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雖然離這篇有點遠了,但看到書上五根時的解釋 還是發表一下。 佛說阿彌陀經: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 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有人說為何沒有提到其他道品?(四正勤、四神足、四念處) 因為在五根就有包含了: 相應部經典六 六 [八] 第八 應觀1 ※ 二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三 諸比丘!應於何觀信根耶?四預流支是。應於此觀信根。 四 諸比丘!應於何觀精進根耶?四正勤是。應於此觀精進根。 五 諸比丘!應於何觀念根耶?四念處是。應於此觀念根。 六 諸比丘!應於何觀定根耶?四靜慮是。應於此觀定根。 七 諸比丘!應於何觀慧根耶?四聖諦是。應於此觀慧根。 八 諸比丘!此為五根。」 註1 雜阿含二六、五(大正藏二、一八二b)、二六、三四(大正藏二、一八五c)。 第二 軟 弱 品 [一一] 第一 獲得 ※ 二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三 諸比丘!以何為信根耶? 諸比丘!於此,聖弟子有信,對如來之菩提堅信:如是,彼世尊為應供、正等 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諸比丘!此名為信根。 第四 根相應 一一 ----------------------------------------------------------------------- 相應部經典六 一二 四 諸比丘!以何為精進根耶? 諸比丘!依四正勤獲得精進。 諸比丘!此名為精進根。 200 五 諸比丘!以何為念根耶? 諸比丘!依四念處獲得念。 諸比丘!此名為念根。 六 諸比丘!以何為定根耶? 諸比丘!於此,聖弟子以捨為所緣,得定、得心一趣。 諸比丘!此名為定根。 七 諸比丘!以何為慧根耶? 諸比丘!於此,聖弟子有智慧、聖、決擇而正順苦盡,成就生滅慧。 諸比丘!此名為慧根。 八 諸比丘!以此為五根。」 --------------------- 其中的 定根 有人解釋就是四神足(四如意足),何故? 第七 神足相應 第一 遮婆羅品 [一] 第一 此岸1 ※ 二 「諸比丘!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資於由此岸至彼岸。以何為四神是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 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諸比丘!修習四神足、多修者,則資於由此岸至彼岸。」 註1 增一阿含二一、七(大正藏二、六五八a)。 相應部經典六 九二 諸比丘!若有得四神足者,正得順苦盡之聖道。 何為四神是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 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255 四 諸比丘!若有失此四神足者,正失順苦盡之聖道。諸比丘!若有得此四神足者, 正得順苦盡之聖道。」 [三] 第三 聖 ※ 二 「諸比丘!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聖、出離;修此者,正至苦滅盡。何為四 神足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 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四 諸比丘!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聖、出離;修此者,正至苦滅盡。」 [四] 第四 厭患 ※ 二 「諸比丘!對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資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 等覺、涅槃。以何為四神是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修習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勤三摩地勤行成就 之神足,修習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習觀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四 諸比丘!對此四神足修習、多修者,則資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 智、等覺、涅槃。」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麼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於一境而 不散亂的意思。 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http://cbs.ntu.edu.tw/link/cxy/cxy0792.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98%A7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1455&cid=100 ------------------ 又八正道 內亦已包含其他道品。 [一五五] 第七 虛空 ※ 二 「諸比丘!譬如空中吹種種風,吹東風、吹西風、吹北風、吹南風、吹塵風、吹 三 諸比丘!如是比丘,修習八支聖道,多修八支聖道者,則圓滿修習四念處,[圓 無塵風、吹涼風、吹熱風、吹小風、吹大風。 滿修習]四正勤,[圓滿修習]四神足,[圓滿修習]五根,[圓滿修習]五力,[圓 滿修習]七覺支。諸比丘!云何比丘修習八支聖道,多修八支聖道者,則圓滿修習 四念處,[圓滿修習]四正勤,[圓滿修習]四神足,[圓滿修習]五根,[圓滿修習] 五力,[圓滿修習]七覺支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修習正見。[……正 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依遠離,依離貪,滅 50 盡,迴向於捨修習正定。諸比丘!如是之比丘修習八支聖道,多修八支聖道者,則 圓滿修習四念處,[圓滿修習]四正勤,[圓滿修習]四神足,[圓滿修習]五根,[圓 滿修習]五力,圓滿修習七覺支。」 ----------- 其中的 精進 在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都有提到。 http://ppt.cc/Gb,R 在 六度波羅蜜 中亦有 "精進波羅蜜"。 一提再提,不斷提到,可以說是佛法的主軸。 ---------- 相應部經典六 七四 244 第五 正勤相應 第一 恆河廣說 [一~一二] 第一~一二 一~二 舍衛城。 於此,世尊對諸比丘說示曰: 「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為四正勤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為對未生之惡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 心而持。 四 為對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五 為對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六 為對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令圓滿,起忘欲、精進、發 勤,策心而持。 七 諸比丘!此為四正勤。 八 諸比丘!譬如恆河之趣向於東、傾向於東、臨入於東。諸比丘!如是比丘,對 四正勤予修習,對四正勤予多修者,則趣向涅槃,傾向涅槃,臨入於涅槃。 諸比丘!比丘云何對四正勤修習,對四正勤多修者,則趣向涅槃、傾向涅槃、 臨入於涅槃耶? 245 九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為對未生之惡不善法令不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 心而持。為對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對未生之 善法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對已生之善法令住持,不忘失、倍 修習、廣修習、圓滿,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 一0 諸比丘!比丘如是對四正勤修習,對四正勤多修者,則趣向涅槃、傾向涅槃、 臨入於涅槃。」 攝頌曰: 趣向東者六 趣向海者六 第五 正勤相應 七五 ----------------------------------------------------------------------- 相應部經典六 七六 二六一十二 以之說此品 以正勤相應之恆河相應,依正勤之可廣說。 甚至連 佛陀 般涅槃時 亦再提到 精進 之意 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 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經中以恆河為喻 "譬如恆河之趣向於東、傾向於東、臨入於東。" 若以中國寓言故事來講,則是如同 "愚公移山" 。 即使是土法煉鋼,一步一腳印,亦會移山。 佛法中以 精進 作為主軸,唯有 精進 才能達到彼岸。 再以佛經來喻 無量壽經: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 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佛法如同大海,若人每天去取水,即使是最簡單的一步一腳印,精進不止,終有一天 亦會窮盡,得其深法。 ※ 引述《bbsamtb (阿彌佗佛)》之銘言: : 我找到原文了 : 如何能謂一心念佛包含四念處? : 以下是節選自淨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   『四念處』,這是觀智;換句話說,是智慧,智慧的觀察。我們今天一般人常講宇宙 : 人生觀,換句話說,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對我們生活環境的看法,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環境 : 。這裡面有迷有悟,有看到真相,有看到完全是虛妄相,絕非事實。智慧的觀察,那就是 : 看到真相。佛在此地告訴我們,「念」就是觀,就是智慧的觀察。四念處的「念」字是智 : 慧的觀察,不是思想(思想是打妄想),不是念頭,這個字當作智慧觀察來說。「處」就 : 是所觀的境界,以觀智為境界叫做「念處」。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對 : 我們初學的人有很大的利益。我們常常說,修行很久了,功夫不得力,或者是念佛,念了 : 好多年功夫不得力,參禪不得力,修定也不得力,持咒也不得力,什麼原因?我們疏忽了 : 這三種基本修學的方法。這三種方法既然這麼重要,佛為什麼沒有說,而從五根、五力說 : ^^^^^^^^^^^^^^^^^^^^^^^^^^^^^^^^^^^^^^^^^^^^^^^^^^^^^^^^ : 起?這裡頭有個道理。從五根五力說起,是說西方世界人他們修行的,他們前面三科已經 : ^^^^^^^^^^^^^^^^^^^^^^^^^^^^^^^^^^^^^^^^^^^^^^^^^^^^^^^^^^^^^^^^^^^^^^^^^^^^^^ : 完成,已經畢業了,到西方世界用不著。但是在我們這個地方非常的重要,這是我們必須 : ^^^^^^^^^^^^^^^^^^^^^^^^^^^^^^^^^^^^ : 要知道的。所以古德講經、註經,一定要把這三科細細為我們說明。 : 既然一心念佛得以往生西方世界,而到了西方世界的人這三科都已畢業, : 那麼意思也就可以說一心念佛得以包含這三科的功夫? : 不知末學的見解是否合宜? 還請網路同修們予以指教. : 阿彌陀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ㄨ▌ㄨ ▌ ▍/ ▌◢◤ ▌ ▌▊▄▉▄▄ ▍ ▌ ▌ ▍ㄨ▌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6.24 ※ 編輯: AHJKL 來自: 219.70.6.24 (09/18 00:25)
Xras:什公譯經比較精簡,玄奘三藏譯的經就有了 123.121.1.105 09/18 00:28
Xras:《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又,舍利子!極樂世界 123.121.1.105 09/18 00:29
Xras:淨佛土中,常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眾鳥,所謂: 123.121.1.105 09/18 00:30
Xras:鵝鴈、鶖鷺、鴻鶴、孔雀、鸚鵡、羯羅頻迦、命 123.121.1.105 09/18 00:30
Xras:命鳥等。如是眾鳥,晝夜六時恒共集會,出和雅 123.121.1.105 09/18 00:31
Xras:聲,隨其類音宣揚妙法,所謂:甚深念住、正斷 123.121.1.105 09/18 00:31
Xras:神足、根、力、覺、道支等無量妙法。」 123.121.1.105 09/18 00:31
buddhanature:推A很大原文~122.123.196.158 09/18 00:45
> -------------------------------------------------------------------------- < 作者: Cid (飄 搖)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心得] 一心念佛是否具修四念處? 時間: Sun Sep 13 23:39:40 2009 : ※ 引述《Cid (飄 搖)》之銘言: : : 從這幾段經文來看, b大引述的文章所述確是不淨觀無疑, : : 但此處所提的不淨觀, 與大念處經所提的身念處不淨觀(觀身不淨)有何差異呢? : :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大念處經身念處章中提到了許多種修習身念處的方式, : : 依南傳佛教的看法, 觀照到了共相之後, 才算是正式進入毗婆舍那禪修. : : 話說回來, 從b大所引述的念佛法門中的不淨觀來看, 似乎沒有明確提及這點, : : 因此也就讓這段描述(從南傳佛法的角度看)比較像是止業處而非觀業處的身念處了, : → buddhanature:至於Cid所問,得等到他內心平等觀建 122.123.196.217 09/13 01:59 : → buddhanature:立後,才有解。心中有預設太多,是無 122.123.196.217 09/13 01:59 : → buddhanature:法接受引導或接受教育的,就連討論也 122.123.196.217 09/13 02:00 : → buddhanature:無法交集太多~只能尊重他~ 122.123.196.217 09/13 02:00 : 推 buddhanature:並非所有接觸南傳的人或大部份是先接 122.123.195.171 09/13 21:11 : → buddhanature:觸北傳再,我認事的剛好和你相反。至 122.123.195.171 09/13 21:11 : → buddhanature:於你說的北傳預設立場,卻變成是打翻 122.123.195.171 09/13 21:12 : → buddhanature:學北傳的一船人了~毀謗到比你修行好 122.123.195.171 09/13 21:13 : → buddhanature:的北傳學人。我倒是只有指Cid 122.123.195.171 09/13 21:13 雖然板規有明訂不應有針對個人的言論, 且針對個人評論的討論模式對討論的進行可能幫助不大, 但b大對我的評論確實有許多點出事實之處, 比如預設立場, 在討論四念處時, 我會傾向採用南傳的看法與定義, 其主要原因在於, 在漢傳佛法的修行傳統為禪與淨, 對四念處較不強調. 而相較之下, 南傳佛法的修行傳統為四念處, 古今有許多論典與著述專文探討四念處, 因此我以為在探討四念處時, 引用南傳佛法對四念處的看法並且依大念處經為根基是有必要的. 而在b大前面討論"一心念佛是否具修四念處"的文章中, 除了身念處法念處二段可以較明確地看出與四念處的意義及大念處經相應, 其它二念處的討論都很難看出與念處的意義及大念處經相應的脈絡, 前面沒有在討論中點出疑問, 但倘若b大仍願意繼續討論, 也歡迎b大作更進一步解釋. 撇開前面的問題, 這個討論串的標題仍然是個有趣的議題, 並且有一些其它的討論切入點的. 比如妙境法師就曾經討論過念佛與四念處的關係: http://fayun.org/index.php/book01-D1#ct ==================================================== 淨土法門,於後漢靈帝年間已來中國!至東晉慧遠大師讚揚於盧山,曇鸞大師(與菩提流 支同一時代)宏揚天親菩薩之《往生論》等,自此以後逐漸的普遍流行,直至今日,奉行 者還是為數不少。雖與古人所修的內容略有不同,但總而言之,仍是淨土法門。 若讀大本《無量壽經》,觀阿彌陀佛國依正莊嚴,因之生歡喜心,自然會發願往生。修學 淨土法門確是殊勝!下手易、成功高。念一句阿彌陀佛應非難事,小本的《阿彌陀經》也 不難背。但是,若讀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當知其義大不相同。 現在流行的淨土法門,是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所以大家都不問「如何修學四念處 ﹖」、「云何修八聖道支?」但若能真實誠懇、制心一處地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是有 可能的。若念佛時未能專一其心,仍想東想西,則無是處!我看,真實得一心不亂的人不 多!法門雖易,我們卻難做到。 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的法門,最後會如何呢?若是臨命終時,心不散亂、不顛倒, 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若臨命終時,其心散亂、顛倒,則難以蒙佛接引。 而往生阿彌陀佛國之後,又是如何呢?往生之後,仍是要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修 四念處,而後得無生法忍。若根性利,就快一些;若根性鈍,就慢一點。 若現於此處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三十七道 品),會如何呢?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完全正常,又真能萬緣放下,則有可能現在得無生法 忍。 對比起來,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淨土法門,是往生彼土後得無生法忍;而現在修四念處,此 時此地得無生法忍,兩者差別在此。 或許有人會想:「何必那麼著急,現在就得無生法忍?到阿彌陀佛國,決定當得聖道較為 殊勝!」我也同意!還是隨自己的意吧!願意現在得無生法忍,就萬緣放下、修四念處; 若是不能,還是念阿彌陀佛好! 如果不能萬緣放下,仍有塵勞因緣牽纏,還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 願裡說,只要誠心發願十念念佛,將可以往生彼國。 所以,仍可以到社會上做事,只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至誠念佛,臨命終時就有可能往生。 如果修四念處,然不能萬緣放下、專精修行,將難以現在得無生法忍。 ................................................... 如果沒有條件學習佛法,那也只好念阿彌陀佛。但是,如果我們有因緣學習佛法,發菩提 願、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常常思惟觀察「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久而久之智慧提高,就能認識何謂佛法、何謂非 佛法,有了擇法眼,邪知邪見不能矇蔽你的眼睛。這些邪知邪見不能橫行無阻,佛教的正 法也就容易住持。 修學四念處,一方面能調伏煩惱,又能提高自己的正智,這樣則能住持佛教;而佛教若能 住持下去,將會不斷利益眾生。 所以,學習佛法、修學四念處,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功德殊勝的,對於淨土法門並無妨 礙。因為,你一樣可以求生阿彌陀佛國。如果常時修四念處,其心將會不顛倒也不散亂, 臨命終時,願生阿彌陀佛國,決定往生!願意到彌勒菩薩那裡,決定能去!彌勒菩薩的淨 土與阿彌陀佛國的淨土,彼此無障礙。 若進一步得到禪定,十方世界的佛國淨土,對你而言都無有障礙,隨時可以去,故云:「 四念處就是淨土法門!」可見修四念處的功德有多大!所以,大家如果有因緣時,要深入 學習佛法,並用功修學四念處,北傳佛教將不會滅亡! ==================================================== http://0rz.tw/PFwaK ==================================================== 師答:金剛經說,“如來者,諸法如義”,什麼叫做如來?就是諸法如義,這就是佛,如 果是這樣,我們修念佛三昧,那就是四念處了,身受心法都是四念處,身不可得,受不可 得,心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這就是諸法如義,你就這樣去念佛,這就是四念處嘛!這 也就可以說是淨土法門!所以,我認為,金剛般若經,全部的一切佛法,都是淨土法門, 也可以這樣說。   大乘佛教,當然重視淨土法門,小乘佛教當然不重視,也沒有淨土法門,小乘佛教沒 有這件事,只有我們大乘佛教有淨土法門。所以,淨土法門,若我們的心裏面認為,“從 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我願意到阿 彌陀佛國去,如果你是這樣的想法,你按照佛說阿彌陀經的法門那樣修,就是“若一日、 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這樣子念佛,“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放光接 引,就往生阿彌陀佛國了,若是這樣修念佛法門、修淨土法門,當然,四念處是不在內。   若我們把四念處放在淨土法門裏面,那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就是修四念處了。修四念 處,也可以求生阿彌陀佛國,也是可以。我們就是加一點念佛的功課,也是可以,加上一 點回向,“我願生阿彌陀佛國”。或者我們一般說的“禪淨雙修”了。其實,禪就是淨, “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就是念佛三昧,這樣子得無生法忍,就是念佛三昧嘛!禪就是 淨,淨就是禪,就統一了,不是二回事。我們一般說“禪淨雙修”,那個意思是說,這是 禪,這是淨,這樣子講,這樣講法,當然也是可以,那麼所說的淨土法門就是淨土法門裏 面的淺的一層,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這是淨土法門的一少分,而且是最淺的一層。 那麼,什麼叫做禪?這個事情還是說“諸法如”,這就是禪,我們就這樣修禪,同時也念 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就說是禪淨雙修,也是可以,就這樣說。 ====================================================== 從以上文章節錄中, 可以看出法師認為從諸法如義的角度來說, 四念處與淨土可以說是沒有差別的, 但是從實修來說, 確是有人單修念佛發願往生極樂而未修四念處, 可見從此角度來說, 淨土念佛法門並沒有含攝四念處修行. 但是若有四念處的修行基礎, 則絕對是對修習念佛法門的一大助益: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T13n0416_p0888b04(06)║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當專心精勤觀察彼四念處。 因此可以下個小結: 純為持名念佛, 而要發願往生的念佛法門, 並不能說是具修四念處, 但若修習念佛法門希望成就念佛三昧, 則必需具備四念處的基礎,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們才能說"念佛法門是具修四念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08.226 ※ 編輯: Cid 來自: 218.166.208.226 (09/14 00:35)
popoan:小弟覺得標題下的真好,答案就在題目裡面 140.110.225.30 09/14 10:43
hywu: 蕅益 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內說到, 219.87.162.34 09/14 15:36
hywu:『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 219.87.162.34 09/14 15:37
hywu: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219.87.162.34 09/14 15:37
hywu: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219.87.162.34 09/14 15:38
hywu: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 219.87.162.34 09/14 15:38
hywu: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19.87.162.34 09/14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