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慈悲心的修習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 「慈悲為本」,這句話是圓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容。作為大乘佛 教的信徒們,對此應給予嚴密的思惟,切實的把握!從菩薩的修行來說,經上一再說到: 「大悲為上首」;「大慈悲為根本」。從修學完成的佛果來說,經中說:「諸佛世尊,以 大悲而為體故」。論上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經論一致的開示,大乘行果的心髓, 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也可說:如沒有慈悲,就沒有 佛法,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 這樣的大乘宗旨,專為「己利」著想的聲聞行者,也許不能同意。其實聲聞行者共同承認 的三藏,釋迦佛也確實是這樣的。以釋尊的現生行跡來說:他最初發生修道的動機,是由 於他的觀耕而引起。釋尊生長王宮,難得出去觀察農夫的耕種。他見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 農夫,饑渴疲乏而還得不到休息;見到耕牛的被役使,被鞭策,被軛壓傷皮肉而流下血來 ;見到田土翻過來時,種種的小蟲,被鳥雀所啄食;見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蟲 ,而成為鳥類的食品。眾生的自相殘害,農工的艱苦,刻劃出世間的殘酷面目。釋尊內心 的深切悲痛,引發了求道與解脫世間的思慮。這那裡是專為自己著想!其後,釋尊又出去 遊觀,見到老病死亡。從一人而了解得這是人類同有的痛苦經歷,自己也不能不如此。從 他人而理解到自己,從自己而推論到他人。這種人類──一切眾生生命歷程中的悲痛過程 ,如專從自己著想,即成為聲聞的厭離(苦)心。如不但為自己,更為一切眾生著想,即 成為菩薩的悲愍心。釋尊是並不專為自己著想的,所以一旦在菩提樹下,徹悟了人生的真 實,即踏遍恆河兩岸,到處去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以微妙的法音,來呼召覺悟在痛 苦中的眾生。從傳記去看,釋尊的一生,不外乎大慈大悲的生活,無非表現了慈悲為本的 佛心。如進一步而推求釋尊的往昔修行,在傳說的本生談中,菩薩是怎樣的捨己為人!是 怎樣的慈愍眾生!聲聞學者,也不能不說:菩薩以慈心而修波羅密多,圓滿時成就佛果。 所以大乘的行果│ │菩薩與佛,是徹始徹終的慈悲心行。如離去了慈悲,那裡還配稱為 大乘呢! 大乘經中說:菩薩與聲聞,雖同樣的稱為佛子,而菩薩如長者的大夫人子,聲聞如婢子。 這是說:菩薩是佛的嫡子,繼承了佛陀的高貴而純正的血統。聲聞呢?他雖也依佛口生, 從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賤的血統。這種卑賤的傳統,不是別的,是釋尊適應印度當時 的──隱遁與苦行的獨善心行。聲聞是佛法,有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圓正的佛法,因 為他含著違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沒有大慈悲,所以《華嚴經》中比喻二乘為從佛背而生 。因此,偏從聲聞法說,專以聲聞的心行為佛法,那是不能說佛法以慈悲為本的。然依代 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來說,慈悲為本,是最恰當的抉發了佛教的本質,佛陀的心髓。 (本 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17~119頁) (二) 慈悲的根源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說與中國文化的仁愛,基督文化的博愛相同的。不過佛法能直探 慈悲的底裡,不再受創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狹隘所拘蔽,而完滿地、深徹地體現出來。 依佛法說,慈悲是契當事理所流露的,從共同意識而泛起的同情。這可從兩方面說: 從緣起相的相關性說:世間的一切──物質、心識、生命,都不是獨立的,是相依相成的 緣起法。在依託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為現實的存在中,表現為個體的、獨立的活動,這猶如 結成的網結一樣,實在是關係的存在。關係的存在,看來雖營為個體與獨立的活動,其實 受著關係的決定,離了關係是不能存在的。世間的一切,本來如此;眾生,人類,也同樣 的如此。所以從這樣的緣起事實,而成為人生觀,即是無我的人生觀,互助的人生觀,知 恩報恩的人生觀,也就是慈悲為本的人生觀。單依現生來說,人是不能離社會而生存的。 除了家庭的共同關係不說,衣食住藥,都由農工的生產原料,加工製造,由商賈的轉運供 給;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問與事業的成功,都靠著師友的助成。社會秩序的維持,公共 事業的推行,安內攘外,一切都靠著政府的政治與軍事。如沒有這些因緣的和合,我們一 天、一刻也難以安樂的生存。擴大來看,另一國家,另一民族,到這個時代,更證明了思 想與經濟的息息相關。甚至非人類的眾生,對於我們的生存利樂,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 係。人與人間,眾生間,是這樣的密切相關,自然會生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於共 同意識,即覺得彼此間有一種關係,有一種共同;由此而有親愛的關切,生起與樂或拔苦 的慈悲心行。這是現實人間所易於了解的。如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 以來,都與自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 姊妹,我的夫婦兒女。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 恩」,「三寶恩」。所以從菩薩的心境看來,一切眾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 如妹,和樂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視眾生如羅[目侯]羅」(佛之子)。這種共同意 識,不是狹隘的家庭,國族,人類;更不是同一職業,同一階層,同一區域,同一學校, 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敵人。而是從自他的展轉關係,而達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 ,因而發生利樂一切眾生(慈),救濟一切眾生(悲)的報恩心行。慈悲(仁、愛),為 道德的根源,為道德的最高準繩,似乎神秘,而實是人心的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關 切的同情。 再從緣起性的平等性來說:緣起法是重重關係,無限的差別。這些差別的現象,都不是獨 立的、實體的存在。所以從緣起法而深入到底裡,即通達一切法的無自性,而體現平等一 如的法性。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屬此屬彼,是一一緣起法的本性。從這法性 一如去了達緣起法時,不再單是相依相成的關切,而是進一步的無二無別的平等。大乘法 說: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都從這法性平等的現觀中得來。在這 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同體大悲」。有眾生在苦迫中,有眾生迷妄而還沒有成佛 ,這等於自己的苦迫,自身的功德不圓滿。大乘法中,慈悲利濟眾生的心行,盡未來際而 不已,即由於此。一切眾生,特別是人類,不但由於緣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發共同意識的 仁慈,而且每每是無意識地,直覺得對於眾生,對於人類的苦樂共同感。無論對自,無論 對他,都有傾向於平等,傾向於和同,有著同一根源的直感與渴仰。這不是神在呼召我們 ,而是緣起法性的敞露於我們之前。我們雖不能體現他,但並不遠離他。由於種種顛倒, 種種拘蔽,種種局限,而完全莫名其妙,但一種歪曲過的,透過自己意識妄想而再現的直 覺,依舊透露出來。這是(歪曲了的)神教的根源,道德意識,慈悲精神的根源。慈悲, 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當於事理真相的自然的流露。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 佛三要》120~123頁) (三)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菩薩是超過凡夫的,也是超過二乘的。戀著世間的凡夫心行,是世間常事,如水的自然向 下,不學就會。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厭離,一面倒,也還不太難。唯有不著 世間,不離世間的菩薩行,才是難中之難!事實確乎如此:凡夫心行,幾乎一切都是。釋 迦佛的會上,有的是小乘賢聖,不容易,也還不太難。菩薩,只有釋迦與彌勒;這是人間 的歷史事實。可見菩薩心行是極不容易的,如火中的青蓮華一樣。大乘經中說:十方有無 量無邊的菩薩,那是十方如此,而此土並不多見。至於大地菩薩的化現,可能到處都是, 但這不是人間所認識的。從此土的縛地凡夫來論菩薩行,如不流於想像,神秘,尊重事實 ,那是並不太多的。經上說:「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所以 說:「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這不是權教,是事實。出 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薩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發心得成就不退,對於眾生的利 益,實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顆摩尼寶珠的價值,勝過了閻浮提的一切寶物一樣。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以利他 為自利。偉大的,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弘揚大乘法,景仰佛陀的圓滿,菩薩大行的偉 業,雖要經歷久劫修行,或者暫時中止進行,但一歷耳根,萬劫不失,因緣到來,終究要 從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薩,雖說不會太多,然有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實發菩 提心。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 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 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 ,利益人間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這才是菩薩 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 妣的急求己利?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縛,被誤會,被歪曲,這非從根救起不可!這非從菩薩道的抉擇 中,把他發揮出來不可!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懷,下報眾生的恩德。也唯有這樣,才能答 復世間的疑難!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52~154頁) (四) 慈悲心與慈悲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薩的心髓。菩薩的一舉手,一動足,無非慈悲的流露。一切的 作為,都以慈悲為動力。所以說:菩薩以大悲而不得自在。為什麼不得自由自在?因為菩 薩不以自己的願欲為行動的方針,而只是受著內在的慈悲心的驅使,以眾生的需要為方針 。眾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薩即不得不行;為眾生著想而需要停止,菩薩即不能不止。菩薩 的捨己利他,都由於此,決非精於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為他。 菩薩的慈悲心,分別為慈,悲,喜,捨──四心。慈,是以利益安樂、世出世間的利益, 給予眾生。悲,是拔濟眾生的苦難,解除眾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見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歡 喜,眾生的歡悅,如自己的一樣。捨,是怨親平等,不憶念眾生對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 惡。「與樂」,「拔苦」,為慈悲的主要內容。然如嫉妒成性,見他人的福樂而心裡難過 ;或者仇恨在心,或者私情過重,不是愛這個,便是惡那個,這決不能引發無私的平等的 慈悲。所以菩薩不但要有慈悲心,而且要有喜捨心。慈悲喜捨的總和,才能成為真正的菩 薩心。 不過,但有悲心是不夠的,非有悲行不可。換言之,菩薩要從實際的事行中,去充實慈悲 的內容,而不只是想想而已。充實慈悲心的事行,名利他行,大綱是:布施,愛語,利行 ,同事──四攝。布施,或是經濟的施與,或是勞力,甚至生命的犧牲,稱為財施。從思 想去啟導,以正法來開示,就是一言一句,能使眾生從心地中離惡向善,都稱為法施。如 眾生心有憂惱,或處於惡劣的環境,失望苦痛萬分,菩薩以正法來開導他,以方便力來護 助他,使眾生從憂怖苦惱中出來,這是無畏施。布施有此三大類,可以統攝一切利他行, 如離了布施,即沒有慈悲的意義了!然而實現利他行,還要有愛語,利行,同事。愛語, 是親愛的語言。或是和顏的善語,或是苦切的呵責語,都從慈悲心流出,使對方感覺到善 意,能甘心悅意的接受。否則,如對貧窮或急難者,以輕蔑,傲慢,調笑的語調去布施他 ,有自尊心的,都會拒絕接受施與。或者勉強接受,而內心引起反感。又如對人對事的評 論,如為善意的,有建設性的,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不然,即使說得千真萬確,在對方 的反感下,也會引起誤會與糾紛的。利行,以現代語來說,即是福利事業。從公共的、大 眾的福利著想,去施設慈濟的事業。同事,是與大眾同甘苦。在工作方面,享受方面,都 應一般化,與大家一樣,這是最能感動人的。菩薩要慈悲利他,不能不講求方法。愛語, 利行,同事,就是使布施成為有效的,能達到真能利益眾生的方法。這四者,是慈濟眾生 、和合眾生的基本,為領導者(攝)應有的德行。菩薩「為尊為導」,但不是為了領導的 權威,是為了慈濟眾生,知道非如此不能攝受眾生,不能完成利益人類的目的。從慈悲心 發為布施等行,為菩薩所必備的。菩薩的領導,並不限於政治,在任何階層,不同職業中 ,有慈悲心行的菩薩,總是起著領導作用。如維摩詰居士,他在一切人中,「一切中尊」 。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0~133頁) (五) 慈悲的長養 慈悲心,是人類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擴充,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由於自私, 狹隘,與雜染混淆,所以被稱為情愛。古人詠虎詞說:「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 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慈愛實為有情所共有的,殘忍的老虎,也還是如此。所以慈悲的 修習,重在怎樣的擴充他,淨化他,不為狹隘自我情見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習,稱為長 養,如培養根孽,使他成長一樣。 據古代聖者的傳授,長養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門。 一、自他互易觀:淺顯些說:這是設身處地,假使自己是對方,而對方是自己,那應該怎 樣?對於這一件事,應怎樣的處理?誰都知道,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沒有不為自己盡心 的。我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把他 人看作自己去著想,慈悲的心情,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法句》說:「眾生皆畏死,無 不懼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殺勿行杖」。這與儒家的恕道一致,但還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 ,雖能長養慈悲,而不能淨化完成。 二、親怨平等觀:除自愛而外,最親愛的,最關切的,沒有比自己的父母、夫妻、兒女了 。最難以生起慈悲心的,再沒有比怨恨、仇敵了。為了長養慈悲心的容易修習,不妨從親 而疏而怨,次第的擴充。一切人──眾生,可分為三類:親、中、怨。這三者,或還可以 分成幾級。先對自己所親愛的家屬,知遇的朋友,觀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見他的沒有 福樂而想給予他。修習到:親人的苦樂,如自己的苦樂一樣,深刻的印入自心,而時刻想 使他離苦得樂。再推廣到中人,即與我無恩無怨的。仔細觀察,這實在都是於我有恩的; 特別是無始以來,誰不是我的父母,師長?對於中人的苦樂,關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 習到如對自己的恩人親愛的家人一樣。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擴大到怨敵。怨敵, 雖一度為我的怨敵,或者現在還處於怨敵的地位,但過去不也曾對我有恩嗎?為什麼專門 記著怨恨而忘記恩愛呢!而且,他的所以為怨為敵,不是眾生的生性非如此不可,而只是 受了邪見的鼓弄,受了物欲的誘惑,為煩惱所驅迫而不得自在。眼見他為非作惡,愚昧無 知,應該憐憫他,容恕他,救濟他,怎能因自己小小的怨害而瞋他恨他?而且,親與怨, 也並無一定。如對於親人,不以正法,不以慈愛相感召,就會變成怨敵。對於怨敵,如能 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能化為親愛。那為什麼不對怨敵而起慈悲心,不為他 設想而使離苦得樂呢!以種種的觀察,次第推廣,達到能於怨敵起慈悲心,即是怨親平等 觀的成就,慈心普遍到一切,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慈悲,應長養他,擴充他;上面所說 的法門,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 (本文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3~135頁) (六) 慈悲的體驗 上面所說的長養慈悲,都還是偏約世俗說。一分聲聞學者,以為慈悲只是這樣的緣世俗相 而生起,這決非佛法的本義。依大乘法說,慈悲與智慧,並非相反的。在人類雜染的意識 流中,情感與知解,也決非隔裂的。可說彼此相應相入,也可說是同一意識流中泛起的不 同側面。如轉染還淨,智慧的體證,也就是慈悲的體現;決非偏枯的理智,而實充滿著真 摯的慈悲。如佛陀的大覺圓成,是大智慧的究竟,也是大慈悲的最高體現。如離開慈悲而 說修說證,即使不落入外道,也一定是焦芽敗種的增上慢人! 慈悲可分為三類:一、眾生緣慈:這是一般凡情的慈愛。不明我法二空,以為實有眾生, 見眾生的有苦有樂,而生起慈悲的同情。這樣的慈愛,無論是大仁,博愛,總究是生死中 事。二、法緣慈:這是悟解得眾生的無我性,但根性下劣,不能徹底的了達一切法空,這 是聲聞、緣覺的二乘聖者的心境。見到生死的惑、業、苦──因果鉤鎖,眾生老是在流轉 中不得解脫,從此而引起慈悲。法緣慈,不是不緣眾生相,是通達無我而緣依法和合的眾 生。如不緣假名的我相,怎麼能起慈悲呢!三、無所緣慈:這不像二乘那樣的但悟眾生空 ,以為諸法實有;佛菩薩是徹證一切法空的。但這不是說偏證無所緣的空性,而是於徹證 一切法空時,當下顯了假名的眾生。緣起的假名眾生即畢竟空,「畢竟空中不礙眾生」。 智慧與慈悲,也可說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隨機立異稱」)的現證中,流露真切而 憫苦的悲心。佛菩薩的實證,如但證空性,怎麼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發,流露,是必 緣眾生相的。但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而取法為實有的;唯有大乘 的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有些人,不明大乘深義,以為大 乘的體證,但緣平等普遍的法性,但是理智邊事。不知大乘的現證,一定是悲智平等。離 慈悲而論證得,是不能顯發佛菩薩的特德的。中國的儒家,從佛法中得少許啟發,以為體 見「仁體」,充滿生意,略與大乘的現證相近。然儒者不能內向的徹證自我無性,心有限 量(有此彼相),不可能與佛法並論。 在體證法性的現觀中,《阿含經》中本有四名,實與四法印相契合。 Fig 無量三昧,是可以離欲的,與空、無相、無願的意義相同。但在聲聞佛教的昂揚中,無量 三昧是被遺忘了。不知道,無量即無限量,向外諦觀時,慈悲喜捨,遍緣眾生而沒有限量 ,一切的一切,名為四無量定。向內諦觀時,眾生的自性不可得,並無自他間的限量性。 所以無量三昧,即是緣起相依相成的,無自無他而平等的正觀。通達自他的相關性,平等 性,智與悲是融和而並無別異的。無量三昧的被遺忘,說明了聲聞佛教的偏頗。佛教的根 本心髓──慈悲,被忽視,被隱沒,實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興起,才 開顯出來。所以佛弟子的體證,如契合佛的精神,決非偏枯的理智體驗,而是悲智融貫的 實證。是絕待真理的體現,也是最高道德(無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唯有最高的道 德 ──大慈悲,才能徹證真實而成為般若。所以說:「佛心者,大慈悲是」。 (本文錄 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36~139頁) (七) 慈悲心行的特勝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雖然有淺深, 但拔苦與樂的原則是一樣。有人說佛教的慈悲,與孔子的仁愛,基督教的博愛,沒有什麼 差別。其實,仁愛或博愛,與佛教所說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別的。 一、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制:有人這樣問:「佛教都說人類的苦痛深重,極為可憐, 是不是一學佛就不可憐呢」?其實佛教說可憐,連自己在內,因為我們皆在深重的煩惱苦 痛中,怎能說自己不可憐?真正說,唯有證悟法性了脫生死的佛陀,才是萬德圓具的幸福 者。眾生如不求智慧,不斷煩惱,誰也不能說自己不可憐。事實是如此,凡是沈淪生死的 一切眾生,時時在極重的悲哀痛苦中,當然他們是佛陀慈悲護念極堪可憐的一群。但我們 如好好地作──精進地斷煩惱,求智慧,一樣可以達到究竟的正覺,脫離人間的苦痛。佛 對一切眾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護。慈悲並非神的特權,我們也並非永遠 是被可憐的。我們要虔誠地接受佛的慈悲救護,同時也要有慈悲救護心去慈念眾生,才能 離苦得樂,達到與佛一樣的大慈悲。 二、佛的慈悲,沒有狹隘的偏私性:世間一母生養了幾個兒女,你要叫她對兒女不生偏愛 ,這很不易做到,可是佛視眾生如一愛子。老年的看為父母,年紀相等的看為自己的兄弟 姊妹,年紀較小的,看為自己的子女。世間人,要與自己相愛的才親近,不好的就遠離, 人類的互相往還,處處表現了親疏的現象。佛打破了這親疏的觀念,運用自己的深廣悲智 救度一切眾生。即罪大惡極的眾生,佛也還是一樣的護念他。如基督教,信我(上帝)則 受上帝的恩典,可以得救;反之,你是罪人,永遠墮在地獄中,再也沒有解脫的日子。如 此,即使我現在信了上帝,而我過去的祖先皆沒有信仰基督,豈不永遠墮在地獄嗎?這種 仇視異己者、反對自己者的殘酷,實在不能使我們同情,因為我們不能接受這殘酷的階級 愛。佛法不捨一切眾生,普遍的慈悲救護,即使墮地獄的眾生,一時無從慈濟,但將來出 生人天,還是一樣的拯救他,而終於要向上發展到成佛。故佛的普遍慈悲,平等救護的精 神,非一切的仁愛可及。 三、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愛,而是通過理智而發動的:父母愛自己的兒女,有時會失 去理性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兒女好;若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兒女不好,心裡則非常的不快活 。佛的慈悲中,充滿了理智。佛有慈悲救濟我們的能力,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悲哀苦痛中 呢?「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眾生都有他們過去的善惡因果,當他惡業因緣成熟時 ,佛的慈悲也救不了他。佛要眾生止惡行善,但眾生偏去作惡,不信世間的因果,佛的慈 悲又怎能救度他呢?我們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種種的善行,佛對我們自有一種不可思議 的護念。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會以因果的正行來救濟我們。反之,佛的威德慈悲,雖 然廣大無邊,也救不了我們。佛對眾生的慈悲護念,並不因為眾生都對佛陀有虔誠的信心 。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原則,凡是眾生的一切行為都是善的,自然會受善果。善心增長, 雖不信佛,佛也照常的護念他,而且自然會受佛所攝引而歸於佛。不然,即抹煞了世間因 果律了。佛的威德,佛的慈悲願力,雖然廣大,但眾生的業力更大。明白這,才會知道佛 的慈悲願力中充滿了理性。有許多對佛法沒有正確了解的人,自己病倒了,受不了病苦的 煎熬,即覺得學佛無用,這完全沒有理解佛法的正義。如人做生意,以種種投機不合法的 手段,騙取錢財,結果犯法失敗了,佛又怎樣救得他呢?所以佛救護眾生,決不抹煞世間 的因果律,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現。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 反世間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所以佛的慈悲,是悲 智平等的,慈悲而能體驗真理,智慧而又能救護眾生。世間的一般宗教,祇講信仰,這太 偏向了感情的愛而忽略了理智;而出世的小乘聖者,又偏重了理智,缺乏了救護的悲心。 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而到達悲智平等與究竟的最高峰,這是 佛教慈悲的尊貴處。 四、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如世間人的治病,治本即治病的根源,治標即頭痛醫 頭腳痛醫腳的醫法,這雖能止一時的痛苦,而不能徹底的杜絕了病源。救濟人類的苦痛, 世間也有兩種方法:甲、方便:如遇著沒飯吃沒衣穿的貧乏者,給他們衣食,這即是臨時 的方便辦法。乙、根本的救濟,是要研究貧乏者的原因,如有人因缺乏了謀生的技能而貧 苦的,那就教他學個技能;如因每年水災而貧乏的,就得想法疏通河流,這才能徹底治止 他們的貧乏苦痛。佛法也如此,方便主張布施救濟等;而根本卻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 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決。所以一個真正的修學佛法者,每能從佛法中,照著實行而獲得 痛苦的究竟解脫。若自己不去好好地照著佛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想佛菩薩的慈悲救護, 那是永遠不能獲得根本救濟的,永遠會流轉於苦難中的。 世間人往往只見淺處,不見內面的要緊處。從前有人請客,客走進了主人的廚房,見煙囪 直直的靠著屋簷,便非常關心的對主人說:「煙囪靠近屋簷,容易起火,最好作成曲形」 。當時,主人並沒有聽從客人的話。不久,不幸失火,燒去了部分的房產。這時候,主人 一面為自己的房產燒去而傷心,一面又感激許多來救火的人們。可是卻把最初教他移煙囪 改成曲形的那位客人忘掉了。部分的信佛者,但知信佛求救護,而忽略佛陀的根本救濟法 ,不能如實奉行,這等於那位失火主人那樣的愚癡。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難自能得 到圓滿的解決。若自身不斷地去作惡,或不肯依照佛的教法去行,佛雖慈悲的救護一切眾 生,但救不了你。所以我們要依佛的教法如實奉行,這也即是接受了佛的救濟。是的,佛 對我們有深重的救濟之恩,希望今天來慶祝的,不要忘掉佛陀的恩德! (本文錄自《妙雲 集‧佛法是救世之光》11~16頁) (八) 慈悲與智慧的融和 佛法常說「悲智雙運」,這證明佛法中悲智不可分開的。慈悲的內容與作用,大抵相同於 中國之仁與西方之愛。但慈悲不僅是同情,關懷,而且是符合真理的。所以說:無智不成 大悲。慈悲是一切道德的根源,道德無慈悲即無法建立。道德準繩,就看慈悲之有無。慈 悲心也就是同情感。舉例說:我們見到他人遭遇苦難時,內心油然生起關懷,進而以其所 有,盡心盡力去幫助他,給予他身心安樂和慰藉。這就是慈悲的表現和實踐。不過,一般 人之慈悲同情只限囿於自己的親人,不能推廣於他人。最明顯的例子,做父母的見到自己 的子女生病時,內心的憂愁焦慮超過了子女的病苦;只恨不能以自身代替。這一偉大的慈 愛,普通人只能施捨於自己的子女,而不能普及到他人的子女,因被情愛所束縛,封鎖在 一個小圈子裡不能超出。儒家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 要人「冤親平等」,這無非希望我們擴大同情,增長慈悲。要想悲心深切,先應明白人生 真義(以智慧去觀察)。佛法說緣起,人是群居動物,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資具,均由 社會廣大人群:士、農、工、商所供給,生命財產,由軍政、法律所保障。明白這相依相 成之緣起的道理,即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約我們無限延續的生命說,過去無量生死中, 我們也有很多父母親屬,眼前現生的父母我們要報恩,過去的父母兄妹我們也應報恩。所 以佛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的慈悲心,不是為一家一族一國 全人類,甚至要擴大到一切眾生界。大乘佛法特別強調素食,不殺害眾生,原因在此。同 時佛法中講慈悲,不是施予,而是一種報恩。與智慧相融的慈悲是契合真理──自他緣成 ,相依相存。 一般宗教講博愛,總以自我為中心。如「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信者永生,不信者永 火」,這種強烈的獨佔的排他性,除屬於自己外,一切皆要毀滅,階級愛的底裡,露出了 殘酷的仇恨!佛法中慈悲是冤親平等,對於冤家或不信者,雖一時不能度化他,待因緣成 熟,自然可以攝化。依宇宙因果自然法則說:自作自受,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可以 賞善罰惡。如人爬樓梯,自己不小心,就會摔跤,一切自己負責。佛法講善因得善報,惡 因得惡果,有人不明因果法則,以為其中含有功利觀念,殊不知佛法講善惡,根本原則建 立在合情合理人事種種關係上。符合道德法則稱之為善行,自有好的果報;違反情理的, 損人害己的惡行,自會召感苦痛的後果。這不是功利,而是社會人群共同循守的自然法則 。如此才能鼓舞人們道德心行,提高道德生活水準。 一般宗教之愛,因為缺少智慧,故愛有範圍。佛法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唯有真智中才 有大悲,佛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由於大乘佛法以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為己任, 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辦。 人類各各習性不同,重於理智者,則個性孤僻,不能樂群;重於感情者,又以自我為中心 ,這些均不能稱為完美理想的人生。佛法以智信合一,悲智融和為人生之正鵠。信仰,智 慧,慈悲為大乘佛法三大心要,均衡的發展,由凡夫位,次第修學,進達於最後究竟的佛 果。人生旅途,僅數十寒暑,我們應利用這短暫的人生,以此理想完善的藍圖,來莊嚴此 人生,昇華此人生!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163~166頁) 般若,是證悟一切法空的智慧,菩薩既具有般若智慧,則必然是證悟了一切法空性與無相 的。但菩薩除了般若智慧之外,卻又必須具有菩提心、慈悲心,凡見到眾生的苦難則油然 而生拔苦與樂之心。般若所指的境界乃是空,而慈悲則為有(見到一切眾生的苦惱)。照 我們平常的想法,這二者之間應該是相互矛盾了;有此無彼,有彼無此。我們知道,空, 便是無我,人空、法空、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而慈悲心卻是想到眾生的苦惱 ,心目中卻是有『人』。這樣,有了空、般若,便沒有了眾生,有了眾生的苦惱便沒有了 空,那麼般若與慈悲要如何才能相應呢?是否有了智慧便沒有了慈悲,有慈悲便沒有智慧 ,或者同時能夠兼有慈悲與智慧二者呢?根據我們的眼睛與耳朵來說,眼睛是用來看東西 ,耳朵是用來聽聲音;能夠看東西的,便不能聽聲音,能聽聲音的,便不能看東西,那麼 般若與慈悲二者,是不是也像這種情況呢?這兩個觀念又該如何才能配合得起來?這不但 是個理論上的問題,也是菩薩心境上一個實際問題。 這個偈頌我先解釋一下問題的意思:「解法無我已」,也就是瞭解一切法無我,包括了法 無我,人無我。經上常說到的無人,無我,無我法便是一切法的真理。「慈心普遍世」, 把慈悲心普及於一切世間眾生,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要我們對一切眾生都具有慈 悲心,能做得到多少,姑且不論,但首先將慈悲心遍一切,對一切眾生無不具有慈悲。當 然這一點,在實行上只能由小而大,先對自己親人慈悲,而後才能慢慢擴大範圍到一切眾 生身上。「無我及與慈,是義云何等」?無我與慈,這兩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 如何才能相應呢?佛法中說到,菩薩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並非是有了慈悲便沒有了智 慧。假如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則無異於凡夫;只有智慧,沒有慈悲,那麼這種智慧也就 和小乘一樣了。所以菩薩應該是悲智一如;大乘法應該是慈悲與智慧平等的。那麼要如何 才能使得慈悲與智慧平等呢? 佛法之中有不少話是為佛教徒所常說,而幾乎成為口頭禪的,比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等。但『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所指的是什麼?在這裏我們必須要有一番分別,才能了解 何以菩薩在通達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後,還能夠有慈悲心。 我們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來的?慈悲心是緣眾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眾 生,則慈悲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來的。不論是對於我們的親屬或朋友,甚或是小動物 ,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我們便發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這是悲),或者是 使他們得到快樂(這便是慈)。既然緣眾生而生起,那又怎麼會是無緣大慈?般若與慈悲 ,如何能合得起來呢? 佛法中,慈(悲)有三類:第一類是眾生緣慈:是緣眾生而起慈心。由於在生起慈悲心時 ,心境上便顯現了一個一個的眾生。平常我們見到眾生,總會把他們當做是一個個實實在 在的獨立自體。比如,當見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內心中會有種種感想,他變老了、 變瘦了,或者是變胖了等等;總會把他當做是固定的個體,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這個 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因此,我們對於眾生,總是執著於他各人有他 的實有自體;人人有此觀念,以這樣的認識再來起慈悲心,便是眾生緣慈。眾生緣慈修得 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第二種是法緣慈:其境界的程度較高,已經超出一般人之上。他 所見到的個體,張三是張三,李四是李四,人還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們所 見到的一個個眾生,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永恒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已經體解了無我的真 理。但是無我,並沒有抹煞眾生的生死輪迴;生死還是生死,輪迴還是輪迴,眾生還是眾 生,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只有『法』的因緣起滅而已。佛在阿含經裏便說到:人只不過 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 外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結合 起來便成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說,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沒有如外道 所想像的,一個永恒不變的真我。如此一來,好像只有幾種元素,只有法而沒有了眾生。 這在佛法,便稱之為我空,沒有真實的我,而只有諸法因緣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見到 眾生,儘管他沒有我,但是由於因緣和合而起煩惱、造業、受果報;一下子得升天上,一 下子又生在人間,歡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惱,永遠是在那裏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 慈悲心則為法緣慈,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數的人所具有的,是眾生緣慈;若 談到眾生的苦惱,總想成有個實實在在的眾生在那裏苦惱著。 法緣慈,必須是在證悟了聲聞乘的聖果以後而起的慈悲心,但這還不能一切法空與慈悲相 應。在證得聖果的,雖決定不執諸法實有,但心目中的法,還是呈現實有的形相。如對六 根、五蘊,看成實在存在著的;沒有證得的學者,就會在法上執著,而成『法有我無』的 思想。舉個例子來說:平常人見到書,便會把書當做是實實在在的。而法緣慈的人,便會 了解書是一張張的白紙裝訂起來,然後在白紙之上寫了黑字。同樣是書本,它卻可以是令 人起恭敬心的經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說,甚或是一本禁書等等。因此,知道書本是 不實有的,但是他卻執著於那一張張的紙與那些黑字,認為它們是實有的。所以小乘人, 多數認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緣慈就是這樣,雖然知道眾生無我,但卻有眾 生的假相;否則,連眾生相都沒有了,怎麼還會起慈悲心呢?法緣慈就是二乘聖者的慈心 ,依凡夫境界來說,已經是相當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最高深的慈悲,是『無緣慈』。小乘人所執著的法,在大乘人看來,依然是屬於因緣和合 的。我們的身心活動,依然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變化;那麼不但眾生是由因緣假合,即使 一切法也是由因緣假合,這樣才能夠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並沒有真實的眾生與法。在我 法皆空,因緣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眾生還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惡墮到惡道, 享樂的享樂,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輪迴之中永遠不得解脫。菩薩便是在這個境界上生起慈 悲心。如有一個人很早便去就寢了,不久之後,大家聽到他的驚懼喊叫聲,跑去一看,知 道他是做了惡夢,但是叫他卻又不容易叫醒。這時,我們就很容易地想到,他夢中所見的 ,明明就是虛幻不實有的東西,但是他的痛苦卻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薩眼中所見 到的眾生,沈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況。 因此,菩薩並非見到了真實的眾生,或真實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後 而起慈悲心的,這便叫做無緣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礙緣有,還是見到眾生的苦痛 ,只是不將它執以為實有罷了。到這時,般若與慈悲二者便可說是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 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為同體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這平等中,沒有了法與 眾生的自性,而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慈,這便叫無緣慈。所以講到佛菩薩的慈悲 ,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則便不成其為真正的慈悲。講到般若,也必須包含了慈悲,否則 這種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薩的智慧了。 (本文錄自《華雨集‧第一冊》113~119頁)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