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教義理的商業運用——印尼佛教徒企業家個案研究 作者:Yulianti 財富在佛教中的作用 佛陀在《增支部》中提到貧窮對於沉湎於感官享樂的人來說是一種苦(AN.VI,45)。因此 貧窮的生活會使人負債。人們還不起利息就會陷入更重債務之中,飽受債主折磨,如果這 還不夠,還可能會鋃鐺入獄(AN.VI,45)。因此,佛陀貶斥貧窮,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 。 洛伊在此將貧窮的含義描述為過正常體面生活、免受饑餓、露宿和疾病所苦物質必需品基 本需求的缺乏(洛伊,2003:55)。基本需求缺乏讓人受苦,既然佛陀的理想是滅除苦─ ─因此貧窮是不受尊重的;此外,貧窮還被看成是不道德行為諸如:暴力、妄語、和盜竊 的誘因(洛伊,2003:57)。在《轉輪聖王修行經》中,正如本次佛教倫理論壇其他人的 論述──社會動亂涉及或植根于領導無智(D.N,III:395)。 此外,本經另一部分內容中,佛陀提到領袖如果缺乏領袖所應具備的必備或重要品質,將 會阻礙社會精神發展──但是反過來說,品質優秀的領袖可以引導福利增長和社會發展( 佩尤托,1994:60)。巴厘經文中有大量例子提及或讚歎給孤獨(Anatthapindhika)—— 是一位成功的居士,大富而樂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佩尤托,1994:60)。 此外,置身於社會或各機構的人際關係網之中,為了將自己擺在有意義和更有利的位置, 人們需要財力,例如財富和財產(dana和bhoga)(法住(Dhammavihari),第三十二卷 ,2005-2006年:148)。然而,如果人們為了正當理由而拼命掙錢,那麼他不應當被誘導 或說服成只求財。心裡只想財是本性受染汙,不會讓人快樂或富有。換句話說,無節制地 求財不會讓人快樂和發達。真正的快樂不是靠擁有大量財富來獲得。 為論述佛陀鼓勵發展、財富和精神提升,有一部經《兩眼人安達經》(Anda Dvicakkhu Sutta)提到一個兩眼人的比喻:主人用一隻眼來獲取財富支持他自己和其他人實現精神 發展。他比將兩隻眼睛專注於一個目標的人更高明(維克拉馬辛Wicramasinghe,2000: 28)。[1]這裡的觀點是獲取財富的活動應當與精神發展的努力相平衡。 例如:頻婆娑羅(Bimbisara)王,證須陀洹果者[2](預流果),繼續統治他的國家;毘沙 卡(Visakha)女士,證入流果者,繼續過她極富的婚姻生活。為了將話題引向佛教基本教 旨,人們應當被鼓勵在以下兩種極端中採取中道,即: 1、貧困,人們缺乏足夠的生活資料(人們生活極其貧困或艱苦); 2、為個人原因而追求物質富有,恣情於感官享樂(哈威:2000:196)。 因此,第一種極端足以表明缺乏食物等必需品可能成為最大的疾病─這一狀況會增加社會 不安定或妨礙對其形成的深刻認識。第二種極端表明物質福利本身不是結果,而是用來追 求快樂的手段──為正當的生活和精神發展提供支援。 在這一點──法被論證來揭示佛陀對於佛教徒過優質生活的最初指導。韋伯認為只有基於 新教倫理的信仰才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他對佛陀教義有更深理解,韋伯就會將法與經濟聯 繫起來,正如此文論述。當然,人們對法的理解將影響到生活方式,這涉及到正命。為理 解法與企業經濟彼此間交互作用,下一段落請讀者考查佛教企業家的經商個案。 ------------------------------------------------------------------------------ [1]本文是J.W.Wickremasinghe教授,斯里蘭卡斯裡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副校長,2000年 1月20日(佛曆2543年)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應法勝基金會(Dharmavijaya)的邀請而作。 [2]證預流果者(sotapanna)是佛教中證得第一階段的聖見,總共有四階段:預流果、一 還果、不還果、不還果、和阿羅漢果。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2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