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慈悲》(ISBN:957-99359-6-3)一書, 在痛苦的本質、憤怒與慈悲等多方面向討論,有著不同層面的討論. 《慈悲》一書的內容, 是透過八位精神治療與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及參與的聽眾,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探討的主題包括有當代人類心靈問題、痛苦的本質等議題. 全書章節分為:第一章 痛苦的本質;第二章 輔導受難者;第三章 應對忿怒; 第四章 愛與慈悲;第五章 佛教在西方;第六章 慈悲帶來的轉變;結語 真正的慈悲心. 在問題的內涵探究與解決研討,已隱含著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的研議. 關於佛教所謂的慈悲,在書中 p184 子題"慈悲是一種願他人脫離痛苦的渴望"下, 達賴喇嘛是這麼闡釋慈悲的特質:"慈悲是人類基本的品質,從佛教徒的觀點看來, 愛是一種希望幫助他人獲得快樂的態度,慈悲是一種願他人脫離痛苦的渴望. 慈悲不是一種自私的心態,並不是因為「他人是你的朋友,你才希望他們脫離痛苦」, 真正的慈悲甚至擴充到包容敵人,因為慈悲來自看見其他生命的苦痛,其中包含你的敵人. 當你看見敵人受苦,即使他們曾經傷害過你,你都能發出真正的慈悲心." 此外當旁及到"痛苦是否只是幻覺"這個議題(p.32)時,達賴喇嘛如是帶入空性的意涵: "「空性」的真義是沒有獨自的自性. 我們通常觀察事物時,認為它們具有一種獨自的自性. 「空性」有「圓滿」的涵意,它是緣起的.空性的教義暗含著互相關連的意義. 在佛教中,尤其是中觀的思想,指出現象並非離開其他現象而單獨存在, 認為它們以獨立姿態出現是一種幻覺. 這就是「幻覺」的意義,並非指某種東西不真正存在."諸種議題發人省思. 隨著書中對談的主題變換, 我們可以觀察到心理哲學與佛教哲學在許多面向上互相激發、增益-- 願我們可以藉由不同的觀察層面--深入心性的瞭解並培養如理如法的慈悲心. -- ▕▔▔▔▔▔▔▔▔▔▔▔▔▔▔▔▔▔▔▔▔▔▔▔▔▔▔▔▔▔▔▔▔▔▔▏ ▕ 向日葵花朵並不轉動。花朵開後就保持一定方向,不隨太陽由東向西轉。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