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在人間 施教宗旨: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如《智論》所說 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此四。 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隨順眾 生的不同願欲,給他說不同的法。如遇到農人,可先談些田園的事,然後即巧便地引入佛 法,那聽眾一定是樂意接受的。從他性欲所近的,引入佛法,不使格格不入。如佛在印度 ,適應印度民情,於受施後,也為人說唄讚。如印度多信天(神),佛也就稱「天人師」 ,為梵天、帝釋等說法。佛說:天神等不可歸依,如隨順世俗,也不妨供養他等。大乘的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只是這樣的巧方便。 二、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為說持戒,為說 忍辱等功德,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這與世間悉檀不同的:這不是 為了隨順眾生願欲,逗發興趣而說法,是為了增長善根。這不一定是世間所熟識的,但必 是佛法所認為合於道德的。 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瞋恚重的,教他 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 別觀。有的能行許多慈善事業,卻不能遏止自己的惡行;也有人能消極的止惡,卻不能起 而積極的為善。所以生善與息惡,在應機施教中成為二大宗旨。止惡,不但是制止身體與 語言的惡行,還要淨化內心的煩惱。如有人祇肯布施,不能持戒。毀戒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因此為說布施功德是有限的,祇感得身外的福報。學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 天報。這就是以持戒對治毀犯的惡行。如有人但能制止身語的惡行,而煩惱多起,即為說 學佛不能但限於身口,應清淨內心,修習禪觀。生善與止惡的目的不同,而眾生又因時因 地而異,所以說法是有多種巧方便的。有的稱揚讚歎,有的又呵斥痛責;或讚此斥彼,或 讚彼斥此。總之,眾生的根機,應該怎樣,就要怎樣說法。 四、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不信解這甚深的真義, 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義悉檀說,是究竟的了義說 ,這才是佛法的心髓。 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檀不可壞」。如世間悉檀,要看這時代的情況怎樣 ,這區域的習俗怎樣,這人的根性怎樣,隨順世俗的逗機方便,千變萬化,不拘一端。如 時代不同,區域不同,對機不同,那就對於甲的世間悉檀,對於乙可能成為大障礙,不成 方便。這那裡可以拘執?世間悉檀,是可破壞的,但在時地人的適應時,是極好的方便。 說到增長善根,對治惡行,原則雖古今一致的;佛稱道為「古仙人之道」,也是有著永久 性的。但實施的方法,也會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古代的,別處的道德,在此時此地看來 ,也許認為不完善了。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原則,是不會改變的。依佛所說的第一義 悉檀,那才是常遍的大道,照著去修證,才能出離世間的迷惑,悟證徹底圓滿的真理。佛 法如醫師給藥病人吃一樣,隨病人的情勢變化,給他吃的藥也就不同。所以隨著時代、環 境、根機的不同,所說的法也應有差別。如佛法在印度,就要適應印度的各種情況;佛法 傳到中國、日本、南洋等國家,都因適合這些國家的不同的情況而多少不同。佛法施教的 宗旨,有此四悉檀不同。弘揚佛法而要得到機教相契的效果,就得深切地注意四悉檀的運 用才行,把握方便(前三悉檀)與究竟的差別才行。尤其是不能誤解方便為究竟,從根本 上破壞了佛法的綱宗。 教乘類別:隨眾生根機的差別,故教法也隨而有別。乘有運載的意思,人類依此教法修行 ,即可由此而至彼,如乘車一樣,所以稱佛法為乘。人能依此教法修行即可由人而天,或 由凡而聖。這一向有五乘、三乘、一乘的類別。 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或佛乘)。乘,必有三事:一、發心; 二、目的;三、方法。五乘可略為三類: (一)、人天乘為一類。人天乘發什麼心呢?叫「增進(或作勝)心」。在六道中生死輪迴 ,受苦不已,但比較說,人與天要好得多。所以學佛法的動機,有些人總是希望現在人間 ,及來世生天生人,比目前環境要好一點。現在的身體不圓滿,智識不深,生活不富裕, 學法的目的,希求現生將來,身體、智識、生活都能達到豐滿安樂。此種心理,也是世間 常人所共有的。發這樣的心,因此而學佛,這不過人天乘的發心。現世在人間,希冀現生 人間樂,未來世得生人間天上樂,這是人天法的目的。以人間正行,布施、持戒等為方法 。如不能循人天的正道,損人利己,殺、盜、邪淫、妄語,那是要墮落的。如存此增進心 ,那無論學什麼高深佛法,結果也不出人、天道中。 (二)、聲聞、緣覺乘為一類,二乘的根性相同,僅稍有差別。他們的發心,與人天乘不同 。他們深刻地感覺到三界生死是太苦了,就是生在人、天道中,到頭來也還是一切皆苦。 所以,不追求現生樂與後生樂,於世間一切生起無常故苦的感悟,發「出離心」,想息除 三界的生死,以證得涅槃為目的。修行的方法,也重於調治自心的煩惱。如但存此出離心 ,即使修行大乘法,也還是要退證小果的。 (三)、菩薩乘,菩薩發心,又與二乘不同。他也見到三界的生死是太苦,可是他又見到三 界眾生與自身一樣的受苦,於是發「大悲心」為本的菩提心。對有情所受的苦迫,生起同 情心,憐愍心,以自利利他的方法為修行,以度生成佛為目的。佛法雖無量無邊,歸納起 來,不出此五乘法。學佛法,不出此五乘法,而五乘中以菩薩乘為高勝。如學佛而離開了 此五乘的發心與修行,就是虛偽的學佛,不能免離惡道的苦難。 再說三乘與一乘: 人天乘,本不是佛法的宗要,佛法的重心是出世間的。人天乘法,也不但是佛法的,像中 國的儒、道,西方的耶教,與中東的回教,動機與行為,大都是契合人天乘法的。就是世 間的政治學術,也很多是符合人天法的。所以人天乘法,是共世間的,顯不出佛法的特殊 。佛法的特質是出世法,即是三乘法。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的差別, 上面已約略說到。一乘,即一大乘。三乘中也有大乘,與一乘有什麼差異呢?如說:三乘 同入無餘涅槃,聲聞,緣覺的無學果是究竟的,這即是三乘說。如說:不但菩薩決定成佛 ,聲聞與緣覺將來一定要回心向大,同歸於唯一大路──成佛,這即是一乘說。一開始就 發菩提心的,叫直往大乘;先修二乘,再回心向大乘,叫迴入大乘。從學菩薩行,成如來 果說,大乘與一乘,並無實質的差別。佛法中一向有三乘與一乘的諍論,根本在二乘的是 否究竟?這如:       ┌─聲聞乘─┐       │     ├─小乘       ├─緣覺乘─┘   一佛乘─┴─菩薩乘───大乘 表中二條短線,如二乘;另一條長線,如一大乘。在經說二乘究竟時,菩薩乘與二乘相對 ,稱為大乘。但二乘是終要轉入大乘成佛的,唯大無小,所以大乘即成為一乘。三乘究竟 ,本是方便說的。在證入法性平等中,同歸一乘,為必然的結論(所以,《般若經》說, 阿羅漢等聖者,是一定會信受大乘般若的。《法華經》等說,如聲聞而不信一大乘,是增 上慢人,自以為是阿羅漢,而不是真阿羅漢)。 通約三乘來說,二乘是出世間法,菩薩乘也是出世法,但特別稱讚為出世上上法。因為菩 薩不但求自己成佛,也願一切有情得度,為大智、大悲、大願、大行的合一。對人天乘說 ,大乘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是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統一,到達更高的完成。 教史遞演:佛法的五乘,三乘,如從同歸一乘佛道的立場來說,佛法分為三類,實只是大 乘的三類。從印度佛教史的演變上看,這是確實有此三類的。此三類,虛大師在〈我怎樣 判攝一切佛法〉中,有簡要的說明。大師的見解,是唯一大乘,一切有情皆能成佛。從此 去觀察:一、佛滅後初五百年,即正法時代,以聲聞道為中心,而即是以聲聞行果趣入大 乘。那時候的學佛者,多分是先學聲聞乘,修行證果,然後再回入大乘。像《法華經》的 舍利弗,四大聲聞,有學無學的比丘比丘尼等,都回向大乘,發成佛度生的大願。這種風 氣,五百年後還有嗣續的。印度佛教史,明顯的記載著他的事情,如龍樹、提婆、無著、 世親等,雖不一定先證聲聞,大概先於聲聞學派中出家,受戒;或先小後大;或內修菩薩 行而外現聲聞僧相。出家菩薩,以屬於這一類的為多。依二乘行果以向大乘的菩薩,都是 重智的。二乘一向重智,悲心不夠,精勤禪觀,切求悟證。先斷煩惱,了生死,再回心學 佛,即是智增上菩薩。因為他本重智慧,久久成為習慣了,雖然回心向大,也還是悲心不 深,在菩薩道中,進程不快。二、依大師說,即像法的時代一千年。印度學佛法的,多分 依天乘行果而進趣大乘的。這些可稱為天菩薩的,不像二乘的先證小果,而是對於婆羅門 教的天法有基礎的根機,習慣於天法的,以天法為方便而融攝於佛法。所以觀念佛菩薩, 等於念天,或即稱之為「修天」,處處以佛化的天國為理想的境地。例如密宗的本尊,都 是夜叉、羅剎像或梵像,表示了天神的姿態。這時,二乘在佛法中,地位極低。三、依大 師說,一千五百年後,到了末法時代,是依人乘行而趣入菩薩道。證聲聞果的是等於沒有 了,連南傳佛法的聲聞乘佛教國,也重於教育、慈善等人事。在山林修聲聞行,會被時代 譏刺為逃避自私了。專修天乘菩薩行的,著重於飲食男女,要被時代責斥為迷信荒謬了。 依現在的情況看,唯有依人乘行學菩薩法,即依人類的正常道德為基礎,發心直趣大乘, 才是應機的,而且是可以宏通的救世的佛法。大師的分類法,由人菩薩而天菩薩,由天菩 薩而二乘菩薩,是很有意義的。二乘菩薩重智;天菩薩重信(淨土、密宗,都是天菩薩行 ,都重信仰);人菩薩重慈悲,對一切人類起同情心,而施設種種利濟的事業。《大智度 論》曾說到菩薩:或重智,或重悲,或重於信精進。雖真正的菩薩,信進悲智是應該具足 的,但依趣入大乘說,確有這三者的不同。 在印度一千五百年的佛教史中,也可看出三期的演變。試畫為曼荼拏,以說明機教的差別 :    ┌──────────┐    │    鬼神    │    │ ┌──────┐ │    │ │  在家  │ │    │ │ ┌──┐ │ │    │ │ │出家│ │ │    註:框應為圓形    │ │ │解脫│ │ │    │ │ └──┘ │ │    │ │  施戒  │ │    │ └──────┘ │    │    擁護    │    └──────────┘ 初期佛教,以出家的聲聞僧為中心,釋迦佛自身,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們,都是現出 家相的。出家有什麼特殊風格?可稱為自在解脫。如穿衣、吃飯、住處都不怎麼講究,隨 緣度日。少事少業,減除煩惱,林野風致,現出清淨自在的精神。初期佛教,以此出家的 解脫為中心。此外有在家弟子,如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憍薩羅 國的波斯匿王,以及文臣武將,農工商賈,男女老幼。這些人都是現在家──一般人的常 相,重布施、持戒,盡力於對國對家對人應作的正事。他們也修定,但重於慈定。也能了 生死,但不處於住持佛教的地位,而是外圍的信眾。最外層的,是鬼神──從淨居天到餓 鬼、畜生。《阿含經》與毘尼中,每有天人、阿修羅、乾闥婆、夜叉等,偶爾也參預法會 ;少分是守護佛教,以免惡性的鬼神來搗亂。在佛教中,處於不關重要的地位。他們有二 種特徵:一、貪求,對世間的五欲,貪心最極強烈;二、忿怒,在什麼時候,最容易引發 瞋恚。佛對於這些,總是勸他們,不為自己的貪欲,暴劣的忿怒,而害人害世。天、人( 在家)、聲聞(出家)三類,佛教的重心極為明確。此初期的佛教,鬼神僅是世間悉檀, 不加尊重,也不否定。神教的色彩極淺,迷信的方便極少。內重禪慧,外重人事,初期以 出家解脫為中心的佛教,是如此。        ┌──────┐        │ 出家解脫 │        │ ┌──┐ │        │ │在家│ │        ├─┤  ├─┤   註:框應為圓形        │ │慈悲│ │        │ └──┘ │        │ 天神護持 │        └──────┘ 佛滅後五百年的佛教情況,即大乘教興起的時代,也約有五百年。佛教的中心是演變了。 處於佛教中心的佛與弟子,都現為在家相。如文殊、觀音、普賢、維摩詰、善財、常啼等 菩薩,可說都是在家的。大乘歸極的佛陀,為毘盧遮那佛,也是有髮髻,戴頭冠的,身上 瓔珞莊嚴的在家相。這以在家為中心的佛菩薩,表現了大悲、大智、大行、大願的特徵, 重六波羅蜜、四攝等法門。當時,出家解脫相的聲聞僧(連釋迦佛在內),被移到右邊去 ,不再代表佛法的重心,而看作適應一分根性的方便了。聲聞乘所說的三寶觀,不是佛法 的根本;究竟而根本的,是以發菩提心度生成佛為宗的一大乘。二乘雖然被推移到方便的 外圍,但並沒有拒絕他們,是處在旁聽的地位。不過,迦葉等聲聞弟子,時常在怨恨自己 ,輕視自己,為什麼不知道修菩薩以成佛。末了才決定,二乘都要回心入大乘的,如《法 華經》所說。天(鬼畜),不遠處於外圍,地位抬高了,處在左邊的地位。舉例說:傳說 佛在世時有護法神──金剛力士,本是夜叉而已。在大乘佛教中,就尊稱為菩薩化身。海 龍王、緊那羅王、犍闥婆王、阿修羅王,稱為菩薩的也不少,連魔王也有不可思議大菩薩 。這些天菩薩,在大乘法會中,助佛揚化,也還是本著悲智行願的精神,助佛說六波羅蜜 、四攝等大乘法,不過增加一些神的特徵。一分低下的天神,大抵是熱心的護法者。這一 期的佛教,從出家移入在家,從人而移向天,為高級的天與在家人的趣入佛法,也是適應 於崇奉天神的在家婆羅門而發揚起來。入世利生,充滿了本生談中的菩薩精神。但同時, 天的傾向發達起來,天神的地位也顯著起來。所以,這是佛教的人間化,也是天化。印度 大乘佛教的隆盛,是包含這兩個內容,也影響了後來發展的傾向。這不如初期的樸素,重 於集團生活,而多少曲應世間俗習,而傾向於唯心及個人的偉大。    ┌──────────┐    │    出家    │    │ ┌──────┐ │    │ │  在家  │ │    │ │ ┌──┐ │ │    │ │ │神天│ │ │    註:框應為圓形    │ │ │貪忿│ │ │    │ │ └──┘ │ │    │ │  慈悲  │ │    │ └──────┘ │    │    解脫    │    └──────────┘ 第三期的佛教,一切情況,與初期佛教相比,真可說本末倒置。處於中臺的佛菩薩相,多 分是現的夜叉、羅剎相,奇形怪狀,使人見了驚慌。有的是頭上安頭,手多,武器多,項 間或懸著一顆顆貫穿起來的骷髏頭,腳下或踏著兇惡相的鬼神。而且在極度兇惡──應該 說「忿怒」的情況下,又男女扭成一堆,這稱為「具貪相」。那些現在家慈和的菩薩,又 移到外圍去了。至於現出家解脫相的,在最外圍,簡直是毫無地位!這種境況,從密宗曼 荼拏中,可以完全看出。由於天神(特別是欲界的低級的)為佛教中心,所以一切神教的 儀式、修法,應有盡有的化為佛法方便。這即是虛大師稱為以天乘行果而趣向佛乘的。由 此,可見初期佛教以聲聞乘為中心,中期以人(天)菩薩為中心,後期以天(菩薩)為中 心。中期的大乘佛教,一方面傾向天菩薩,同時又傾向人菩薩。人菩薩法,在印度的中期 佛教,有著充分的表現;為了適應於印度神化極深的環境,佛教就更攝取婆羅門教的方便 ,發展到天菩薩去。現在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我們是人,應以人為中心,應攝取印度初中 二期佛教的人菩薩的慈悲與智慧,特應從悲起智,而不取後期佛教的天菩薩法。傳到中國 的佛法,唐代也還是印度後期佛教的開始,所以還不像傳於西藏的完全天化。中國所傳的 佛教,天神化本來不深,也許聲聞的傾向要濃厚些。提倡純粹的人菩薩法,即由人發菩薩 心,以悲智普濟一切有情,直趣無上正等菩提,應著重中期佛教,而脫落天化的傾向。 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探求中,發現了一項重要的判攝準則。南傳佛教的覺音三藏,我沒有 能力讀他的著作,但從他四部(阿含)注釋書名中,得到了啟發。他的四部注釋,『長部 』注名「吉祥悅意」,『中部』注名「破斥猶豫」,『相應(即「雜」)部』注名「顯揚 真義」,『增支部』注名「滿足希求」。四部注的名稱,顯然與龍樹所說的四悉檀(四宗 ,四理趣)有關,如「顯揚真義」與第一義悉檀,「破斥猶豫」與對治悉檀,「滿足希求 」與各各為人(生善)悉檀,「吉祥悅意」與世界悉檀。深信這是古代傳來的,對結集而 分為四部阿含,表示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民國三十三年秋,我在漢院講『阿含講要』, 先講「四阿含經的判攝」,就是依四悉檀而判攝四阿含的。在原始聖典的集成研究中,知 道原始的結集,略同『雜阿含』,而『雜阿含』是修多羅,祇夜,記說等三分集成的。以 四悉檀而論,「修多羅」是第一義悉檀;「祇夜」是世界悉檀;「記說」中,弟子記說是 對治悉檀,如來記說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佛法有四類理趣,真是由來久矣!這可見,『 雜阿含』以第一義悉檀為主,而實含有其他三悉檀。進一步的辨析,那「修多羅」部分, 也還是含有其他三悉檀的。所以這一判攝,是約聖典主要的理趣所在而說的。四悉檀傳來 中國,天臺家多約眾生的聽聞得益說,其實是從教典文句的特性,所作客觀的判攝。依此 四大宗趣,觀察印度佛教教典的長期發展,也不外乎四悉檀,如表:  佛法……………………第一義悉檀………顯揚真義       ┌初期……對治悉檀…………破斥猶豫  大乘佛法─┤       └後期……各各為人悉檀……滿足希求  秘密大乘佛法…………世界悉檀…………吉祥悅意 五十九年所寫成的『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我從教典的先後,作了以上的判攝。這裏再 為敘述: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是一、以『雜阿含經』(『相應 部』)為本的「四部阿含」(四部可以別配四悉檀),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無邊的 甚深法義,都從此根源而流衍出來。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經」,廣說一 切法空,遣除一切情執,契入空性。『中論』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是依『 寶積經』說的。所以「大乘空相應經」的特色,是「對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後期 ,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我、佛性說,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為生善、成佛的本因,重在 「為人生善悉檀」。「各各為人生善」,是多方面的。心自性清淨,就是「心性本淨」, 是出於「滿足希求」的『增支部』的。『成實論』也說:「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 ,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清淨心,故說本淨」。在「後期大乘」中,就成為一切眾生有如 來藏、我、佛性說:這是一。如來藏說,是念自己身心中有佛。「初期大乘」的念佛往生 淨土,念佛見佛的般舟三昧;「佛法」六念中念佛,都是為信增上者,心性怯劣怖畏者說 的:這是二。這些「為人生善」的教說,都有「易行」誘導的傾向。四、「秘密大乘佛法 」的流行,融攝了印度神教所有的宗教行儀。如說:「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 有著。……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在修持上,重定力,以欲天的佛化為理想,所以 在身體上修風,修脈,修明點,從欲樂中求成佛,是「世界悉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 ,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我應用牧女賣乳而一再加水為喻:為了多多利益眾生,不能 不求適應,不能沒有方便,如想多賣幾個錢,而在乳中加些水一樣。這樣的不斷適應,不 斷的加入世俗的方便,四階段集成的聖典,如在乳中一再加水去賣一樣,終於佛法的真味 淡了,印度佛教也不見了! 這一判攝,是佛法發展階段的重點不同,不是說「佛法」都是第一義悉檀,「秘密大乘佛 法」都是世界悉檀,所以說:「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 的底裏,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法的世界悉檀,還是勝於世間的神教,因為這還 有傾向於解脫的成分」。這一切都是佛法;「秘密大乘」是晚期佛教的主流,這是佛教史 上的事實,所以我不能同意「入篡正統」的批評。都是流傳中的佛法,所以不會徹底否定 某些佛法。但我不是宗派徒裔,不是學理或某一修行方法的偏好者。我是為佛法而學,為 佛法適應於現代而學的,所以在佛法的發展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而了解不同時代佛法 的多姿多態,而作更純正的,更適應於現代的抉擇。由於這一立場,三期、四期的分判, 相當於古德的分判,而意見不同,主要是由於純正的、適應現代的要求。也就作成這樣的 結論:「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指「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機 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8/09 22:22)
cool810:印導以弘揚大乘為依歸是無庸置疑的。 58.99.10.13 08/09 23:41
cool810:不過想提醒一點,大乘首重菩提心,而菩提 58.99.10.13 08/09 23:41
cool810:心不是能以"研究"得來的,這要在生活中實 58.99.10.13 08/09 23:42
cool810:借事練心的實修。 58.99.10.13 08/09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