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附錄一、科學素養的內涵 一、科學 「科學」,以知識的內涵來說,科學可以說是「運用科學方法所獲致的知識」。那麼,什 麼是科學方法呢? 人類智識的成長與累積,形成現在的文明社會。在我們生活中所運用的各種智識,有些則 是價值的判斷、目標的取捨,有些則是傳達能力,有些則是執行能力。為了傳述的方便, 我們勉強把它分為宗教、藝文、科學來說明。宗教是個人的一種價值觀,一種對生命的態 度。它看來隱而不顯,但是卻影響整個人的生活模式。藝文則是語言、音樂、藝術、舞蹈 、衣著等傳達感情意念的能力。而科學則是依據事實或是以事實來考驗的知識,依賴這些 知識,使我們真實不虛的去做選擇及做合理有效的行動。 我們可以參酌認知心理學(其實也不一定必要,就直接運用自我經驗的反省即可),來探討 人們如何運用外在的資訊,來建構或激發他的思想: 現象?訊息 解釋現象 預測新現象(實驗) 獲得資料 歸納統整 推廣 獲得規律性、 應用 定律、原理 演繹 想像 推理 解釋定律 建構模型,提出 假說,高階理論 在這個認知的建構與生長的過程,歸納法是將眾多的資料和知識加以批判、統整而獲得「 通則」的一種思考過程及方法。因此,通則的成立,是建立在這些事實之上的。不過,有 時,適合這些事實的通則可能不只一個,所以通則的成立與否,還得受到更多資料、事實 的考驗,或是和既有的理論、模型相互辯證。歸納法所獲得的知識,可說是「到目前為止 ,沒有論據可以證明它錯」的知識。 至於假說或理論的提出、模型的建構,則是先要在心中有一個臆想,認為真相應該是「那 個樣子」。再依「設A為真,則B亦為真,或C必為偽」等推理,來解釋各種已知的定律和 現象,或預測事情應該如何如何。 不管是定律、原理、假說、模型與理論,由這些構成的知識體系,可稱之為「科學」。這 樣建構的知識體系,在本質上具有一些特性: (1)它的成立依憑外在事實的支持。也就是說,它要能夠接受客觀事實的考驗,或詮釋各 種現象。 (2)知識體系內具有邏輯協調一致性,不得相互矛盾,或有因果不相連屬的情形。 (3)精神上它是開放的。因為現象的觀察是無止境的,目前建構的科學是否真的內部已經 邏輯協調一致性,則不僅是不斷地在檢核,而它所預測的現象是否發生,或是有了新發現 的現象,該理論是否尚能完滿解釋它,一連串這些考驗,使科學更趨堅實,或使科學概念 再度更新,這兩種都有可能。所以科學的知識可以說是對於事物迄至目前最佳的詮釋。 基於以上所提的特性,科學可說是經過切實考驗的知識,故可信度極高且最切合實際,而 同時卻又具有開放的特性。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獲得科學知識的認知過程;有對現象的「觀察」,它涉及到觀察什麼 ?怎麼觀察?而要知道觀察什麼及如何觀察,則觀察者心中一定事前要有一些先備知識或 探求的目標…。再者,觀察所獲得的訊息,經過整理與分析,依據這些資料當論據,提出 一些統整性的概念、規則性等,或是依據心中預設的模型、理論,去做邏輯性的推論,來 解釋或證明發生的現象和成立的定律,來預測可能發生的現象等。這些依據外在事實當論 據,來建構知識的思考模式,我們稱之為「科學方法」。我們知道,像音樂、藝術或宗教 等的知識,並非經此思考模式而得的,故不屬於科學的知識。 在從事科學的探討時,為了所獲得的資訊要正確,觀察及執行時必須切實而細心,為了所 獲得的結論要經得起客觀事實的考驗,歸納及推理時要篤實誠實,不得馬虎作假,以免落 於虛妄。因而如此切實細心做事,就事論事的態度,可稱之為科學的精神。 我們可以把探求科學時,所培養的科學精神,以及探求科學時所運用的觀察、整理、分析 、歸納、推理等心智活動能力(可稱為科學方法的運用能力),和獲得的科學知識,統稱為 科學素養。我們稟承科學的態度和精神,運用科學方法去探求科學知識,而獲得認知上的 成長以及能力的增進。科學教育的目標在此,而我們的科學教學也應依此科學的過程來進 行。 二、科學概念的認知 科學探索滋長發展了我們的智識。它包括科學的名詞、事實、概念、原理、定律、理論、 模型及各式應用等方面的知識。 ‧科學的語彙(scientific term): 科學家用以稱呼存在的實體、物體、事件、週期、各分類部門、組織、結構體等。語彙於 傳達時被引用,係一種定義,不包括相關、定律、模型及理論。例如魚、人、書本、中國 、風、…等。 ‧科學的事實(scientific fact): 透過操作型定義的方法和程序,對自然現象、事件或物質性質的觀察與度量,產生一個可 反覆驗證的、確定的結果,成立一個科學的事實。例如真空中的光速、一大氣壓下水的沸 點、東西的長度等。 ‧科學的概念(scientific concept): 經由不同的發生方式及途徑,被觀察或偵測具恆常性的自然現象、性質或事物特性,可用 語詞或符號來表徵的稱為科學的「概念」。例如在定容積下,壓力與溫度成正比,例如物 體的熱脹冷縮等。許多概念又是由一些基本的概念建構起來,例如描述概念間的關係也是 一種概念。基本的概念不多,像長度、質量、電荷、時間等。許多概念由關係式來界定或 方程式來陳述,例如密度(質量/體積)、波義耳定律等,它常在某特定條件下才成立,瞭 解這些成立的要件也是另一概念。 ‧科學的原理(scientific principle): 對系列的觀察、度量所呈現的規則,作一般化的、統整式的陳述或數學表示,科學上的原 理雖是一種一般化的陳述,但在應用上則尚未到定律的水準,例如巴斯噶原理、阿基米德 原理。 ‧經驗定律(empirical law): 經驗定律是經由觀察與度量,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相關關係。這些定律是應用 或建構理論、模型的基石,例如斯涅耳折射定律、刻卜勒定律、歐姆定律。 ‧科學的理論(scientific theory): 經驗定律是經由觀察與度量所得的經驗以及原理和經驗定律,創造性地提出一個統攝性的 想法。此一想法可能藉助語文或數學來陳述。此一想法,可普遍地解釋這些現象,並且能 預測系列相關現象,而獲得證實。有時基於相同的論據而有不同的理論,科學家往往傾向 於接受那最簡單、最容易理解、最具預測能力,是能符合經驗定律的理論,例子如原子論 、分子動力論、自然選擇理論、板塊理論、量子論。 ‧科學的模型(scientific model): 一種代表,可見的、或數學或語文描述的,用以幫助描述或瞭解科學的現象、理論、定律 、組織、結構等。例如波動模型、粒子模型、電流模型、地球大氣的溫室模型等。 ‧遍通性的定律(universal law): 歷經考驗仍無法否定它,而且解釋現象的涵蓋面很大的定律,它們是科學的基石,如萬有 引力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電荷守恆定律等。 ‧科學應用(application of science): 運用經驗定律、理論的預測和推論,設計特殊的環境使現象得以發生,即是一種人為的情 境,例如發電機、電動機、電燈、電腦等。經過科學知識的發展﹐基本的定律之瞭解,運 用這些理論及定律,人們研發科技,做各種巧妙的發明。 三、科學智能 「科學探索」在於致力於對現象做不斷地檢視,以及對時下適用的解釋是否能充分而適當 地詮釋這些現象做嚴謹地審思。對於科學家所提的研判不應武斷地設定它僅是一種試驗性 暫時的理論。權威不能決定或設立科學的知識,科學乃是科學家源自自然真實的一種陳述 。 這些「科學探索」的倫理可說是立根於它的運思過程中。這些過程:觀察、分類、度量、 解釋資料、推斷、傳達、控制變因、模型及理論、形成假說、預測等,它不一定也不必要 依序發生,但是每一過程都可有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分歧發展,這使得科學的運思過程深 具有機性,靈活及切合情境地做有效演進。 ‧觀察(observing): 經由直接感官或藉助儀器,有目的的、專注的、多向性的、切近的客觀檢視,察覺事象的 特徵並加記錄、詮釋,而非隨意泛泛的看過。 ‧分類(classifying): 依某屬性、某特徵或某功能,將事物作系統地分類。 ‧度量(measuring): 界定觀測量,運用儀器對物體、系統或現象做量化度量,以便顯示其特性。 ‧解釋資料(interpreting data): 運用可理解的、熟悉的語言與符號,闡明由觀察所獲得的資料,詮釋資料的涵義和特性。 ‧推斷(inferring): 由觀察、度量、分類所得之事實與資料,做有依據的、邏輯的、歸納的提出結論。 ‧傳達(communicating): 運用文字、插圖、表格、符號等有效的方式,將觀察、度量以及推斷所得,用有效的表示 方法傳譯給其他人。 ‧控制變因(controlling variables): 在諸多相關變因中,固定其他,只允一個變因改變,觀察它與依變項之間的因果及效應關 係。 ‧發展模型與理論(developing models and theories): 由觀察、度量、分類所得,臆想模型;模型是一種心像,它可以是物理系統的代表或真實 的物理系統,可用以協助理解所觀察的現象或真正的系統, ,也可運用來預測現象,統整 出相關的想法。 而創設一個理論則常不僅只是形成一種心像,或一個模型,它包容相關的經驗定律。理論 經常以模型的描述、數字的表達方式來陳述。 ‧形成假說(hypothesizing): 假說係一種一般化通則性的陳述、統攝一系列的理解與邏輯的解釋。而經由假說推論的每 一項解釋、預測均可試驗,依試驗的結果來否決或贊成假說。 雖然在數學,可運用歸納法證明某理論的真偽,但科學不行。在科學則只能證明「某些應 是不真實的」。 一個假說,再累積更多的論據支持下,其可信程度越形鞏固。但是本質上它在科學上仍是 在待考驗的、可能非真的地位。 ‧預測(predicting): 預測是對某種改變加諸於系統時,系統將作何種反應的一種預告。預測不是亂猜的、或含 糊其詞的預告。它是具科學內涵的、邏輯的、演繹的,建立在與系統行為有關的自然定律 、原理或模型、理論上的推論。 或是依據現有的經驗規律及資料做適度的推廣應用。 四、科學素養內容解析 科學教育乃是「教人如何學習科學」的工作。最早期的,也是比較直接可以感受到學 習成果的,當然是「傳授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期望獲得的科學素養則是「廣博的科 學知識和精湛的操作技術」。不過,我們逐漸地發現;由於學習「科學」所運用的探討及 思考方式很切實、很具邏輯性,慢慢地也養成一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態度,以及推理 思考的能力。而且這些能力和態度的養成,其價值(解決問題時發揮的功能)一點也不遜 於那些現成的知識和技能呢!反而充滿了應變與啟創的能力。於是,「科學教育」就開始 去正視「探討科學的心智活動過程」,把科學方法和態度的培養也當成是重要的教學目標 。此一趨勢的發展,到了最近(像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更主張這些科學方法和態度 (有時我們統稱為「科學智能」)的培養列入主要的「目標」,而把「知識和技能」視為 是學習之後自然的產品而已。 由於科學智能(科學方法的運用、科學態度、精神的養成)的學習逐漸被察覺並注重 ,甚至於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它的內容也逐漸地被發覺而標示出來。 以下,我們只列舉少數個例子(依深淺、過程或內容三個向度去分析),藉此表示出 這些「能力」被標示出來的發展情形: 依「認知」內化深淺的層次分:Bloom,Engelhant,Furst,Hill,Krathwohl等人約在 1956年前後分析人類思考的過程(the basic processes of human thinking),將人的 「認知」分成六個層次;知道(know)、了解(comprehension)、運用(application) 、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評鑑(evaluation),他們把「知識」包含 陳述性知識(Statement Knowledge)和運作性知識(Action Knowledge)。依對知識「 認知」的深淺來分,其後,有許多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時,就利用這六個層次來命題 。 依「認知」心智活動的過程分:Stahl和Murphy(約在1981年)則把「認知」視同一 種心智運作,而將「認知」依科學探討的過程(Scientific Process Skill)把它分成八 個階段;準備(preparation)、接受(reception)、轉譯(transformation)、記住( retention)、轉移(transfersion)、組合(incorporation)、組織(organization) 、啟創(generation)其分法類似認知心理學的資訊處理過程技能(information process skill)。 依「認知」的內容分;「科學素養」的「內容」常因解析者的觀點不同,而有不同 的分項方式,也因為教育上講求的目標不同,而有不同的範圍界定。(這種情形可參閱各 國所訂的科學課程綱要,加以比較即可得之)。比較齊全的考量到各個面向的,有Yager 和McComas(1989)所提出的科學教育五大領域之評量(The Iowa Assessment Package for Evaluation in five Domains of Science Education )。他們把「科學素養」分 成五個大項來敘述: 1. 概念認知(知道事實、資料,認知概念,定律、原理,知道既存的說法和理論、知識的 內化)與使用 2. 過程技能(觀察、分類、數字觀念、測量、時空觀念、溝通、預測、推論、下操作型 定義、形成假說、解釋資料、控制變因、進行實驗等心智運作) 3. 創發智能(想像、翻新連結方式,舊物新觀、解題解謎、幻想、夢想、設計出非凡主 意、辨識特質、萃取或簡併、發散關連、粹取共因) 4. 情意態度(對於正在學習的內容能感受到其價值與學習的樂趣、能因工作成效肯定自 己的能力,養成自尊自重、能體會他人的感受、養成對別人的尊重、能以正面的建設性的 方式表達個人的感覺、能依個人價值觀下決定、對社會上議題能做科學性的決定,能持平 審視某一議題) 5. 推廣應用(察覺到日常生活裡的事物處處有科學概念的運用、瞭解家用設施中處處應 用到科學原理、運用所學的概念與技能來處理日常問題、運用科學方法處理日常事務、解 決問題、瞭解(或評價)大量報導的科學發展事件、對個人健康、營養、生活型態等問題 依科學知識做決定、能將科學與其他如藝術、社會問題等作互補的、融合的統整、對當地 、社區、國家、國際的問題,依科學做反映和活動、把課堂經驗應用於社團活動) 「科學素養」是學生學習「科學」後,獲得的「學習成果」。它是一項總的名稱,為了認 識這項「學習成果」的情況,在解析時有的依據認知深淺層次,有的依據認知思考過程, 有的依據各種可能的面向來看這項成果。並且依據這些分析項目來設計評測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