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希爾)》之銘言: : 可見悲願再強,無正見引導(勝解空性),那還真不知道是誰渡誰呢? : 思考一個問題:以末學自己的經驗 : 念佛在台灣為大宗,所謂三根普被,利頓全收,那麼請問何時你才知道你得以往生 : 彌陀淨土呢?預知時至不多(除需個人有強大的信心,也要有良好的環境,專念比 : 散念好,散念總比不念好),但多半都是臨終前見瑞相,因而判已生西,姑且不論 : 最後到底生西否,何時你才能有那麼一點點勝解空性的能耐在生死海中擺渡呢?臨 : 終前嗎?那臨終前真有那麼些保握嗎?萬一障緣一起,那不就墮惡趣了。 : 而阿含學風之所以會那麼興盛,是因為當下你就可以體驗無我的生活了,試想你要 : 在一輩子到臨終之後才知道可以往生(還不知道行不行呢?)還是你想過著當下可 : 體驗無我的生活呢?有這種體驗後,我想身旁的人就是你渡化最好的對象了。 : 且看彌陀經所說: → Xras:至於墮落,要是不墮落,怎麼會有正像末法之說 123.121.5.241 08/08 16:56 → Xras:乃至法盡滅呢? 123.121.5.241 08/08 16:56 : 墮落那也不是有修行者的錯,那是中國佛教一直以來佛道不分,加上天化,鬼化,他力的 : 信仰才搞的如此下場,話說南傳的法脈可旺的勒~~ 分享末學淺見,供參考 當佛法在一個文化裡剛產生時 他直指生命真實義理的部份是不共的特色 但是在這個文化久了之後 這個文化會吸收佛法的部份表相文化 使得佛法特色逐漸隱沒難分 而這時佛法會隨禪觀方式的改變而有所改革 因此形成佛法每一期的轉變 所以身為佛弟子,或許該把注意力放在佛法不共的根本上 從禪觀體驗上去證明其沒有偏離佛陀主題 並且把此特點張顯出來 若去責難文化吸收的這個相狀 本身或許就忘失觀待緣起的部份 一點淺見,供參考 祝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02.19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