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 解脫道與慈悲心行 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我進而稱之為「人間佛教」),民國四十年以前,中國佛教界 接受的程度是微小的;臺灣佛教現在,接受的程度高些。但傳統的佛教界,可能會不願探 究,道聽塗說而引起反感;在少數贊同者,也可能忘卻自己,而陷於外向的庸俗化。世間 是緣起的,有相對性,副作用,不能免於抗拒或俗化的情形,但到底是越減少越好! 「人間佛教」是重於人菩薩行的,但對「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或者會覺得離奇的。 一般稱根本佛教為小乘,想像為(出家的)隱遁獨善,缺少慈悲心的,怎麼能作為「人間 佛教」──人菩薩行的根本?不知佛法本來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是在佛教發展中形 成的;「小乘」是指責對方的名詞。釋尊宏傳的佛法,適應當時的社會風尚,以出家(沙 門)弟子為重心,但也有在家弟子。出家與在家弟子,都是修解脫行的,以解脫為終極目 標。解脫行,是以正確的見解,而引發正確的信願(正思惟──正志)。依身語的正常行 為,正常的經濟生活為基,而進修以念得定,引發正慧(般若、覺),才能實現解脫。八 正道的修行中,正命是在家、出家不同的。出家的以乞求信施而生活,三衣、缽、坐臥具 及少許日用品外,是不許私有經濟的。在家的經濟生活,只要是國法所許可的,佛法所贊 同的,都是正當的職業,依此而過著合理的經濟生活。出家的可說是一無所有,財施是不 可能的。出家人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遊化人間」(除雨季),每天與一般人相見, 隨緣以佛法化導他們。佛法否定當時社會的階級制,否定求神能免罪得福,否定火供── 護摩,不作占卜、瞻相、咒術等邪命,而以「知善惡,知因果,知業報,知凡聖」來教化 世人。人(人類也這樣)的前途,要自己來決定:前途的光明,要從自己的正見(正確思 想),正語、正業、正命 ──正當的行為中得來;解脫也是這樣,是如實修行所得到的 ,釋尊是老師(所以稱為「本師」)那樣,教導我們而已。所以出家弟子眾,是以慈和嚴 肅、樸質清淨的形象,經常的出現於人間,負起啟發、激勵人心,向上向解脫的義務,稱 為「法施」(依現代說,是廣義的社會教育)。在家弟子也要有正見,正行,也有為人說 法的,如質多長者。在家眾多修財物的施予,有悲田,那是慈濟事業;有敬田,如供養父 母、尊長、三寶;有「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這是印度炎熱的好地方),橋船以濟度 ,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供行旅」的,那是公共福利事業了。佛教有在家出家─ ─四眾弟子,而我國一般人,總以為佛教就是出家,誤解出世為脫離人間。不知「出世」 是超勝世間,不是隱遁,也不是想遠走他方。佛制比丘「常乞食」,不許在山林中過隱遁 的生活,所以我在『佛在人間』中,揭示了(子題)「出家,更接近了人間」,這不是局 限於家庭本位者所能理解的。 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以釋尊時代的佛法為本,在以原始佛教為小乘的一般人,也許會覺 得離奇的。然佛法的究竟理想是解脫,而解脫心與利他的心行,是並不相礙的。雖受時代 的局限,不能充分表達佛的本懷,但決不能說只論解脫,而沒有慈悲利他的。舉例說:佛 的在家弟子須達多,好善樂施,被稱為給孤獨長者。梨師達多弟兄,也是這樣。摩訶男為 了保全同族,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幾位都是證聖果的,能說修解脫道的沒有道德意識 嗎?佛世的出家比丘,身無長物,當然不可能作物質的布施,然如富樓那的甘冒生命的危 險,去教化麤獷的邊民,能說沒有忘我為人的悲心嗎?比丘們為心解脫而精進修行,但每 日去乞食,隨緣說法。為什麼要說法?經中曾不止一次的說到。如釋尊某次去乞食,那位 耕田婆羅門,譏嫌釋尊不種田(近於中國理學先生的觀點,出家人是不勞而食)。釋尊對 他說:我也種田,為說以種田為譬喻的佛法。耕田婆羅門聽了,大為感動,要供養豐盛的 飲食,釋尊不接受,因為為人說法,是出於對人的關懷,希望別人能向善、向上、向解脫 ,而不是自己要得到什麼(物質的利益)。解脫的心行,決不是沒有慈悲心行的。釋尊滅 後,佛教在發展中,有的被稱為小乘,雖是大乘行者故意的貶抑,有些也確乎遠離了佛法 的本意。如佛世的質多長者,與比丘大德們論到四種三昧(或作「解脫」)──無量三昧 ,空三昧,無所有三昧,無相三昧。無量三昧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慈是給人 喜樂,悲是解除人的苦惱,喜是見人離苦得樂而歡喜,捨是怨親平等:慈悲等是世間所說 的道德意識了。但在離私我、離染愛──空於貪、瞋、癡來說,無量與空、無所有、無相 三昧的智證解脫,卻是一致的,這是解脫心與道德心的不二。但在(小乘)佛教中,無量 三昧被解說為世俗的,也就是不能以此得解脫的。又如戒,在律師們的心目中,是不可這 樣,不可那樣,純屬法律的,制度的。有的不知「毘尼是世界中實」,不知時地的適應, 拘泥固執些煩瑣事項,自以為這是持戒。然三學中戒 [尸羅]的本義,並不如此,如說: 「尸羅(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 名尸羅」;「十善道為舊戒。……十善,有佛(出世)無佛(時)常有」(『大智度論』 卷一三、四六)。尸羅,古人一向譯作「戒」,其實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就是 樂於為善,而又謹慎的防護(自己)惡行的德行。這是人類生而就有的,又因不斷為善( 離惡)而力量增強,所以解說為「性善」,或解說為「數習」。尸羅是人與人間的道德( 狹義是「私德」)軌範,十善是印度一般的善行項目,所以不只是佛弟子所有,也是神教 徒,沒有宗教信仰者所有的。尸羅,是不一定受戒(一條一條的「學處」,古人也譯為戒 )的,也是可以受的。受戒,本是自覺的,出於理性,出於同情,覺得應該這樣的。如十 善之一──不殺生,經上這樣說:「斷殺生,離殺生,棄刀杖,慚愧,慈悲,利益安樂一 切眾生」(『增支部』「十集」)。「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 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雜阿含經』卷三七)。不殺生,是「以 己度他情」的。我不願意被殺害,他人也是這樣,那我怎麼可以去殺他!所以不殺生,內 心中含有慚愧──「崇重賢善,輕拒暴惡」的心理;有慈悲──「利益眾生,哀愍眾生」 的心理(依佛法說:心是複雜心所的綜合活動)。不殺生,當然是有因果的,但決不是一 般所說的那樣,殺了有多少罪,要墮什麼地獄,殺不得才不殺生,出於功利的想法。不殺 生(其他的例同),實是人類在(緣起的)自他依存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感覺到自他 相同,而引發對他的關懷與同情,而決定不殺生的。釋尊最初的教化,並沒有一條條的戒 ──學處,只說「正語,正業,正命」;「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命清淨」。一條一 條的戒,是由於僧伽的組合,為了維護僧伽的和、樂、清淨而次第制立的。制戒時,佛也 每斥責違犯者沒有慈心。可見(在僧伽中)制定的戒行(重於私德),也還是以慈心為本 的。我曾寫有『慈悲為佛法宗本』,『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可以參閱。總之,佛說尸 羅的十善行,是以慈心為本的;財與法的布施;慈、悲、喜、捨三昧的修習,達到遍一切 眾生而起,所以名為無量,與儒者的仁心普洽,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相近。但這還是 世間的、共一般的道德,偉大的而不是究竟的;偉大而究竟的無量三昧,要通過無我的解 脫道,才能有忘我為人的最高道德。 「初期大乘」是菩薩道。菩薩道的開展,來自釋尊的本生談;「知滅而不證」(等於無生 忍的不證實際)的持行者,可說是給以最有力的動力。菩薩六度、四攝的大行,是在「一 切法不生」,「一切法空」,「以無所得為方便」(空慧)而進行的。不離「佛法」的解 脫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強些,多為眾生著想,不急求速證而已。 《華雨集第四冊》 一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p50/4~p57/2 四 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 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三心是大乘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 見。一、發(願)菩提心:扼要的說,是以佛為理想,為目標,立下自己要成佛的大志願 。發大菩提心,先要信解佛陀的崇高偉大:智慧的深徹(智德),悲心的廣大(悲德), 心地的究竟清淨(斷德),超勝一切人天,阿羅漢也不及佛的圓滿。這不要憑傳說,憑想 像,最好從釋迦牟尼佛的一代化跡中,理解而深信佛功德的偉大而引發大心。現實世間的 眾生,多苦多難,世間法的相對改善,當然是好事,但不能徹底的解決。深信佛法有徹底 解脫的正道,所以志願修菩薩行成佛,以淨化世間,解脫眾生的苦惱。依此而發起上求佛 道,下化眾生的願菩提心,但初學者不免「猶如輕毛,隨風東西」,所以要修習菩提心, 志願堅定,以達到不退菩提心。二、大悲心,是菩薩行的根本。慈能予人安樂,悲能除人 苦惱,為什麼只說大悲心為本?佛法到底是以解脫眾生生死苦迫為最高理想的,其次才是 相對的救苦。悲心,要從人類,眾生的相互依存,到自他平等、自他體空去理解修習的。 如什麼都以自己為主,為自己利益著想,那即使做些慈善事業,也不能說是菩薩行的。三 、空性見,空性是緣起的空性。初學,應於緣起得世間正見:知有善惡,有因果,有業報 ,有凡聖。進一步,知道世間一切是緣起的,生死是緣起的生死。有因有緣而生死苦集( 起),有因有緣而生死苦滅。一切依緣起,緣起是有相對性的,所以是無[非]常──不可 能常住的。緣起無常,所以是苦──不安穩而永不徹底的。這樣的無常故苦,所以沒有我 [自在、自性],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無我我所就是空。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 觀無我我所名空,觀無常苦名無願,觀涅槃名無相。其實,生死解脫的涅槃,是超越的, 沒有相,也不能說是無相。大乘顯示涅槃甚深,稱之為空(性),無相,無願,真如,法 界等。因無我我所而契入,假名為空,空(相)也是不可得的。在大乘「空相應經」中, 緣起即空性,空性即緣起,空性是真如等異名,不能解說為「無」的。這是依「緣起甚深 」而通達「涅槃(寂滅)甚深」了。在菩薩行中,無我我所空,正知緣起而不著相,是極 重要的。沒有「無所得為方便」,處處取著,怎麼能成就菩薩的大行!這三者是修菩薩行 所必要的,悲心更為重要!如缺乏悲心,什麼法門都與成佛的因行無關的。『曲肱齋叢書 』說到:西藏一位修無上瑜伽的大威德法門,得到了大成就,應該是成佛不遠了吧!大威 德明王是忿怒相,這位修大威德而得大成就的,流露出凶暴殘酷的神情,見他的都驚慌失 措,有的竟被他嚇死了!這位大成就者原來沒有修慈悲心。可見沒有慈悲心,古德傳來的 什麼高明修法,都不屬於成佛因行的。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三者是修菩薩行所必 備的,切勿高推聖境,要從切近處學習起!我曾寫有『菩提心的修習次第』,『慈悲為佛 法宗本』,『自利與利他』,『慧學概說』等短篇。 依三心而修行,一切都是菩薩行。初修菩薩行的,經說「十善菩薩發大心」。十善是:不 殺生,不不與取[偷盜],不邪淫(出家的是「不淫」),這三善是正常合理的身行。不妄 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四善是正常合理的語(言文字)行。不貪,不瞋,不邪 見,這三善是正常合理的意行。這裏的不貪,是不貪著財利、名聞、權力;不瞋就是慈( 悲)心;不邪見是知善惡業報,信三寶功德;知道前途的光明──解脫、成佛,都從自己 的修集善行中來,不會迷妄的求神力等救護。這十善,如依三心而修,就是「十善菩薩」 行了。或者覺得:這是重於私德的,沒有為人類謀幸福的積極態度,這是誤會了!佛法是 宗教的,不重視自己身心的淨化,那是自救不了,焉能度人!經上說:「未能自度先度他 ,菩薩於此初發心」。怎樣的先度他呢?如有福國利民的抱負,自己卻沒有學識,或生活 糜爛,或一意孤行,他能達成偉大的抱負嗎?所以菩薩發心,當然以「利他為先」,這是 崇高的理想;要達成利他目的,不能不淨化自己身心。這就是理想要高,而實行要從切近 處做起。菩薩在堅定菩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日漸進步。 這不是說要自己解脫了,成了大菩薩,成了佛再來利他,而是在自身的進修中,「隨分隨 力」的從事利他,不斷進修,自身的福德、智慧漸大,利他的力量也越大,這是初學菩薩 行者應有的認識。 修人菩薩行的人間佛教,「佛法」與「初期大乘」有良好的啟示。如維摩詰長者,六度利 益眾生外,從事「治生」,是從事實業;「入治政法」,是從事政治;在「講論處」宣講 正法;在「學堂(學校)誘開童蒙」,那是從事教育了。「淫坊」,「酒肆」也去,那是 「示欲之過」,「能立其志(不亂)」。普入社會,使別人向善、向上,引發菩提心,這 是一位在家大菩薩的形象。善財童子的參訪善知識,表示了另一意義。善財所參訪的善知 識,初三位是出家的比丘;開示的法門,是(繫)念佛,觀法,處眾[僧],正確的信解三 寶,是修學佛法的前提。其他的善知識,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語言學者,藝術工作者, 建築的數學家,醫師,國王,鬻香師,航海者,法官;總之,出家菩薩以外,在家菩薩是 普入各階層的;也有深入外道,以外道身分而教化外道入佛法的。善知識(後來又加了一 些鬼神)們的誘化方便,都是以自己所知所行來教人,所以形成了「同願同行」的一群; 也就是從不同事業,攝化有關的人,同向於成佛的大道(我依此而寫有『青年的佛教』) 。以自己所作而教人的,『阿含經』已這樣說:如修行十善,那就「自作」,「教他作」 ,「讚歎(他人)作」,「見(他人)作(而心生)隨喜」,就是自利利人了。這是弘揚 佛法的善巧方便!試想:修學佛法(如十善)的佛弟子,在家庭中能盡到對家庭應盡的義 務,使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能得到家庭成員的好感,一定能誘導而成為純正的佛化家庭。 在社會上,不論是田間、商店、工廠……中,都有同一事務的人;如學佛者能成為同事中 的優良工作者,知識與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德性,不只為自己,更能關懷他人,有布施 、愛語、利行、同事的表現,那一定能引化有緣的同事,歸向佛道的。又如做醫師的,為 病人服務,治療身病,心病,更為病人說到身心苦惱根源的煩惱病,根治煩惱病的佛道, 從自己所知所行而引人學菩薩行,正是善財參訪各善知識利他的最理想的方法! 從「初期大乘」時代到現在,從印度到中國,時地的差距太大。現代的人間佛教,自利利 他,當然會有更多的佛事。利他的菩薩行,不出於慧與福。慧行,是使人從理解佛法,得 到內心的淨化;福行,是使人從事行中得到利益(兩者也互相關涉)。以慧行來說,說法 以外,如日報、雜誌的編發,佛書的流通,廣播、電視的弘法;佛學院與佛學研究所,佛 教大學的創辦;利用寒暑假,而作不同層次(兒童,青年……)的集體進修活動;佛教學 術界的聯繫……重點在介紹佛法,袪除一般對佛法的誤解,使人正確理解,而有利於佛法 的深入人心。以福行來說,如貧窮、疾病、傷殘、孤老、急難等社會福利事業的推行;家 庭、工作不和協而苦痛,社會不同階層的衝突而混亂,佛弟子應以超然關切的立場,使大 家在和諧歡樂中進步。凡不違反佛法的,一切都是好事。但從事於或慧或福的利他菩薩行 ,先應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實,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否則,弘化也好,慈濟也好, 上也者只是世間的善行,佛法(與世學混淆)的真義越來越稀薄了!下也者是「泥菩薩過 河」(不見了),引起佛教的不良副作用。總之,菩薩發心利他,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得 ! 《華雨集第四冊》一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p57/4~p63/-1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8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