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下面,筆者將進行才市念佛詩的解析。 在鈴木大拙所引錄的念佛詩中,筆者沒有看到類似「憶佛心謝」的敘述,只有一首詩提 到「甚至連南無阿彌陀佛也不念了」;但是不念佛、不必再念佛和淨念相續中佛號自然脫 落,畢竟是不相同的。而且詩中也沒有如何觀修實相的具體敘述。然而,從才市的詩中 , 我們依然可以明顯看出,他確實有深入觀察自心實相狀態的體驗,以及對「機法一 體」── 心佛不二、主客合一、物我一如的深刻體悟。因此,筆者仍然選錄了如下六首 念佛詩,作為 才市由「事一心」趨向「理一心」的心路表徵。 (29)才市,如果您想見佛, 那麼就要反觀自心。 那裡機法合一, 而成南無阿彌陀佛。 這就是才市的親爹! 有這樣的親爹多麼幸運! (30)這個念的心, 就是佛的心, 一佛念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31)才市,你怎樣看透自己的心呢? 用自己的心,用彌陀的鏡看。 唉!多麼可憐! 我的心猶如虛空,毫無止境。 (32)「念佛」廣大如虛空, 廣大的虛空, 由慈親的「念佛」來照見。 我的心則由慈親來照顧, 南無阿彌陀佛! (33)才市發生了奇妙的事情── 他的心已經轉化為佛心! 有不可思議的東西, 在「南無阿彌陀佛」裡面! 南無阿彌陀佛! (34)一物不執: 不執於機, 不執於法── 最為合法。 南無阿彌陀佛! (29)對才市而言,真正的佛已不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心外之佛,而是機法一體── 心佛合一的清淨光明心體。不過,這大概只是「明得定」或「明增定」所見之光明心體 ,其中還雜有微細的分別心。這個清淨光明之心,既是所念佛的心,也是才市能念佛的 心。它們是無二無別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所以,念佛不外是「一佛念一佛」 ((30))。民初夏 蓮居老居士,晚年關中念佛的念佛詩中有一首說:「人云我念佛,我 說是佛念。迷雲陣霧重 重過,瞥見澄潭月影圓。」詩中所謂的「佛念」,也有「一佛念 一佛」或「一佛拜一佛」的意味。 (33)這個清淨光明之心,就是「在南無阿彌陀佛裡面」那「不可思議的東西」──「佛 心」、「慈親」((32))。在這樣清淨光明的「彌陀之鏡」中,才市終於看清楚自己的 心空空如也,一貧如洗,「猶如虛空」,廣大無邊,「毫無止境」((31))。 (34)因為「不執於法」,所以才能遠離對所緣境的分別──「所取分別」,而趨入即心 即佛的「唯心淨土」之悟境。由於「不執於機」,所以才能遠離對能緣心的執取──「 能取分別」,而趨入超越「唯心淨土」之真如實性的悟境。倘若連此一悟境也能不執著 ──「一物不執」而超脫上去,就趨入一切法畢竟空的勝義般若空慧了。這是寂護、蓮 華戒所主張的 中觀瑜伽行派之觀行的大略次第。 從上述的解析我們可以看出,才市的念佛境界應該不僅僅是「止」而已,他必然已由 「事 一心」趨向「理一心」了。 (五)「理一心」的念佛三昧──證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當行者由止入觀,由「事一心」趨向「理一心」,順利經過止觀雙運的「世第一法」, 將趨證真正能所雙泯的「見道」位。依禪宗的術語來說,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破 本參、見牛等等;若依淨土宗而言,就是所謂的「自性彌陀」的境界。直接依念佛法門而 得開悟的例子,在史料中似乎並不多見。除了前面所舉的例子以外,日本白隱禪師(一 六八五-一七 六八)曾經舉出三個典型的例證: 元祿(一六八八-一七○三)期間,有兩位淨業行人,一名丹恕,一名丹愚。丹恕悟後, 往謁毒湛老人。 湛問:「你是何處人?」 恕曰:「山城人。」 湛問:「修習何業?」 恕曰:「淨業。」 湛問:「彌陀如來年多少?」 曰:「與某甲同年。」 湛問:「你年多少?」 曰:「與彌陀同年。」 湛問:「彌陀今在何處?」 恕即握起左手,並略舉了 一下。 湛驚曰:「你真是一個淨業行人。」 不久之後,丹愚亦發了三昧而得「大事決定」。 此外,約在同時,尚有一名叫赤澤的行者,也是淨土信徒。此人一心稱名,亦證佛教真 理。 能夠毫不猶豫的說出「自己與彌陀同年」,並以自身的動作表示出活生生彌陀的存在, 這就是念佛而證悟「自性彌陀」的明確表徵。一個人無論是依念佛而得開悟,或參禪而 得開悟,開悟後的行者總會有些異於常人的心理或行為表現。鈴木大拙根據他個人的體 驗和禪宗典籍的記載,在《禪學論叢‧開悟第一》中,舉出禪悟者有如下八大特色 :(1)非理性;(2)直 覺性;(3)權威性;(4)肯定性;(5)超然感;(6)無我調 ;(7)高舉感;(8)剎那性。這八大特色,在才市詩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難怪鈴 木會對才市如此讚歎。下面,筆者將根據這八大特色來解析才市的念佛悟境。 (35)我雀躍歡呼! 凡俗之根已被斬斷, 有無之間再無分別, 何等歡悅! 南無阿彌陀佛! (37)除了歡喜心以外, 才市一無所有。 一切的一切, 都已被阿彌陀佛清除了。 無善無惡,無喜無憂, 多麼令人滿足。 才市已經完全自由自在, 這才是真正的南無佛! (38)才市!你真幸運! 你已擺脫了一切災禍, 不必再為任何事情操心, 甚至連阿彌陀佛也不念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39)一切無疑慮已經完全消除了。 到底何時消除,如何消除, 我全然不知。 此種恩德多麼令人感激。 南無阿彌陀佛! (40)多麼感激! 我活著, 卻什麼都不必識知, 這就是活在一個自然的淨土裡。 南無阿彌陀佛! (41)樂趣在於下次的邂逅。 凡夫不得見, 下次的邂逅在彌陀裡。 想到能見您便是樂趣。 南無阿彌陀佛! (42)我真是一個快樂的人! 我遊淨土隨意往還: 我到了那裡,我又回來, 我到了那裡,我又回來。 光明晃耀是佛淨土, 而這便是我的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43)啊!真奇妙! 娑婆世界在這裡, 極樂世界也在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44)最微妙的事情, 是不可得見的佛心, 竟然在當下流露了慈悲; 在此無垠世界之外的淨土, 居然也在當下顯現了光景。 ──南無阿彌陀佛! (45)無明的業債既已由佛承擔了, 就讓這個世界聽其自然吧! 我多麼快活!多麼快活!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46)啊!煩煩惱惱多麼可憐! 這是出於自然。 啊!佛恩加被多麼親切! 這也是出於自然。 機法盡是慈尊的作用, 完全出於純真至善。 南無阿彌陀佛! (47)口中「多麼感激!」祇是謊言。 其實,這裡面並無要緊之事; 除了感到自在以外, 並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南無阿彌陀佛! (48)多麼感恩! 我在現世所作的一切, 甚至謀生的日常工作, 都變成了建設淨土的事業。 真是不可思議! 南無阿彌陀佛! (49)我在此世工作,以諸佛為伴, 我在此世工作,以諸菩薩為伴。 我在這裡由慈尊保護, 我在「南無阿彌陀佛」中遊戲。 此恩寵真是快活! 南無阿彌陀佛! (50)一切皆悉圓滿, 一點不費氣力, 此恩多麼感激, 南無阿彌陀佛! (35)主客、能所之間二元對立之執實分別心,是眾生的根本無明,一切煩惱的根本,也 是由凡入聖的最大的障礙。「凡俗之根已被斬斷」,按理即應趣入聖位,得大歡喜,所 以才 市「雀躍歡呼」。虛雲老和尚也有一首詩描寫親見自心本地風光的歡喜心情:「兩 袖輕風誰著價,滿懷明月自歌呼。」詩中所說「有無之間不再分別」的無二智,是屬於 直覺性的瑜伽現量。 (36)人還活著沒死,怎能說是「臨終結束」和「葬禮辦完」呢?這很顯然是一種極端非 理性的敘述。根據藏密圓滿次第的說法,正確修習拙火瑜伽,可使外息隨著心念而逐漸 變細,乃至於完全停止。而身內四大之粗氣與白景象、紅增上和黑近成就三心所御的細氣 ,也將依次入、住、融化於中脈之中。在最微細的俱生光明心現起的前一個階段,即黑 近成就心現起時,行者的微細心識已完全停止而成為無意識的狀態,就像陷入極度深沉 的熟睡、昏厥或死亡一樣。然而,要讓最微細的光明心覺醒並且用它來體證空性,並不 一定非修拙火不可,依直觀心性的大手印與大圓滿法,也可以得到同樣的證悟。岡波巴在 《教言廣集》中說: 修(大手印)體性比修氣功容易清淨業氣。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 世界》中也說:根據某些大師的解釋,行者可以透過「立斷」與「頓超」的方法證悟清 淨的法身與色身。在中國有「一宿覺」之稱的永嘉玄覺在《禪宗永嘉集》中,也有「離 能所時,乍同死人」的 開示: 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冥然絕慮,乍同死人,能所頓 忘,纖緣盡淨,?爾虛寂,似覺無知。 因此,「臨終結束」和「葬禮辦完」,除了可以作為「凡俗之根已被斬斷」的象徵性描 述以外,也可能是才市「冥然絕慮,乍同死人」禪悟體驗的文學性表白。這和禪宗祖師 說開悟前必須「大死一番」的意義是一樣的。既然世間之心已死,而往生的時機又尚未 來到,所 以才市只好順其自然地「等您」來接引。 大凡徹悟「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禪者,對於生死都能像才市一樣超然自在,淡 然處之。周顯得三年(九五六),重雲智暉辭別官府,將山門事附託王公顯貴後,垂誡 門人, 並示一偈,跏趺而逝。偈曰: 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蓋;往來八十年,近來覺損壞。早擬移他處,事涉有憎愛;待他摧 毀時,彼此無相礙。 證道者就像這樣,隨緣消舊業,不貪生,不避死;「不逐有緣,不住空忍,一種平懷, 泯然自盡」。雖然重雲智暉早就想拋棄他那老朽不堪的臭皮囊,但既然因緣未到,也只好 安心等待。北傳佛教如此,南傳聖典舍利弗尊者所諷誦的一首偈頌,也表達了同樣自在 的心態: 我不愛生,也不愛死,只是等待般涅槃的時間,好像官府職員等待分發薪資的日子一樣。 (37)無善無惡、無喜無憂、自在滿足,是一種超然灑脫的悟後心境。 (38)既然心境超然 ,心中萬里無雲,一片光風霽月,當然念不念佛都無所謂了。 (39)對於「生從何來」 、「死從何去」的生命問題不再疑惑,就是對生命實相全然肯定的反面敘述。悟道者必 定已斷生死之大疑。 (40)活著的生命必然是有所覺知的,可是才市卻說「什麼都不必識知」,這顯然是一大 矛盾──非理性。不過,這種「不知」和無情的木石是不同的。它屬於「有無之間再無 分別」、「無知而無所不知」的般若無分別智。其實,真正成就無分別智的聖者和毫無 分辨能力的白癡,也是有幾分相似之處的:他們同樣能對世俗的是非、善惡、美醜無動 於衷,隨緣自在。 這是《道德經》「大智若愚」另一個角度的詮釋。才市也曾經以「傻 子」自我調侃:「我何其幸福!可惜無人知曉。若是向人說起,只怕換來一個笑話。好 不奇怪呀!我是個怪異的浮 世的傻子。」詩中所說「活在一個自然的淨土裡」,即活在 法性、心性、佛性和唯心 淨土之中,或活在處處透露著常寂光的娑婆之中。 (41)才市經常「在彌陀裡」邂逅的境界,來去自由的地方,竟然不允許「凡夫得見」, 這是多麼具有權威性的話啊!多麼卓然超群的高舉感啊! (43)才市在另一首詩中說:「法界從來不滿,不論我們怎麼談它。──這就是極樂國土 。」可見「極樂」對才市而言,只是空性、法性或心性的同義語。既然如此,「色即是 空, 空即是色」,娑婆即極樂,極樂不異娑婆,娑婆與極樂不二;既然不二,則毫無差 別,說「一 眨眼」已經是多餘了。另外,「不可見的佛心」在才市心中流露著慈悲,遙遠 的極樂淨土「當下顯現了光景」((44)),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非理性陳述。 嘉興法舟道濟禪師曾開示說:「念來念去,日久月深,驀乎間,懸崖失腳,和箇念的啐 地斷去;便見淨穢兩邦,無異無別;高低九品,無欠無餘;十萬億土,不隔毫端,諸上 善人, 常相圍繞……。」意思是說,當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雙雙泯滅時,就可以親見淨土 和娑婆無二無別,十萬億遙遠的淨土不隔毫端,也就是才市所說的「娑婆世界在這裡,極 樂世界也在這裡。」可見,才市的確已經證入了能所雙泯的見道階位。 (45)既然已經體證:一切法的本質皆空無自性,一切現象都是心性隨緣而呈現的幻象, 心中洋溢著自性彌陀無盡的光明與慈悲,自然感受不到無明業債的沉重負擔。再者,既 然一一法不離心性,「機法盡是慈尊的作用」,那麼對於世間的寵辱得失,自然不會太 在意而隨緣自在,所謂「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是也!到了此一境界,自知「天下 本無事」((47)), 無須庸人自擾。日日是好日,無所住而行一切善法,諸佛菩薩長相左 右((49)),所作所為 自然都成為「建設淨土的事業」((48))。 (50)以二元的相對座標衡量事情,沒有一件事會令人滿意。若以無分別的絕對座標來看 待世事,則一切現象只是它們自己本身,沒有是非、善惡、美醜等差別,如此自然「一 切圓滿」。一切既然圓滿,又何必用心費力,計較安排呢?一切一切都聽其自然吧!就 像才市在 另一首詩中說的:「念個南無阿彌陀佛,傻傻地過日子。今天還有以後的日子 ,都隨你來吧!」 到了這個地步,凡事聽任自然,不瞻前顧後,不思慮計較,才能以真正的平常心過生活, 才有資格說「平常心是道」,才談得上「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而又日進於道。以宗門 來說,「未悟以前猶自可,既悟之後事更多」。否則只得法性之體而不能起法性之用,依 舊只能自了罷了。所以悟明心性者,仍應如《入中論》「極喜地」中所說「為欲救渡諸 眾生,此佛子心隨悲轉,以普賢願善迴向」,進一步倣傚普賢菩薩發廣大願,行廣大行 ,學習善財 童子五十三參,普入各階層,在度化眾生之中圓滿法界,圓成無上菩提。鈴木 在《念佛人》 的結論中,也寄語已踏入「娑婆之淨土」的才市,不要得少為足,不要停 留在原地,而應該 腳步一轉,立刻衝入「淨土的娑婆」中。解析完才市的五十首念佛 詩,筆者很難不認 同鈴木如下的感言: 在才市樸素的表現中,竟能蘊含如斯深邃的思想,這是極難得一見的。據此也可推知, 培育這種思想的真宗──也可謂之為日本的大乘佛教之中,隱藏著多麼高傲的靈性自覺境 界。 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感覺,即他力佛教實有擴及世界各個角落的必要。……以一位宗教家 的立場而言,我深信他力宗對未來世界文化的貢獻,必將不可限量。 本文以上所說,純粹是針對念佛法門在實修定慧的層面而論,倘若把宗教心理的因素考 慮進來,那麼此一法門「接引往生」的理念、「厭離娑婆」的訓誨和「欣求極樂」、「 念佛成佛」的勸勉,還足以消除行者對三界輪迴的恐懼,淡化行者對世間的迷戀與貪著 ,引生強烈的「出離」意願,並且增強行者對無上菩提的嚮往。既然念佛法門如此平實 易行,又能兼顧大乘菩提道的三大要點──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慧,的確值得大乘行 者用心修習、傳承並加以發揚光大。畢竟,「原則的說,大乘是不離念佛而往生淨土的 。」 三、結論 筆者撰寫本文的主要目的,在學術方面,是想釐清淨土宗「淨念相續」、「事一心」和 「理一心」在止觀道階上的明確定位問題。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淨念相續 可分為四個層次: 1.刻意專一的「粗分」淨念相續──第四至七住心; 2. 刻意專一的「細分」淨念相續──第八住心; 3.自然專一的淨念相續──第九住心欲界定; 4. 輕安專一的淨念相續──初禪近分定、未到定、止、奢摩他。 (二)事一心不亂 即上述第四種淨念相續。它是在「第九住心」上生起身心輕安成就的「止」──「初禪近 分」、「未到定」。在道位次第上,它位於資糧道頂點──上品資糧位。 (三)由「事一心」趨向「理一心」 念佛獲得「事一心」後,進一步參究或觀修就算是「理持」了。倘若在「理持」中同時 升起「止」的專注力和輕安,那真正的「觀」──毗婆奢那就算大功告成,而昇進四加行 道位中的煖、頂等位,即解悟「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小悟境界。在尚未證入「理一 心」──「見道位」前的觀修,都屬於「趨向理一心」的範圍。值得注意的是,在「事 一心」──未到定中,佛號會因定力的提昇或墮入「有分」而自然脫落, 也會因修觀或 參究而消失無蹤。若屬後者,則可看成是由「事一心」真正趨向「理一心」的明顯表徵 。 (四)證入「理一心不亂」 就是由四加行道位證入能所雙泯的「實相念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境界。它 屬於「見道位」以上的聖道。 以上結論,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研究成果而已。它們還須在教理上進一步的辨析以及在實 修上確實的驗證,才能成為定論。綜上所說,做一總表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力 l 九住 l 三住 l 淨念相續 l 道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 l 正念少 l l l l 聽聞力 l 妄念多 l 1.內住 l l l 資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 l l l 正念妄念 l 2.續住 l l l 思惟力 l 勢均力敵 l l 粗分沉掉 l 粗分沉掉 l 糧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 l l l 正念多 l l l l l 妄念少 l 3.安住 l l l 位 憶念力 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 l 細沉生 l 4.近住 l l l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 l l 下 l 細沉除 l l l l 正知力 l 細掉生 l 5.調伏 l l l l 細掉除 l 6.寂靜 l 粗住 l 粗分淨念相續 l 中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 l l l 細沉掉 l l l l l 生即除 l 7.最極寂靜 l l l 品 精進力 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 l 離細沉掉 l 8.專注一境 l 細住 l 刻意專一,淨念相續 l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 串習力 l 自然專一 l 9.等持 l 欲界定 l 自然專一,淨念相續 l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 l 輕安專一 l 止 l 未到地定 l 輕安專一,淨念相續 l 上 l l 心一境性 l l 事一心不亂 l 品 l l 奢摩他 l l l __________l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 佛號脫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l l l l煖l 觀 l l頂l加 l 解悟「理一心」── l忍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l__l行 l l l l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l世l位 止觀雙運 l l第l l l一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__l____ l l 能所雙泯 l 證悟「理一心」── l見道位 l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 -- 從一顆平靜的心修行所得到的知識,和從研讀中所得到的知識實在相差甚遠。從研讀中所 得到的知識,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知識(智慧),但我們的心卻試圖握持和保留這種知 識。我們為什麼要試圖去保留它呢?終究會失去它的呀! ---阿姜查《流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Xras:隨喜師兄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 114.46.114.220 05/30 22:08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30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