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yartist (一顆柔軟心)》之銘言: : ※ 引述《norchen (烏金徹令)》之銘言: : : 其一 : : 該生情況已不受指導 : : 如何再傳授德育? : : 如果可以接受德育 : : 何以不能接受智育或美育? : : 原PO還是沒講出如何接受德育的方式 : 感謝你的提問,就我所知來分享,供參考 : 德育與智育及美育彼此並不相衝突 : 可以接受德育,並同時接受智育及美育 : 我的觀點是以德育為教育的主軸 : 智、體、群、美則能幫助趣向圓滿 : 如何接受德育教育 : 古人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這個詩,就是道德教育的主體,比如論語等 : 就是很好的教材 : 禮則是一種行為的規範,教導我們知進退 : 如同佛法的戒律一樣,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該遮止的 : 透由禮,學習如何尊重別人,與人和睦相處 : 成於樂,好比佛法說的是「內學」 : 是一種訓練自己內心的方法,調伏自己的三毒煩惱 : 那什麼是最容易讓我們感受到一個人內心的感受 : 很直接的就是音樂 : 所以若能透由善的音樂來陶冶心性 : 能培養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其實你還是沒回答 所以我換個方式問 在正常功課都不聽母親的情況下 你如何讓這個小孩讀詩? 你如何讓這個小孩學禮? 你如何讓這個小孩習樂? : : 其二 : : 內心滿足→專注力提高→智育提升→有正確的人生宗旨→成為知足常樂的人 : : 試問 : : 內心滿足不等於知足常樂的人嗎? : : 如果要成為知足常樂的人的首要方式是成為內心滿足的人 : : 這是丐題 : : 那原PO還是講不出如何內心滿足 : 內心滿足能讓我們趣向一個知足常樂的心性 : 內心滿足是一個內心當下的相狀,而知足常樂是一個長期的心性狀態 : 因此若想培養一個知足常樂的心性 : 平時就要時常串習內心滿足的相狀 所以一個人在內心滿足的當下 他是不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 : 而內心滿足的相狀,可以藉由德育來培養 我對於你推敲的過程就很有疑問 專注力提高會讓學習效果提升 這已經有很多學術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內心滿足會提高專注力 我覺得很牽強 : : 其三 : : 學過教育心理學或是具教學法訓練的人 : : 都應該知道世界上沒有特別好的教學法 : : 人的個體差異無法用任何方式加以統一 : : 這違反了人的天性 : : (如果有,何必有八萬四千法門) : : 所以用德育來提升智育 : : 可能只對於小部份的人有用 : : 而目前我尚未聽過這種教學法 : : 也沒有看過提升德育也會提升智育的研究 : : 而我受到的訓練告訴我 : : 原PO的方式如果有用 : : 看不出是因為德育的關係 : : 比較有關係的是唸書的時間增加 : : 但是讓唸書時間增加的方式有很多 : : 提升德育如果有效增加唸書時間 : : 也只是其中一種方式 : : 但卻不能說成提升德育會提升智育 : 若只是聽聞小弟我說,德育會提升智育 : 當然你有充份的理由懷疑 : 不過我會這麼說,並非我自己的推論 : 而是有實證為輔 : 從我所觀察的實例,和師長的教導下 : 我分享一下為什麼我覺得德育對智育的提升有所幫助 : 在德育薰陶下的孩子,首先對師長就能恭敬 : 願意聽老師的話來學習 : 我們應該都有這種經驗,自己喜歡的老師 : 他教的東西我們比較聽得進去,學習的狀況也比較好 所以你的推論一直有問題 喜歡一個老師是因為德育嗎? 所以應該是喜歡一個老師提升學習的動機 而不是德育提升學習的動機 喜歡一個老師有可能因為外貌、老師給的成績、老師的風格 但如果說因為德育讓學生喜歡老師 難道教公民與道德的老師最受人喜愛嗎? 一個美女老師帶的學生 剛好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嗎? : 同樣的,德育所教導尊師重道、親近師長 : 無形中就能幫助我們好好來學習 : 同時德育裡講究孝、悌 : 有孝悌觀念的孩子,他們的學習不是只顧自己 : 同學彼此之間會相互幫忙學習 : 一個人學習比不上一群人相互學習來的有力 : 如果我們唸書,有問題的時候 : 旁邊隨時有好同學或學長姐,願意教我們 : 是不是學習起來順利多了 : 其次,班上的學習氣氛同時也影響了整體的學習狀況 : 所以才會有升學班和放牛班的分別 : 在良好德育培養下的孩子 : 彼此之間和睦、友愛,大家一同開心的學習 : 良性的競爭,相互鼓勵、提策 : 這樣對學習有沒有幫助呢? : 智育雖然不是萬靈丹,但以學習而言 : 卻產生的整體重要性的影響 : : 其四 : : 我看過很多品學兼優的模範生 : : 也是整天打電動 : : 考前才在唸書 : : 也很聽師長的話 : : 難道喜歡電玩就是壞小孩嗎? : : =========================== : : 結論 : : 這種污名化電玩的方式 : : 不如直接教類似白骨觀的方式 : : 制約小孩一看到電玩就嘔吐 : : 或許會好一點 : : 但先決條件還是"怎麼教" : : =========================== : 玩電動等於壞小孩,這是我所說的嗎? 所以我用問號 : 所以我在污名化電玩? 你說德育會減少玩電玩 那為何電玩要玩少一點呢? : 在現今德育教育不被重視的年代 : 會被質疑仍至批評是很正常的事情 : 但是十善社會是佛法的根本 : 沒有十善的社會,人性暴惡,沒人會想學佛 : 而十善社會,以德育為根本 : 這是為何我會提出這點的主因 : 一些淺見,供參考 : 祝 法喜充滿 : 阿彌陀佛 如果提出大方向有助於樓主 她也不用來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5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