到修習菩提心,必須由淺而入深。從釋迦佛陀所開示的,大菩薩們常用一種方法,一種 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即:知母,念恩,求報恩;慈 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在這以前,還要先具兩種觀念,平等想和悅意相。 一、作平等想:對一切眾生,應該存平等無差別想。這不但從「皆有佛性」的觀點說,即 在當前所見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樣的人物,賢愚良莠,以及怨親等等,原都彼此彼此, 沒有什麼兩樣。現在之所以差別,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已。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 麼一切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若說 有恩,個個於我有恩;若說有怨,個個於我有怨,還有什麼恩怨親疏可分別?再就智愚良 莠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可能變愚癡,愚癡也可能轉聰明。 最壞的人,也曾作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惡事,將來也不一 定好。如此反復思索,所謂怨親、賢愚、良莠,這許多差別概念,自然就會漸淡,以至完 全泯滅。不過這絕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偏私的差別見,易以 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從前有一位比丘,見某外道顛三倒四的,加以譏笑。但佛警告 這比丘說:你且別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轉,外道性還存在,將來也許跟他一樣呢!這所 以佛教要「不輕未學」,「不輕毀犯」。初學的人,可以由淺入深,漸成大器;即犯過者 ,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尋常更好,當然也不可輕。從這意義說,個個賢愚一樣,人人 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 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語說,是「捨心」。 捨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親意識便不復存在,對任何人都不會愛得發癡,發狂,也不會恨 到切骨。一般說來,愛似乎並不壞,然從佛法去理解,則未必盡然。因為一般所謂愛,即 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狹的,自私的,對廣大眾生而言,它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 。大家知道,有愛必有恨,愛與恨似為極端相反的兩種心理,其實只是人類同一染著煩惱 的二面性。所以由愛生恨,由愛引致人間的大悲劇,是極尋常的現象。佛教所說的平等大 悲,則是先去染愛,而對一切眾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濟。至於偏私的愛,是人類本來 就有的普遍習性,用不著修學,現現成成,人人都會,如家庭之愛,男女之愛,那個沒有 ?嚴格的說,就因人人都有所愛,所以世間一切最殘酷的仇殺鬥爭,才不斷的發生。若人 人放棄其所偏愛,等視一切眾生,那麼人類的苦難,相信可以逐漸的沒有了。 二、成悅意相:修習菩提心,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差別觀念,讓自 己與眾生一體同觀,沒有瞋恨,沒有愛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關。換句話說,不但應於一 切眾生作無分別想,而且還要對一切眾生發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和諧而親切的感情。但 這不是私愛,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佛法稱為「喜心」。若僅有捨心──平等觀念,還 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發菩提心。這比方大街上有成千成萬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窮的富 的,美的醜的,而當我們走過時,不加注意,總是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好惡之感的。這當 然可算是平等的無分別心,但這種無所謂的平等心,對於大悲的修學,並不能發生有效作 用。因為這完全是漠視一切,不關切眾生。所以修習菩提心,既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 視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在平等的觀念上 ,養成一種相關切,彼此和諧的情愫,對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極端重要的! (本 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01~104頁) (六)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報恩 以下,說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對於一切眾生,從深切關懷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種意念,這意念就是知道一切眾 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親密眷屬,那是無可 置疑的。佛經上說,每個人從無始來所喝過的母乳,比四大海水還要多呢!本來,父母對 我們都有大恩,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應有同等的地位。但這裡特重「知母」,「念母恩 」。因以一般世情說,母恩似乎更重,如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大部分的養育責任都落在 母親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兒女若見母親受苦,應感到切膚之痛。若不顧母親的死活 ,那就算是忤逆不孝,世間的法律與輿情,也不會容許。佛教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即是把 一般關切父母的心,擴大到一切眾生。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國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為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源。如 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為首善,以不孝為極惡。而德行的心理,主要是仁,仁 的初意也就是愛敬父母,而後擴大起來。所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說 仁,必從孝順父母做起,若不能盡孝,似乎就沒有仁可說。印度婆羅門和西洋耶教,他們 不從如何孝父母出發,但卻以天或上帝為一切之父。世間萬物皆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類 最早的祖宗,所以每個人應當愛上帝,信奉上帝,這跟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一樣。不但愛父 母──神,體貼神的意思去愛世人,也等於愛兄弟姊妹。但人與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 神話,還不如中國儒家直約親子的恩情來說,比較切實。不過儒家著重現生,忽略過去與 未來,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氣魄不夠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親子的關係, 但通論到三世輪迴,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所以悲憫心是著實而廣大的,不同神教的渺茫, 也不同儒家的狹隘。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可說是代表了 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 。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 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 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 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 。其實,道德心的隨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人人有不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 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 。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不應該拘泥於先 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現實世間的情況來說,有的在家庭裡不一定孝悌,但對朋友卻非常真誠篤愛,熱心幫 忙,甚而可以為朋友出生入死。這愛人之心,不能說它不合理(義);既屬於道德心行, 照儒家的傳統說法,就應該先及家庭(親),然後朋友(疏),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不 能因其違反親疏次序而否定其倫理價值。以佛法說,人類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 即是孔家以仁為體的良知,是人人所有,而且是廣大圓滿的。不過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 ,或某一階層中發揮出來,以外就隱而不顯。這問題在:一、理智不夠,局限而沒有得到 擴充。二、因為每一眾生,無始以來因緣複雜;有因過去恩愛關係結為母子,有因過去仇 恨關係結為母子。在現世,以個性、習欲關係,或與父母同而相親,或與父母異而疏遠。 所以有些人,能夠盡孝,愛他的父母,但對一般人,就不怎麼有同情心。有的人就不同, 他在家庭裡對父母兄弟,也許不怎麼孝悌,而對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卻極熱心,絕不因他 未曾熱愛家庭,便老不能愛其他的人。慈悲或仁愛的本質,原是平等而無偏頗的,它之所 以未能一視同仁,即因有障礙差別,如燈光原可遠近都照,而若遮以障物,雖近也照不到 ,若去障物,雖遠也能照。因此,世間有的孝父母而不愛外人,有不愛父母兄弟(近)而 愛朋友(遠)。總之,凡於人而能悲愛的,我們都應該稱歎的,當然最好是平等普愛。若 定要先親親而後仁民,不但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為善了! 父母撫愛兒女,兒女應當盡孝──念恩而求報恩,這是世間倫理觀念的要素。佛教從時空 的無限中,體認得一切眾生平等義,以一切眾生為己母,即是此一倫理觀念的擴大、圓滿 。故孝父母和悲愛一切眾生,實質並無差別。不過以一般凡夫心境,對那無量數的父母( 也即一切眾生),所加諸我們的慈恩,已無從記憶,即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實踐的唯一 辦法,無論是念恩,及求報恩,可從當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 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 生恩,求報一切眾生恩的觀念。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這不是說,道德的本身有此固 定範圍,或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這是觀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實踐上,總是隨機緣而引發 ,所以佛法平等普濟的德行,不能視為不近人情,而非要從狹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從知母到念恩,求報恩,乃是勢所必然的。既透過無限的時空,覺察到一切眾生皆是自己 的母親,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麼有恩就該報,尤其當他們苦痛的時候。雖然平等普濟的 慈悲,對一切人都一樣,但教縛地凡夫去修,從母愛去推知引發,最為有力。因為母親是 最愛兒女的,她一生為兒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幾多!她給兒女吃奶,照顧兒女的冷暖, 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把他(她)們當作小孩看待。遇到兒女不聽話,雖受氣惱,而愛護 之心,仍然無微不至。現生母親這樣愛兒女,當知過去無量生中的母親,也曾這樣的愛過 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該不忘其恩,並且盡心報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發菩提心 ,是從最明顯的孝道出發,以思念母恩作出發點,與儒家的倫理觀念,最為吻合! (本文 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04~110頁) (七)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樂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發菩 提心,最有密切關係。經裡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 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一、慈 心:慈是與樂,即以世出世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 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 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缽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 殺,那曉得這頭充滿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 任佛撫摩。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 :「仁者無敵」,也即此義。二、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報眾生 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達 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 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 。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 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 量」,「大悲」等。如但緣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 ,同時包含著殘酷的種子了。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再進一步,強化悲心,要 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 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 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 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 人間來。佛菩薩具備了這強有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成其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 也有慈悲心腸,只因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 利」而已。經裡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 子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裡盡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誰也 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多麼臭,只管救 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仍舊是不夠的。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 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 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 ,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本文 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0~113頁) (八) 菩提心的成就 從悲心而進入增上意樂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這一階段,修學者的心境,見到眾生受 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旁觀者。真可說,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以眾生的安樂為安 樂。經過深切的覺察,世間一切學問,一切宗教,一切辦法,都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 ,唯有佛與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藥。所以唯有修菩薩行,證菩提果,才能使眾 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如此,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 ,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 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3頁) (九)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磨等說而安立的修學 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發 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 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已發菩提心,不知 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 以殺、盜、淫等為重罪,但這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 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 四攝為體,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 而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積福德智慧的資糧 ,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 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 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 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工夫,多一分成就, 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 一分的明淨,一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 。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4~115頁) (十) 菩提心與慈悲行 「無上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發起」呢?我們知道,無上佛果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就是無上菩提。想要希望成佛的決心,即是無上菩提心,這要如何去引發生起?發起之後 ,又如何才能「終不忘此心,乃至覺菩提」呢?也就是說能夠始終不忘失,直到成佛。不 忘失菩提心的菩薩,功德已相當高了,甚至在夢裏也不會忘記;直到圓滿覺悟成佛,能徹 始徹終的保持著菩提心。 有以為只要起個想成佛的念頭,就可以說是發心了,但實際不然。菩提心雖有深有淺,但 最初的菩提心,也是一種大志願,就是立大志、發大願;以『為度眾生而成佛』為最高的 目標。發心的發,好像將酵母放入麵粉之中讓它發酵一樣。所以發『菩提願』必須是時時 不離此心,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貫徹這一個志願,堅定不拔,這樣才算是成就發起。不過, 初發心時,總難免──或是事務繁忙,或是修行不易,而暫時忘失。只要堅持理想,久而 久之,即使遇到忘失的因緣,菩提心還能夠保持不退,終於達到不退轉地,菩提心也就再 也不會退失了。說到不忘菩提心,不要以為什麼事不做,每一念都去想它,才算不忘。如 我們讀書,或是對事物的印象,並非要時刻想到,而是我們再接觸到書本,或重複經驗過 的事物時,那過去所認識而留下的印象,馬上清楚的浮現出來。學菩薩行者,要立大志大 願,發大菩提心,也就是先要修學到這個地步。以後每當境界現前,再也不會忘掉,不會 有違反的念頭,菩提心能明白的顯現在內心。這就不會再想修學小乘自了生死,也不會專 為人天果報,這就可說是菩提心的成就了。 一切都從修學得來,發菩提心也要慢慢地修習才能成功。修,是要不斷地熏習,漸漸地達 到習慣成自然。那末,菩提心要怎麼樣才能發起、修習而不退呢?這就要看第二頌的回答 了。 「專志心成就」,是說發菩提心,不是只動一動這個念頭,而是要以專志心也就是以成佛 得菩提為專一的志願,專心一意去修習。修習什麼?修習那為諸眾生故,起大悲莊嚴的法 門。菩提由大悲生,似乎有些人忘了這件事,只想到我要成佛,我要度眾生。言語與心念 之間,免不了以我為中心,成佛只是為了自己。事實上,應該是這樣:菩薩見到眾生的種 種苦惱,於是就想到該如何才能解除眾生的苦惱?所謂悲,正就是拔苦的意義。菩薩經過 了仔細觀察,發現惟有佛的慈悲智慧,才能徹底救助濟度眾生,所以以佛為模範,就發起 成佛度眾生的心。菩提心不是別的,是「為諸眾生故」而發「起大悲莊嚴」的大心。此處 用了莊嚴二字,如在刷得粉白的牆上,畫上一些圖案;或是在佛前,供上香花燈果幢幡, 都可以說是莊嚴。我們的心,與眾生心一樣,無始來生死顛倒,都是不清淨的。從大悲心 而有救濟眾生苦惱的菩提心,使自己有了崇高、偉大、清淨的志願,使一向的生死眾生心 中,有了清淨的因素,莊嚴了自己的心。這樣的一天比一天淨化,終能達到完全的清淨。 由此可見,若發菩提心而不去學習大悲心,一心一意為自己,這菩提心根本就是假的;因 為離開了大悲心,那裏還有菩提心可說。近代的佛法不昌明,有些都不免誤會了。口口聲 聲說我要成佛,卻不知成佛是什麼。在他們的觀念裏,很可能成佛與到天上去享福差不多 。有些人也說要成佛,目的卻僅僅為了自己的了生死得解脫,這豈不是和小乘一模一樣嗎 ?充其量,也不過名詞的不同而已。所以真正發心想要成佛的,必須修大悲心,以大悲來 莊嚴菩提心。 大悲心又該怎樣修呢?在印度的菩薩道中,通常以兩種方法,教人從大悲而起菩提心。其 一,近乎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理論,使慈悲心次第擴大而成就發心。首先,把 眾生分成三類,一為親,二為中,三為怨。何者為親?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 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關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親的範圍內。其次為中,彼此間關 係平常,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為冤家,看到就覺得討厭,而感到 會妨礙自己,引起厭惡心的,都可以稱之為怨。 一般眾生或多或少總是有一點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對於子女,無不希望他們能有好的發展 ,若有什麼病痛總希望能為他們解除。所以這把慈悲心次第擴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強這父 母與兒女間的關係,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以對方的痛苦為痛苦;然後為父母者必然是慈 愛的父母,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順的子女。但不能永遠就止於這個地步,不只是一個美滿 的家庭,而是要對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夠希望他好,關心他的痛苦並設法為其解除。除了 家庭裏父母子女的愛,還要把心量擴大到一般人。必須一步一步地,先由親,然後中,等 到有一天把心量擴大到一個相當的程度了,就會對冤家也發起慈悲心。若一個人能夠對冤 ,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騙我者,也都能像對親人一般地關切,如此的慈悲心則已經是非常 的廣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發起。這是學習發菩提心的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叫自他互換法;把自己與別人的地位互相調換一下,即是當看到別人有苦痛時 想到:如果是我面臨他的處境,該怎麼辦?當然一定是會想辦法來解決的。這也可以說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正由於我們常把人與我的界線劃分得太清楚,以致於有許多 事情互相障礙,菩提心發不起來。好像是道德的原則有兩套,一是用來對別人,一是對自 己。若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觀念倒過來,把希望自己離苦得樂的心來希望別人離苦得樂, 希望增長自己快樂的心來希望別人增長快樂……,這樣子下去,則發起慈悲心就不會變成 僅止於一個空泛的觀念而已。 中國佛教界,本來有許多非常好的特點,但往往由於只看到表面事實,而忽略了其後所包 含的真正意義,雖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卻沒有發起來。比如說吃素,主要是為了不殺 生以長養慈悲心。儒家也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說法,而佛法實行得更徹底,不殺生, 不吃眾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義,只會說吃素的功德多麼大,卻不曉得是為了 長養慈悲心。我們若是吃牠的話,慈悲心就不能擴展開來,不能普及一切眾生。慈悲心, 是要我們對人,對其他的眾生,有好事固然要為他們歡喜,當然是不可增加他們的苦痛, 他們有苦痛時還要設法為其解決。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發起堅固了 。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應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義。 (本文錄自《華雨集 ‧第一冊》22~28頁)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