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大乘佛法的源流從阿含經中就已經可以看到線索, 大乘菩薩道與聲聞解脫道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前者的目標是成佛, 因此除了在有佛法之世努力修行外, 亦要在無佛法之世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 可惜後世人多以"自利利他"或"只求自了"來總括兩者, 或者是以"偏離佛陀教法"來作為質疑, 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觀點. 詳見: 《原始佛典中的菩薩道 》- 林崇安 http://0rz.tw/e44RA 節錄原文: "釋尊在《阿含經》中的開示,是以聲聞道為主,兼及菩薩道。每當釋尊提及自己「往昔如 何如何修行」時,便是在教導菩薩行。這些教導散見於《阿含經》中,其內容不外是布施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和般若等六度(六波羅蜜)。以下引《阿含經》的明文來說明 釋尊累世如何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文中特別指出,前五度之重要是在於薰習出稟性 仁慈的大悲心或佛種,此為菩薩道之前段所必須先完成者,菩薩道之後段則是為了「速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多行空」,此時以般若度為主修,依此超越「梵世法」。在後 者的需求下,佛滅五百年起印度便有《般若經》的大量出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