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前言 〈淨土新論〉說:「中國的佛教,始終走向偏鋒,不是忽略此,就是忽略彼。如……淨土 行者的專事果德讚仰,少求福慧雙修,不求自他兼利,只求離此濁世,往生淨土。」1 然 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二、念佛人普遍福慧雙修、 自他兼利 從《聖賢錄》所集一千六百多年的一千三百多則淨土行傳來看,〈新論〉的說法顯然與事 實不符。淨土行者確實個個欣願極樂,但肯定不是「只求」往生。他們在世之時,既求福 ,也求慧;護教興福、研教弘法等利他之行並不少見。《二十世紀中國佛教》一書,在「 淨土信仰的高揚」那一章裡面說: 「淨土信仰在二十世紀中國相對盛行,還由於近代淨土宗人對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得 了社會的一定承認。特別是在推動社會公益、難民救濟事業,在興辦佛教文化、教育事業 方面較為出色。」 接著又以足足六整頁的篇幅,詳細介紹歷來淨土宗對中國社會的貢獻,然後總結道:可以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二十世紀,哪裏佛教界對社會貢獻大,哪裏的佛教公益、文化教育事 業發達,哪裡就高懸著淨土信仰的指引,閃動著淨土宗人的身影。2 由此可見,〈新論〉 的論點明顯帶有個人主觀的成見;反而是張澄基〈淨土今說〉如下的看法比較客觀、比較 合乎史實:「觀之淨土諸賢之生平言行及其對社會及宗教之貢獻,決不下於其他任何宗派 ,抑且過之。此一歷史事實堪為淨土宗之積極入世精神作證也。」3 綜觀《聖賢錄》的淨土行者以及當今的念佛人,他們大都隨分隨力從事布施、持戒、放生 、濟貧、印經建寺、護教弘法和聞思觀修等福慧之業;很少有人除了念佛、禮佛之外不隨 緣兼修六度菩薩行的, 尤其是護教利他的福行;除非是受限於個人能力及環境因緣的村夫 村婦。這些現象不但見諸史實,也具體呈現了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廣大包容的特質。善導 的高足懷感,在《釋淨土群疑論》中便表達過類似的看法: 行者一生修淨土業,非獨偏勸唯行念佛。然修行之者根有利鈍,學有淺深,故經分定、散 兩門,人成九品差別。利根心靜之者,教修有相、無相之觀、平等甚深法門;若鈍根散亂 之徒,唯行三福、三輩之業。匪唯偏勸念佛,亦修種種法門;如其不能廣行,念佛亦生淨 土。4 三、易行道與難行道之分際 根據〈淨土新論〉的說法:「學佛最初下手,有此二方便:或從念佛、禮佛等下手;或從 布施、持戒、忍辱等下手。後是難行道,為大悲利益眾生的苦行;前是易行道,為善巧方 便的安樂行。」5 像這樣把念佛和六度之行二分為易行道與難行道的觀點,與念佛行者實 際修行的狀況顯然有極大的出入。若以〈新論〉這句話為標準,那麼大多數的淨土行人既 可說是易行道、同時也是難行道的行者;但這樣的區分標準豈非毫無意義?可見,〈新論 〉根據《十住毘婆沙論》所作有關難行道與易行道的界說,並不恰當,有必要重新加以釐 清。 不錯,《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中確實提到:希求易行道,是「無有大心」、「儜 弱怯劣」者的意願,不是「丈夫志幹」菩薩該有的想法; 而且,其中的易行道,也確實就 是所謂的念佛法門:「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 喜、迴向」。6 不過,論中並未分判:既念佛又兼行六度的修為是難行道還是易行道,也 沒說只要修行一般的布施等六度就是難行道;論中明文所說的難行道,不僅只是泛泛地修 學六度而已,還要求在未得阿鞞跋致 ── 不退轉以前,「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7 但這麼重要的一句,〈新論〉竟然略而未提,不知何故。若以「不惜身命,晝夜精 進」、「施捨頭目手足」、「受無量苦」這樣的超高標準來看,即便在學佛多年的老參裡 面,也找不到如此夠格的難行道行者,遑論初學。既然真正難行道的根器如此稀少,大多 數人只適合方便穩妥的易行道,那麼將初學菩薩判然二分為難行與易行兩道,抑此揚彼, 豈是持平之論? 四、易行道是難行道的前行 從《十住毘婆沙論》本身來看,龍樹8 當然希望有多一些修學高標的難行道菩薩挺身出來 利益眾生。這一點並不意外,就好像嚴師總是希望多幾個品學兼優的高徒精進用功一樣。 不過實際上,這樣的願望並不容易實現。因為天資高、品性好、又肯用功的學生畢竟少數 ;同樣的,善根深厚、難忍能忍的難行道菩薩,自古以來就是鳳毛麟角。這麼顯而易見的 道理,龍樹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在對初學菩薩愛深責切之餘,不得已還是隨順眾生根器 ,詳細宣說了普適大眾機宜的〈易行品〉,希望初學菩薩經由易行道的薰修,「福德力轉 增, 心亦益柔軟……深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漸次趨入甚深廣大的難行道,利益無量 無邊眾生。9 由此可見,在龍樹論主心目中,易行道只是難行道的前方便而已。 五、初學菩薩宜修易行道 初發心菩薩任重而道遠,其成佛度生的重責大任,佛說「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10 因此 ,在初學菩薩真正有能力利益眾生以前,龍樹並不鼓勵他們留在濁世行菩薩道。《大智度 論》說得很清楚:「有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 根, 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 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 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 力, 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11 那麼,初學菩薩該怎麼辦才好呢? 按照龍樹的看法,初學菩薩「不離諸佛」,常隨佛學,斯為上策。因為同論又說: 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復 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 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利益,豈不一心求欲見佛。譬如嬰兒不應離母……病人不 離良醫, 菩薩不離諸佛。12 那麼要如何才能「不離諸佛」呢?《大智度論》的說法是:除了悲智雙運 ── 生忍、法 忍「二行和合」的大菩薩以外,初學菩薩必須「常愛樂念佛」、「常善修念佛三昧」,才 能「所生常值諸佛」。而菩薩之所以要不離諸佛,除了有「無量利益」的理由以外,更根 本的,還有一份出自內心對「法王 ── 佛世尊」的無上尊重,以及自知「種種功德、無 量智慧,皆從佛得」的深深感恩之情。總之,依龍樹之見,菩薩「常欲見佛,心無厭足」 的宗教情懷,猶如小牛跟隨母牛、小王朝宗大王,本來天經地義,「法應爾故」,一點也 不稀奇。13 至於缺乏自信的「怯弱下劣」情結,當然也是初學菩薩念佛往生的動機之一, 但絕對不是主要動機。 由此可見,龍樹的確主張一般的初學菩薩修易行道,念佛求生淨土,常隨佛學。《十住毘 婆沙論》之所以會說,求易行道者「儜弱怯劣」,應是帶有勸勉意味的訶責之詞,或是為 了對治心存苟安之流的「各各為人悉檀」。14 六、求生淨土非怯弱下劣 在中國佛教裡面,關於易行道與難行道的問題由來已久。自從曇鸞作《往生論註》以來, 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便與易行道、他力教結上不解之緣。淨宗祖師大德為了弘揚自宗,過 度強調淨土法門有三根普被、方便易行、橫出三界以及速成佛道等殊勝功德,引起現代部 分學者不滿,於是提出反對的論調,主張「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15 把念佛行人、 易行道和怯弱眾生畫上等號。但是如此一著,竟將中國歷來求生淨土的慧遠、曇鸞、道綽 、善導、智者、延壽、蓮池、印光等賢聖祖師,乃至所有求生淨土的印、藏大德,全部貶 為「無有大心」的「怯弱下劣」眾生。影響所及,連初學佛者也因深怕被貼上「怯弱下劣 」的標籤,而對「淨土法門」避之唯恐不及。如此矯枉過正,豈是佛門之幸? 七、結論 放眼印度與西藏佛教,念佛法門一向歸屬靜慮之門,也自始統一於六度之中,從來沒有難 行與易行的二分問題。按理,中國的佛教也大可不必繼續受困於此,應該及早跳出易行與 難行對立的紛爭,回歸大乘佛法原本廣大包容、循序漸進的本位上。如果我們可以接受太 虛「淨(土)是三乘共庇」的說法, 如果我們原則上同意印順「大乘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 」的主張,那又何忍如此貶抑求生淨土的念佛法門呢? 1 〈淨土新論〉,收入印順《淨土與禪》,正聞,1995,頁29–30。 2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現代禪,2003,頁369–76。 3 引見〈淨土今說〉,收入張澄基《佛學今詮》下冊,慧炬,1992,頁405。 4 T 47,59 下。 5 《淨土與禪》,頁66。 6 T 26,41 中;〈除業品〉、45 上。 7 T 26,41 上。 8 中國佛教向來不疑《十住毘婆沙論》與《大智度論》是龍樹之作。 9 詳見《十住毘婆沙論》〈分別布施品〉(T 26,49 中–下)。 10 語出《十住毘婆沙論》(T 26,41 上)。 11 T 25,275 下。 12 同前。 13 詳見《大智度論》(T 25,109 上、127 上、276 上),另見歐陽志宏《空谷回音 ─ ─ 大智度論的叩應》,諦聽,2008,頁175–8。 14 參見《空谷回音 ── 大智度論的叩應》(頁191)。「各各為人悉檀」, 詳見《大智 度論》(T 25,60 上)。 15 印順《成佛之道》,正聞,1993,頁305 。 -- 經典裡對整個的(修行)過程有系統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實際的經驗卻超越經教研 究。研究無法告訴你:這就是無明升起的經驗,這就是行的感覺,這就是特殊的意識, 這就是身與心各個不同元素的感覺(受)。---阿姜查《水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