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教義理的商業運用——印尼佛教徒企業家個案研究 連結: http://bbs.lingshan.cn/read.php?tid=100090 作者:Yulianti 佛教財富觀: 當正命被視為佛教經濟刺激的核心時,僅僅依賴於正命本身是不夠的。佛教認為:財富看 起來並不邪惡,更為重要的財富怎樣謀取與使用。單純靠正業來獲取財富而不以正確態度 對待之將會是徒勞無功(哈威,2000:195)。 此外,《法句經》有一偈說: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敗處故,害人亦自害(Dh.V .355)。財富的獲取方式應當包括正確的態度──而不僅擔心錢怎麼花。對待財富的正確 態度不考慮滿足程度(哈威,2000:195)。滿意或知足被視為是最大的財富─人們因知足 而鎮定,遠離悔恨和欲望。知足不關心所得財富的量,而是關心以值得稱歎的方式、以守 戒和不貪方法所獲取的財富的純潔度(同前)。 談到對待財富的態度,佛教通常以兩種方式採取行動: 心態與物理行為。心態包括:捨棄 (nekkhama)與佈施(dana)。人們這兩種素質的產生通常源于一項基本原則叫做波羅蜜 Parami(完美)。波羅蜜是指人們為了開悟而踐行的十種品質的完美[1](那爛陀Narada ,1988:592)。 Nekkhana被定義為捨棄,是波羅蜜或完美的第三個因素。Nekkhana通常是指行苦修生活, 而捨棄世俗的快樂(那爛陀,1988:592)。佛陀有許多故事講述了在過去生中為獲得圓 滿知識而捨棄財產或家人成為苦行僧的故事,通常被拿來作為棄世出家的典型。 然而,捨棄的核心不是捨棄財產的行為,而更是不執著於財產的態度(那爛陀,1988: 593)。總之,心態的意義比物理捨棄更重要。在過去幾生當中,菩薩出生為國王——雖 然他沒有離開國家或者成為苦修者,他總是示現為不執著于財富,將財富散發給苦修者或 者窮人,以此來養育人民。 羅素.塞斯摩爾(Rusell Sizemore)和唐納.史威爾(Donald Swearer)還提到不執著於 生命的取向不需要全然捨棄所有物質財產。相反,人們應當尋找另一方式來表達其對於財 產的態度(洛伊Loy,2003:25)。嚴格地說,不執著是指明智地擁有和使用物質財產並 且不愚蠢地走向反面,否則人們會為所擁有和使用的財富所奴役。 因此,捨棄的意義就這點而言不在於捨棄的表面意義,如前所述全然捨棄世俗生活──而 是其意義直指心態:通過智慧的使用和分配,捨棄對財富和物質財產的執著態度。在此, 問題不是在於人們多富或多窮,而是在於人們對形勢的反應(洛伊,2003:73)。佩尤托 將這種狀況稱為精神自由(佩尤托,1994:67)。 第二種是叫做佈施(dana)。這是一種應當勤加修行以消除自私與貪渴的品質(那爛陀, 1998:578)。放棄自私與貪渴的行為需要智慧以施與適宜的禮受者。不適宜的分配不會 產生好的和最佳的結果;儘管如此,人們應當樂施而不求回報。 佛陀在過去一次生命中,是毘善達羅(Vessantara)王,他將所有的財產、王國和家人全 部放棄,分別贈給故事中的各個需求者。然而,他受到神的考查,神碰巧聽到他的佈施宏 願,主要是他要實現圓滿品行的決心(那爛陀,1998:581)。 這個故事經常被用來描述人們應當怎樣放棄自私和對所愛、包括對所擁有財產的執著。此 外,通過個人努力正當地獲取財富,並且持有正確的態度,對此,建議將所得財產分成四 份,包括: 1.一份用來供給自己和所撫養者的生活和公益事業(Ekena bhoge bhunjeyya) 2.兩份用於繼續投資(dvanhi kammam payojaye) 3.最後一份留備來日所需(catutthanca nidhāpeyya)(佩尤托,1998:29) 佈施品行會讓人們考慮財富的利益──不僅要利己,同時還要利他。第一份被提出用來供 給自己和所撫養者的生活和公益事業。在此,公益事業包括和涉及佈施的財物,例如:佈 施給窮人、支持社會基金、通過納稅來支持政府、供養宗教人士或活動,等等(佩尤托, 1998:30)。 第二份包括:根據員工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而發給他們工資。這份是用來維持、改善或發展 個人狀況的(佩尤托,1998:30)。最後的四分之一份是工資中儲蓄的部分,以備未來出 現災難——諸如人們需要花錢看病,或者當災難降臨影響到正常生活的時候。 哈威強調財產只有在使用時才產生利益,因為無論人們多麼珍惜財產,在死亡來臨之時, 終將要分開。財富不加以利用,就好象魔鬼出沒的池塘,沒有人可以瓢水解渴(J.I.353 )。水無有用處,存在沒有利益,因此也不會給主人帶來好結果。 因此,佛陀不鼓勵將人們窮其一生只是追求財富(洛伊,2004:60)。[2]類似地,企業 可以象創造財富一樣發展心靈。不應當為了填充無休止的貪欲而揮霍財富。佈施給慈善事 業是減少自身貪欲並提高心靈發展素質的一條途徑──是減少自我中心和提高個體心靈資 本的手段。 ------------------------------------------------------------------------------ [1]十種完美是:Dana(施)、sila(戒)、nekkhama(舍)、panna(智)、viriya(精進) 、Khanti(忍)、sacca(真理)、aditthana(決意)、metta(慈)、karuna(悲)。 [2]大衛.洛伊(David R. Loy)《在星球上鋪路還是穿鞋?:一個佛教徒眼中的貪欲與全 球化》(Pave the Planet or Wear Shoes?: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Greed and Globalization)。 保羅?尼特(Paul.F.Knitter),編輯,《顛覆貪欲:全球經濟宗教觀》 (Subverting Greed: Religious Perspective on the Global Economics),奧秘思 出版社,紐約2002年。第60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23.229
cool810:隨喜觀念的分享~ 12/19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