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y大您過去的貼文與本篇的推文一直強調佛法的實修, 透過這樣的觀念傳達,與在下看到如此的推文內容, 自然想請 y大 描述一下自身實修經驗,不過如此,何苦如此嚴詞逼人? 在下對所謂實修之人說話都很直接,如果y大覺得言詞上有冒犯處, 先行跟您道個歉,以後對您的發言會以面對佛學者的角度看待。 真正實踐佛法實修精神的人,當然是要落實在生活之中,特別是在止觀法門的修持上。 實修經驗雖然講起來,或看到他人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事實上卻是非常難能與難行, 特別是在末法之世,物質科學文明發達的現世。 若非佛法實修在此末法之世,如此難能難行難證, 否則末法之世的證果聖者,也不會如此難知難遇難見了。 修行的生活就是努力而精進的提升覺性,止息妄心貪欲的作用, 凡夫在未證聖果前之起妄心動妄念自屬正常。 "滿口無人我眾生壽者相"這樣的指控不管是對誰, 對於一位提倡實修的人,為何會如此輕易對他人之言行驟下論斷? 以上 吉祥如意~ 措辭激動,尚請見諒,誠心跟您道歉。一時有感,失態了。"滿口無人我眾生壽者相",其 實我是觀察到自己以前就是這樣@@,常常告訴親戚朋友"不住生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結果落的變成自己的數來寶,但三毒仍然熾盛。可能因為如此,所以一竿子打翻一船大 乘行者。 (補個自身經驗,昨晚快入半夜未就寢,家父前來關心:怎不早點睡,後家父自個兒跑去 看點電視了,依照以往自己衝動的個性,馬上會嗆聲:你自己還不是一樣,可昨晚讓我驚 訝,我是一點起衝突的念頭都沒有,就說了:12點前就會睡了,隨後也是差不多時間就寢 ,這不禁讓我感激修習四念處的好處,效果馬上展現出來,嗔心根本無法升起,因為有正 念的保護。來說說為什麼正念有這種保護現象,當一個人聽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通常 理智那根線就斷了,責難的話還沒說完,馬上就起反感而嚴加反擊,這正是我執在作祟, 而在正念的披護下,行者會放慢腳步,細心觀察,一句一字等責難的話說完,思考過後, 才做回應,自然不受嗔毒所害。) 藉此反思一下時下台灣佛教(舉昭慧法師所說之例) 我遇到過一些敏銳度較高的大乘修行人,勤懇地告訴我:他們念佛,已可清晰地 於定中見佛;他們參話頭,已可見到一些風光;他們修密法,已有一些覺受,但也修 出了問題。下一步該怎麼走下去?問題該如何解決?他們就不知道了!從這些困頓來 看,導師會貶斥禪、密、淨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確信:在不重次第而一味儱侗 直觀、師資印心與其他「留給往生以後解決」等等迷思之中,止觀法門之完整次第, 是早已在中國佛教的文獻與師承中失傳了。 請想想:為什麼那麼多原本念佛或參禪的人,到最後不得不轉入密教、轉入南傳,為 什麼?因為接下來就找不到修習次第了! 問題不在於禪師們有沒有「定慧內涵」,而在於他們有沒有依據經典以成立一套「證 悟」的檢驗方法。如果一切只靠師資印心,到頭來,像清海之流的人,我們說他是妖 僧,有人還說他是「無上師」呢! 導師可沒說禪宗是容易為人所體驗的;他之所以批評禪宗,不是因為它容易為人所體 驗,而是因為它讓人沒辦法按部就班學習如何體驗—因為太簡易了,簡易到沒有次第 ,令人不知從何下手。 當下即是,本自現成,不假外求,這個當然簡易,也當然讓人樂意接受。但是,容易 為人所接受是一回事,容不容易起修又是另一回事。問題在於,正因為講得過於簡單 ,沒有次第,沒有精確的定義,所以「尚書又爭會得」!一個法門,倘若學了十年、 二十年都不能夠得到消息,這是大有問題的!那表示不是因為它有多麼高深,而是因 為它講不清楚!學過數學就知道:有些數學老師講的內容雖深,卻是一聽就懂;有些 數學老師再怎麼講,就是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同樣的數學內容,有些老師講到讓人 覺得莫測高深,有些老師卻可講到讓人興味盎然,問題難道是出在數學本身的內容嗎 至於中國佛教的衰微,它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外緣而是自己,一切「圓融」,無有分 別,那麼,學佛與不學佛又有什麼差別?重視「他力」,那與拜神求神在心態上又有 何差別呢?事事「方便」,最後不是「出下流」了嗎? 導師提倡「人間佛教」是為了什麼?正是為了對治佛教已漸傾向於天(神)道與傾向 於鬼道的偏差,這有「對治悉壇」的重大意義。如果佛教的發展中規中矩,在哪一道 的佛弟子,就儘量發揮這一道的專長,導師會談「人間佛教」嗎?就是因為許多佛弟 子,身為人卻不好好做人,不是尚鬼就是拜神,求神通,求感應,在這個情況下,導 師想把學佛的重點拉回到人間來,請佛弟子不要一味好高鶩遠,也不要濫趨下流,要 以慈悲與智慧來減除煩惱,饒益有情,這才是「人間佛教」的大旨。 「人間佛教」是不崇尚他力,不急求解脫的。 在此,補一下印導在學佛三要中的一段話,值得深思。 四 長在生死利眾生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期的在 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道,或生 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一分學者的 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成佛,這都不 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水 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再 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向大 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呢?要 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自利的積 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失菩提心為 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願,不集利他的 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薩 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 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因為這 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 ,「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 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 ,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 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 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 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 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 ,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 。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 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 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的成佛大方便。這 種空性勝解,或稱「真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 常記著:「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 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 」「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 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 如此。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cool810:推印導的這段話。 58.99.10.13 08/08 14:03
cool810:阿含云:「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 58.99.10.13 08/08 14:08
cool810: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勝解空性的所緣是以 58.99.10.13 08/08 14:09
cool810:廣利一切眾生,要以聞思而進向修習的次第 58.99.10.13 08/08 14:09
cool810:,並以菩提心的悲願為助。否則談空論空是 58.99.10.13 08/08 14:10
cool810:沒有意義的。 58.99.10.13 08/08 14:10
cool810: 補漏字:勝解空性的正見所緣 58.99.10.13 08/08 14:15
solarjeff:很棒的分享,實修行者。 123.240.19.185 08/08 15:02
AHJKL:若以我個人見解,非是謗僧,內文中有不少 219.70.20.83 08/08 17:02
AHJKL:尚有疑問。舉例如"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 219.70.20.83 08/08 17:03
AHJKL:麼能在水中救人?"<--不會拿竹竿嗎?或丟救 219.70.20.83 08/08 17:04
AHJKL:生圈,如是等法很多。 219.70.20.83 08/08 17:04
印導這是在指正聲聞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的修行態度,而非大乘行者。
AHJKL:釋迦牟尼佛以滅度,留下八萬四千竹筏,供在 219.70.20.83 08/08 17:04
AHJKL:生死大海的眾生乘度。如善導、如良醫,知病 219.70.20.83 08/08 17:05
AHJKL:說藥,眾生不服難道是醫生的過錯嗎? 219.70.20.83 08/08 17:06
AHJKL:告訴您要往前走(正道),而您卻往小徑走(邪道 219.70.20.83 08/08 17:06
AHJKL:),難道也是導遊的過錯嗎? 219.70.20.83 08/08 17:07
AHJKL: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只有自己能渡化自己, 219.70.20.83 08/08 17:07
AHJKL:每個人都指望佛陀背他們走向涅槃嗎? 219.70.20.83 08/08 17:09
AHJKL:那麼佛教就是造物主、主宰論,信我得永生。 219.70.20.83 08/08 17:09
AHJKL:以佛教不是,故還是要自己去登上竹筏,自己 219.70.20.83 08/08 17:10
AHJKL:滑動,別人是勉強不來的,以菩薩刻意救度眾 219.70.20.83 08/08 17:10
AHJKL:生,結果非但無法救度,還會被嫌棄。故應以 219.70.20.83 08/08 17:11
AHJKL:如善導、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 219.70.20.83 08/08 17:11
AHJKL:也,為依歸,也才是金剛經初段所言。 219.70.20.83 08/08 17:12
AHJKL:http://book.bfnn.org/books/0613.htm#a03 219.70.20.83 08/08 17:12
AHJKL:----------------------------------------- 219.70.20.83 08/08 17:14
AHJKL:"印導這是在指正聲聞.....非大乘行者"我就 219.70.20.83 08/08 17:14
AHJKL:是說,很多人都以為是如此,諸不知這些理論 219.70.20.83 08/08 17:15
AHJKL:,都在金剛經裡一一被駁斥了。 219.70.20.83 08/08 17:15
那是在調和二聖人能迴小向大的經典。詳見"二乘人迴小向大之考察"
AHJKL: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 219.70.20.83 08/08 17:18
AHJKL: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 219.70.20.83 08/08 17:18
AHJKL: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219.70.20.83 08/08 17:19
AHJKL:http://book.bfnn.org/books/0613.htm#a26 219.70.20.83 08/08 17:20
AHJKL:http://book.bfnn.org/books/0613.htm#a24 219.70.20.83 08/08 17:45
AHJKL: 換一個 219.70.20.83 08/08 17:45
哪段經文是您想表達的呢?
cool810:A大可參考這篇 #1AHl_fXF,菩提心與空正見 58.99.10.13 08/08 22:17
cool810:、深見與廣行的結合。 58.99.10.13 08/08 22:18
AHJKL:這個才對↓上下移動找故貼錯,詳見白話解釋 219.70.27.99 08/09 00:33
AHJKL:http://book.bfnn.org/books/0613.htm#a17 219.70.27.99 08/09 00:33
SkyElder:好文不得不推 61.66.243.96 08/10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