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想到如果要研究觀音法門, 那就來找找各個法師大得們講解的內容以及不同的形容方式,來增進瞭解吧! 比對宣化上人的觀音法門講解,發現兩次不同。也許可以增進瞭解: 1.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930&cid=79&page=6 2.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hu/volume6.htm 圓瑛大師講解的觀音法門:(據說鑽研楞嚴經40多年)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928&cid=79&page=15 藕益大師(智旭大師)講解的觀音法門: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886.htm 明‧憨山大師講解的觀音法門: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649.htm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88&cid=117 -- 楞嚴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虎信 都嚧甕泮○娑婆訶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烏尼卡,施 達打巴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25.172 > -------------------------------------------------------------------------- < 作者: penetrating (嗡嘛呢叭咪吽)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轉錄]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時間: Wed Mar 16 19:50:15 2011 再補上成觀法師的講解: (不過這版本的很多字,我想很多人會沒耐心。) (http://www.foyiyi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32416&extra=page%3D1) 第七章25.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 第一節法菩提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 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 【注釋】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即聞慧、思慧、修慧;以三慧而得入三摩地。 【義貫】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往“昔”於“無數恒河 沙劫”之前,“於”那“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佛。“我於彼佛”前“發菩提心, 彼佛”因而“教我從聞、思、修”三慧“入三摩地。” 【詮論】 本章經文中“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句話,不但是所有二十五聖圓通法門 所共通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也可說是一切佛法的修行中最重要的一句話。 “聞、思、修”即開慧,思慧、修慧,這是省稱(省略的說法),其全稱為: 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所成慧”為聽聞或閱讀佛法,以八識田心中無始以 來所得的善根(信解力),而對所聞之佛法,起正信正解之智慧,稱為聞所成慧。若有人 善根力不足,或少善根、或無善根,因此雖得聽聞佛法之因緣,然以缺善根種子,于所聞 法,輒生不信、不解,乃至起疑、謗,此等人雖多聽、多聞、多讀,亦不能得“聞所成慧 ”;因為他聽聞而得之佛理,對他而言,只是一種“資訊”,或只當作是學術上的知識、 或是一種“哲學”的道理;換言之,只同世間文字言說,徒然增進其世智辯聰,乃至增長 慢心,以便語人言:“我也看過了很多佛經!”甚或:“佛經的道理我也懂!”如是之人 不可能成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是依于聞所成慧,再進一步去如理思惟其中的義 理。例如聽聞到“人生即是苦”或“一切世間無有樂者”等苦諦所攝的道理,便隨順所教 而思惟: 為何人生即是苦?人生有那些苦呢?人生有四苦、八苦;什麼是四苦、八苦呢?哪些人須 受這些苦呢?哪些人不須受這些苦?——一切人皆須受,不論貧福、貴賤、老少、男女、 種姓。何時須受呢?出生之後、日日在受、時時在受、念念在受。何時得脫此等諸苦呢? 除了修如來正法一途以外,世間無有一法能令眾生得脫此苦……。如是思惟已,於苦諦便 得智慧生起,即稱之為於苦諦得思所成慧。 什麼是“修所成慧”?讀者諸君請特別注意:佛法中所謂的“修”,尤其是“聞思修”的 “修”,或“修所成慧”的“修”,都不是指別的,而是特指禪定而言!換言之,佛法中 所說的“修”,都是指“在禪定中修”!舉例而言,三十七助道品,全都是在禪定中修習 的項目,都不是所謂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修的。舉如從第一項“四念處”開始,便是 在定中觀身、受、心、法四種“循身觀”。當然,在修思念處觀之前,必須先以安般法攝 心入定,然後才能起觀。修過四念處之後,“四正勤”(或稱“四正斷”),也是在定中 精勤觀察自心,而修“已生惡念令速斷,未生惡念令不生,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善念令 增長”,這稱為四正勤。接著,“四如意足”,即是四種禪定,令心於“欲、勤、心、觀 ”四種法如意自在。其次,“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是在禪定中修習 增長,令信、進、念、定、慧於心識中強固、有如在心中生根一般,堅固不動,故稱為五 根。再其次“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再滋長壯大,便如樹幹之有 力。五根只是自體不動,不為惡法所動,例如若有信根,便能不為一切邪說,惡法所動。 若有精進根,便能不為內外懈怠因緣所動。若有念根,便能不為忘失之法動其正念。若有 定根,便不為亂緣散動其心。若有慧根,便不為種種虛妄邪偽境界壞其正知見。這是五根 ,其用只是消極的:然而五力、以有“力”故,則能起正面、積極的作用。如行者已經成 就“信力”,當邪說、謗法之外緣現前時,便能以正信力破除它,令自他于正法不起疑、 不退正信之心,這稱為“信力”成就。若已成就“精進力”,則於懈怠之內外諸緣現前時 ,亦能迅速破除,令精進不退,稱為“精進力”成就。若已成就“念力”,則任何內外忘 失正念因緣起時,能速破之,令即還住正念,稱為“念力”成就。若已成就“定力”,則 一切時中皆住定中,皆有定力所持,任何亂緣不能動之,亦能摧伏一切亂緣,稱為“定力 ”成就。若已成就“慧力”,則任何邪說、顛倒之言、愚癡之說、無知之論,皆能以慧力 揀擇而破除之,稱為“慧力”成就。總之,這五根、五力皆是依禪定力而得成就。 其次,“七覺支”,又稱為“七菩提分”,因為覺即是菩提。這七覺支是聖人所修的法, 不是凡夫境界(非如一般依字面所說),因為這七“覺”(七種覺悟)是要在已成就無根 、五力以後,才依於已成就的五根、五力而修的(當然,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 ,在此時也都必須已經成就了,因此現在這“七覺支”,正如前面的五大項(四念處、四 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當然也全都是在禪定中修的!又,前面所說的五根、或 五善根是無漏的善根,並非有漏的,故是禪定中證得,並非我們一般所說的:“那個人很 有善根。”的善根。因此,七覺支是在定中修七種覺:擇法覺、精進覺、喜覺、輕安覺、 念覺、定覺、舍覺。于定中成就此七覺之後,乃得進修八聖道分。 “八正道”,又稱“八聖道分”,關於這項,一般的誤解便更大了!須知這八種,全是聖 人所修的“聖道分”(聖道的法),故稱八聖道分,絕對不是凡夫境界。聖人于定中依此 八聖道分,配合四聖諦,而作四諦十六緣觀,修成之時,即證四雙八輩道果,是故八正道 全然不是凡夫言說境界。 以上所言三十七助道品,皆是在禪定中修,這是根據《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 俱舍論》、《阿含經》、及《大毗娑婆論》等經論所說。又,一切修行皆不能離於禪定, 關於這一點,《楞伽經》、《解深密經》、《圓覺經》、《起信論》及以上諸經論亦皆有 開示。可歎法已汩沒,正法之真象鮮為人知。余今有幸得知,故廣宣說,願普令皆聞,依 教正修,令正法複起。 以上舉三十七助道品,現在再舉本經中所說。本經二十五聖圓通,一一圓通皆是諸聖依其 三摩地而證得,其中經文中明言者,如佛一開始所說:“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 ,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佛在此開宗明義就擺明瞭,圓通境界是以三摩地而得 的;易而言之,若無三摩地,即無法修證圓通。 其次如阿那律尊者眼根圓通,是由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而證得。再如憍梵缽提尊者 舌根圓通,他說:“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次如烏芻 瑟摩明王火大圓通,是以“火光三昧”而得成就。其次,月光童子水大圓通,由於修習“ 水觀三摩地”而得成就。再者,琉璃光法王子之風大圓通,他說:“我以觀察風力無依, 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又如虛空藏菩薩之空大圓通,他說:“我以 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其次,彌勒菩薩的識大圓通,是以唯心識定而 證得,他說:“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接著,大勢至菩薩的根大 圓通,他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最後,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亦是 “以聞、思、修入三摩地。” 以上是舉二十五聖圓通,及世尊所說為證,以證明:圓通之修習與證得,是依於三摩地。 再進一步而言,其實是:修某種三摩地,其後便可成就某種圓通。 又,且不說二十五聖的圓通境界,或諸賢聖所修的三十七助道品,即使是外凡位所修的“ 五停心觀”,也是在定中修的:而內凡位的“暖、頂、忍、世第一”,更是在定中修的。 何謂“五停心觀”?“停心”即止息亂心、雜染之心,這是外凡位有情,欲修道前,其心 雜染太盛,故佛教先依個人根性,而修五種停息雜染心之觀行: 一、數息觀:散亂心重者修之。 二、因緣觀:愚癡障重者修之。 三、不淨觀:貪心重者修之。 四、慈悲觀:嗔心重者修之。 五、念佛觀:福慧薄、業障重者修之。 以此五觀為修道之前方便,故修者稱為“外凡位”。然即使是這“外凡位”的修行,也是 在定中修的,非以散亂心修之。若以散亂心修,因為與散心、亂心相應,法即成雜染,淨 法不得成就。 又,再舉本經為證,以證三摩地之重要。諸位可知為何有此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其 教起因緣是什麼?諸位可記得:那是因為阿難為摩登伽女之母的先梵天神咒所惑,故差一 點破了戒體?而阿難為何會栽這個大筋斗?因為他“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這“ 道力”即是指定力而言。若無定力,即無道力,因為“道”是在定中修的,在定中修得的 ,故若不修定,即無道力。現在從阿難的話來印證觀世音菩薩的話:阿難無始劫來,只好 多聞,只以得聞慧為已足,不進而修定,以及在定中修所聞之義。因此,與觀音所說相比 ,阿難只有聞、思,而無修——只有“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但缺“修所成慧”。 以無修所成慧,故無定力;以無頂力,故境界現前時,連自身戒體都難保。是故,為佛弟 子須知佛法中的這個重大原理: “聞、思、修”與“戒定慧”的關係。聞與思是為了修,若無修(禪定、或三摩地),聞 、思只是言說境界、文字境界,並不管用:既不能斷煩惱,更不能親證菩提。這就是為什 麼自古以來,很多人學佛於佛理雖懂得很多,好像也“悟”了(——若真的有,那只是解 悟,不是證悟!)但境界現前時,也是如阿難一樣,只有挨打的份,而且都常被打得鼻青 眼腫,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聞思”而沒有“修” ,只在“聞思境界”上轉,故如說食不飽,數寶常貧。 又,只有“聞思”而無“修”,好有一比,正如有人得上妙飲食,放在口中嚼了半天,但 他就是不吞咽下去,若不吞咽,尚且不能飽腹,更何況能得其營養? 再者,若只有“聞思”,而無“修”(無定),則連戒都很難持得清淨,因為無定力所持 ,一旦境界現前,心就動搖了。因此,若無定,連戒都難持,更何況能生無漏智慧? 接著再談“三摩地”。三摩地又譯為三昧,其義為定慧等持,亦即:於三摩地中,有定有 慧,且定慧均等,不會“定多慧少”,或“慧多定少”。那麼,三摩地中的定慧又是什麼 ?三摩地中的定叫“奢摩他”,又譯為“止”;三摩地中的慧又叫“毗婆奢那”,又譯為 “觀”;所以毗婆奢那又叫慧觀,或觀慧;以有慧故能觀,且能觀故得慧。因此,合而言 之,“三摩地”又叫定慧等持、或止觀雙運。所以,請記住這句話:三摩地(或三昧)是 一切佛法修行具體的總成績,一切修證的功能及力用,皆是由三摩地而得成就;乃至一切 斷惑證真,自證化他,種種無量功德,皆是從三摩地中發。二十五聖自證圓通如是,乃至 觀世音菩薩自證以後的化他境界: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可思議,全都是耳根圓通三 昧的境界。再說,《大佛頂首楞嚴經》一經的教起因緣,如前所說,是因阿難但好聞思, 不修三昧;而此一經,經過七處征心、十番顯見,以及其中種種難、破,無非要引導阿難 ,乃至一切眾生,悟得本心,以便依此本心而起修“首楞嚴三昧”——這就是本經最終的 具體目的。換言之,即如觀世音菩薩所言,欲引導、成就一切眾生“從聞、思、修,入三 摩地。” 第二節正修耳根圓通三昧 【“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 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注釋】 “初于聞中”:“初”,最初,一開始起修時。“聞”,返聞,即返聞自性的法門。 此謂,我最初于修習返聞自性的法門中。 “入流亡所”:“流”,聞性之流,而非聲塵之流。“入流”,是相對於“出流”而言; 若是出流,則此“流”即是聲塵之流;若是“入流”,則轉成聞性之流。以“出流”即是 識心緣塵,向外賓士而出,故是逐色循聲而入生死境。若是“入流”,即是逆流而回,反 流照性;一出一入,同是一流,但方向相反,故古來稱“入流”為“就路返家”。“亡所 ”,“亡”,即是無、或失。“所”,即所聞。以入了聞性之流,故背塵而行(背所聞之 聲塵而行)。所聞之聲塵是在外的,但現在你的心不向外馳了,而是向後一百八十度轉, 轉向內推求,所以就把外面的聲塵拋在背後,因此聲塵就有如“被丟失了”(亡失),故 稱為“亡所”(亡失所聞之塵);簡言之,即是:“亡塵”。再說得更簡單一點:因為向 後轉,背對著聲音,所以聽不到了。此四字合而言之:入了聞性之流,故亡失(忘失)所 聞之聲塵。 “所入既寂”:“所”,所聞,仍指聲塵而言。“入”,耳入,即耳根,亦即能聞之耳根 。承前,所聞之聲塵既亡,聲塵即寂止;所聞既然寂止,能聞之根(耳入)也自然就寂止 了。亦即:既無所聞,能聞自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依佛法而言,聲塵有兩種,一種是有聲之聲,一種是無聲之聲。 “有聲之聲”佛法中稱之為聲之動相,又叫“動塵”。“無聲之聲”佛法中稱之為聲之靜 相,又稱“靜塵”:然而靜塵(無聲之聲)也是一種聲塵(聲音),儒家及道家管它叫“ 天籟”:他們把萬籟俱寂,四周一切都很安靜,寂然無聲之時,可以聽到的一種頻率很高 很高的聲音,“盈營於耳”,充滿四際,但又不吵人,而且與其他聲音都不相妨礙,可以 同時出現,這種特殊的音聲稱為“天籟”;其實這就是佛法所說的“靜塵”。通常在絕緣 隔音的錄音室或廣播室中,若無他人,又沒其他聲響時,此刻你若靜下心來,可能可以聽 到這種無聲之聲;若是根器好的人,在一般安靜之處,一靜下心來,往往便可聞到此“天 籟”。若鈍根人,恐怕就無法聽到。“動靜二相”,動靜二種聲塵之相。“了然”,全然 。此言,動靜兩種聲塵之相,都全然不生。亦即,此時不但“有聲之聲”沒有生起,連“ 無聲之聲”也沒有!這是如何的一種境界呢?真是不可思議!若說“有聲之聲”沒有了, 這容易理解:但若連“無聲之聲”也全然消失,實非凡夫意識所能忖思比度的境界了!因 此,觀世音菩薩在此法門中的修證,到此即已遠遠超出一切凡夫與外道所能思議的境界了 。 “如是漸增”:如是之觀行漸漸增長、增上。 “聞所聞盡”:第一個“聞”字,是能聞,指耳識。“所聞”,仍是之聲塵。“盡”,滅 。接著,能聞之“耳識”及所聞之“聲塵”皆滅盡。前面的“所入既寂”是指根與塵,現 在是指識與塵。 “盡聞不住”:“盡”, 寂滅。“聞”,此處代表能聞及所聞二者。“不住”,不住著 。此言:雖然已能寂滅能聞及所聞,然而卻對此境界毫不住著。這表示對所證之境界沒有 法愛,更無法執。以不起法愛,不生法執,故對所證不以為滿足,不以為已達究竟,故能 以目前所證為基礎,然又能舍目前所證境,而向上升進。這個“不住”即《金剛經》所說 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所住”;亦是“佛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中的“舍筏”。凡此皆是菩薩此時在觀行中對證境的“不住”之所本;這也是菩薩于如來 無上心法,隨順奉行的表現。又,附帶一提:習禪定者,于得初禪之後,之所以能再升進 二禪,完全是因為厭患初禪的境界,以彼為粗,覺得仍非究竟,故于初禪之樂不生貪愛住 著,因而才能舍初禪喜樂之境(初禪又稱“離生喜樂地”),而上進第二禪。至於從第二 禪上升第三禪,乃至從第三禪上升第四禪,亦皆如是:以對當前所證境,不以為足,不生 法愛,不起貪著,故舍粗就細,舍劣就優。乃至從色界之四靜慮入於無色界之四定空,亦 如是。甚至於其他一切佛法中之修證,亦莫不如是:若於所證,不以為足(不得少為足) ,不生法愛、貪著,即能上上升進,而最終達於究竟無上菩提。此是上上根人之所為。至 若中下根人或鈍根人,則往往少有所證,便生滿足,更起愛著,此即是起法愛及法執。 若是對於禪定境界起貪著,便稱為“味定”(味著定境),若起味定,便於禪定境界無法 再往上提升,從而裹足不前。此是鈍根人修行的通病,故其所證便有個極限,總無法突破 而達到究竟。然而,對於證境會不會起法愛貪著,則系于無量劫修來的善根之大小,一時 也是勉強不來的。若行者發現自己有法愛、法執之現象,應如何對治呢? 第一、須常提醒自己不要貪著,亦不追求所證境的“覺受”,尤其是樂受、輕 安或空靈等覺受。 第二、要加強修行觀察一切“覺”或“受”都是因緣和合,虛妄生滅,無有自 體,不可取得。 第三、應加強了知一切覺、受、證境、知解、乃至證境中之一切見、聞、覺、知,皆自心 現量,不取不著。如是如實心行,無始以來之法愛無明,即能漸漸稀薄,終於斷除。 如是于修證上才有可能階階升進,達於究竟。 “覺所覺空”:由於不住于“盡聞”的境界,故能進一步升上此境界。“覺所覺”的第一 個“覺”字,即能覺。此覺已是智慧,屬於般若之智覺。以超越法愛、法執,故般若之智 覺得以生起。般若之智覺生起之後,又再進一步觀照:此能覺之智及所覺之理,皆是本自 空寂,以皆是如來藏心所現故。因此又破除進一步的法執:甚至對能覺之智(般若智), 以及所覺之理,皆能不生貪著,故能照見其實相皆為如來藏性,當體本空而容諸相現起。 “空覺極圓”:這是“覺所覺空”的結果。因為照見能覺所覺皆悉空寂,接著不思議地便 產生了一種“空覺”的境界,亦即,這“空覺”是“覺所覺空”之“覺”。“極圓”,極 其圓滿。這種“空”之智覺,由於觀行力的推展、增進,漸漸加強、擴展,以至於變成極 其圓滿,乃至周遍法界:整個法界,都入於此空覺之觀照中。 須知,這句話表示兩個階段的境界:一、空覺,二、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空”,能空。“滅”,寂滅。這一句表示菩薩又舍上面所證的“空覺極 圓”的境界。因為菩薩在達到“空覺極圓”的境界後,從而照了:這極圓滿的“空覺”之 境界,是依能觀照“空”之覺智而來的,若能觀招空之覺智(簡稱為“能空之智”),則 亦無所空之境;換句話說,前面所證的“空覺極圓”之中,雖然極其圓滿,然而實在還未 完全圓滿,因為這“空覺極圓”之中,還有個“能空”及“所空”在。因此,這“空覺極 圓”是建立在“能空”與“所空”的存在及對立上。若某種法是依於與他法之對立而存在 ,即是“有諍”,即非一相,亦非圓滿。因此進一步之觀行,令得領悟到:這“空覺極圓 ”的“能空之智”及“所空之境”,亦是自心現量,亦即是如《楞伽經》所說的:一切法 皆是“心、意、意識夢現。”因此,行者照見于此“能空、所空”之中實是“無有少法可 得”,以見此諸法皆無有實自體故。如是觀了,即達“空所空滅”,能空之智、所空之境 ,盡皆寂滅,本不生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前面所證之“空覺極圓”中,因仍有能空、所空,故仍有“能 、所”,若仍有能有所,即依然是二法,仍是生滅之法,非是不生不滅之究竟法性。此前 既舍“空覺極圓”之境,而進證“空所空滅”,這“空所空滅”就是一切生滅之法盡皆滅 已。亦即是達《大般若經》及《中觀論》所說的“第一義大空”,亦即是證得“空如來藏 ”的境界。此言:既已達到“空所空滅”,便達到了一切生滅之法盡皆寂滅;一切生滅之 法既已寂滅,便達“寂滅現前”。這“寂滅”是指究竟寂滅而言,亦即是“無上大涅盤” 的代名詞,也就是“無餘依涅盤”。“現前”即現前證得,或稱“現證”。 【義貫】 我最“初于”修習返“聞”自性的法門“中”,溯逆聲塵之流而“入”于聞性之“流”, 以背塵回性故“亡”失“所”聞之聲塵;“所”聞之塵及能聞之耳“入”(耳根)“既” 已“寂”止(塵既亡,根亦寂),於是便得照見聲塵之“動靜二”種“相,了然不生”( 有聲之聲不生,無聲之聲亦不起,一切聲塵寂止。)“如是”觀行之力“漸增”,能“聞 ”之耳識及“所聞”之聲皆滅“盡”不生。雖然我已能達到滅“盡”了能“聞”、所聞的 境界,但我並“不”於此證境而生“住”著之心;於是舍此境界,再進一步照了能“覺” 之智及“所覺”之理亦悉“空”寂無生;以覺所覺空,故達到一種“空覺”之境,這種空 覺之境又漸漸增進變得“極”其“圓”滿。然而這空覺之境中,仍有能空所空,故又進而 依如來藏心而觀了:一切能“空”之智及“所空”之境實本自寂“滅”,皆本如來藏妙真 如性。如是,既證能空之智、所空之境既本寂滅不生,即一切生滅之二法皆滅;一切“生 滅”法“既”本自寂“滅”,則究竟“寂滅”之無上大涅槃便“現前”證得。 【詮論】 觀音菩薩這耳根圓通法門,雖然困難,過程繁複,但是其綮要只在於“入流”二字,且最 困難的也是在這“入流”一關。當今有人談觀音法門時說,這“入流”是入聲塵之流,實 是大錯,讀者不可不知:若是入聲塵之流,則是正好相反。須知這“入”字即是向內之義 。故正好是背塵合覺的“入聞性之流”,亦即是所謂“返流照性”,亦即是十二因緣門中 的“還滅門”:逆生死流。又,這“入流”二字,不但是整個耳根圓通法門的關鍵之處, 而且也是整個佛法——不論是大乘、小乘、顯、密、性、相一切法——修證時的總原則: 一切有情,若“出流”,即是生死、煩惱;若“入流”,即是涅槃、菩提。何以故?因為 出流即是放縱身口意往外馳逐,虛妄執取,貪愛分別,故生死煩惱無有盡時。若一念悟時 ,便“即流而返”,“逆流而上”,當體收攝身口意,往內推求,不再往外馳逐,虛妄造 作,因而“回頭”向彼岸,“返流”而得“照性”(照見本性——六祖大師名之曰“見性 ”者,即是此第一步的“入流亡所”)。因此,若有心欲修行“返聞自性法門”,除了須 解此經文,然後在依靜慮而修習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放下一切身語意的往外馳求之虛 妄之業,舉凡一切世間的事、業、禮俗、朋友、交遊、名利等,皆一總放下,這是先行、 或前方便,也是先決條件。然後再於一靜處,安禪修習。如《圓覺經》所說:“善男子, 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 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 ”(《圓覺經》卷上)這裏所說重要的,就是“遠離 諸幻”,一切世間有為、往外馳逐之事,都是“諸幻”,欲修圓覺者,皆須先遠離。 又,若依《楞伽經》修,也是有一樣的要求(先決要件),經雲:“複次大慧,若菩薩摩 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 修行方便。”(《楞伽經》卷一)因此,若于真修行,一切往外馳逐的事,都應先放舍, 然後才能靜下來,修“往內推求”(入流亡所)之無上真實道。 否則,一邊往外馳逐,交際應酬、追求名利,一邊打坐修“入流亡所”,是行不通的,枉 費工夫,以染淨不相應故。 關於“向內推求”與“往外馳逐”,筆者在此有一個小故事。我少時讀初中(臺北師大附 中)時,初二上學期有位國文老師,名叫易國建(如今早以往生),他曾在課堂上說:“ 佛家與儒家不同,佛家是往內推求,儒家是往外追求。”我當時一聽:“往內推求”,便 在自己心裏說:“恩,這很好!”這句話的印象一直很深刻,未曾忘懷。後來學佛時一回 想:我那時聽到這句話時,雖然直覺地覺得這句話很好,但如果當時問我:好在哪里呢? 我恐怕也說不出所以然來。試想,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能懂得什麼叫“往內推求” ?而且老師也沒有進一步解釋,他只不過是講課文時順便提到,有點像是有感而發,或是 對他自己講的,(那時師大附中的老師講課,常喜歡講些課外的東西),當然更不會期望 下面五、六十個小毛頭能聽的懂。 更何況這句話碰巧是整個佛法中最核心的原理、原則,與理上、事上,都是最要緊的所在 。故我當時怎麼可能懂得其道理?雖然不懂,但在我幼稚的心靈中,老師這課外的一句話 ,卻“深獲我心”,且心嚮往之,並且經歷多年而從無忘失。這依佛法而言,可能是由於 宿昔所修之業習力所致吧!這正如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時,聽聞佛法,雖然不太懂,但卻很 喜歡,為什麼呢?因為他八識田中有往昔修學的種子在。 又有時兩人一切聽聞佛法,其中一人很喜歡、信受,另一人則再怎麼也不信;那人為何不 信,因為他往昔沒修,所以他八識田中“沒種”;沒種(沒有菩薩種),所以與佛法無緣 ,故不相應。因此不只“將相本有種”,連學佛也要有“菩提種”才行殊非偶然,亦不可 倖(xìng 幸)致。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 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注釋】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忽然超越”,即是頓超,亦即是在證到“寂滅現前”的下一刹 那,即頓超一切世間、出世間。世間出世間,即是有為與無為。于一切有為無為、凡聖、 染淨,皆頓然超出,再也不受有為、無為、染淨、凡聖的分別之所局限,於是一切法得自 在無礙。 “十方圓明”:“圓明”,圓滿明徹。以超越世出世、一切凡聖、染淨等分別故,便得親 見十方圓滿明徹,以若有分別即是有種界限,而不得圓滿;若仍有染淨、凡聖之差別,即 所見不得明徹。 “獲二殊勝”:因此更獲得了兩種殊勝的證境。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這是心體上合於本覺,亦即所謂“全體”(“全”字是 動詞,令成完全、無缺之義)。 “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慈力”,以“慈”而生能與一切眾生樂之“力”,此即是禪門 所說“全體”之後的“起用”,亦即,依體起用。 “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悲仰”,悲威欽仰佛道,希慕至道之甘霖、法乳。以見十方圓 明,無有凡聖之別,故其心泯然與上聖下凡皆合為一體,既與佛心通同,亦與眾生心通同 ;既具如來之究竟清淨、本妙覺心,及欲拔濟眾生之心;亦具一切眾生悲仰慕道之心:六 凡四聖,十法界之心,一時普現,而於心、佛、眾生現證三平等,更無扞格. 【義貫】 以證寂滅現前故,“忽然超越世”間與“出世間”、有為與無為一切法,而得親見“十方 ”世界“圓”滿“明”徹,因此更“獲”得“二”種“殊勝”之證境:“一者,上合十方 諸佛”所證之“本妙覺心”,且亦“與佛如來”產生“同一慈力”,能濟拔無量眾生。“ 二者,下合十方”世界“一切六道眾生”之心,“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如來菩提解脫道之 甘霖。 【詮論】 前面一段所述之修證過程,到最後證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是證到了“空如來藏 ”而證大解脫。而這一段,從“十方圓明”開始,便漸漸轉“空如來藏”為“不空如來藏 ”,而產生“不空如來藏”的力用及莊嚴之境:亦即是,上合諸佛、下合眾生的三平等心 境界;次即不空如來藏所顯的力用之總相。此下的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皆是 從此力用總相所生的別相莊嚴境界。 再者,菩薩修行,于大悟(或大徹大悟)後,通常不期然會產生兩種心:一者悲心,二者 報恩心。產生悲心是因為自身悟了、度脫了,便觀見其他眾生尚未能度脫,仍受淪溺,因 此會作如是念:“我以前也是跟他們一樣,那實在是很苦”,所以他便不期然會生出大悲 心,欲拔一切眾生苦,令至安樂,與他現在所自受用者一般無二。再者,證悟了之後,又 會作如是思惟:“我今日所以能得開悟、度脫,全不是我自己行,全都是佛的慈悲、佛力 加持,我才得如是證解,因此我深受佛恩,便應思報佛之深恩;我應如何報佛恩呢?佛以 他自己所自證之法度脫我,我應效佛所行,亦以此法,去利益更多的人,令更多的人得度 脫、開悟,同時這樣亦可令法久住,這便是繼承佛志,報答佛恩。”若人悟了之後,能生 起如是二心:悲心及報恩心,這人便是真悟了,即是佛之真子。若人自說悟了,他不但不 生以上之二心,卻反而心生傲慢,且因此希冀期求他人的恭敬與供養,則可說此人並沒有 真正悟了: 因為能生悲心的人絕不會有慢心,而傲慢的人必不能生悲心,因為傲慢者必定是執我、著 我相、我見、我能、我所,因此傲慢的人必然深著我相;以我相重故,其心中必無他人, 故傲慢者必心乏慈悲,且與悲心不相應。又,若修行者希求恭敬名利供養,亦多是依於我 慢、貪著,以我慢、貪著重故,必不能感知佛恩。然而已經開悟的人怎麼可能心不慈悲、 輕慢他人、貪著世俗名利、甚或不知感恩呢?故知:彼人實在無悟。因此他若自說自己已 經開悟了,此事則不可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