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拔苦與樂 - 七月懺儀法會 記者林元興報導   編按:農曆七月,各寺院道場都會誦持《地藏經》,或舉辦瑜伽燄口法會、 梁皇懺、三時繫念等佛事,讓參與盛會的信眾對自己平日有意或無意犯下的惡業, 有個反省與懺悔的機會。但不少人質疑,懺悔真的有用嗎?為什麼要在七月舉辦 這些佛事儀軌?本周專題將為讀者介紹七月禮懺的意義,體會佛教七月慈悲月、 吉祥月、孝道月背後的精神,藉由懺悔與心靈進行一場深度的交會。   《菜根譚》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犯了錯而知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在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下,科技昌明的今天,農曆七月依然被一般人認定是 「諸事不宜」的鬼月。二千多年前佛教傳入中國後,為與中國敬天畏神的民間文 化,及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相結合,讓民眾能接受佛陀倡導「昇華人格、淨化人 心」的修行,而發展出「懺儀法會」。 僧寶節供僧   農曆七月,是一般民眾心生恐懼的月份,人們一面懼鬼,一面也以豐盛的飲 食祭拜諸鬼,使得中元普渡流傳至今,成為民間七月行事的一部分。但對佛教來 說,七月十五日卻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   印度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雨季,此時天氣潮濕,草木、蟲蟻 繁殖最旺,為了避免蛇蟲侵擾,或外出時誤蹈眾生,於是佛陀禁止僧眾外出,將 弟子們集合在一起,堅守戒律,精進修持佛法,這種制度稱為「結夏安居」。   七月十五日當天,佛陀請所有出家僧反省自己的行為,若有不合乎佛陀規定 的制度時,需在大眾中宣布自己所犯的過失。在真心懺悔下,身心清淨,心生喜 悅,圓滿結束三個月的精進修持。此外,在三個月的精進修持中,由於嚴禁外出, 身心沉潛,人人觀照心內功夫,不少僧眾圓滿修持,開悟成佛。基於上述理由, 佛教因此稱這一天為「佛歡喜日」。   上周專題曾經提到,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看見往生的母親墮入餓鬼道,飽受饑 渴之苦,急忙中用自己的缽盛滿白飯,並以神通送給母親食用,卻見母親竟口噴 火燄,無法下嚥。最後在佛陀的指示下,於佛歡喜日當天準備各種百味供養僧眾, 因供養僧眾的功德,而使其母脫離餓鬼道。此後,各地寺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 並設有供僧大會,佛教界更訂定該日為僧寶節。   此日也是民間的中元節,盛傳這一天地獄門大開、所有鬼道眾生會到世間遊 走,在敬鬼、祭鬼及懼鬼的心態下,一般民眾多於此日屠殺牲畜,備辦飲食,宴 請諸餓鬼,亦請道士誦經超度,稱為中元普度。雖說大部分民眾以為備辦眾多美 味食品宴請餓鬼可以消災免難,保佑平安順利。但西諺有句話說:「給他一張桌 子,不如給他一把鋸子」;中國也有「救急不救窮」的說法。佛教則認為,這種 作法非但無法獲益,更增加人們的貪瞋殺業,就意義、果報而言,實與佛教的盂 蘭盆會迥異。   無論是陰間的鬼神,還是人間的窮困者,一昧給予物資上的救助是不夠的, 若能引領他們遠離困苦,或脫離餓鬼道,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究竟方法。 地藏菩薩救倒懸   佛教在弘傳佛法的過程中,無法自外於傳統,但隨著文明的發達,思想也須 與時俱進,並以多元的角度提昇思考層面,因此在七月的盂蘭盆法會中,除了舉 行供僧法會外,也課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盂蘭盆經》等經典,或舉辦瑜伽 燄口法會、梁皇寶懺、三時繫念等佛事儀軌。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部充滿孝親思想的經典,主要述說地藏菩薩「因地」 的孝行故事,發起「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力,以 及因果報應、地獄的種種狀況等。佛陀昔日在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宣說佛法時, 便是宣說此部經典。   地藏菩薩是佛陀涅槃後,在未來佛彌勒佛降生以前的這段無佛期間,於五濁 惡世中,救度六道眾生的大願菩薩。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地藏菩薩曾是 一個小國的國王,由於人民經常造作各種惡事,為拯救國人,立下誓言,若無法 救度所有眾生離苦得樂,自己決不成佛。這位國王就是我們現在眾所熟悉的大願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有一世是婆羅門女,名字叫光目,其母好食魚鱉,尤其喜歡食用 魚鱉之子,殺害不少生命,死後墮入地獄。光目一心救母,在羅漢的指導下,虔 誠奉誦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名號及禮拜瞻禮如來的尊像。一天夜裏,夢見母親將在 她家出生,不久後,家中的婢女果然產下一名男嬰,但只有十三歲的壽命,之後 仍會再度墮入地獄。光目於是悲痛發願:「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 無重罪,及歷惡道。…願我至今日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 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鬼趣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道,我然後方成正 覺。」   由於光目虔誠供奉三寶的功德,得以消除母親的罪業,她的母親也因此行大 懺悔,終得遠離萬千劫苦。這個充滿孝道思想的經典,強調孝道不僅是生前的甘 旨供養,更是由內心真誠的思念為出發點,將關懷延申至親屬往生後的境地及所 有悲苦的地獄眾生,期能解除他們所受業力之苦,成就佛果,獲得究竟的解脫。 《地藏菩薩本願經》並與《盂蘭盆經》、《佛說孝子經》、《父母恩重難報經》 等經典,同為佛門孝道思想的代表典籍。   因此在七月的孝道月裏,奉誦《地藏經》,稱念地藏菩薩名號,依地藏菩薩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本願功德度化我們七世的父母, 並濟拔世間眾生的苦難;藉由懺悔生活中所作的各種惡行,廣行布施、供養、瞻 禮,可使生者豐衣足食、遠離各種疾病、享有富貴,家眷相處和睦,祖先能離苦 得樂,最終成就佛道。 梁皇寶懺除罪惡   梁皇寶懺是梁武帝為超度夫人郗氏所制的慈悲道場懺法。據《南史‧梁武德 郗皇后傳》載,皇后生性好妒,死後墮為蟒蛇,每天為小蟲咬囓,痛苦萬分。一 天在夢中向梁武帝訴苦、求救,梁武帝醒後,即刻向寶誌公禪師請問脫苦的方法, 禪師告之需以禮佛懺悔,方能救度皇后。武帝於是親製《慈悲道場懺法》十卷, 延請僧眾行懺禮,「夫人遂化為天人,在空中謝帝而去。」後來這個懺法通行於 世,因此命名為《梁皇寶懺》,由法師帶領大眾依歸依、斷疑、懺悔、解冤、禮 佛、報德、回向等懺儀項目,斷惡行善、利己利他。   不少人對懺悔何以能滅罪致福,抱持懷疑的態度;所謂「彌天罪惡,抵不過 一個悔字」,佛教認為依諸經之說而懺悔自己的罪過,如同衣服髒了,只要用水 清洗然潔淨如新;也好像投入一把鹽(罪業)在水杯中,水的味道奇鹹無比,若 再添加一些清水(懺悔法水),鹹味自然轉淡。而犯錯的孩子只要肯承認過錯, 父母親必定不忍下手呵責。   外在的環境、器物和身體的髒亂容易看見,只要勤加拂拭清洗,自然能將塵 埃掃除;但內心染污時,就必須以清淨懺悔的法水來洗滌,才能使心地無污邪, 人生才會充滿各種色彩。   佛門特別重視懺悔法門,並將懺悔喻為淨水,能洗淨罪業;喻為船筏,能度 人至彼岸;喻為藥草,能治煩惱百病;喻為城牆,能攝護身心六根。佛教歷代高 僧大德制定各種懺法,以及在農曆七月法會中諷頌的經文、懺文,其目的便是藉 由共修,提起大眾虔誠懺悔的正念,從而落實在生活中,時時反觀自照,讓身心 在懺悔中,獲得清涼自在與無礙。 瑜伽燄口普施食   焰口法會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佛事,焰口為餓鬼名, 又稱面然,傳說是觀世音菩薩為度眾生而示現的化身,其體枯瘦,咽細如針,常 口吐火焰。因為生前慳吝,遂有此果報。經載,釋迦牟尼佛的侍者阿難尊者於林 中修習禪定時,看見一餓鬼形容枯槁,面貌醜惡,頭髮散亂,喉細如針,口中噴 火,出現在面前,並告訴阿難,自己生前居心慳吝,貪不知足,所以死後墮入餓 鬼道中,備受諸苦。又說,阿難將於三天後壽命將盡,死後墮餓鬼道。阿難聞言 大驚,驚慌奔往佛前哀求救度,佛陀為阿難說焰口經及施食的方法,若能如此行 之,無數鬼神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   燄口法會可說是密教的一種修持儀軌,以持咒、觀想為主,主要依主法和尚 的功德力攝受加持,及禮懺者的虔誠心念,將所有的食物隨咒變現,讓鬼道眾生 悉能廣開針咽,獲得飲食。並能濟拔鬼道眾生脫離地獄之苦,永不墮餓鬼。   為感念觀世音菩薩的變現,燄口法會時,也設置面然大士壇。後人常將燄口 佛事用在超薦亡靈、盂蘭盆會、水陸法會等大型法會的圓滿日舉行,並唱誦《心 經》、往生咒、大悲咒等經咒,藉由佛力加持,令親屬亡魂、孤魂野鬼得以接引 前往法會,透過聽經聞法、咒變飲食,度化餓鬼眾生。 三時繫念稱佛名   三時繫念為淨土宗念佛法門之一。為元朝中峰國師所提倡,目的在超薦亡靈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茫茫業海。因程序較為簡單,近來頗有取代焰口之趨勢。   三時,一般指早晨、日中、日沒之時。繫念,指身、口、意三者隨《阿彌陀 經》經文而觀想、繫念往生彌陀淨土。後世為方便信眾參與,簡化時程,大都將 此三個時段連在一起舉行,在日沒前後,使佛事一氣呵成。   每一時佛事皆包含誦經、持名、講演、行道、懺悔、發願、唱讚等七部分, 其中第一時開示行者(包括生亡兩者)「極樂世界無有眾苦,道人若要尋歸路, 但向塵中了自心。」是說眾生所以受苦無盡,乃從貪欲而起。欲離苦得樂,往生 淨土,則須信、願、行三者具足。故行者應一心不亂稱念佛名,才能在臨命終時, 心不顛倒,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第二時開示行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強調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的思想, 若能真誠發露懺悔,即能洗除業垢,增長善根,捨此報緣,往生淨土。   第三時開示行者「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南無為皈依之意,阿彌 陀佛,除代表佛名外,也代表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因此稱念阿彌陀佛,即在 佛力的加持下坐斷六根,滅除八萬億劫生死重罪。若能一心不亂稱念佛號,必能 托質蓮胎,永離業海,直證圓滿無上菩提。 懺悔法水滌身心   教在農曆七月舉行的各種法會,乃結合民間習俗,讓社會大眾普遍接受後, 再藉由法會的諷誦經典、懺儀,了解農曆七月不應只是人間慣認的「鬼月」,而 是人間的慈悲月、孝道月、吉祥月。透過經懺儀軌的隨文觀想與懺悔,讓我們能 朝向內心的深層反省自律,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德。 慈悲歡喜超苦劫   懺悔像法水一樣,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像船筏一樣,可以載運我們到 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像藥草一樣,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像明燈一樣, 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像城牆一樣,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懺悔像 橋樑一樣,可以導引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像衣服一樣,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 道果。《菜根譚》裡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 悔字」,犯了錯而知道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懺悔雖有如此殊勝功德,但一般人容易輕忽怠惰,不易生起懺悔的心。佛經 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和眾生的差別,在於菩薩有前瞻遠見,不會 迷惑於一時的貪欲,造作萬劫難復的惡因;而眾生短視淺見,只看到刀鋒上甜美 的蜜汁,卻渾然不顧森寒銳利的鋒刃,等到蜜汁嚐到時,舌頭也隨之割破,後悔 莫及了。   不論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或是救母的孝親思想; 瑜伽燄口法會、三時繫念佛事,或是禮拜梁皇寶懺,農曆七月,在佛陀的慈悲攝 受下,透過這些懺法與經典的誦持,集合眾人慈悲的念力,一心救拔我們七世的 親屬亡魂、孤魂野鬼,為盡人生孝順與哺乳之恩,在祈願、懺悔、修善、救苦、 植重福田下,使農曆七月充滿莊嚴、溫馨與寧靜,匯集人間的慈愛與悲憫,令餓 鬼眾生超脫苦難,托質蓮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5.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