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由「事一心」趨向「理一心」 前文曾經論及,淨宗祖師對「事一心」與「理一心」的看法頗多不同。其中,對「事一 心」的歧見還算小,但對「理一心」的看法,差別就比較大了。而這種歧異的產生,可 能來自天台、華嚴的判教和五十二階位的複雜組合。因此,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筆者 仍須撇開天台、華嚴的教理,直接用印藏大乘止觀的理論體系來探討。這樣或許較能釐 清與「理一心」 有關的某些觀念,而且所得出的結果,也比較能夠與印藏大乘佛教互相銜 接會通。 關於止的成就,前文已經討論過了。這裡再進一步說明,以便導入「觀」的部分。真正 的「止」,是初禪的「近分」或「預備」,可以算是初禪的門檻。色界的四禪和無色界 的四定,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近分。然而,由於初禪的「近分」是唯一未經過根本定 的近分, 而且也是唯一能生無漏道的近分,所以又被稱為「未到定」。它既位於四禪八 定等能伏除煩惱現行的世間道的入口,又具備了修習永斷煩惱種子的出世間道最低的定 力要求。換句話說, 初禪的「近分」正好位於世、出世間道的分叉口上。從此以後,無論 大小乘的行者都有兩種可能的選擇:可以先修前者,再轉修後者;也可以單刀直入,直 修出世間道。倘若在未到定中觀修諸法實相,同時產生「止」的專注力和輕安,那麼真 正的「觀」──毘婆舍那才算大功告成。修成「未到定」以上的禪定,即是資糧道的頂 點──上品資糧位;由此再修成觀, 便升進煖、頂、忍和世第一法的「四加行位」,乃 至於現觀空性的「見道位」等等。 從上述止觀的理論來看,中國淨土教中所謂的由「事持」到「理持」,應該是指由上品 資糧道位的「止」開始修「觀」。到了真正修「觀」成就而得到「明得」、「明增」、 「入 真實一分」和「無間」三摩地等四加行位,那就算是由「事一心」入「理一心」了。 因此,「理一心」由淺入深的範圍是相當廣的。不過筆者以為,淨宗「事一心」與「理一 心」 真正關鍵性的界限,仍在於世俗與勝義,或凡俗與聖道之分。這一點我們從雲棲界 定「一心不亂」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以及蕅益界定「理一心」為「心開悟解, 見本性佛」,就可以看得出來。果真如此,則「理持」的範圍便應該加大,包括整個四 加行道;而「理一心」就只能包含「見道」以上的聖道了。 以上內容,純粹根據藏傳的教理而論述。但是,這裡會出現一個問題。所謂「事一心」 ,是在某個所緣的事上專注一心。凡「事」必然有相,而「理」卻是無相或離相的。因此 ,在由事入理的過程中,事相必然要被完全遣蕩一空,性空無相的理體才可能赤裸裸地 呈現出來。 若以念佛為例,則由「事一心」趨向「理一心」的過程中,最初的所緣佛號必 須先在心中脫落,才能進一步趨向「理一心」。所以雲棲蓮池在《彌陀疏鈔》中有「念 極而空,無念之念, 是謂真念」的說法,古德在《彌陀疏鈔演義》中有「念到極處,和念 脫落,頓離念相」的解釋。當代淨宗大德李炳南在解釋淨土詩「念到心空佛也無」一句時,也說:「先由淨念 遣妄念,功夫熟時,淨念之相亦無,所謂無念而念。無念即常寂,而念即常照,此之謂實相 念佛。」[註 60]所謂的「念極而空」和「念到極處」,到底是「事持」還是「理持」,《疏鈔》 和《演義》中並沒有確切的說明。但不管是事持或理持,佛號脫落肯定是由事入理的必經過 程。因此下面,筆者將嘗試從實際禪修禪師的開示中找出相關的例證,藉此探討念佛行者由 「事一心」趨向「理一心」的實際狀況,以及「事一心」、「理一心」和佛號脫落之間 的關係。 1. 「事一心」中脫落佛號 在泰國的上座部僧團中,有一種禪修系統和淨土宗的念佛法 門非常相似,他們以念誦「Buddho」或配合呼吸念誦「Buddho」來趨入禪定。著名的阿迦 曼、阿姜查和阿姜‧摩訶布瓦等禪師都曾教授這種禪修法門。阿迦曼自己,就是藉著念 誦 Buddho 來控制每一個時刻、 每一個動作而趨入心一境性的。他的禪修教導者阿迦索 ,在〈禪思技術〉中有這樣的一段開示: 我們以真言「佛陀」修習,直到心意墜入一個輕安的狀態而解除了真言。……實際上, 這是心意裡的一種自然的轉化。心意正開始變得平靜,而這類似睡眠狀態的現象就發生了 。很突然地,我們覺得好像自己正被推落進入睡眠中。但是也很突然地,情況改變了,就 只有光明。……此時必須密切注意光明的心意,直入細察光明之心,並念住 光明。……最 後,呼吸就像似停止了,而身體似乎也消失了。……在這時候,心是絕 對地專精於一一靜 止、光明和平靜。心意現在已升入安般三摩地。 引文中的「輕安」,顯然是與「未到定」相應而生起的身心輕安,因為開示中還說到, 由此再念住心的光明,就可以進入安般三摩地(初禪)了。比較值得我們留意的是,「 解除真言」──「佛號脫落」與未到定是否有必然的關連。因為這關係到念佛法門實際 由「事一心」進修「理一心」的明確界限。倘若一個念佛行人念佛念到由「未到定」往 上升進的時候, 佛號一定非脫落不可,那麼「佛號脫落」就足以作為判別念佛是否已 由「未到定」──「事一心不亂」向初禪升進的一個明確表徵,同時也可以做為由「事 一心」進修到「理一心」的起點。 根據《清淨道論》的說法,修習十種隨念中的念佛等前八種隨念,只能到達未到定的層 次,無法再進一步深入。念誦佛號或其他真言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由於這些所緣業處的性 質不同所導致的結果。習定的所緣,愈單純愈不易分心,因此也愈容易引導行者深入禪 定;而前八種隨念的所緣概念都太複雜了。例如佛隨念的修習,不僅需要緣念佛像,同 時還需憶念佛的九種功德;而念佛名號,至少也有兩個以上的音節需要緣念。由於這一 類所緣的概念過於複雜,所以它們雖然也能隨著定心的增長而變得愈來愈細,可是仍有 一定的限度。未到定就是它們的極限,就像第四禪是出入息的上限一樣。 在未到定的階段,心識已臨近色界初禪,其狀態變得相當寧靜而微細。倘若禪修的所緣 性質複雜,不能隨著心息相對地轉細,能緣心便會開始對它所專注的粗質對象感到厭倦 。這就像修習息隨念者由「證數」階段轉入到「修隨」,就是因為「心相漸細,患數為 粗,意不欲數」;而由「證隨」階段轉入到「修止」,也是因為「心息任運相依,意慮 恬然凝靜,覺 隨為粗,心厭欲捨」。無著在《六門教授習定論》中,談到未到定的心態時 也說:「謂於其境生厭離心」、「今時專注心生厭離而不散動」。不過,在未到定的階段 ,其心雖想從此較粗的所緣撤離,回歸到更精細、更寧靜、更清明的心識本身,但仍未 能完全放下。 必須再進一步將定力往上向初禪的層次提升,精益求精,乃至於容不下較 粗的所緣時,原來 禪思的對象才會自行脫落,只留下較精細的覺知和它相應的精細所緣 ──心的光明。帕奧禪師在《如實知見》中曾經提到:「當你的定力開展、強盛時,佛 陀的影像將會消失。」 而泰、寮地區最偉大的禪師之一──阿迦曼的高足摩訶布瓦在《內在生活的品質》中也 開示說: 一旦心不捲入其他任何對象,只有覺知保留,這就是「一境」。它只與覺知合一,而不與 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因為在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 身。 如上所述,依稱名或觀像而念佛習定,可以引導行者到達未到定的定境。這時所緣佛號 仍未脫落。〈聲聞地〉在論述未到定的地方說:「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相寂靜 轉。」《廣論》也依此而主張:「心於所緣堅固而住。」可見初達未到定時,原來的所緣 仍在。但是當行者繼續深入時,佛號和佛相都將隨著定力加深而自行消失。不過,除了定 力提昇的因素以外,所緣的佛號也可能在未到定中因為定力──五禪支不夠堅固,一時 失心墮入「有分」而自行消失。 《清淨道論》中說:修習任何業處(所緣)到近行定,或相等於近行定的禪修者,都可 能會墮入「有分」。也就是說,心意會出其不意地從外境撤退,而回歸到心識較深細、 較接近本來心的層次。這時,有些行者由於覺照力不夠強,沒有能力分辨出較精細的有 分心識及其所緣,誤以為能觀的心識和所緣的對境雙雙泯滅,一切都停止了,所以他們 便聲稱自己已經證悟了涅槃或開悟見性。事實上,他們只是退回到有分識的狀態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心中的佛號顯然是非脫落不可的。唯有在較粗的心識及其所緣的佛號一 起脫落時,內在較原始蒙昧的微細有分心才可能呈現出來。 2. 由理持或參究而透脫佛號 上述兩種在未到定中脫落佛號的情形,都與定力有關。然而 ,所緣佛號也可能因如下所說的般若觀照而遁跡於無形。在念佛法門中,與般若有關的 念佛方法,約略可分成由教下發展出來的「理持念佛」和由宗門所提倡的「體究念佛」。 (1)理持念佛 所謂「理持念佛」,是以勝解諸法實相的知見而持佛名號的念佛方法,這 是有根據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三次第品」說:「菩薩摩訶薩從初已來,以一 切種智相應心,信解諸法無所有性,修(念佛等)六念。」其中以「諸法無所有性」之 信解念佛,即是「理持念佛」。宗依天台的祖師,大都主張以此法趨向「理一心」。例如 傳為智顗所作的《五方便念佛門》中就說:「即觀念佛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塵 ,並是法界起,一念亦爾。」其他如蕅益的《彌陀要解》也有類似的主張。 不過,這種一開始就止觀並進的念佛方法,實修上是否行得通,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在 《淨土聖賢錄》中,筆者仍未發現以此方法證得「理一心」的實例。雖然如此,但是, 若像明朝傳燈在《圓中鈔》中所說:先得「事一心」以為根本,然後在「事一心」中以 般若慧審觀所念之佛號,佛號應該還是會脫落而趨向「理一心」的;得「事一心」時,身 心輕安、寧靜而專注,以這種不受干擾的身心狀態修觀,比較容易引發智慧的火光。宗 喀巴在《廣論》 中,也廣泛依據《解深密經》、〈菩薩地〉、〈聲聞地〉、《中觀心 論》、《入菩薩行》、《修習次第》等教證和理證而主張:先止後觀,觀依止成。 (2)體究念佛另外,由宗門所提倡的「體究念佛」,又可分為屬於早期如來禪的「默照 念佛」與屬於後期祖師禪的「參究念佛」。依早期的禪宗來說,自從四祖道信根據《文殊 般若經》的「一行三昧」提倡「繫心一佛, 專稱名字」為淨心的方便以來,東山法門下接 引初機最普遍的方便,就是「念佛淨心」。例如北宗在坐禪前,「和尚(擊)木,一時 念佛」;淨眾宗「先教引聲念佛,盡一氣」;宣什宗,則「念一佛字,……念念存想有 佛恆在心中,乃至無想」。那麼這個方便到底要藉用到什麼時候為止呢?據道信《入道 安心要方便門》所說,他同樣主張以心中的佛號自然脫落為界限,然後再由此「看心」 、「看淨」,觀修自心實相。 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 何等 名為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 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 ,一切諸緣不能干亂。 道信所說的念佛「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或「憶佛心謝」,和阿迦索所說的「心意墜 入輕安的狀態而解除了真言」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行者在未到定中,由於心識愈來愈 細微, 自然會抖落較粗的所緣佛號;或者因為禪支不夠有力,一時失念墜入「有分」,而 失去了所緣的佛號。這可能是禪修者在未到定這個階段必經的過程。即使是禪宗後期走 智慧禪的路線一開始就參究,也不見得人人能跳得過這個階段。虛雲老和尚在〈參禪法 要〉的開示中,就提到過類似的情況: 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覺得坐在什麼處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單單疑念現 前,不間不斷,這才叫疑情。……這時候是一個大關隘,很容易跑上歧路:這時清清淨淨 ,無限輕安;若稍失覺照,便陷入輕昏狀態。這時清清淨淨,空空洞洞;若疑情沒有了, 便是「無記」、「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頭」(即有分心)。到這 時就要提……。 因此,道信所說「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這段開 示,應該只是方便權宜的說法而已。但若由此進一步觀修無相、無住、無念之心體實相 ,體 悟即心即佛的「唯心」之旨,甚至「亦無能觀所觀之意」而體悟心體之實相,那就 不能不說是由止入觀,或由「事一心」而趨向「理一心」了。 不過,我們也不能排除有另一種可能,即道信的念佛很可能不同於阿迦索的念佛。根據 禪宗史料,道信是相當重視般若的。他所說的念佛,若是已得思所生般若空慧的情形, 那麼無論他是一開始就用「默照」的方式念佛,或是在念佛達到未到定時提起般若空慧 來觀照, 必然都可以加速佛號的脫落而進入無念的清淨光明心態。若是宿世善根深厚的行 者,甚至還 可以因此而引發無漏的智慧,獲得真正的實相證悟。智顗在《小止觀》「善根 發相」中就說: 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靜定,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 人我,即離斷常,破諸邪執,得定安穩,解慧開發……。 阿迦帖在〈正道足跡〉中也開示:事實上,清淨內明可以在你正在開發寧靜的時候,同 時生起。換句話說,辨識的智慧可以光明輝耀,以至於清楚地見到一切緣起法是無常、 無我的。當這樣的智慧生起,心意將對一切緣起的事物不再執著,不再動心。在這一點 上,南北傳的說法顯然可以互相會通,毫無隔膜。 至於起疑情的「參究念佛」法,大概創始於宋朝。宋朝以後,念佛的人漸漸多了,諸大 祖師便開始教人參「念佛是誰」。到了元、明之間,參究念佛已逐漸發展成一種教界禪 修的共通趨勢。元.智徹禪師在《禪宗決疑集》中說:「或有參無字者,或有參本來面 目者,或有參究念佛者。公案雖異,疑究是同。」另外像元.普度在《廬山蓮宗寶鑑》 卷二、雲棲在《雲棲法彙》、憨山在《夢遊集》卷五、卷八都有關於參究念佛的詳細開 示。其他如天石、毒峰、空谷、古音、楚石等禪師,也都主張參究念佛或單提一句佛號 作話頭。這種參究念佛的方法,由於念念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確實較易在到達 未到定的階段「入流亡所」,透脫所緣的佛號,而還原成一心無念的清淨狀態。民初了 餘法師在〈念佛三昧摸象記〉中曾開示說:「須向這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 ……及至力極功鈍,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之境界。」另一位北平拈花寺的省 元法師,也曾 經以禪淨雙修的方法親證上述「離念」的念佛境界。他在出關法語中說: 單提一句「阿彌陀佛」,默默持念……字字分明,時時寂照,無間無雜,密密綿綿。直至 一心不亂,忽然離念,寂光真境,任運現前。那時正信不疑,決定發願求生矣! 偈曰:單 提一念人難信,直至離念始不疑。欲證離念真境界,唯專一念乃發機。 省元法師中所謂的「寂光真境,任運現前」,到底是屬於解悟的加行位或證悟的見道位, 筆者無從判定。不過,省元在入關以前已深契禪宗大旨,而且前後閉關專修達九年之久。 他先從體究念佛到達「事一心」,再進一步透脫佛號而趣入遠離染污所取分別的「明得 三摩地」──煖位,應該是毫無問題的。至於他是否也能「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 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超越後三種加行位而證入「見道」的法身境 界,就不得而知了。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參究念佛確實可以幫助行人達到「事一心」,乃 至於使佛號迅速脫落而趨向「理一心」的悟境。 (3)解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在明末之際,禪淨二宗早就已經合流了。禪宗,原 本是主張「明心見性」的。淨宗,原本是提倡「念佛生淨土」的。如今二宗既然已經合 流,那麼說淨土,當然就不離唯心才稱得上了義;談彌陀,就一定要攝歸自性才算得上 究竟。所以在當時各家的著述中,「唯心淨土, 自性彌陀」的思想非常流行,可謂俯拾皆 是。 以禪宗來說,「明心見性」是禪者開悟見道的境界。相對的,淨宗的「唯心淨土,自性 彌陀」,也應該是念佛人悟道時所見的本地風光。然而,教外別傳的禪宗祖師向來就有 「就是通經」的傾向。他們經常不先辨明經教名相的原義,就冒然使用它們來闡明自己 的心得或 體悟。因此,在討論禪淨合流的「唯心淨土」這個思想之前,我們最好能先分辨 清楚, 到底「唯心淨土」的「唯心」是什麼意思?與經論中所說的「唯心」是同是別,是 一是異? 關於這一點,且讓我們先從印度的大乘經典談起。 大乘的唯心思想,很早就在印度開始流行了。眾所熟知的《般舟三昧經》,就是依觀佛 相好而入定,先在念佛三昧中引發「唯心」的解悟(或勝解),再進一步體證能念之心 也空無所有,由此契入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如經云: 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 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 我所念即 見,心作佛。……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 空耳,無所有 也。 由此可見,在初期的大乘經典中,心作佛、心是佛的「唯心」悟境並非究竟的實相,它 只是近似實相的一個悟境而已。雖然《般舟三昧經》啟發了後來《解深密經》「唯心所 現」 的思想,並漸漸形成了唯識學派;但其中超越「唯心」的思想和修證的次第,卻又引 導 出另一個介於唯識與中觀之間的《入楞伽經》的思想體系。如《入楞伽經》有兩個偈頌 說: 瑜伽行者體證了唯心,便不再以外界為有。安住於真相之中,更超越了唯心。超越了唯心 ,更超越了都無顯現;安住於無顯現的瑜伽中,便見到了大乘的(中觀)真理。 瑜伽行中觀派的大學者如寂護、蓮華戒等人,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曾經引用了上面兩個偈 頌,來成立他們「先悟唯心,再超越唯心」的道位主張。基本上,中觀宗認為唯識宗是不 了義的。然而,調和唯識的瑜伽行中觀派卻主張,唯識雖不究竟,但仍不失為一個方便 導入實相的大乘見地,所以便把「唯識」或「唯心」之見安 立在加行道位。在煖、頂二 位的「明得」和「明增」三摩地中,行者由於伏除了染污與清淨 的「見所斷所取分別現 行」,所以外境也隨之泯滅,而現出「唯有心」的悟境。當然這還不 是真正的實相,所 以還要進一步在忍位和世第一法中超越「唯心」,伏斷執實與執假的「能取分別現行」 ,才能證入中道的實相。 上述瑜伽行中觀派的修心次第,其實和天台宗《禪宗永嘉集》中所說的次第是大同小異 的。《永嘉集》「止觀頌」中所說的「修心漸次」,是先到達「物離猶知在,起知知於 知」 的初階唯心階段。然後,再把初階唯心中執實能取分別現行脫落掉──「不須知知 ,但知而已」。最後,連執假的能取分別現行也一起消泯──「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 空,寂爾少時 間,唯覺無所得,……冥然絕慮,乍同死人,能所頓忘,纖緣盡淨,?爾 虛寂,似覺無知。」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道位次第,在以實證為主的禪宗典籍裡面,也 不難見到。 中國的禪宗,始於達摩傳授慧可四卷本的《楞伽經》。到了四祖道信,又將傾向於唯心 思想的《楞伽經》與宗於中道實相的《文殊般若經》熔於一爐而冶之。從此以後,禪宗的 思想和修證,可以說就大致建立在這種調和唯心與中道思想理念的基礎之上了。例如道 信在《入道安心要方便門》中,先教人念佛念到佛號脫落以後開始看心、看淨,然後再 超越此一清淨心,不能有「能觀所觀之意」,也就是「心地明淨,觀察分明,內外空淨 ,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又如五祖弘忍在《修心要論》中說:「既見 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則返覆銷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 颯然自滅。…… 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皎潔泰然。吾更不能說其形狀。」這些 開示,顯然都是以先悟入「唯心」為方便而導向般若實相的禪法要門。 六祖惠能天賦異秉,主張以般若實相的頓悟為主,專門弘揚道信以來「不念佛、不看心 、 不看淨」這一支不假方便的禪法。從此以後,禪風有了極大的改變,特重「定慧不二」 ,直了「見性成佛」。儘管如此,但是對於一般禪者而言,「唯心」仍可能是禪修過程中 必然會經驗到的一種悟境;所以在禪宗語錄中,我們仍不難看到禪者有關「悟入唯心, 再超越唯心」這方面修驗的敘述。例如雲峰文悅說: 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於此明得,正在半途,須知向 上更有一竅在。 龍泉正聽大悟後,往見天琦瑞和尚而蒙印可。 瑞曰:「在世忘世是如何?」 師曰:「了物非物。」 曰:「在念忘念是如何?」 師曰:「於心無心。」 曰:「心物俱忘時如何?」 師曰:「華山高突太行峨。」 「了物非物」,是解悟唯心,大概相當於煖、頂二位。「於心無心」,是漸次超越唯心 的解悟,大概相當於忍位和世第一法。「心物俱忘,華山高突太行峨」,肯定是完全超 越唯心而達成能所俱泯的中道實相的證悟。此外,育王德光云:「聞聲悟道,落二落三 ;見色明心,錯七錯八。」雲門文偃(八八一-九六六)說:「不見一色,始是半提, 直得如此,更須知有全提時節。」臨濟(七八七-八六七)小參云:「有時奪境不奪人, 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這是臨濟自說接引不同根器的學人所使用的不同手法 。但因不同根器的學人本身就意味著不同的道位次第,所以後來的禪家便把它們配入五 位正偏來作道位高下的比對。若依瑜伽行中觀宗的道位,其中的「奪境不奪人」──「 泯境存心」, 相當於解悟「唯心」的加行道位;「人境俱奪」──「心境俱泯」、破初 關、大澈大悟,相當於超越「唯心」後,向上體證中道實相的「見道位」。 然而在禪門中,也有不少禪師是以「唯心」作為開悟標幟的。例如虛雲曾經開示:「識 自本心,明自本性,清清白白,明見無疑,就是見道。明心見性的人,悟入『一切唯心 造, 見物便見心』之理。」玄沙師備(八三五-九○八)上堂道:「契本明心,方為究 竟」、「大地虛空,皆因心成體」。石頭希遷(七○○-七九○)因看《肇論》云:「 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而大悟說:「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惠能在《壇經》中 自述證悟之現量境界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後面一句,在 雪巖欽禪師開悟的自白中,描述的更為親切而具體: ……依修做功夫,不覺身心俱忘,清清三晝夜,兩眼不交睫。……纔上蒲團,面前豁然一 開,如地陷一般,是時呈似人不得,非世間一切相可喻。便下單尋修。修見便道: 「且喜!且喜!」握手門前柳堤上行一轉,俯仰天地間,森羅萬相,眼見耳聞,向來所厭 所棄之物與無明煩惱,元來都是自己妙明真性中流出。半月餘,動相不生。 眼見耳聞與無明煩惱,都是自己妙明真性中流出,這不就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心 生則種種法生」──「唯心所現」的最佳寫照麼!不僅禪宗如此,西藏瑜伽行者密勒日 巴,在他的證道《歌集》中也說:「開悟之時何感受?親見一切唯心現,故應晝夜觀此 心!觀心轉深無所見,即於無見而安住。……一切顯境由心起,應觀心性畢竟空。」顯然 ,漢藏佛教的高僧大德在修證上,大致是同一個鼻孔出氣的。由此可見,禪家所說的明 自本心, 見自本性,仍然有粗細或解悟與證悟的層次差別。在加行位中,伏除一分的見 所斷分別,則瞥見一分自心自性或空性,這只是解悟「自性與唯心」的小悟境界而已。 倘若所有的見所斷分別現行完全除盡,而徹見自心的本來面目,這才是真正大徹大悟「 唯心」的見道。禪宗的「明心見性」,既然有解悟與證悟的層次,那麼淨宗的「唯心淨 土,自性彌陀」也同樣應該有解悟與證悟的區分。解悟的「唯心淨土」,屬於加行道的 小悟境界,證悟的「唯心淨土」,則是見道的徹悟境界。 綜合以上三節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中國淨土宗所謂的由「事一心」趨向 「理一心」,應該是指在上品資糧位的「未到定」,由佛號自然脫落後開始修觀,或直 接以體究念佛的方法透脫佛號,而達到真正「觀」的成就,進入離染污所取分別的「明 得定」等四加行位,解悟了「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倘若再由世第一法進入見道位, 那就是真正證 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理一心」了。 綜上所說,作一簡表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l l 未到定 l 事一心不亂 l 上品資糧位 l 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l l 佛號脫落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l l 煖 l l 觀 l l 頂 l 加 l l 解悟「理一心」── l 忍 l l ________________l l__________l 行 l l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l l l 止觀雙運 l l 世第一 l 位 l 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l_________l l l l 能所雙泯 l 證悟「理一心」── l 見道位 l l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l l 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l -- 不論你到哪裡學習佛法,實際上,它就在心中。執著的是心,思索的是心,超越的 是心,放下的也是心,外在的學習,實際上都是關係著心的。無論你研究經藏、論藏等 等,別忘了它是從何而來的。---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30 08:50)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30 08:51)
fyartist:感謝用心文啊~ 76.102.198.217 05/30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