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版本是我認為解說的最好的版本 http://www.udaya.dhamma.org/ebook/C_DiscSTP/C_DiscSTPD3.htm 以觀呼吸為例 大念住經有一段 翻為我覺知全身而入息 我覺知全身而出息 詳細的說明應該如此 Sabbakyapa痣saved assasissm’ti sikkhati; ‘sabbakyapa痣saved passasissm’ tisikkhati. 現在他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sabbakyapa痣saved),而入息;我當感受全身, 而出息」。現在是用sikkhati,「學習,訓練」這個字,代替pajnti正確了知。 作為一位禪修者,在呼吸上用功一兩天之後,你已經在這區域體驗到感受了。 然後兩者都練習,你就到達通體都覺知到感受的階段---sabba-kya。 起初它很粗重,堅硬,緊繃,但當你持續耐心地,堅持地,保持平等心地去體驗每個感受 ,整個身體就融化成微細的波動,那麼你就達到了完全消融bhaaga的階段。 從自然的呼吸開始,你學習到達一口氣就能感知全身的重要階段: 當你呼氣時從頭到腳,當你吸氣時從腳到頭。 沒有實修就會產生迷惑。其他的傳承把這些字解釋為「呼吸的主體」,彷彿從開始、 中間、結尾,以及全部的呼吸都被感覺到。當然,當氧氣跟著呼吸進入血管, 它就從頭頂到腳趾移動,而感受也就跟隨著血液流動。它可以這樣的解釋, 但我們是在修習觀身念住kynupassan。全身必定要被感覺到,這個才是禪修者所體驗到的 東西。 當消融bhaaga 尾隨所有的不愉悅的感受而來臨時,心的癖性是以貪愛及執取來反應。 這是個危險(dnava),恐怖(bhaya)的處境。對不愉悅的感受停止產生瞋恚,要比對愉悅的 感受停止產生貪愛來得容易。但這個貪愛是瞋恚之母,而內觀的修習是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無貪愛或瞋恚。你要持續不斷地了知愉悅的感受也是無常的, 只是極微的波動,泡沫,生起又滅去。有著這樣的智慧,不淨染污就會被去除,?靜、 輕安的狀態就會到來。 =========================================================================== 有空的時候再排版 請先觀看連結 謝謝 =========================================================================== 觀呼吸npnapabba 在探索色身 (kya) 的範疇方面,第一節是談入出息npna。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nnagato v rukkhamlagato v sunngragato v 一處隱居的地方是需要的---隱僻又無干擾。禪修者前往一處森林 (aranna-gato v), 樹下 (rukkha-mla-gato v) 或無人居住之處 (sunngra-gato v),像你在這裡的禪修小 室---任何這三者之一。 Nisdati pallaaka bhujitv, uju kya paoidhya 禪修者必須坐下(nisdati)。Pallaaka bhujitv 是「盤腿」。雙盤或單盤姿勢並非 必要。如果能這樣,那倒是個能帶來較高警覺的姿勢;否則任何的盤腿姿勢,能舒適地 坐上長久些就夠好了。上身部分應該豎直: uju kya paoidhya。 parimukha sati upa紫hapetv 覺知要安住在嘴巴周圍,鼻腔的入口處: parimukha。某些傳承將這翻成「在前面」 ,好似想像把覺知擺在人的面前,但這樣就鬧雙包了。事實上,你必須在嘴巴周圍, 上嘴唇之上覺知息入和息出,這就是parimukha。 然後開始用功了: So sato va assasati, sato va passasati. 以此覺知,他入息; 以此覺知,他出息。 Dgha v assasanto ‘Dgha assasmti’ pajnti, dgha v passasanto ‘Dgha passasmti’ pajnti. 入長息 (dgha) 時,他正確了知(pajnti):「我入長息」。出長息時,他正確了知: 「我出長息」。長的入息,和同樣地長的出息,都如此了知:因為它是被感覺到,體驗 到的。 Rassa v assasanto ‘Rassa assasmti’ pajnti, rassa v passasanto ‘Rassa passasmti’ pajnti. 現在氣息變淺,短 (rassa) 了,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了知。你會看到每一句都表示在 此道路上的另一站,新體驗。當心靜了下來,煩躁減少了,而氣息就變短了。它不必像 呼吸運動要受到控制,只是觀察而已。 Sabbakyapa痣saved assasissm’ti sikkhati; ‘sabbakyapa痣saved passasissm’ ti sikkhati. 現在他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sabbakyapa痣saved),而入息;我當感受全身, 而出息」。現在是用sikkhati,「學習,訓練」這個字,代替pajnti正確了知。作為一位 禪修者,在呼吸上用功一兩天之後,你已經在這區域體驗到感受了。然後兩者都練習,你 就到達通體都覺知到感受的階段---sabba-kya。起初它很粗重,堅硬,緊繃,但當你持續 耐心地,堅持地,保持平等心地去體驗每個感受,整個身體就融化成微細的波動,那麼你 就達到了完全消融bhaaga的階段。從自然的呼吸開始,你學習到達一口氣就能感知全身的 重要階段:當你呼氣時從頭到腳,當你吸氣時從腳到頭。 沒有實修就會產生迷惑。其他的傳承把這些字解釋為「呼吸的主體」, 彷彿從開始、中間、結尾,以及全部的呼吸都被感覺到。當然,當氧氣跟著呼吸進入血 管,它就從頭頂到腳趾移動,而感受也就跟隨著血液流動。它可以這樣的解釋,但我們 是在修習觀身念住kynupassan。全身必定要被感覺到,這個才是禪修者所體驗到的東西。 當消融bhaaga 尾隨所有的不愉悅的感受而來臨時,心的癖性是以貪愛及執取來反應。 這是個危險(dnava),恐怖(bhaya)的處境。對不愉悅的感受停止產生瞋恚,要比對愉悅的 感受停止產生貪愛來得容易。但這個貪愛是瞋恚之母, 而內觀的修習是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無貪愛或瞋恚。 你要持續不斷地了知愉悅的感受也是無常的,只是極微的波動,泡沫,生起又滅去。 有著這樣的智慧,不淨染污就會被去除,?靜、輕安的狀態就會到來。 ‘Passambhaya kyasaakhra assasissm’ti sikkhati, ‘Passambhaya kyasaakhra passasissm’ti sikkhati 現在身體的行動 (kyasaakhra) 寂止了 (passambhaya),他訓練自己入息出息。 再次用到sikkhati訓練這個字,因為藉學習及練習這個狀態已達到了。 在一個小時的堅定精勤的禪坐,姿勢不能變動,起初很掙扎,現在變得很自然了。 身體不動了,因為全身都沒有不愉悅的感受了。呼吸成了唯一的活動。 這也是kya-saakhra身體行動或活動的一種。當心訓練成安靜和寂止時, 呼吸也變得越短,越靜,越微細,直到它彷彿一個迴轉就進來了,而且有時好像停止了。 它這麼的微弱。此處也有執著的危險,以為這就是最終的階段了。 現在佛陀以木匠做例子。好比木匠在車削及切割木頭,來做傢俱的腳。他使用車床。 車床的長拉鋸比短拉鋸切出更深的口。他或其徒兒正確了知 (pajnti)長拉鋸或是短拉鋸; 同樣地,禪修者正確了知 (pajnti) 息長或息短。 在這例子中,車床在接觸點上切割。同樣地,禪修者的注意力要保持在氣息接觸的 地方。你不應該跟隨氣息深入到裡面,或出去到大氣中。你覺知著這個部位,並且也感覺 整個氣息的吸進或呼出。 Iti ajjhatta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bahiddh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kye kynupass viharati. 在下一個重要的狀態中,藉呼吸之助而感知身體內在,ajjhatta。 然後也感知外在,bahiddh,在身體的表面,並且最後同時內在與外在。 這些都是佛陀的教說。有些聖典的注釋或附注對這些教說有所著墨,有的在佛入滅後 一千至一千五百年間,有的甚至是很近期。這些著作為佛陀的教說做了很好的闡述,也 將那時候整個社會的生活面貌,舉凡政治,社會,教育,和經濟等方面,做了描繪。然 而他們有一些詮釋,我們的禪修傳承不能接受。例如,有一個注釋把ajjhatta 解釋為禪 修者的身體---這個可以接受---但把bahiddh當做是別人的身體,甚至沒人在。它解釋說 ,禪修者可以就只想有某個人在,而且眾生如何同樣地入息出息。這點我們不同意,因 為這是想像,但在本傳承的內觀vipassan或隨觀anupassan是要在你身體內 (kye) 觀察。 因此對我們而言,bahiddh 是身體的表面,但仍在它的架構內。 Ajjhatta-bahiddh 也可以與五個感官關係上來理解。當外境與眼睛、耳朵、鼻子、 舌頭、身體表面接觸時,它是在身體的架構內,但在身體的表面被感知的。甚至心也是 在身體的架構內,雖然它的所緣可能在外。經中並沒要你去開始想有某個人或看見某人。 接下來的幾個句子在每節中都出現。它們描述內觀的實際修行,應該非常小心正確地 加以了解。 Samudayadhammnupass v kyasmi viharati, vayadhammnupass v kyasmi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nupass v kyasmi viharati… Samudaya-dhammnupass:法,實相,或生起(samudaya)的真相是在身體內被觀察的。 然後滅去(vaya) 的真相被觀察了。粗重的感受生起,好似駐留了一陣,然後滅去。 生起和滅去分別地被看到。然後在完全消融bhaaga的階段,感受是一種波動,以極快的 速度生起和滅去。生起Samudaya和滅去vaya同時被經驗到,沒有間隔。 照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所言,第一個重要的站叫生滅udayabbaya。 禪修者必定要好好的了解這個及下一階段的消融bhaaga。 …’athi kyo’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紫hit hoti. 現在他已建立覺知:「這是身體」(‘atthi kyo’ti)。在這個階段,身體體驗成 「無我」,「無我所」,而只是身體,只是一團的波動,泡沫,微波。它只是,次原子 微粒kalpas的聚合,生起又滅去。沒有好?,美醜,黃白。起初,「無我」anatt 是智力 上或情感上,基於某人的教說而接受的。實際的體驗是從無常anicca開始,因為每個愉 悅的感受都會轉變成不愉悅的。執取的危險被體認到了。它就是苦dukkha,因為它原本 的特質就是變化。然後無我anatt被理解了:感覺到的身體就只是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和 滅去,那麼對身體的執取就自動消失了。當覺知sati,時時刻刻建立在實相上時,這就 是很高的境界。 再繼續下去: Yvadeva noamattya pa痣ssatimattya… Matta的意思是「只有」。只有智慧,只有了知,只有觀照。修行到了這樣的境界(yvadeva),沒有智者,沒有一個人知道或體驗的境界。在另一個印度傳統中,稱之為kevala-noa kevala-dassana,「只有了知,只有觀照」。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老的隱士住在一個叫Suprapatta,現今孟買附近的地方。修 到了八禪定之後,他覺得自己已完全覺悟了。有位祝福者糾正並告訴他說,有一位佛出現 在舍衛城,能教他真正覺悟的修法。聽到這話他興奮得很,就一路的前往北印度的舍衛城 。到達了精舍,他發現佛陀已出去托缽了,所以他就直接進城。他看到佛陀正走下一條街 ,也立刻知道這就是佛陀。他就在斯時斯地請教成就阿羅漢的方法。佛陀告訴他等個把鐘 頭到精舍教,但他堅持: 就在這個時辰內,他可能死去,或者佛陀可能死去,也有可能他會退失目前對佛陀的極大 信心。現在三者具足,就是最好的時刻。佛陀察看了一下,也確認他很快就會死亡,的確 是要立刻傳法。於是他就在路邊對這位已很成熟的隱士說了幾句話 :Di紫he di紫hamatta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嗅就只是嗅,嚐就只 是嚐,觸就只是觸,認知就只是認知」…vinnte vinntamatta bhavissati。 這就夠了。在只是了知的階段,認知的是什麼,或認知人的身份是無關緊要的。只是了 知而已。隨之而來的涅槃浸潤,那是無所可攀,無所可立的境界(anissito)。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nci loke updiyati 這整個身與心範疇(loka)被超越了,沒有任何世界或宇宙可以攀附(uptiyati)。浸潤 多久,只幾分鐘或數小時,端視那人的能力及其過去的修持而定。在涅槃之中,人如死 亡:感官全都停止,然而在其內心是非常清明,非常警覺,非常覺醒的。當他又恢復再 次在感官世界運作時,他就是一個已完全解脫的人,因為無所貪愛,也不再有執取。這 樣的人不會在整個宇宙中有所執取,亦不被任何東西所攀附。這就是該境界所描述的情 形。 禪修者因此而修習。已在修習的人就能理解這些文句中每個字的意義,但僅止於智力 上的理解是無濟於事的。實際的理解來自於體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6.243.96
Crazyfire:推!!!真的是好文 59.117.3.237 04/0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