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 初期大乘的人間菩薩 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 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 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 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 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 師法救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 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 ,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 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 不是證入的意思。 甚深(空)義,慧解脫聖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當然不會說。俱解脫聖者,有現法 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然也不會去闡揚。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 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也有適應世間的成分) 。 《空之探究》第三章 p.152~p.153 大乘甚深義,從「佛法」的涅槃而來。但在「佛法」,見法涅槃──得涅槃智的阿羅漢, 是「不再受後有」的,那菩薩的修「空性勝解」,直到得無生忍,還是不證入涅槃,怎麼 可能呢?我曾加以論究,如《空之探究》(一五一──一五三)說: 「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 《有[生死]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 到水一樣。……(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 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有涅槃知見而不證 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 大乘佛法」的甚深義,依於涅槃而來,而在大乘法的開展中,漸漸的表示了不同的涵義。 起初,菩薩無生法忍所體悟的,與二乘的涅槃相同,《華嚴經》「十地品」也說:「一切 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聲聞、辟支佛 亦得此寂滅無分別法」。「般若」等大乘經,每引用二乘所證的,以證明菩薩般若的都無 所住。二乘的果證,都「不離是忍」,這表示大乘初興的含容傳統佛法。然菩薩是勝過二 乘的,菩提心與大悲不捨眾生,是殊勝的。智慧方面,依般若而起方便善巧,菩薩自利利 他的善巧,是二乘所望塵莫及的。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p.94~p.95 說得平實些的,如《般若經》說:「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菩薩是要長期在生死中度眾生的,如入正位──入正性離 生,斷煩惱而證聖果,那就多也不過七番生死,不能長在生死修菩薩行了。所以說「菩薩 不斷煩惱」。但不斷煩惱,只是不斷,而猛利、相續煩惱,能造作重大罪業的,還是要伏 除的。只是制伏了煩惱,淨化了煩惱(如馴養了猛獸一樣),留一些煩惱,才能長在生死 ,利益眾生。這樣,對菩薩修行成佛來說,如有善巧方便,煩惱是有相當意義的。《維摩 詰所說經》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九中)說: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當知一切煩惱為如 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初期大乘」佛法,著重於勝義法性的契入,所以能不離煩惱、不著煩惱,於生死海中利 益眾生,以圓滿一切智──無上菩提。本著這樣的慧悟,攝化眾生,也就處處可行方便。 對於傳統的「佛法」,是有衝擊性的,所以佛教界有「大乘非佛說」,及聲聞法是「小乘 」的相互對立。 深廣的菩薩大行,是「大乘佛法」的主要部分,而究竟圓滿的佛果,也多方表顯出來。十 方諸佛的淨土,清淨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讚揚某佛與佛的淨土;也有說某佛比其他佛與 佛的國土更好。抑揚讚歎,無非是「為人生善」,引發人的信心而已。佛果,是修菩薩因 行所成的,是「大乘佛法」的通論。人間成佛的釋尊,由於本生j?taka等傳說,修廣大因 行,怎麼成了佛,還有多種不理想的境遇?依此而引出方便示現的化身,真實的法身 ─ ─ 二身說。然「初期大乘」經,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還是人間的釋尊。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p.104~p.106 龍樹作《中論》,依大乘法,貫通《阿含》的中道緣起,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常非 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八不緣起。一切法空,依空而四諦、三寶、世出世法都依緣 起而成立。遮破異計,廣說一切法空,而從「無我我所」契入法性,與釋尊本教相同。一 切法依緣起而善巧成立,特別說明《阿含》常說的十二緣起。在龍樹的《智度論》中,說 到緣起的一切法相,大體與說一切有系說相近(但不是實有而是幻有了)。「三法印即一 實相印」,依根性而有巧拙的差異:這是「通」於《阿含》及初期大乘經的!說到「大乘 佛法」的修行,主要是菩提願,大悲與般若(無所得為方便)。由於眾生根性不一,學修 菩薩行的,也有信願增上,悲增上,智增上的差異(經典也有偏重的),但在修菩薩行的 歷程中,這三者是必修而不可缺少的。如有悲而沒有菩提願與空慧,那只是世間的慈善家 而已。有空慧而沒有悲願,那是不成其為菩薩的。所以大乘菩薩行,是依此三心而修,主 要是六度,四攝。布施等是「佛法」固有的修行項目,大乘是更多的在家弟子發心,所以 布施為先。菩薩大行的開展,一則是佛弟子念佛的因行,而發心修學;一則是適應世間, 悲念世間而發心。龍樹論闡揚的菩薩精神,我在《印度之佛教》說:「其說菩薩也,一、 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自)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二、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 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三、三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精神可學 ,略可於此見之」。菩薩行的偉大,是能適應世間,利樂世間的。初期「大乘佛法」與「 佛法」的差異,正如古人所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華雨集第四冊》 一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p.39~p.40 轉自以下網址: http://tinyurl.com/3dwf6p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user/imagewind.html~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3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