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入菩薩行論安忍品(三) 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講於慧炬印光祖師紀念堂 羅桑才培堪仁波切 主講 蔡慈月 整理 偈 頌 有情有時偶不慎 輒以尖扦自戳傷 或為欲求財色等 思慕徬徨而絕食 若人被詛或投岩 或服毒物諸不宜 以如是等非福行 而於自身作損害 若為煩惱自在時 不恤殺自所愛身 若時彼等於他身 何能顧恤不損惱 如是煩惱生起時 能殺自身無顧恤 於彼從未生大悲 但生煩惱何其愚 諸多有情,因為放逸,趨於貪懶,又因為煩惱所驅使,有些人會為了尋求解脫或讓他 人解脫而傷害別人。有的人以苦行自虐,或從高處跳下,或以火自焚;有些人為求財色, 因思慕、徬徨而絕食;有些人或被詛咒,或投懸岩,或以服食毒藥等等非福行,造作對於 此生和來生皆有損害之事。 每個眾生都把「我」擺在第一位,一切的所為都是為了「我」而做,他們之所以會用 這樣的方法對待自己,是因為被煩惱所驅使,因此我們不該對他們生起瞋恨心,反而應起 悲憐之心。有情眾生在被煩惱驅使時,甚至還會傷害自己,例如:自殘、自殺等等,更何 況是對待他人,面對這些人,我們應修忍辱。 偈 頌 若於他人作損惱 凡愚自性本如是 於彼生瞋不應理 如瞋於火燃燒性 如果遇到瞋恨心本來就很強的人,我們更不應該恨他,例如:熱是火的特性,會燒傷 其他物體,我們明知對方像火一樣會傷人,就應當避免去接觸。 偈 頌 若彼有情性決定 偶然生起此過失 於彼亦不應生瞋 如瞋虛空聚煙雲 如果對方的本性是善的,偶爾會因為起煩惱而傷害他人,對這樣的眾生也不應瞋恨, 如同虛空,原本清淨明朗,只是偶爾會被烏雲遮住罷了。 偈 頌 於杖等事起瞋恚 若瞋於彼投杖者 彼亦由於瞋恚逼 二者之中應責瞋 如果有人用刀棍槍棒傷害我們,對我們造成傷害的是這些工具,但一般人不會對工具 生氣,因為工具不會無由來的打人。同理,有情眾生也是受到相續中的瞋恨心所驅使,才 會傷害我們,因此我們就算要生氣,也應該只針對對方相續中的瞋恨心而生氣。 眾生從無始以來受輪迴之苦,是由於瞋恨心所致。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所化現的憤 怒身,是菩薩為調伏眾生的瞋恨心而示現的,菩薩此時的瞋恨憤怒並不會成為一種煩惱, 反而是對治眾生瞋恨心的最佳利器。遇到修行上的障礙時,有的人會生起勇猛心去克服, 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種我慢心,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可以對治懈怠 的。同理,如果一方瞋恨心的生起,是為了調伏另一方的話,這樣的起心動念就是對治他 人瞋恨心的良方。 偈 頌 由我昔於諸有情 曾作如斯損害事 故應有情受害者 於我如是作損惱 由他兵杖及我身 二者共為生苦因 若由他杖我身出 二者之中何所瞋 人身苦聚如瘡皰 偶一觸之痛難忍 貪愛愚盲自取之 於彼損惱當咎誰 從因果上來思維,別人傷害我,可能是過去世我曾經傷害過他,所以此世對方反報予 我,我不應該為此損惱。當別人拿棍子打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清楚:棍子其實沒有自主 性;而打我們的人由於業力使然,也是不由自主。因此我們應以忍辱心替代瞋恨心。人之 所以會起瞋恨心,在於過分執取自身, 例如: 全身長滿惡瘡,稍微碰觸即感疼痛難忍, 所以我們應該思維對苦的覺受,一切都緣自於自身的執取。 偈 頌 愚夫於苦非所欲 而於苦因常貪慕 咎由自取受其害 何能瞋恚責他人 譬如地獄諸邏卒 亦如刀山劍葉林 皆由自業之所生 當於何人生瞋恨 凡夫眾生不願受苦,卻因為無始劫來造作惡業,種下惡因,因此產生苦果。現世所受 的苦,是由過去生中的惡業成熟所致。譬如有人墮入地獄受極大的痛苦,受盡獄卒折磨, 當他進入劍葉林中,聽到親人在樹上呼喊他,他趕緊往樹上爬,此時樹上卻長出利劍阻礙 他,當他從樹上爬下來時,仍免不了被利劍刺死。由於業力使然,此人之後又一再承受同 樣的痛苦,這就是果報。 地獄並非只針對某些人打造設計,地獄中所有恐怖的景象都是眾生的業力招感而產生 。人世間的苦也是由於過去世的業力招感,因此對於這些苦,我們應修忍辱。 偈 頌 由我先業所招感 遇諸有情為我害 彼若因此墮地獄 得非由我令顛墜 我們受到他人傷害,是由於自己過去世的惡業所招感,如果對方因此而下地獄受苦, 我們更不應該瞋恨。這些傷害使我們有機會修忍辱,可以此對治瞋恨心和懺除罪業,傷害 我們的眾生,反而是我們修行忍辱善法的善知識。 偈 頌 由依彼等修忍辱 令我眾罪得祛除 由我彼等墜地獄 長劫沉輪受諸苦 是我於彼作損害 彼等咸皆饒益我 云何作是顛倒行 於彼悖忤生瞋恚 若我意樂有功德 何能墮於地獄中 若我於己善防護 於彼有何福可生 若以損害為酬答 即於彼不能防護 我之善行即失壞 且亦壞我忍辱行 別人傷害我而使我有機會修行忍辱,成就善業,這些傷害便是修行上的逆增上緣,對 方不會因為我修忍辱而減少惡業的果報,所以對於他人的打罵和傷害,我們不僅不能報復 ,還要修學殊勝的忍辱功夫。 偈 頌 心非色質無形體 誰由何處能損壞 若於色身起貪著 此身始為眾苦侵 或說輕蔑粗惡言 或作譏誹不悅耳 於汝身肢無損害 汝心何用瞋於彼 心是沒有形體的,別人辱罵我們時,我們如果能夠思維:這些辱罵不像捶打那麼痛苦 ,就不會有任何的損傷。有些人對於辱罵不當一回事,有些人一旦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 ,馬上大發雷霆,這便是心的區別表現。沒有執著心的人聽到辱罵,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執著心重的人,就會生起大瞋恨。 偈 頌 他人對我心不喜 或於今生或他世 若彼不能吞食我 我心何用不樂為 今生他人對我不歡喜,可能是過去世中,我與他結了不好的緣,但他並沒有傷害我的 身體或是吞食我,我又何須生起不歡喜、不愉悅的感覺呢? 偈 頌 若由障我之所求 故我於彼心不悅 所求必捨終歸盡 瞋心諸罪恆堅住 如果有情眾生障礙我所得的利益,我必須思維:這些利益在現世來講是短暫的,往生 時也無法帶走,我如果起瞋恨,瞋恨的罪業會留在心的相續中,讓自己來世受更多的苦, 因此我不應該瞋恨。 偈 頌 我寧今日捨壽命 不願長生邪命活 如我縱能長壽住 死時痛苦亦猶是 我寧可捨棄性命,也不願意因為瞋恨他人而造成自己的障礙,造作更多的罪業,使得 來生更加痛苦。 偈 頌 夢中受樂經百年 夢覺之時何所有 餘人夢受須臾樂 夢覺之時亦猶是 於斯二人久暫樂 覺時同一難再得 人壽修短雖不同 死時均等亦如是 有一個人,在夢中享受百年的快樂,另一個人則在夢中享受短暫的快樂,兩人醒來時 ,夢中的快樂都已不復存在。換言之,人在世間上的壽命或長或短,以及在生時的各種享 樂,到往生時一樣都帶不走,如果貪著世間的快樂,往生時也只徒留一連串回憶的夢境罷 了,所以我們不應貪著現世的名聞利養,或僅為了享樂而去造業。 偈 頌 縱能獲得諸所求 復於長時受安樂 終如被劫寸縷無 命終獨往唯空手 縱然能夠獲得所求所欲,且能擁有長時間的安樂享受,但人在往生時沒有任何東西可 以帶走,如同被盜賊洗劫一般,所以不應為貪著利養而造下惡業。 偈 頌 若謂求利為支身 消除罪業作福德 若為求利生瞋恚 寧不折福生罪愆 我為此事而活命 即令其事成失壞 唯作惡事邪命生 如此生存亦何益 如果為了追求名聞利養生起瞋恨心,而追求的目的是為了豐厚的供養,這叫做顛倒, 你的障礙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因此造作更多的惡業。瞋恚心的力量能消除我們千劫的福德 ,連善根都足可摧毀。因此為求得利養而生瞋恚心,實在是毫無利益。 偈 頌 若謂為壞有情信 對彼惡言生瞋惱 若於他人播惡名 爾時汝何不生瞋 若對他人心不信 於不信者能安忍 依煩惱生出惡言 汝心何故不能忍 如果有人對我們做供養,另一個人卻施計障礙,使供養者對我們失去信心,這個障礙 我們的人所做的便是惡業;如同我瞋恨你,因此向他人講你的壞話,讓人對你失去信心, 這也是惡業。 對於我們不喜歡,或是與我們不相關的人,當有人障礙他們或對他們起瞋恨心時,我 們不會在意,別人毀謗或對他們惡言相向時,我們也不會關心,因此,障礙我們的人,他 們的毀謗及惡言致使別人對我們沒有信心,我們也應該要學習容忍。 偈 頌 若於塔像及正法 或作誹謗或毀損 我仍不應生瞋惱 佛等無人能損故 如果有人對佛塔、佛像作誹謗或是毀損,我也不應生瞋恨心,因為沒有任何人能真正 損害三寶,損害三寶的人,不只造了無量的惡因,而且還會受報,因此我們應生起大悲愍 心。 偈 頌 若於師友及親知 作侵損者亦如是 依前述理而觀察 見從緣生息瞋恚 對你講法的善知識、法友,以及你的親朋好友,如果有人傷害他們,你也不應生瞋恨 心,因為他們之間或有過去生所造的業因、所招感的苦和逆境障礙等等,一切果的產生都 是因緣和合的關係。 總 結 我們都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因此要修學菩薩行。菩薩行中最難行的就是忍辱, 而忍辱的對象就是傷害、障礙我們的眾生。為此,我們應心存感恩,因為他們圓滿我們的 修行,幫助我們修忍辱。佛菩薩幫助我們,成就我們,圓滿我們的資糧,斷除我們的惡果 ,眾生對我們也有同樣的恩德,我們修行慈心、悲心、布施、持戒等等,一切的菩薩行都 得依靠讓我們種植福田的眾生才能成辦。 眾生的恩德和佛菩薩的恩德其實並無二致,我們對佛菩薩和眾生都要一樣心存恭敬, 傷害、障礙我們的眾生,是我們的大善知識,因為他們幫助我們圓滿忍辱的功德。弱小的 眾生對我們一樣也是有功德的,他們也都是佛菩薩所要救度的對象,如果傷害他們,就等 同傷害佛菩薩,佛菩薩不會生起任何的歡喜,唯有對一切眾生生起恭敬心與安忍心,諸佛 菩薩才會歡喜和安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95
AHJKL:忍辱、布施,與迴向,實為一體。 219.70.6.24 09/17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