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shray (我不知道)》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請問自我知覺意識? : 時間: Thu Nov 1 22:36:42 2007 煖、頂、忍、世第一法──稱為"四加行位",或是"加行位" 用來衡量修行的功力,到達此位階後, 對於三寶具有不可搖動的信心 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 依據如石法師(又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傢伙)的解釋 修行者要到達這個程度 才有資格度化眾生,而不會被眾生度化掉了 以上 所以煖、頂、忍、世第一並不是 "是坐到有點暖氣" "頂:功夫已達到頂點。" "忍:這時很難忍,但仍然要忍可於心。" 這種解釋 而"世第一:成為世出世之大丈小1570牷C" 勉強可以,但是我認為他是猜的 下面附上 1.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我覺得沒用 2.印老的華雨集 ===> 解釋的還可以,但是仔細找,可以找到更詳細的。 3.大乘義章===> 很詳盡,看不懂古文的會覺得很麻煩。找個時間標色吧。 4.菩提道燈論====> 阿老大的名著,也是有講到四加行位。 勉強看看吧,書袋還是有功力的。 === 佛光大辭典 加行位 解釋  指加功力進修之位。為唯識宗所立五位之第二位。 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資糧位之第十回向之終,為住於 真唯識性(即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別,引發對唯識之真見), 修習四尋思、四如實智所產生之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 善根之位。乃入於見道,正通達於真理之方便加行。成唯識論 卷九(大三一‧四八中、四九上):「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 擇分。(中略)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俱舍論卷二十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 百法問答鈔卷五、卷六〕(參閱「五位」1087、「四尋思」1768) ============== 華雨集第一冊16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5/yinshun25-16.html   一、「勝解加行」:勝解是深刻的理解,達到堅定不拔的階段。 勝解不是真實的體驗,不過也不是一般平常的了解。依唯識說,這是 深解一切唯識,而 [P343] 修唯識觀的。「勝解行地」,就是煖、頂、 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地是經歷的地位,修勝解行的地位,名 勝解行地。這是初地菩薩以前的,修唯識而到初地證悟的階段,那一 不長的時期,名勝解行地。勝解行地,「是順抉擇位」;那時候的智 慧,又名順抉擇分善根。什麼叫順抉擇?真正能抉擇真理,那是證悟了。 修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觀所取空,觀能取不可得,觀所取、 能取──二取都無所得,這種觀察慧,是順於抉擇的。換言之,是傾向 抉擇,引到真正的抉擇、證悟的,所以叫順抉擇位。煖、頂、忍、世第 一法,修順於抉擇、證悟的觀慧,就是上面所說的:有得加行,無得加行, 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修這四種加行的階段,是勝解行地。 勝解行地,一般說,可通於初地以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不過本論 專指十迴向末了,起四加行時,名勝解行地。 ========== 大乘義章卷第十一 http://www.suttaworld.org/collection_of_buddhist/taisho_tripitaka/lon/other44/1851/1851-14.htm 一煖等四心。於中曲有六門分別(一釋其名 二定體性 三辨其相 四開合廣略 五長短分別 六就界分別) 第一釋名。煖頂及忍并世第一法是其名也。 所言煖者。就喻為名。無漏如火。此諸善根學為理觀。得彼火相名之為煖。 所言頂者。亦就喻名。如世山峰謂之為頂。此善為是在於煖上故名為頂。 問曰。煖等四品善根一次第法頂非最極。何故名頂。 釋言。善根有動不動。前二是動。以可退故。後二不動。不可退故。 頂者是其動中之極。如世山峰分流之處。故名為頂。 問曰。何不不動之極說名為頂。 彼所受其第一名故。 問曰。大小德位相並。如龍樹說。菩薩初地名之為頂。解行終心名為頂墮。 將彼類小應苦忍去方名為頂。 今何故說世間善根以為頂乎。 釋言。頂義上下無局。一切所行隨分過前皆得名頂。以無局故。大小相類大乘 世間亦有頂義。 小乘出世亦有頂義。以俱有故。彼龍樹論且就出世不退之位說名為頂。 小乘就彼世間善中退窮名頂。所言忍者。當相為名。慧心安法。故名為忍。通論 四種俱皆是忍。 但此是其不動之始安住義顯。故偏名忍。 世第一者。顯勝之目於世間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然此四種毘婆沙中名別有四。 一名達分。二名觀諦。三名修治。四名善根。 如彼論釋。言達分者。出世聖慧觀徹諦理。名之為達。 此四善根是彼性分。故名達分。 言觀諦者。念處以前未觀諦理。此煖等上以無常等十六行法觀察四諦。故名觀諦。 言修治者。為求聖道及聖道果修治身器。如世農夫為求子實修治淨田。故曰修治。 言善根者。聖道是善。涅槃善果。煖等四種是彼初基。故名善根。 又此四種調順名善。能生聖道。故名根。名義如是。 ==== 菩提道燈論 如是修真性 漸得暖等己 當得極喜等 佛菩提非遙 : : : : 宣化上人開示: : :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 : 頓悟無生知見力。」修道人,不能損法財、滅功德。法財若損,則無福無慧:功德 : 若滅,則善根斷了。法財要一天比一天深厚,功德要一天比一天增長,於修道才有 : 相應。 : : 為什麼法財會損?功德會滅呢?就因為你專用心意識─用心去計度,用意去揣測, : 用識去分別;忙得不得了,不停地計度、揣測、分別,專門在心意識上用功夫,因 : 此就會損法財、滅功德。 : : 參禪是「靜慮」,即是心念不動,是為之「靜」。禪門是向上一法,單刀直入,離 : 開心意識參,因此說「了卻心」。這個「心」也包括「意識」活動,要把這種種的 : 妄心活動停止,方為之靜慮。如此,則「頓悟無生知見力」,獲無生法忍,證得四 : 加行──煖、頂、忍、世第一。 : : 煖:是坐到有點暖氣。 開個玩笑,宣老這樣,打坐會變成地球暖化的兇手 : : 頂:功夫已達到頂點。 : : 忍:這時很難忍,但仍然要忍可於心。 : : 世第一:成為世出世之大丈夫。 : : 欲證得此四位,先要懂得如何靜慮,即是不動心意識。我們的思慮如水波浪,不能靜止。 : 坐禪是要心意識之念慮不動搖,使它自然停止;止了,就是靜慮。淨到極點,便生出智慧 : ;生出智慧,便會發光。所謂「淨極光通達」,也即是「頓悟無生知見力」,能夠了卻心 : 意識,得到無生知見力,才能開大智慧。 : : 因此,用功的人不要找玄妙、求神通。你一旦到了「淨極光通達」,有大智慧,對任何問 : 題,都能迎刃而解,不費吹灰之力。 : : 人能有真智慧,則不會再顛倒,此是坐禪初步功夫。因此,大家不要坐禪時儘打妄想,應 : 該停止思慮才對。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59.117.19.77 : 噓 chuit:此篇文不對題 請版主處理一下 220.136.217.129 11/01 22:38 : 推 yamola:這種文章會比我吊書袋還好嗎? 140.120.11.249 11/01 22:57 : 推 mormolyca:對喔,那個愛說人掉書袋的怎麼沒出來啊? 61.229.180.148 11/01 23:12 : 推 solarjeff:何以文不對題,盼示之。 123.240.3.32 11/01 23:31 : → solarjeff:為何此種文會不比吊書袋文為佳?盼示。 123.240.3.32 11/01 23: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1.249
yamola:很亂的文章 在此跟大家抱歉 140.120.11.249 11/02 11:38
※ 編輯: yamola 來自: 140.120.11.249 (11/02 11:44) ※ 編輯: yamola 來自: 140.120.11.249 (11/02 11:46)
ashray:你渡眾生了沒?或是被眾生度了? 59.117.13.130 11/02 13:26
ashray:你猜想他是猜的?你不也猜的嗎? 59.117.13.130 11/02 13:27
ashray:不要以詞害意 59.117.13.130 11/02 13:28
budalearning:文章亂不用抱歉 嘴巴亂的話請去洗洗 218.160.68.59 11/02 15:04
haryewkun:的確有點亂,不過很感謝分享……XD 60.53.6.231 11/03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