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關菩薩(或阿羅漢)是否可以乘願再來,牽涉到佛教蠻深的義理 也因此慧遠大師才會寫信去問羅什大師:羅漢既然已經不受後有,當然 就不可能再來人間,這一點般若經等大乘經典也有提到,為何釋尊在法華經又說 羅漢可以成佛呢?想看羅什大師如何回覆的人,建議可以閱讀『大乘義律章』。 只是有感於菩薩道的歷史發展頗為艱深,所以轉錄以下數篇文章,希望能解開一些疑惑。 ----------------------------------------------------------------------- 菩薩道之實踐 第一節菩薩道之形成 一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等傳說。但到底在什麼情 況下,成立「菩薩」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是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 這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銅鍱部的《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緣起而成佛時,都 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說到了菩薩。與此相當的《雜阿含經》, 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又如《中阿含經》的《長壽王本起經》,《 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或作「盡」)道( 或作「覺」)時」,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漢譯《長阿含經》的《大本經 》,說到毘婆尸成佛以前,稱為菩薩,與《長部》相合。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的 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的。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 說一切有部誦本。可見《阿含》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存原型 ,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傳說的 「菩薩」,加入《阿含經》了。未成佛以前,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都稱之 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有釋尊從兜率天 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髮髻,為三十三天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 尊入胎」、「世尊的髻祭」。Bh?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 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尊,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 在傳說中,有彌勒及釋迦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律中,彌勒成佛的事 ,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律陀的本起。次說 :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那時,有名為螺 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阿夷哆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 佛。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當的。但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轉輪王,彌勒成佛,主體部分,與《說本經》 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與《長部》說一致。彌勒成佛,是「譬喻」 (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說本經》增入了阿 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彌勒成佛, 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傳說 為然燈佛時。當時,釋尊是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卻(雲‧雲雷─ ─,或名善慧,或名無垢光。青年以「五華獻佛」,「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 佛給予未來世中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 大乘經所引用。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 律》,才編入律部。《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菩薩、彌勒菩薩 。但這是後起的「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 《阿毘達 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 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 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 傳(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 「菩薩」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 行圓滿,百劫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 的成立,不可能遲於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 四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 集的道。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 脫生死,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二、 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 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 上也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決定趣向三菩提, 不正是聲聞弟子的目標嗎?如佛於波羅奈轉法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 出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 教界,一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 具一樣。在這普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 入涅槃為目的。三、部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 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佛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 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死中,稱之為聲聞、辟支佛,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 大修行,多生累劫,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就 是勇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 於西元前二00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 業」為菩薩的論定。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rhut塔上的 銘刻,仍作「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 的語法,不足以證明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 是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 說。菩提 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 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 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書所說── 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今依佛教 所傳來說:薩埵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 求(無上)菩提的有情,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傳的菩薩 ,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 無上)菩提的態度。初期大乘經的《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大有情 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 ,「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熹法」── 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 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 、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槱阿 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 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槱法」心。菩薩,只是將有 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 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第六,薩埵是「附著」義 ;第七,是「力義」;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菩薩是 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去菩薩所 有的,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 轉自以下網址: http://tinyurl.com/3dwf6p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user/imagewind.html~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28.180
chitong:感謝分享 09/20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