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ill (真可蓮)》之銘言: > 應該是 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陀 阿羅漢與佛有何不同? 這個問題,由於北傳與南傳的說法不同,今分別述說: 一. 北傳摩訶衍認為: (1.)阿羅漢雖然斷盡三界見思煩惱,但是僅僅斷除染汙無知(覆障解脫的煩惱), 尚未斷除不染汙無知(無記性的習氣)。“不染汙無知”,阿羅漢不能斷,唯佛能 斷。阿羅漢的習氣也來自平日往昔的薰息,但阿羅漢的習氣不會障礙解脫。【此論 述其實最先出於有部,但只是說無知的區別有分為有污染及無污染兩種,後來,光 記便以此為基礎而提出佛與羅漢的區別,故,北傳摩訶衍採用此論作為區分】 (2.)由於佛在過去生中,歷無量劫修菩薩大行,才能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等正覺)。故,世尊在為成佛之前的菩薩行,是以大悲和大智心為本,重於 利濟救渡眾生,不是聲聞行者(小乘)的那樣沒有大悲和大智,但求自己解脫,因 此,佛果高於阿羅漢果。【本生經的觀點而產生的論述】 二. 南傳聲聞乘認為: (1.)阿羅漢除一切惑,斷一切因緣、無明,了悟真理,故不再有生,既然已斷, 了悟真理,則無有染汙及無污染之問題,若有,則無除一切惑,無斷一切因緣、無 明,非可稱為阿羅漢。【以原始經典四阿含為主,無立它論】 (2.)未證阿羅漢前,行十波羅蜜菩薩大行,證入阿羅漢果後,救渡眾生脫離生死 輪迴。由於,世尊是在無佛的世界裏,自覺證悟無上正等正覺,成為第一位的阿羅 漢,而其弟子,則是聽聞到世尊說的佛法,並依此修習而證阿羅漢,因此,世尊為 正等正覺乘(佛果),其弟子為聲聞乘。【以原始經典四阿含為主,無立它論】 三. 歷史觀點: 世尊涅槃後約三百年(西元前三世紀),發生了一件震驚當時年代的歷史事件,就 是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無憂王)時代,其首都華氏城雞園寺裏,有一個名叫大天 的比丘,他提出了五條教義,原因是,一日清晨,大天令其弟子將其衣物拿去清 洗,然而,大天的弟子卻發現師傅的衣物上留有夢遺之物,而心生懷疑,師傅宣稱 已證阿羅漢果,諸漏已盡,為何還是會有夢遺?大天比丘知道弟子心中疑惑,故而 提出五條教義,史稱「大天五事」,這五條為: 1、阿羅漢還是無法抵制天魔的誘惑,因此,還有夢遺等事。 2、四果聖人仍有不染之無明。 3、四果聖人對于佛法尚有不通解處,並非徹悟。 4、小乘証果,必須由他人印証。 5、聲聞道果必由聲現起。 事後,大天比丘為使弟子們歡喜,便為其弟子受記為預流果,或是阿羅漢果。於 是,有許多佛教長者,認為大天比丘之論為邪見,便與反對此說,然而,觀察當時 之情形的話,支持大天比丘之人多為傾向大眾部,不支持的則傾向為上座部。據一 切有部的記載,這件事是佛教分為兩大派的根本原因,不過,一般來說,造成正式 分裂的原因,應該是「跋耆十事」所引發的二次結集,這個歷史事件,是因為對戒 律的看法不同而造成的,由於無關本問題,故略。 對於大天比丘的為人如何,北傳與南傳的看法不太相同,但是,由雙方的資料來 看,這件歷史是可以確定有的。因此,可以確認的是,認為阿羅漢尚未圓滿的說 法,正是由此因而開展的。之後,大眾部主張此論,一直到大眾部消失轉化為摩訶 衍那(大乘)佛教。然,上座部則一直保有古風,而南傳至緬甸、泰國、斯里蘭卡 等地。 四. 後記: 憑心來看,北傳以大天比丘觀點,認為阿羅漢為不究竟,並以此觀點出發,再於阿 羅漢之上另立菩薩之果位,似乎不是很妥當,但是,如果以當時歷史環境來論,阿 羅漢果位已無能獲得到世尊受記,因此,開始出現許多比丘,自稱已證達阿羅漢, 然而於其中,畢竟良劣不齊,並藏有未達圓滿境界者自稱已證阿羅漢,所以,阿羅 漢果的定義,在大眾部的推瀾之下,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而有胡亂受記果位 的情況發生及把阿羅漢果位貶低的現象。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原來為如來十號之一,《增壹阿含經》: 「世尊告五比丘。.......爾時教誨。此時成無生涅槃法。亦成無生.無病.無 老.無死。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 六」 這便是世尊初轉法輪時,渡五比丘成正果的紀錄,所以,在那時當時,可以知道五 比丘與世尊同是阿羅漢,且共計有六位。 此外,佛與聲聞弟子的解脫境界到底有沒有差別呢?『中阿含、梵志品瞿默目揵連 經』: 「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 勝如」 以故,可以知道,就解脫的觀點來看,佛與阿羅漢是平等無差別的,然而,世尊的 偉大,會感覺到連迦業、目揵連、舍利弗等阿羅漢都無法比擬的,這其間的區別, 似乎得必要做個區隔的,《雜阿含經》(七五):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厭.離欲. 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 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 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 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 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 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 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 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 羅漢差別」 這裡,正是部分的部派佛教中以及當今南傳佛教的觀點,佛也好,阿羅漢也好,在 解脫的究竟是一致無差別的,也就是說,在斷生死因的煩惱而能不再有後的這一點 上來說,是一致的,然而,這是指解脫的道行及解脫後的力用。 由聲聞乘所證得的阿羅漢,其聖道畢竟是有所不同的,這其中的不同,最主要的原 因,是因為世尊能夠於未曾聽聞佛法而能自覺得阿羅漢,並且能夠通了一切而為眾 生說法,而聲聞乘者是必須在聽聞佛法後,才能證覺得阿羅漢。 今日學佛者,無論是南傳或北傳,應回歸原始經典的記載與論述,在解脫生死上, 切勿再有認為阿羅漢是不究竟的錯誤觀念。 -- ∵☆.。∴★﹒.∴☆∵ ∵.‥千尺鯨噴洪浪飛‥˙∴ 一聲雷震清飆起.∵ ╙═══ BBCALL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61.219.37.7
tienlin:佛地具足三德,即解脫德、法身德和般若德,阿羅漢不知不證 05/17 13:44
tienlin:自身法身(即如來藏),唯知斷盡自身五蘊十八界而入涅槃, 05/17 13:47
tienlin:卻不知涅槃之實際即法身(如來藏),故阿羅漢無法身德。既無 05/17 13:50
tienlin:法身德,則不可能有般若德,因般若必須以親證法身為基礎 05/17 13:52
tienlin:才能進修及親證。如此已見佛與諸阿羅漢之差別。再說解脫德 05/17 13:53
tienlin:解脫有解脫分段生死及變異生死的不同,阿羅漢唯斷除分段 05/17 13:56
tienlin:生死,已可出離三界,但其習氣種子隨眠仍未斷盡,所知障 05/17 13:58
tienlin:上煩惱(即文中所謂無染汙的煩惱,不障礙出離生死, 05/17 14:00
tienlin:只障礙成佛)亦未曾進斷,故其解脫德相較於佛地而言亦 05/17 14:02
tienlin:不具足,故說阿羅漢不能等同於佛,就連菩薩亦不如,更何況 05/17 14:05
tienlin:是已究竟斷盡分段生死,如來藏中種子已不再變異而究竟清淨 05/17 14:07
tienlin:的佛世尊呢? (改正:無染汙的煩惱改為不染汙的無明) 05/17 14:09
tienlin:即若以佛地的標準來看,阿羅漢的確不究竟。 05/17 14:13
tienlin:這也是大乘佛菩提道與小乘解脫道的差別所在。 05/17 14:15
yamola:2.未生惡令不生、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3.未生善令生起、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4.已生善令增長。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192.72.163.68 05/17 01:47
yamola:<<<<<< 192.72.163.68 05/17 01:47