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十四世達賴喇嘛 佛說三藏(Tripitaka) 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目的只是為了要教導人們摧毀內心的染污,體證涅槃。只有修 行佛陀所教示的八萬四千法門,才有可能將這些染污去除。這些法教可以簡約的分類成十 二分教,如果採取更簡潔的分類,佛陀所有的法教都涵蓋在三藏之中。 三藏就是:律藏(Vinaya Pitaka)、經藏(Sutra Pitaka)、論藏(Abhidharma Pitaka)。三藏的彙編者,已經將佛陀眾多的法教依據不同的理由概分為這三種類別。這 裡選出九種最重要的理由稍作解釋。三種是從應該被破除的法的觀點個別解釋經律論;進 一步的三種理由是關注那些應該開展的法,或是從修行的角度而說的三藏;最後是從應該 被了知的法的理由談經律論。因此這裡有一個順序:摧毀那些不善巧的染污、開展那些善 巧的法、了悟實相的真理,任何有意修行佛法的人都應該遵照這個順序。 破除觀點的三個理由 與此三藏相對應的是三種心理的染污,三藏展現了個別的對治功能。這三結阻礙了解 脫道,因此想要解脫的人就必須摧毀它們。 第一個染污是疑(vicikitsa),在心中對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法感到懷疑。藉著深思 經藏可以去除疑慮,因為經的內容可以證實這些法,因此能卻除疑的染污。為什麼會這樣 呢?在經藏中有關四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十地、十波羅蜜多 和其他許多的自相與共相的特質,都有詳細的說明。至於四禪八定等修行法門更有清晰的 闡釋。了解這些名相的兩種特質,並確切掌握以後就不再懷疑。懷疑的本質是因為不允許 它發生,使得心徘徊在各種偏激與反對的情緒中。因此說,經藏已經教導了如何對治懷疑 的染污。 沉溺於感官快樂的極端,或是折磨自己的身體以淨化心靈的苦行主義,都應該避免, 為了克服它們佛陀教導了中道的修行。第二個阻礙解脫的染污就是戒禁取見(antadvay- anuyojaka)。藉著深思律藏可以摧毀戒禁取見的染污,因此一般說律藏是對治戒禁取見 的法門。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律藏的指導中可以發現,它詳細解說沉溺於感官快樂的過患 ,例如美食、舒適柔軟的床、性愛歡愉等等,勸發人們自我檢視。上述所提沉溺於感官快 樂(kamesu-kamasukhallikanuyoga)或是苦行以自我淨化(atmaklamathanuyoga)是兩 種極端,因此很清楚的,律藏中教導的方法正是對治戒禁取見染污。雖然律藏的內容強調 對治感官享樂,但對於那些已經擁有清淨德行和不執著的人,甚至不需修行就已經具備福 德資糧的人,他們已經能夠對於這類的事情自我觀照,對於這些人,佛陀允許他們接受美 食和其他的享受。他並沒有贊同全然無分別且嚴格的樸素無華,在律藏的這一部分他教導 對治自虐的苦行。它的精義可以總結為:一個人如果擁有許多物質而且不執著的使用它, 並保持不受情慾的染污,他可以說是擁有清淨的特質,那麼就可以享有財富和名聲等等; 當一個比丘只使用三衣,且是從垃圾堆中撿拾的碎布釘補而成的,但如果他還執著於它們 ,那麼他還沒有清淨,佛陀就不允許他擁有額外的物資。給予一些寬容或是禁止使用過多 物資,其個別的增減,在律藏的修行是根據他的心理是否染污來決定,不是依照他的需要 或是他擁有多少。因此律藏是教導對治戒禁取見的執著。 現在我們來思考第三種心理染污,就是我見,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我的意見都是對的 ,其他的都是錯的。」緊緊執取這樣的見解,從來不肯放捨它。這就稱作「薩迦耶見」( idamsatyabhinivesa),照字面的意思是「真理的我見」(this-is-truth-dogmatic- belief),也是此處應該拋棄的第三種染污。這該怎麼做呢?藉著深思論藏可以對治薩迦 耶見。透過聞、思、修研讀論藏,可以清楚的了解無常、苦、無我等三法的自相與共相。 因為人們沒有諦觀此三法,使得他們掉入了謬見的陷阱中,因此很反常的,他們誤以苦為 樂,視無常為恆常,認為自我是堅固的實體,最後,把醜陋的事看做是美妙的。執取這種 謬見可能會視錯誤行為的道德標準為正確的,而且會把錯誤的修行方法當作是善巧的。論 藏清楚的展示法的特徵及其效果,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知對治所有的謬見、防止迷失在「 這是真理,其他的都是錯的」這樣的錯誤中。所以說論藏在我們修行佛道的過程中教導我 們破除薩迦耶見。 修行觀點的三個理由 所有佛陀的教示可以涵蓋在戒定慧三學的大要之下,下一章會討論。 就佛所說三藏,首先,在經藏中有關三學的修行都有論及。從聲聞乘(Sravakayana) 或小乘的觀點,戒學是由別解脫律儀(Pratimoksa)所構成,守護行者遵循正當的行儀避 免偏離,並且戒慎小心不要犯下最輕微的錯誤以免染污了自性的清淨。當訓練自己能夠安 住無色界(arupasamapatti)的禪定(dhyana)中,就進入了定學的範疇。當能夠內觀四 聖諦時就是慧學的修行。 從大乘的觀點,戒學的修行就是滅除所有錯誤的行為。而定學的修行通常有兩種方式 ,就是一般所知的虛空藏三昧(Gaganaganja)和首楞嚴三昧(Suramgama)。至於慧學的 修行則是體驗諸法無分別智(nirvikalpajnana),就是了知諸法的實相。大乘或是小乘 的經藏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教示戒定慧三學。 現在談到律藏,一般說來律藏有戒學和定學的教示。因為律藏提供了行者何者當為、 何者不當為,使得行者的戒行清淨。透過這樣的淨化,浮躁和懊悔就不會在心中生起。當 心不再躁動不安,身體就會輕安而易於修行。心的平靜帶來身心的喜樂,當體驗到此境界 時,行者達到心一境性從而進入三摩地(samadhi)的定境。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律藏教 示行者有關戒學和定學。 至於論藏教導慧學,在論藏中對於諸法本質的探究,做了細緻而完整的分析。藉著聞 、思、修,生起了穿透諸法本質去除迷妄的智慧。因此論藏指導行者慧學的修行。 了悟觀點的三個理由 經藏包含了對於諸法的文字義(vyanjana),和由此而傳達的解釋義(artha)。有 關法的文字義,是指它的字母、字、詞用在教法上的意義,例如「蘊」、「處」、「界」 等,當使用這些詞的時候有關它的基本意思和解釋的意思,這些資訊稱為文字義。另外一 種說明蘊、處、界的方式,是有四種探究其意義的文字義以及四種解釋其關係的解釋義。 進一步,我們可以說,文字義的法意思是指導引我們往天道的十善業,而解釋意義的法就 是指導引我們往涅槃的三十七道品。經藏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正確地給予文字義和解釋義 的教授。 接著談到律藏,它展示了一個行者應該開啟和應該破除的法,以建立他的清淨戒行, 這是文字義。它也勸發對於內心的結使(asubha-bhavana)等做禪修,以摧毀心理的染污 ,這是解釋義。因此,當行者具足清淨心,他的心理染污就可以破除,文字義和解釋義這 兩方面的教示,顯現了它的連續性。律藏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這兩方面給予行者堅定的 信心。 研讀論藏,其在法的文字義和解釋義給予人們表達利他的語言能力。 上述的分類顯示了經律論三藏根據其破除、修行和了悟的觀點,說明為何而教的理由 以及如何而教的方法,闡明佛陀的整個教示,以及三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教法 的智慧與方便。 注釋: 1.我們必須小心地辨別懷疑的類型,懷疑的態度是源於妄想,它是修行的障礙。但是對於 法的懷疑和檢視卻產生第二種智慧──思所成慧(cintamaya-prajna),反省或思惟的 智慧。前者的疑必須降伏,後者的疑必須開展。佛陀對迦羅摩(Kalamas)人講經時花 很大的功夫讓他們檢視懷疑的障礙。參考《增支部經》III.65.。 2.在論藏中薩迦耶見有兩種不同的分別:包括貪著此身為「我所有」的我見,和相信「有 我」的邪見。雷迪‧沙亞多大師在他的《內觀開示》(Vipassana-dipani)說:「薩迦 耶意思是相信……堅定地安置在內心中,如同門樁、石柱、塔碑……般的不可動搖。」 3.達賴喇嘛對此兩種定作了特別的解釋:虛空藏定,初地菩薩可能透過這種定獲得神通力 ,滿足眾生的願,但是十地菩薩這種定力更強大。首楞嚴定的意思是「有效摧毀邪惡」 。一般而言,這是有關初地到十地有效破除煩惱的智慧,在登地前,這方面的智慧很弱 。特別的是,到了十地的時候,這個智慧強而有力,能摧破一切煩惱。 4.三乘引領人們開悟成佛,這是大乘特有的觀念,在巴利藏中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hallcom:好文幫推 12/28 00:17
log56:請問一下我見的定義是「認為我是對的」這種見解嗎? 12/28 03:07
薩迦耶見為壞聚見,於五蘊上執補特伽羅我執之有身見。尊者這裡是以比較引申的說 法,從世俗一般人常有的認為我的意見是對的來切入引申,細分的話已經說到五見裡之見 取見,見取見是由薩迦耶見執五蘊壞聚為身見、執五蘊有我為真理,以此增上安立而來。 十煩惱之五見如下,《菩提道次第廣論》:「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 為性,我我所見,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 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 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 ,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 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 慧為性。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 《瑜伽師地論》:「薩迦耶見者,於五取蘊心執增益見我我所名薩迦耶見。此復二種 ,一者俱生,二分別起。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 計度而起。」 關於我見,尊者在下一章「三學」中之增上慧學(Adhiprajnasiksa),會再詳細說 明各種植基於五蘊所執取安立而來的我見,並且說明如何以緣起中道之空性慧加以對治。
BeautyEgg:謝謝分享 12/28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