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享末學淺見,供參考 當佛法在一個文化裡剛產生時 他直指生命真實義理的部份是不共的特色 但是在這個文化久了之後 這個文化會吸收佛法的部份表相文化 使得佛法特色逐漸隱沒難分 而這時佛法會隨禪觀方式的改變而有所改革 因此形成佛法每一期的轉變 阿那伽戰鼓之喻不可不慎~~ 所以身為佛弟子,或許該把注意力放在佛法不共的根本上 從禪觀體驗上去證明其沒有偏離佛陀主題 並且把此特點張顯出來 若去責難文化吸收的這個相狀 本身或許就忘失觀待緣起的部份 問題是當一般百姓開始以為佛教是崇尚他力時?那請問求神問卜跟祈求佛菩薩保佑不就等 同了嗎?而當求神問卜事事如意時,他還會想解脫,廣渡眾生嗎?(也難怪台灣這麼求財 的廟宇,香火鼎盛了,達賴法王也提到,漢地行者在開示是每個都想睡覺,聽到一灌頂, 精神就來了。) 末學家裡算是佛化家庭,從小就受漢傳佛教的薰陶,可是每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譬如說 升學考試,一般人可能會期望金榜題名,有深度一點的修行者則是希望平安順利就好,試 想萬一在考場,出了什麼狀況,你默唸聖號,沒回應時你怪誰呢?是你誠心不夠呢?還是 佛菩薩不靈?無法正見緣起就會起這種困擾,知道一切都是緣起,那麼當下你心就安了, 也知道該怎處理事情,既然一切都是無常,那麼最遭的一定會過去,我何不活在當下,趕 快尋找可以解決的辦法比較實在。另例,當有人病倒時,第一直覺你是要送醫還是要求佛 菩薩保佑,不用說正見緣起的人自然知道病由醫治,何況是一般人都知道要馬上送醫。 (當然對於一個大乘行者而言,長輩們要求去各大廟拜拜保佑之事,站在"同事"的立場是應 該呼應一下的,而不是像激進的原始佛教信徒強烈地反抗,拒絕,大乘行者這樣的善巧, 才可漸次地引導長輩們進入佛法不共的世界去。) 再例,當你在考場緊張時,你求佛菩薩加持,一定每次都靈驗嗎?但若是你知道緊張的心 也是無常的,那你去觀察這顆緊張的心,他終究會消失的阿,有什麼好緊抓不放的呢?又 萬一還是太執著這顆緊張的心,在考試時仍舊緊張不已,那麼你就把心完全專注在考試上 ,心綿綿密密地在作答,此時你就知道心已經放鬆了,因為同一個剎那只會有一心升起, 藉由你剎那剎那相續的專注作答,緊張早不知道跑哪去了。 我當然知道f大您講的道理,問題是套在一般老百姓上,可就不靈了。佛弟子當然要知道不 共的根本,但是當你要渡人時,一般老百姓接受嗎?(當他已經陶醉在求神問卜中,就算 只有靈驗一半,他也覺得夠多了)以上這樣的反省才是觀待緣起阿,漢地傳統佛教已經走 到這步,印導不正就是看到這樣的亂,才想要給予漢地佛教新氣象嗎,不正是希望從共導 引到不共嗎? 另外說說彌陀信仰,在佛學問答中,很多人都說他念佛不得力,每每都被淨宗師父說,你 看看人家老阿公老阿婆念佛念得這麼勤快,而你身為一個知識份子反而不如人家,當然是 誠心不夠,才得不到感應,一定是你業障太重,要更勤快去消業障,這..這不正就是不能 觀待緣起嗎?怎麼能一種法門要去適應全世界的人?人家老阿公老阿婆你跟他說你這是如 來藏思想,是真常唯心,是不了義法門,你覺得他會懂嗎?但是你跟他講你自性清淨,喔 喔~~那對信行者而言,確實是非常棒的法門,只要知道心性本淨,那麼念起佛來就更加勤 快了,因為我是未來佛,我早有佛性的種子了,那總有一天我會成佛。 但是對於有在上ptt版的人,我想大多數都是些教育水準相對來講比較高的人,我們身為佛 弟子,應該要更有作為才是,如當知識份子問起,為什麼自性本淨,本來成佛,我又怎會 在娑婆世界受苦呢?這時你不跟他講緣起性空,我想他大概就退心了吧,這也難怪龍樹菩 薩判淨土為各各為人悉檀,而雜阿含為第一義悉檀,觀待緣起應該是這樣用吧。 我對佛念持咒法門也是很隨喜讚嘆的,畢竟他對隨信行者而言是很重要的,不然我幹嘛特 別去找來如石法師對念佛次第的研究,這不是試著想要幫助行者更快上手嗎?末學初入佛 門,也是因為靠淨土的經文而對世尊所說的法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然越深入探究,越覺得 有疑,秉持葛拉瑪經精神,一路追尋,好待有時節因緣促成,讓末學有機會從為人悉檀接 觸到第一義悉檀,莫不法喜充滿,雖知緣起甚深,但還是有信心及精進於第一義的探究。 誠如達賴法王所說: 如你所知,佛陀以不同的方式教導眾生,而且佛教有「毘婆沙部」、「經量部」、「唯識 」和「中觀」等等不同的教義體系,每一個宗派都自經中引證佛陀所講的話。如果佛陀以 不同方式教導,看來似乎他自己不是很確定事情究竟為何。但事實並非如此,佛陀知道他 的追隨者有不同的精神傾向。教授宗教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人,並非要成名,所以,他依 聽法者的根器而教導合適的教法。因此,釋迦牟尼佛甚至非常尊重個人的觀點和權利。教 導可以教得很深奧,但如果這不合適於某個特定的人,講解它有什麼用呢?從這個角度來 看,法就像藥一樣。藥的主要價值是它能治好病,而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例如,某一種 藥很珍奇昂貴,但如果它對病人的病症不合,它就沒有用。既然這世界存在各種不同的人 ,我們就需要不同類型的宗教。讓我舉個與此相關的例子給你聽。在七○年代的初期,有 一個印度的工程師對佛法表現強烈的興趣,甚至後來出家當了和尚。他是個非常誠摯又非 常好的人。有一天,我向他解說佛教無我(anatman )的理論,他被這無我論嚇到致渾身顫 抖。他覺得如果沒有永恆的我,那麼某種非常基本的東西就不見了。他真的一直渾身顫抖 。我發現很難跟他解釋無我的意義,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慢慢講解給他聽,結果他不顫抖了 。因此,像對這樣的人,最好將修持建立在常我之上或相信靈魂(soul)的教法。如果我 們能注意到這些要點,就很容易能尊敬和承認異於自己的宗教傳統之價值。 但是對於隨智行者而言,各各為人悉檀這是不夠,且萬一所有的人都趨向信行者,佛弟子 中沒有人能正觀緣起,請問信仰基督上天堂跟你信仰佛陀生淨土有何差別呢?正是有一群 佛弟子正觀緣起,由經論中理出一套對修行者次第的教化,由信行導智行才不會使佛教消 失,印導這番苦心,有誰能體會呢?也難怪印導會說出:也許我是一位在冰雪大地撒種的 愚癡漢。本文越寫下去越覺得導師的苦心誰瞭解呢? 而印導為什麼也判真常唯心為大乘呢?這是因為此法門是各各為人悉檀,對於收攝信行者 是特別有效的,但身為佛弟子,總有一天要走到第一義悉檀(藏傳不也是一破再破,最後 才說中觀嗎?)請問你要等到何時才想知道呢?若第一義悉檀的法門在此時消失,離成佛 之路不是更遠了些了嗎?這樣在生死海中的眾生怎辦呢? 文末,感謝法友耐心地看末學拉拉雜雜講了一大堆話。 願眾生解脫一切身心的痛苦, 與業共生,所得不失, 以此修習,願我超越衰敗及死亡, 願此功德,漏盡愚昧 願此功德,領至證悟涅槃 願我們的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 願一切眾生安康快樂 善哉!善哉!善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02.199.238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hilliverson:推 123.194.65.31 08/09 08:34
hywu:關於彌陀法門,y兄是否有興趣看下列文章。 218.164.15.96 08/09 12:04
hywu:我已承諾不再po文 :P 218.164.15.96 08/09 12:04
hywu:http://ppt.cc/-f5Dhttp://ppt.cc/!41X 218.164.15.96 08/09 12:06
hywu:願y兄與其他不覺得彌陀法門是正統法門之網友 218.164.15.96 08/09 12:07
hywu:能以無先入為主的概念靜靜地來看這些文章 218.164.15.96 08/09 12:08
hywu:謝謝。我想大家都是多聞之者,再多看這些文章 218.164.15.96 08/09 12:09
hywu:亦無壞處。 218.164.15.96 08/09 12:09
yggdrasils:感謝分享~~末學細嚼後再分享看法~~ 123.192.64.159 08/09 12:31
yggdrasils:h大不必因為我們信仰之間的不同,而失 123.192.64.159 08/09 12:31
yggdrasils:在版上發聲的機會,還是有很多眾生需要 123.192.64.159 08/09 12:32
yggdrasils:你們的發心護持~~祝吉祥悅意 123.192.64.159 08/09 12:32
SkyElder:好文必推 Y大是個有智慧的人 61.66.243.96 08/10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